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鉴:让传统色“活”在当下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工艺助力色彩复原
  在中国传统色的复原上,很大一部分需要参考日本传统色,两者在传统色上存在相通之处。那么,日本传统色,是如何形成标准的呢?
  日本传统色专家遵循古法染色进行传统色的复原,相对比较精准。但染料在不同工艺阶段以及不同匠人手中,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日本传统色谱系依靠的是行业内长期形成的共识作为标准。当然,日本和服的延续,为日本传统色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让随着和服发展而不断精进技艺的染色技术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尤其是日本社会崇尚工匠精神,千百年的沉淀让染色工匠一如既往地沿用着古老的工艺,而掌握染色工艺的作坊,至今还有不少留存下来。如位于东京新宿区的“染色之乡 二叶苑”就是东京尚存的少数传统染色作坊之一,至今创业已90年。作坊历经近百年发展,仍然继承着江户时代确立下的“江户小纹”和“江户更纱”两种技法,可谓“活”的日本传统色,为色彩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实物参考。
  重视学术的梳理
  日本有不少学者对传统色进行深入学术研究,并进行系统的整理,为后世研究者及大众提供文献参考,而这些资料也成为了如今中国传统色的参考资料。
  如上村六郎,是日本近代研究染色的第一人,他对日本传统色和中国传统色都有很深的研究。
  他经过严谨考证,写成集大成的《上村六郎染色著作集》。著作集的第一卷概述东方染色的物料、交流,第二卷总结日本上古时代的染草、万叶时代的色名,这两卷与中国的关系最大。还有长崎盛辉,出版了《谱说日本传统色彩考:色名与色调》和《谱说服饰配色彩考:平安美裳》两本巨著,前者是日本传统色的一部大色谱,色标很准确,对验证中国传统色帮助很大,后者是平安时代时尚服饰色彩的复原,也都有对应的色标。他还出版了《配色事典》,有不少关于传统色的搭配,整本书里,有几百种这样的配色帖,分为两色帖、三色帖、四色帖。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让普通人对照着这些配色搭配衣服,一定不会出错。除了对色彩谱系的整理,琳琅满目的色彩书籍更是不胜枚举,纪伊国屋书店就设有“色彩”子目专柜。
  傳承,在于耳濡目染
  实际上,传统色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到了无需刻意传承的地步,传统色对很多人来说早已形成一种文化自觉甚至是日常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而日本出色的设计,让传统色成为生活中的亮丽点缀,人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色之美。日本大昭和纸工产业出品过一款“十二单”纸巾,将日本传统色彩中的樱、绯、苏芳、橘、油菜、嫩绿色、麦苗色、常磐绿、勿忘草、琉璃、桔梗、藤,12 种颜色搭配在一起,一共144抽,如同十二单衣一样的层色,让无数人惊艳。还有日本邮政推出的《greeting(生活、传统色)》是一套以日本人四季生活中的传统色彩为主题的邮票套装,其设计主题以蓝色为中心,多选取冷色调。并根据传统色配上相应的植物与花卉,十分精美。
  类似的例子在日本还有很多,总体而言,日本在传统色上的传承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一方面,我们需要极致、严谨的钻研精神,去传承、记录传统色,另一方面,出色的应用与传播让传统色深入大众的日常,社会普遍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推崇,从而反过来激发传统色能获得更好的传承,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人心的活化才是最好的传承。
其他文献
闲来无事,随手拿一本《吴昌硕信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其中都是吴昌硕写给顾麟士的信。除去吴氏行书与信中内容,令我大开眼界的反而是缶翁所用之信笺,图样或砖文或花卉,为其书法增添了古意。  设想写信的与看信的双方都为“话旧”,其含义之切,印于笺上,真是神来之笔。我随即裁一小纸,临摹一张,若挂在茶室书斋,想必也恰如其分。  张大千过生日,作画赠挚友  隔了没几天,我读董桥《克雷莫纳的月光》
期刊
干年后,当我们回望2020年,会有怎样的发现。  现在,也许我们还没有体会到2020年的真正意义。今年以来,太多改变锲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贸易战,世界格局的重塑,中西方力量的平衡坍塌,全球经济格局支解,普世价值观的改变等。  当隔离警报解除后,我们重新站上山巅或飞在三万英尺之上,回望脚下这个蓝色星球,发现水已不是那泓水,山不是那片山,天穹也不是那片天穹了。2020年,注定会
期刊
海外家族艺术品财富信托市场持续升温,国内艺术品财富管理信托亦呼之欲出,这是一个令人心仪的高净值人才需要市场,相比艺术创作人才的饱和,这个市场大,人才却几乎是空白。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占世界总份额的30%,此外,还有艺术雅债,人情世故之交易,即非拍卖记件交易,所以,我们真实的交易量更大。企业、个人或家族艺术品财富管理人才需要日炽,而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学科培养这样的人才,需求旺盛,供给却难有。  据有关
期刊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文化和贸易交流的海上通道。它是从中国出发,经南海通向印度洋、红海以及地中海之间的海上贸易道路,兴起于秦汉,后经隋唐、宋元时期逐渐繁盛。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广州与众多珍贵的海丝文物渊源颇深。在6月12日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丝绸之路(二)》特种邮票上,聚集了不同时期的四件海丝重点文物,它们或多或少与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息息相关。  南越王的海外舶来品 
期刊
在今年10月举行的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一件明代晚期画家吴彬的作品《十面灵璧图卷》(成交价5.129亿元)刷新了中国古代艺术品成交的世界纪录,引起了业界一片惊叹。这一成交超过了两年前香港佳士得4.6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拍出的北宋苏轼画作《木石图》的价格。  吴彬作品传世至今的十分少,人物、佛像画作品大约有20件,其中绝大多数已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散见于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作品
期刊
柔美与坚毅像是一对反义词,却在李盼盼的身上融合得很好,在“美女画家”的标签之下,李盼盼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野蛮生长着。  如果将李盼盼的作品归类于工笔画,未尝不可,但这样简单粗暴的归类法一定很不全面。李盼盼的绘画属于新工笔画,在她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早已在创作层面对传统工笔画的绘画语言体系进行了拓展与开拓。丰富的绘画语言,无不展现了她对现代视觉审美趣味的感悟与思考。  用绘画找回自我  李盼盼出
期刊
中国色,自成一脉,千年流传下来的色彩,沉淀了时光,也铺垫着民族美学的基调。2018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曾引发了莫兰迪色与中国传统色的激烈讨论,也正是得益于越来越多这样的文化普及,让失落多时的中国传统色重归国人的视野,许多人开始恍然大悟,固有认知里的粉红、灰蓝、淡绿,原来还有夕岚、软翠、天缥这样古雅的名字,传统色一跃成为网红与时尚,也成为“高级”的代名词。中国传统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装点着我们的生
期刊
去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流失海外百余年、在2007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今年年内,这件文物将回到圆明园,并完成首次展出。  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追索回国  今年1月以来,国家文物局与外交、海关等部门紧密合作,在驻英国使馆大力支持下,
期刊
从“好色之徒”到梳理色彩谱系  郭浩是一名文化传播学者。整理中国传统色这项工作,动力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古诗文根底很好,传统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都蕴含着大量关于色彩的字句,色彩的名称、典故、史料都富有趣味,这让他仿佛沉浸在美妙的人生之旅中。这个旅程,如同划着一叶小舟溯流而上,这里停停,那里停停,出入宫闱、隐宅、市井、边塞、名山、大川,在每个时空穿越的码头和每个色彩缤纷的现场,他笑称自己始终
期刊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受到上自统治者,下至普通老百姓的重视。在后世历朝历代,孝文化得到了统治者的极力宣扬,因而产生了阐释孝文化和孝道观念的文本和图像。  木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尽管各地木雕多少会有一些地方性题材,但反映和表现儒家伦理道德的题材还是占主要部分。它们在建筑中起到装饰之余,还可以起到助人伦、成教化的作用。  关于孝的经典  “ 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