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才是行之有效的,没有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智慧就不能发生碰撞,思想就不会实现交融。笔者在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
  一、 营造宽松的合作氛围
  新课程理念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坐下来以小组一员的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引导其围绕重难点展开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前提下,学生才会放开手脚,表达内心深处的观点。一个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恰恰是使一切成为可能的最大前提。
  二、精心选择合作的内容
  在教学中,当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问题涉及面广、学生回答不全面时,或者是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我们最好都能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在合作过程中,组员们可通过启发、交流,知识共享,使一些原来相对于自己比较模糊的内隐知识转化为清晰的、新的外显知识记忆下来,也使整个小组的认识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三、准确把握合作的规则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我总是事先帮助学生建立以下基本的规则。下面以小组讨论为例。(1)构建合作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在深入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情况之后,根据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我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型。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这样构建小组既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还能使后进生得到帮助。(2)遵循讨论程序,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前,小组成员先要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由小组长主持,按小组学习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补充,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小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通过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凸显,我真切感受到它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把个体自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彭泽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在Cu-14%Ge,Cu-15%Ge,Cu-18.5%Ge及Cu-22%Ge合金的深过冷实验中研究了ζ相的的快速生长,四种合金分别获得202K(0.17TL),245K(0.20TL),223K(0.20TL)及176K(0.17TL)最大过冷度.
制备了以弱碱性(AH-1、AH-2ΦH)、中等碱性(AH-31、ЭДЭ-10П)以及强碱性(AB-17-8、AB-16ГC)等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的钯系催化剂,测定了它们硝基苯催化加氢的活性,其中Pd-A
The biological soil crust serves as one of the biologic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sand fixation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the largest fixed and semi-fixe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所涉及的规范做人的标准和内涵,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反应,留下记忆外;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树立理想,磨炼意志品格,养成良好习惯和自觉要求等方面的品德。因此强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内化的个性品德,指导学生一生的成长,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终目标。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使思品教育具有长效性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就双枝模糊集的截集定义和运算与直觉模糊集的水平截集定义和运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对于它们不同的地方我们通过重新定义直觉模糊集的水平截集概念使得双枝模糊集的截集和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9年7月刊发了《正面向上的“碗”》一文,该文直面当下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意愿的现状,探讨了教师应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体验.
期刊
封底人物rn吴志明,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苏州市名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之友》编委,苏州大学教师培训学院课程培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传统课堂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感受;重结论,轻过程和方法,特别是那种填鸭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让课堂有如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活力。时下新课改春风吹入了千千万万个教师的课堂,让我们一线教师不由得常常反思:传统课堂有这么多弊端,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打造我们的新课堂?特别是让语文课堂怎样充满生机活力?我的做法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