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犹主义研究的集成与创新之作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反犹主义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从中世纪直至20世纪,犹太民族一直受到敌视、憎恨和排斥,甚至遭到群体性大规模屠杀。但犹太民族却百折不挠,不仅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而且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积极贡献。《反犹主义:历史与现状》是一本专门分析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反犹主义现象,追寻反犹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反犹主义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形式,揭露反犹主义造成的危害的专著。
  【关 键 词】《反犹主义:历史与现状》;反犹主义;犹太民族;基本特征;表现形式
  【作者单位】吴俊忠,深圳大学。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识别码】A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一种被称为反犹主义的奇特文化现象——从中世纪直至20世纪,犹太民族一直受到敌视、憎恨和排斥,甚至遭到群体性大规模屠杀。但犹太民族却百折不挠、历久弥新,不仅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而且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积极贡献,“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那么,反犹主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其历史根源与形成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对此,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专家徐新教授的学术专著《反犹主义:历史与现状》(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版,以下简称《反犹主义》),为我们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解答。
  《反犹主义》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也是一本专门分析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反犹主义现象,追寻反犹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剖析反犹主义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形式,揭露反犹主义造成的危害的专著。该书资料翔实,立论严谨,剖析深刻,观点新颖,较之同类著作具有更深厚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堪称反犹主义研究的集成与创新之作。
  一、寻根溯源,揭示反犹主义形成的历史根源和深层原因
  反犹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宗教文化的背景和内涵密切相关。《反犹主义》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并由此切入,深入揭示反犹主义形成的历史根源与深层原因。首先,作者给反犹主义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所谓反犹主义指的是一切厌恶、恐惧、憎恨、排斥、仇视、迫害犹太人的思想或行为”。接着,在分析论证国外犹太研究专家的思想观点基础上,作者明确指出“反犹主义的根源是犹太人的犹太性”,“而犹太性就是指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以回顾反犹主义历史为依据进一步阐明,“在古代,只要犹太人放弃他们的习俗和信仰,在文化上融入当地人,对他们的偏见、歧视、憎恨和迫害便会马上中止;在中世纪,只要犹太人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在宗教信仰上与主流社会一致,再富有的犹太人也不会遭到反犹主义的歧视、憎恨;到了近现代,只要犹太人放弃自己的传统信仰,脱离自己的群体,皈依基督教,融入主流社会,他们便有可能获得进入欧洲文明社会的‘入场券’,社会便会宣布给他们公民权,再怎么样的反犹主义也不会找上门”。那么,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到底与基督教有什么冲突?为什么犹太教会导致反犹主义的出现?对此,作者从犹太教的本质、犹太人的信仰,以及犹太人的独特生活方式和道德準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令人信服的分析。
  作者指出,“犹太民族是追求一种信仰的人们”,“是伴随着犹太教思想的诞生而走入历史的”。犹太教的本质是“独一神论”。在犹太人看来,“上帝是世界独一的神,所有其他的神或受到崇拜的物都是虚妄的、不存在的”。犹太民族“拒绝承认相邻民族的神祇”,“拒绝举行向众神献祭活动”,“拒绝向邻人的寺庙送去自己的供品”,甚至声称“除他们所说的神以外,异教社会所信仰的神祇不论有多大灵性统统都是假的”。显然,“犹太人的一神教信仰,实际上在威胁着周围民族所信仰和崇拜的神祇的存在”,并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传统价值体系“构成一种挑战”,“必然会引起非犹太人的愤怒和仇恨”,反犹也就势在必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反犹主义的根源,就“是人们对犹太人所信仰的一神教的反感”。这样的论述,深入浅出、简单明了,集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即便是普通读者也能一目了然,体现出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达的较高境界。
  作者认为,“导致反犹主义出现的除犹太人的信仰外,还包括犹太人的律法”,“犹太人对非犹太社会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犹太律法方面。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犹太律法将犹太民族这一具有挑战性信仰付诸行动的”。“这些律法在确保犹太人在行动上表现他们的独一神信仰的同时,还要求犹太人在生活中保持犹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犹太饮食法不仅规定了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食品不可以吃,特别是对肉类食品有极其严格的规定,而且对可以食用的动物的宰杀方法做了特别的规定”。“犹太律法中有关守安息日的一系列律法”,规定“犹太人一星期中总有一天要放下手中的活,与家人朋友团聚度过一个平和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犹太人不工作、不旅行、不烧煮、不娱乐、不做生意、不购物、不参加公众活动,能够做的是休息、祈祷、学习和交谈”。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基本上生活在异族之中,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所在社会的一个少数族群的犹太人,在非犹太人眼中成为一个‘古怪’的、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群体,招致人们的反感和猜疑”,被人们看成一个“离群索居、难以改造的民族”。久而久之,这种看法会演变成对犹太人的反感、厌恶和憎恨。
  如果说,反犹主义的起因是犹太人的“独一神论”,以及犹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那么,反犹主义的发展与变迁,则与宗教之争、种族主义和政治迫害密不可分。作者指出,“基于宗教门庭之见造成的反犹主义绵延不绝,给犹太人造成了永久的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社会的反犹主义传统始于基督教的出现,是基督教和犹太教之争留下的后遗症”。“基督教的出现既是犹太教影响的产物,又是对犹太教叛逆的结果”,“当它最终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另立山头时,在宗教领域唯一具有优势并可能击败它的只有犹太教。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自身的影响,争取更多的人支持和加入,基督教创始人从未放弃对犹太人和犹太教的攻击”,“制造了一系列肆意诋毁犹太教和攻击不愿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的言论”。所有这一切,都为后来的反犹主义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安置了反犹的基石。尤其是到了中世纪,当基督教成为欧洲社会和政治的主宰,反犹主义也就具有了统治者和宗教势力联合进行的特点,带有政治迫害的色彩。   到了近现代,反犹主义与种族主义密不可分,这在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作者指出,许多德国民众把犹太人看成一个劣等民族,认为犹太人是导致他们“不幸的原因”。因此,“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受欢迎的”。这种以种族为由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其目的不再是为了使异教徒改变宗教信仰,而是为了消灭和根除”。“这种思想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上台后,充分暴露了出来,导致了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残酷的迫害犹太人事件,600万犹太人因此而惨遭屠杀”。
  二 、全面梳理剖析反犹主义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式
  反犹主义绵延几个世纪,对人类文明的危害骇人听闻。怎样把反犹主义的全貌系统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对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引以为鉴,这是摆在犹太文化研究专家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反犹主义》以详尽的史料和科学的论证,出色地解答了这个课题。
  在《反犹主义》的导言中,作者开宗明義地阐明了反犹主义的八大基本特征,即普遍性、持续性、暴虐性、非理性(或曰荒谬性)、潜意识性、概全性、再造性、反以性。对于这八大特征,作者都有详细的论述,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作者指出,“历史上,几乎任何有一定数量犹太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国家都曾把犹太人视为异己、敌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其进行歧视和迫害”,“世界上很少有国家没有驱逐过居住在其中的犹太人”。反犹主义从“产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非但从来没有消失过,而且愈演愈烈”。事实证明,反犹主义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其对象的存在与否。也就是说,反犹主义并不会因犹太人的不存在而消失,也不会因犹太人的离去而止息。几乎在所有犹太人生活过的国家,犹太人都曾是毒打、折磨和屠杀的对象,而原因仅仅是他们是犹太人。这表明,许多“反犹主义言行并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与犹太人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充分显示出反犹主义的荒谬性。
  作者还指出,“在反犹主义的长期影响下,一部分反犹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进入人们的潜意识,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深层意识融入一般人对世界、对犹太人的基本看法当中,并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定式,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由此也导致反犹主义“把矛头指向生活在不同时期或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甚至出现“全体犹太人必须为一个人的行为负全责”的荒唐现象。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原有的反犹主义导致新生的反犹主义”,“到了现当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现代以色列国成立以来,反犹主义呈现一种新的特征——反以性,即通过反对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来表达反犹主义。这在国际问题上,在中东和巴以冲突中,拿以色列说事表现得最为显著”。
  反犹主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反犹主义的种种表现,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反犹主义》对中世纪直至20世纪不同时期的反犹主义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揭示和阐述,展现了一幅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历史全景图。其中,有古希腊罗马时期对犹太人的“族群偏见和政治打压”;有中世纪时期对犹太人的宗教攻击和妖魔化,以及后来一直延续的强行驱逐;有十字军对犹太人的大规模杀戮;有凭空捏造强加在犹太人头上的“宿主亵渎罪”和“血祭诽谤”;有无视科学、诬蔑犹太人带来黑死病的荒诞指控;有对犹太人经济活动的法律禁止和强行打压;有把犹太人隔离隔绝、设立犹太标志的歧视和迫害;更有发生在20世纪,把犹太人关进集中营,企图实施“最后解决”灭绝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
  上述反犹主义的种种表现,不仅使犹太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散民族,成为倍受欺凌和迫害的少数族群,被剥夺了生存的基本权利,而且把对犹太人的诬蔑和诽谤转化为一种歧视犹太民族的思想观念,作为文化基因长期沉淀下来,深深地扎根于非犹太人的心中,经久流传,贻害无穷。作者把反犹主义的影响和危害揭示、剖析得如此深刻,充分显示出学术研究的科学严谨和文化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入思考和对犹太民族的悯惜与同情。
  三、旁征博引,集中外反犹主义研究之大成
  《反犹主义》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资料的搜集和引用是其一大亮点。通览全书,几乎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有恰到好处的引证,从而有效地增强了立论的科学性和论述的说服力。
  比如,如何给反犹主义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论述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作者在阅读大量外文原典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指出反犹主义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从20世纪开始普遍使用的概念,并且有特定的语言表述方式——anti-Semitism。接着引用了当代著名社会史学家海伦.法因(Hellefein)的反犹主义定义,以及欧洲种族主义和仇外情绪监视中心对反犹主义的解释,然后才以较为简洁的话语给反犹主义下了一个定义。这表明,反犹主义的概念虽然不是作者的独创,国际上早已有人提出,但作者对反犹主义的定义和阐述是最简单明了、最富有特色的,充分显示出学术研究的创新性。
  再如,关于反犹主义根源的论述,作者引用了研究反犹主义的学者帕拉格和特鲁西金的观点,说明“反犹主义并不是因为犹太人富有而反对犹太人,因为贫穷的犹太人从来都是人们仇恨的对象;反犹主义也不是由于犹太人势力强大才反对犹太人,孤立无援的犹太人总是反犹主义枪弹要打击的目标;反犹主义更不是由于犹太人有什么让人感到不愉快的个性才反对犹太人,因为举止文明的犹太人从来都没有逃脱过破坏的厄运……反犹主义之所以仇恨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的犹太性”。“犹太人的犹太性就是指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同时,作者把当代犹太教研究学者萨纳的观点作为例证,认为“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不能不与作为一种信仰的犹太教缠绕在一起。从传统上看,犹太教为人所知是作为一个民族教会而存在的……”然后,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犹太人的犹太性为什么会成为反犹主义的根源做了深入的论述,阐明了犹太人的“独一神论”引起非犹太人的反感,进而演变成对犹太人的厌恶、歧视、恐惧和迫害。这种把引入别人观点与自己论述融为一体的表述方式在《反犹主义》中多次出现,既增加了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又使理论观点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产生了借鉴与创新相统一的学术效应。
  纵观《反犹主义》的上、中、下三篇和参考文献,我们发现,作者参考和引用的学术论著有100多本,其中英文论著就有70多本。此外,还涉及《天主教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我们的时代〉》、伊斯兰教的《麦地那宪章》、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编写的《大屠杀教科书》中的“大屠杀历史综述”、西蒙·维森塔尔大屠杀纪念中心编写的《纳粹屠犹36条答问》《斯德哥尔摩国际论坛关于纳粹屠犹的宣言》,以及研究生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等。如此众多文献资料的参考和引用,再加上作者“采用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对反犹主义的形式、发展和后果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解析”,使《反犹主义》成为一本集中外反犹主义研究成果之大成、学术含量丰厚、理论观点新颖、创新特色鲜明的学术专著,达到了作者所期望的“向中国读者展现一幅长达2000多年的反犹主义全景图”的目的,因此,该书必将在犹太文化研究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研究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出版单位,就是一个出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建设好这个平台,让“新人型”人才培养管理与“引进型”人才发展管理相得益彰,促使更多优秀出版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对于出版单位增强凝聚力、提高出版传播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的根本任务,还是培养出版人才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社会责任,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出版人。  【关 键 词】“新人型”人才培养;“引进型”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出版社人才培养面临很大挑战,出版社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要先做好对自己的培训,才能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文章强调出版社内部培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内部培训组织、课酬支付和互联网新的培训方式等。除了做好培训工作,出版社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文章提出阶梯奖励制和责任竞标制两种非常适合出版业的激励方式。  【关 键 词】人才培养;内部培训;阶梯奖励制;责任
期刊
2017年7月8日,以“讲好好人故事,传播好人精神”为主题的全国第八届好人论坛在桂林举行,《中国凡人善举》编写会议在论坛期间举行。《中国凡人善举》是中国第一套大型“好人文化系列”出版物中的一部。“好人文化系列”出版物包括好人好事传记、好人文化研究、好人文化实践等多个系列,《中国凡人善举》是好人好事傳记系列中的一部作品,分为多卷本,计划每年出版一卷。每集《中国凡人善举》分为十大类:助人为乐类、见义勇
期刊
2017年7月15至16日,“为中国未来而读——2017阅读行动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商务印书馆、西安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阅读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旨在贯彻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推动全民阅读和校园阅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提高师生的传统文化素養。这届阅读行动论坛是商
期刊
【摘 要】 《时间之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重要剧作《冬天的故事》,珍妮特·温特森以创新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将原著故事置于当代背景中,探讨了“宽恕”与“爱”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剖析《时间之间》的典型人物、主旨意义与创作风格,探讨该书出版的现实价值与精神价值,即对人的个性与社会伦理的关怀,以及对原著改编的时代意义。  【关 键 词】《时间之间》;宽恕;语言风格;时代意义  【作者单位】王莹莹,商丘工学院
期刊
【摘 要】面对新经济时代,出版行业以物质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向以知识和智力为核心要素的发展模式演变,人才优势显得日益关键。出版企业要实现复合型发展,根基在于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出版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树立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量和质的严格管控,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确保人力资本效能最大化。  【关 键 词】现代出版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我国《大中华文库》和英国《企鹅经典》丛书在美国亚马逊网站获得的海外读者书评进行调查,对影响国外读者购买阅读我国经典丛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出版对策,以期对我国传统经典的外译出版和海外传播有所裨益。  【关 键 词】中国经典; 外译出版; 亚马逊读者书评; 《大中华文库》;《企鹅经典》  【作者单位】殷丽,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药科大学
期刊
【摘 要】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核心资源,版权资源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出版社的长远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出版社版权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版权资源管理的原因,集中阐发了加强版权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 键 词】出版社;版权资源;版权资源管理  【作者单位】韩飞,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39.20 【文献识别码】A  当前,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正在深入推进,传统出版社正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等全新技术理念的出现,传统媒体迎来与互联网融合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运用CiteSpace分析软件,以科学知识图谱为基础,对2007—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媒体融合研究的6069篇研究文献进行共词分析和共现分析,包括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各时期研究热点演化、研究学科领域分析等,呈现国内媒体融合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知识流动,为总结和预测媒体融
期刊
【摘 要】 当前,绘本阅读推广在实践层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然而,社会关于绘本阅读推广的深层思考略显不足,绘本阅读推广的理论建设亟须加强。文章从绘本阅读推广的定义、阶段性、三个不同目标指向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推动绘本阅读推广的理论建设。  【关 键 词】绘本;阅读推广;出版;图书馆  【作者单位】王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识别码】A  绘本早在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