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理化性质对外源六价铬植物毒性的影响

来源 :生态毒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国11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Cr(Ⅵ)进行大麦根伸长毒性测试,以了解土壤理化性质对Cr(Ⅵ)的大麦毒性阈值包括半数效应抑制浓度(EC50)和10%效应抑制浓度(EC10)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Cr(Ⅵ)的植物毒性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数-对数剂量效应模型和刺激效应模型预测EC50值和EC10值,其变化范围分别为8.27~241.34 mg·kg-1和2.87~124.65 mg·kg-1,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分别达到了29.2倍和43.4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铁、铝氧化物含量、pH值和有机碳含量与Cr(Ⅵ)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相关关系显著(P<0.05),其中,铝氧化物含量和铁氧化物含量分别为控制EC50和EC10最重要的单一因子(R2=0.448、R2=0.429),其次为pH值和有机碳含量.基于相关性因子和Cr(Ⅵ)对大麦的毒性阈值建立了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最优方程可以分别解释70.1%的EC50和60.4%的EC10变异,表明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土壤外源Cr(Ⅵ)对大麦的毒性阈值.
其他文献
选取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从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补贴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补贴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成熟期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成长期企业,对衰退期企业创新效率则表现为不显著的抑制作用.深化和拓展了政府补贴与创新效率关系的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提升补贴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政府补贴实现创新效率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由于纳米氧化铝(alumina nanoparticles,AlNPs)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但关于AlNPs的早期神经毒性效应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探讨AlNPs的毒作用机制,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AlNPs致斑马鱼幼鱼早期神经毒性的影响,将6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胚胎分为对照组、3MA组、AlNPs组和AlNPs+3MA组.观察胚胎和幼鱼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幼鱼的一般毒
基于融通创新理念,从虚拟孵化器的运行机制及发展特点入手,结合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共担等相关理论,分析虚拟孵化器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以深圳市南山区虚拟孵化器为研究案例,探究其金融支持模式,为虚拟孵化器金融支持系统构建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多维主体参与、全链条的金融支持系统对解决虚拟孵化器运行中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系统完善的金融支持系统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引导,同时还需要整合多主体资源,利用虚拟孵化的线上优势在各创新主体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等服务平台,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等机制,降低信息不
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观点出发,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诠释创新引领的内涵,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引领的重要论述与中国创新学派重要理论成果的逻辑关系,初步探析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义和学理框架.创新引领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战略为指引,以国家安全为底线,通过“求真—求美—求善”的有意义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旨在为中国人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双酚B(bisphenol B,BPA)作为其替代物,使用量逐渐增多.一些研究表明,BPB也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但是其对鱼类性别分化的影响尚无报道.本文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BPB中至受精后60 d(days post fertilization,dpf),研究BPB对斑马鱼性别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10、100和1000μg·L-1的BPB暴露导致斑马鱼性别比例向雌鱼偏离,雄鱼的精巢中发育出初级卵母细胞,并导致斑马鱼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而备受关注.肠道吸收是人体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肠道吸收过程和毒性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体外胃肠模拟法和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重金属的相关研究,然而体外胃肠模拟法缺少人体肠道细胞成分,动物模型与人体存在着物种差异且实验成本高.鉴于此,研究者开发了能够部分模拟人体肠道上皮功能的体外肠道细胞模型.此模型作为研究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工具,能模拟肠道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过程,并能够结合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索重金属的肠吸收和肠毒性的分
环境中不断检出具有二噁英结构并存在潜在生物毒性的新型污染物类二噁英物质(dioxin-like compounds,DLCs),识别并评估其生态与人体毒性对化学品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化学品毒性测试方法已不能满足评估大批环境化学物质风险的需求,基于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 pathway,AOP)为准确评估潜在DLCs的生态与健康风险提供了新的策略.为指导预测新型DLCs的毒性,需在定性AhR-AOP基础上
利用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重组人金属硫蛋白Ⅲα短肽(rh-MT-Ⅲα)自由基清除能力,建立紫外线B(UVB)损伤HaCaT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rh-MT-Ⅲα(25~200μg·mL-1)处理损伤的HaCaT细胞24 h后观察细胞存活率、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从细胞水平上评价rh-MT-Ⅲα对UVB致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随着rh-MT-Ⅲα浓度升高,其对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也随之增加,清除率为50%时所需rh-
为了解拉萨河中放射性核素238 U和232 Th的污染水平及其对人类的致癌风险,利用拉萨河中下游和堆龙曲支流16个采样点水样的238 U和232 Th含量,采取美国环境保护局(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推荐的放射性核素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估不同年龄人群因饮水途径摄入核素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拉萨河中238U和232Th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2.62±3.46)×10-2 Bq·L-1和(2.3±0.478)×10-3 Bq·L-1,比我国地表水平均
考察了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探究影响城市间协同创新趋势特征的关键因素,为区域一体化下的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基于2010—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跨城市创新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创新合作广度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度量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形;创新合作深度对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影响呈倒“U”形,但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影响并不显著.长三角城市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及所处发展阶段制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