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数字化生存对建筑重组的启示

来源 :建筑技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归纳“维特鲁威人”到“数字人”人们三个层面的主要变化入手:物理性在场到数字化在场的生活方式转变;就地生产到异地分工与产消重组的生产方式的转变;邻接性的就近交往到远程交往与大众联合的社会关系建构模式转变。分析人数字化生存的转变对建筑信息化重组形成的影响及新要求,进而对信息技术介入的建筑提出预判与想象。
其他文献
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也拥有了愈来愈多的数据资产。充分利用好企业的数据资产,熟练运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数据可视化信息技术,为企业做出科学合理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优,成为大智移云时代会计人才需求的新趋势,也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纷纷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便缩小与用人单位之间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期望差。基于此,本文对大智移云背景下国内外高校会
<正>新的产业领域和商业形态的不断涌现,需要以能力培养为原则,基于专业交叉,打破专业与课程的壁垒,形成基于新技术为基础的满足社会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商科人才。目前,多数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仍然运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塑造,已很难适应新时代的用人需求。本文突破传统专业的思维模式,依托新技术,通过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和商弈工作室,以创新、融合、协作、共享为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高职《演讲与口才》传统教学模式面临一定挑战。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演讲与口才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技术支撑。从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线上交互式教学、线下面授教学两个层面构建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目的 探讨内关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妊娠剧吐的控制效果及对孕妇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尿酮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剧吐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穴位组各49例。常规组孕妇给予常规补液治疗,穴位组孕妇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关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及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联合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预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1周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
场地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文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结合建筑类课程的特点,通过重构教学目标、加减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构建课程资源、优化考核体系等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相较于传统的全面授模式,混合式教学能够促进课堂活跃度提升,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迁移有明显帮助。
CBE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CBE模式”)具有独有的特征,是一种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它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技能评价指标客观且详尽。高职院校通过运用CBE模式,既有利于更新会计教育理念、深化会计教学改革,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深化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最终有助于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
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对技术人才提出了多元化需求,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需适应企业的新要求。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始强化合作,组建了多种类型的特色班级,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该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校企双方自身优势,明确培养目标和权利义务,紧紧围绕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能达到“1+1> 2”的人才培养成果。笔者结合多年会计教学实
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方案指导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探索高职会计信息管理专业人培改革的方向和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更好地契合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
校园建筑针对特定群体,可以向所在城区辐射文化价值。创新的教育模式,需要创新的建筑空间与之呼应,以gad设计的3所校园为例,探讨在“高密度”的制约条件下,中小学校园针对“亲和自然”策略提出的三种解法,强调校园建筑作为未来创新教育模式的载体,应重拾对场地的人文关怀,重塑空间与个体的情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