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与诗仙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豪指的是刘禹锡,白居易与之交好甚笃,称赞“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这并无过誉之嫌。
  诗仙即李白,乃天才诗人。他的诗气势豪迈,运物自如,似天马行空,行云流水,对后世影响极大。
  李白55岁那年,即公元755年,在游泾县桃花源时,写了一首赠别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几句话就将众人结队踏着歌声送行的动人情景描绘出来了。这首诗语言美妙,亲切动人,又放任不羁,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调。《古今诗粹》评价它极富清新自然的民歌风味,其中所提到的民歌应指《竹枝词》。《竹枝词》是四川巴渝地区(今重庆一带)的民歌,歌时吹短笛,击鼓,边舞边歌。李白生于四川,到过巴渝地区,对《竹枝词》相当了解。所以,《赠汪伦》一诗具有《竹枝词》的风味,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诗豪刘禹锡也有一首与《竹枝词》有关的诗,且取名《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是刘禹锡因参与“二王八司马”改革而被贬官夔州后而作,该诗以“晴”喻“情”,颇有新意,描绘了在大好春光下青年男女的爱情,细致入微。从表面看这首诗与李白《赠汪伦》似乎雷同:一个是描绘青年男女的爱情,一个是描绘离别之情,两诗在写法上都是先触景而后生情,此其一;《竹枝词》第二句与《赠汪伦》第二句,词句相似,一个是“江上”,一个是“岸上”,又都有“踏歌声”三字,此其二;两诗的第四句都与“情”有关系,此其三。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看,似乎刘禹锡有抄袭李白之嫌,其实不然。二诗都与《竹枝词》有关系,在刘禹锡之前,已有李白的《赠汪伦》,刘禹锡再写,既要避免雷同,又需有新意,实在不易。《竹枝词》被后人传诵至今,可见其诗的质量之高。
  著名史学家柴德庚说过:“抄书也不容易,治史者必须学会抄书”。那么,对于诗歌来说,可以抄袭么?可以,不过抄的是前人的风格、技巧等,而非具体内容。在这方面,诗豪刘禹锡学习诗仙李白就为我们后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河南师范大学附中 指导教师:宋玉亮)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教材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学习对象.它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是冷淡的,傲慢的,是不驯服的,是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未知世界.但它一旦为我们所掌握,就甘心为我们效劳,提高我们的智力,培
从SOAP协议的概念出发,探讨了SOAP消息的结构.介绍了Base64编码技术的定义、规则.阐述了应用Base64编码技术在SOAP消息中传输二进制文件的方法.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要培养育创新意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也是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人才培养馍式研究的重要课题.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借鉴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
Once upon a time, a mother mouse and her young children went for a walk in the garden. They were looking around for something to eat when they suddenly heard a
建立了GC—MS对柠檬酸三丁酯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全扫描方式定性,选择离子方式定量,外标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方法回收率为91.0%~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5.23%~6.95%.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即由单纯的记忆与模仿转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构建和
对Hajek—Renyi不等式进行了推广,利用推广的不等式给出了NA随机变量序列收敛的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