现代消费文化的代表沃霍尔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波普艺术的倡导者,也是波普艺术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家。身份多重,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同时也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的大明星。
  沃霍尔曾说,百货公司是新时代的博物馆,他意识到购物会让下一代人痴迷,他希望成为时代的明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的作品走出了画廊再次进入日常生活,他让高雅艺术转变为一种品牌,并将他有关现代消费的文化的艺术融入其中。他打开了艺术百无禁忌的大门,无论他一生是如何追逐名利,晚年的他是多门的爱财,但其影响不可否认,他将艺术带入了不同领域。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也是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被认为是波普艺术之父的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曾将该艺术风格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波普艺术的一些特性,它将流行文化在艺术中展现。
  沃霍尔的艺术中所出现的元素都是我们日常所能够见到的,在他“什么可以是艺术”的标准下,不管是否喜欢他的艺术,但许多艺术家都应当感谢他,这个痴迷于消费文化和日常用品的人可以将任何普通物品转化为艺术品,他拓宽了艺术的边界,他将高雅的纽约画廊变得如同超级市场,充斥着各种消费品包装纸的图像和大众明星脸。
  今年春拍,沃霍尔的版画作品市场需求势头不减,一些作品已有重返2007年前后市场高峰的迹象。不过沃霍尔最初并非走红于艺术圈,他通过插画赚得了第一桶金。画插画并非是因为沃霍尔在涉世初期只看重赚钱,他是那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但是由于家境不好,沃霍尔不得不像许多毕业生那样先要糊口。
  沃霍尔的父母是贫穷的斯洛伐克移民,1928年出生于匹兹堡贫民区的沃霍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正赶上1930年大萧条时期,匹兹堡还是一个又脏又乱的钢铁工业城市,当时家中食物短缺,用水和番茄酱做成汤就称得上是大餐了,沃霍尔后来回忆说,他童年的家就是他去过最破的地方。小学三年级时,沃霍尔得了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不得已休学在家,长期的治疗让沃霍尔非常惧怕医院和医生,患了忧郁症。有一整年的时间沃霍尔都在家中养病,常常卧床不起,这个病也导致他皮肤脆弱、头发稀疏,成为他一直无法克服的自卑点。沃霍尔的妈妈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敏锐地发现了儿子的绘画天赋,为其提供电影杂志、彩色书籍、漫画、纸质玩偶,鼓励他在画面上进行拼贴、上色,每当完成一幅不错的作品,妈妈就会奖励他一块巧克力,家里的厨房成了沃霍尔第一个工作室,妈妈就是他的助手,这一时期也造就了一个对明星具有膜拜情节的沃霍尔。
  沃霍尔顺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艺术学校,并在毕业后一周内就离开他生活的城市前往纽约,他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过他首先需要谋生,他选择做一名商业插画家。身上只有200块的沃霍尔到奢华的纽约,他已经无限接近自己的梦想。不久《Glamour》杂志向沃霍尔约了幅插画,他们欣赏他独特的画风,不过这单生意并没有为沃霍尔带来更多的机会,相反他却把时间消耗在Serendipity咖啡厅,这里是他喜欢的大明星们常出没的地方,这里甚至有梦露专属的桌子,在这间咖啡厅里,沃霍尔可以放纵他对明星生活的幻想。这家咖啡厅的老板是第一位赏识沃霍尔的人,他将沃霍尔的插画装裱起来挂在店内,并出售给客人。
  沃霍尔满怀抱负且拥有成为职业插画家的天赋,他细腻、俏皮的画面为曼哈顿的诸多艺术总监所欣赏,订单滚滚而来,带墨迹的线条成为沃霍尔风格的标志,这是他在大学时期不断尝试的一种技法,不规则的线条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粗糙的手工质感反而显得非常活泼。这种插画风格流行于各种畅销插画出版物,20世纪50年代中期,沃霍尔的插画事业发展势头很好,年仅27岁的他年收入已经超过10万美元,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以艺术家的身份成名。
  50年代正流行的是像马克·罗斯科、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这样的抽象绘画,他们向画布挥洒着油彩来释放内心的情感,沃霍尔并不喜欢他们。沃霍尔眼前是极盛时期的美国,一个从大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画家,正经受着50年代消费革命的影响,刚出现的超市里摆满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各种食物,他热爱这个物质丰富的世界,他应该创造出反应消费革命的艺术。可口可乐是典型的消费品代表,总统喝可乐,明星们也喝可乐,普通人同样可以,关键是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买到更好的可乐,可口可乐成为他第一件创作的主体。
  波普艺术表达的是商业世界里的东西,消费品可以成为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32罐罐头能在美国最重要的现代艺术馆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罐头也让沃霍尔在艺术界名声大噪,不过他不满足于此,他希望成为更大的明星。第一步从着装开始,他希望创造一个能够深入人心的形象,借此推动他的艺术风格,并使自己更有名望,他想做艺术一样打造自己。他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不同假发,以配合他不同的心情,有人说沃霍尔自己才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1962年沃霍尔举办了首次大型个展,为了此次展览,他复制了许多商品的包装纸盒,有人认为这很好的讽刺了现代消费文化,有人则认为这些就是“山寨货”。展览势必引来诸多争议和关注,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沃霍尔并未替自己辩解什么,他认同自己的创作是在复制,认同自己没有原创,在他看来这样更易于操作。他傲慢的举止和令人抓狂的回应反而让公众越发觉得他很神秘,越发对他趋之若鹜。为了更进一步抵制技巧性和原创性,沃霍尔干脆把自己的工作室更名为工厂,机会完全摒弃手工制作,改为流水线生产,使用其在60年代初发现的丝网印刷技术,为此他还找到了这方面的专家帮他做作品。1962年8月,大明星梦露去世,沃霍尔当即决定制作一组丝网印刷的梦露肖像,这个创意承载了他一生中最爱的两个主题:死亡和明星。
  今天各大品牌都无休止的重复着他的理念,沃霍尔曾说,百货公司是新时代的博物馆,他意识到购物会让下一代人痴迷,他希望成为时代的明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的作品走出了画廊再次进入日常生活,他让高雅艺术转变为一种品牌,并将他有关现代消费的文化的艺术融入其中。   1963沃霍尔拥有了个人的第一台摄像机,开始涉足电影的拍摄,首次拍摄的三分钟试镜短片里记录了那些常往来于他工作室的明星们。参与进来的人没有台本,他们只需要看着镜头,至于做些什么就看个人心情了。同时,沃霍尔还开始了其他片子的拍摄,有关人们生活中很无趣的部分,比如他第一部完成的片子《睡觉》,他用8个小时拍摄了一个男人睡觉的场景,当被问及为何这么做时,沃霍尔自己似乎也说不清楚。凭借着自己特有的才能,他可以让任何人都变成超级明星,挖掘每个人身上的巨星特质,他认为任何人只要不断曝光就可以出名,他比任何人都早地预见到一种全新的名人现象,无论是谁只要能够站在镜头前都可以成为名人,他不止预见了未来金玉其外虚荣无度的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还有如今形象邋遢炙手可热的苏珊大妈。
  1965年,沃霍尔彻底放弃了绘画,将自己的精力倾注于其他领域,开始经营“地下丝绒乐队”,他为发行于1967年的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所设计的封面“黄香蕉”成为了经典,作为该乐队的制作人,他扬言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舞厅,融合音乐、电影和表演,乐队随着投影在墙上的电影演奏,现场的追随者们翩翩起舞,沃霍尔鼓励他们大胆地用音乐进行实验,从而创作了全新的多媒体音乐表演形式,直到今天,许多乐队的表演形式都与此有些相像,他们还启发了诸如大卫·鲍伊(David Bowie)这样的音乐人,形成了一种放松有古怪的表演形式,他在音乐中向沃霍尔致敬。可以说对整个70年代的朋克摇滚运动而言,沃霍尔工作室功不可没。
  1968年沃霍尔遭到女权主义者的枪击,虽未致命,但此事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那以后他变得不再像一个艺术家,开始肆无忌惮的捞钱,1975年他甚至说“好生意就是最好的艺术”。之后的一切都变成了生意,他有个脱口秀节目,还加入了模特经纪行业,成为富商和名人的御用画家,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从电视广告到音乐录像带,甚至创立的一份名人杂志Interview,直到今天这本杂志依然畅销。人们开始质疑沃霍尔的艺术究竟是对名人和消费文化的讽刺,还是本身就是其中的一员,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沃霍尔的艺术,只是拓宽了自己的创作领域,包括广告。
  沃霍尔打开了艺术百无禁忌的大门,无论他一生是如何追逐名利,晚年的他是多门的爱财,但其影响不可否认,他将艺术带入了不同领域。
其他文献
提及翁乃强大家都会想到他所拍摄的文革时期的照片,当时作为《人民中国》摄影记者的他记录了那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事情。翁乃强说记录时代是他的追求,当然他所记录的不仅仅是“文革”,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文革”时期的作品被我们所熟知。6月份,翁乃强捐赠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他与这所学校的有着深厚的感情,并用相机随手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迁。  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要把翁乃强调回学校当老师,当时他还在《人
期刊
视频艺术目前曝光严重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录像艺术根深蒂固的“前卫”声誉是原因之一。对评论家杰克·多纳吉(Jack Donaghy)来说,视频艺术非常做作,并且其内容过于深奥。而对于那些认为艺术便是专门画骑马男士的人来说,更无从理解录像艺术。而另一个原因,也是很多有影响力的、固执己见的录像艺术家所共有的——他们不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展现给那些只想收藏画作或者雕塑的普罗大众,而宁愿将这些炫目的DVD出
期刊
这个另类艺术空间,位于市中心以北,依铁路轨道而建,以仓库和学校改造而成,有咖啡馆表演空间,附近则有SCA当代艺术画廊、哈伍德艺术中心。  国家西班牙裔文化中心托雷翁高塔| Torréon at the National Hispanic Cultural Center  塔内的托雷翁壁画号称城市的文化瑰宝,其中艺术家弗雷德里科·维吉尔(Frederico Vigil)创作的4000平方英尺的壁画,
期刊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  达利是世界上第一个放纵地进行自我宣传的艺术家,他是第一个将粗俗的玩笑带进华而不实,却又真心实意的纯粹的艺术世界的艺术家。他是后世超级明星艺术家的先驱,比如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还有达明安·赫斯特。年仅30岁的他就已经登上了《时代周刊》的杂志封面,他擅长上演足够吸引人的表演,并能由此产生巨大的宣传效益。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
期刊
王彤有着他那一代人所共有的理想主义情节,他曾邀请他展览隔壁蛋糕店的姑娘去看他的展览,但姑娘说“我从不去画廊,我不喜欢艺术”。虽然王彤心里很不愉快,但他依然不得不买那姑娘做的极为可口的蛋糕,因为“生活里可以没有艺术,但不能没有蛋糕”,不过他内心依旧怀有知识分子固有的理想情节。日前,“言左画右”王彤个展刚在三尚艺术中心落幕。  01 |  你画画倾注于什么题材?从中国到欧洲主题有变化吗?  我画画的题
期刊
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创始人、代表艺术家。他大胆的用色,及简洁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马蒂斯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让不相关的东西、色彩看上去浑然一体,“如果你在没有立体感的画面上使用了大量颜色,并没有黑色、白色,或者中立的有机色与之搭配,颜色就会显得过于多,反之就会更加平衡,更加栩栩如生,这就是马蒂斯带给我们的”。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在生命最后一年的作品非常好,形式简单、色彩明
期刊
西班牙著名艺术家,现代艺术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性人物,一生创作风格多变。  在有生之年就已经大红大紫的毕加索,其影响力甚至波及演艺界,曾经有刚出道的小影星碧姬·芭铎(Brigitte Bardot)希望能够成为毕加索的模特,但毕加索没有选择她,为了能借点光,她按照毕加索当时的模特为自己造型,即便这样他也能一炮走红,可见毕加索的影响力之大,只要能沾点边,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巴勃罗·毕加索(
期刊
珠宝装饰设计正慢慢掀起热潮,卡地亚、宝格丽、蒂芙尼等大牌珠宝设计依次带来各种大型展览,天成国际2013年春季珠宝及翡翠拍卖于6月15日在香港刚刚圆满结束,2013北京夏季珠宝展又于7月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梵克雅宝更以舞蹈为题材呈献四款高级珠宝创作。从欧仁妮皇后掀起胸针佩戴风潮开始,胸针珠宝设计便成为装饰艺术中的一抹亮色,是胸针烘托了人,还是人赋予胸针更美丽的生命。  胸针的历史起源于石器时代,从
期刊
时间:2013年6月22日下午4:00  地点:炎黄艺术馆  6月22日,“南北宗——回望董其昌”在炎黄美术馆开展,展览研讨会同期举行,学术主持陈传席、批评家王林、郑工、尚辉、夏可君、黄小峰、葛玉君等出席了研讨会,并畅所欲言。  董其昌用禅学来形容南北宗,禅学是唐代出现的,后来分为南北宗。禅学兴起于18世纪,到了明代,由于高压政策,知识分子遭到镇压,朱元璋之后,朱棣对知识分子的打压更加厉害,在他统
期刊
火车从铁轨上哐当而过, 车身像一条长长的蛇,和缓地消失在旷荡的土地上。说它和缓,倒不是速度不够快——很多如同一条凌厉的白线,骤然就远去了。这种和缓,来自于它既行的轨道,还有在远方静默等候的站台。  快速,庞大,稳定,一个接一个地到达目的地,又忠实地贴近着现实大地;在这一条规划好行程和时间的路上,有脱轨的危险,却还算安全;车厢里似乎一直都拥挤,嘈杂,美丑善恶并行,公共与私密难分——这不只是火车,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