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勇敢的心》奏响的风笛声将人们领进了起伏的苏格兰高地,领进了浪漫神秘的古堡。人们的思绪也随着悠远的风笛回到了久远的年代,圆桌骑士驰骋疆场,皇家卫兵英勇善战,那片撒种着自由与理想的土地上曾经有过多少惨烈的征战和残酷的撕杀。
历史的记忆伴随着喧哗一年又一年走过,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地,曾经威严的城堡在众生的仰望中苏醒,仔细聆听,尘封的城墙古巷中,又响起了悠扬的风笛。
爱丁堡城堡——硝烟散去,威严犹存
爱丁堡城堡是整个城市的最高点,站在城堡上可以俯看全城。这个险峻地势的形成得益于冰河时期,山体东移后。坚硬的岩石形成了三面陡峭的悬崖和一个东向的斜坡,斜坡就是现在的皇家大道。公元七世纪,外敌频繁入侵骚扰苏格兰,国王埃德温修城堡御敌。公元11世纪,马尔科姆三世在城堡里建起了宫殿,使最初的防护城成为皇家禁地。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死去后,爱丁堡城堡正式成为皇家住所和行政驻地,这个易守难攻的高大城堡成为后来克莱默国王的皇宫。
城堡建成初期,凭借坚固、险要、难以攻克的防御体系,有效地阻截了外敌入侵的脚步。城堡的一面是斜坡,三面是悬崖,城中的士兵只要守住斜坡上的城堡大门,便阻击了敌人的进攻,纵然敌军千军万马在城外怒吼。城内的人关起门来也奈何不得。只是,文明的进程中总是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火药的发明终结了城堡固若金汤的防护。1573年,摄政王莫顿带兵攻下城池,而为他的军队铁蹄开路的是被称为“芒斯蒙哥(MonsMeg)”的大炮。尽管守城的官兵英勇迎战,但勇敢的志气毕竟抵挡不住炮火的侵袭,城堡的吊闸、戴维塔和多处堡垒都在入侵者的炮火声中被毁。
现在那一门门乌黑、冷漠的大炮已成为历史遗物整齐地陈列在城墙边,炮口的烈焰早已散去,留下的是那烽火战乱后的森严,被侵袭过的城墙现在成了它们永恒的栖身之地,每天中午1点,这些大炮都会鸣响,只是现在放响的是空炮,隆隆炮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战乱与苦难,每一段历史的记载都有斑斑印痕,硝烟已散去,但威严犹存。
爱丁堡城堡在历史上扮演着很多角色,堡垒、王宫、军事要塞、监狱。爱丁堡城堡沿坡分为上、中、下三区。中央是王宫广场,16世纪的王宫建筑耸立在广场周围。广场东边的宫室是国王的起居处,里面有一间被称为“吉斯的玛丽之屋”,是一处和玛丽女王有关的古迹。而包括雕饰得豪华富丽的南侧会议厅在内,除了平时向游人展示外,很多物品现在还可以使用,今天人们还常聚集于此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性聚会。
广场的东北角有一个小铁井名叫女巫井(Witches’Well),在一个多世纪前,这里处死过许多被认为有巫术的妇女。不远处的圣玛格丽特礼拜堂(St.Margaret's Chapel)被誉为爱丁堡保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教堂至今仍保持着一个古老的风俗,每周,爱丁堡城中都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子到这里献花、打扫卫生和布置房间。这一传统源自何时已没人说得清,一年又一年,这些身份、年龄各异,名称相同的女子们都以自己有机会服务于这所圣洁的小教堂而自豪。
历史的陈列
爱丁堡城堡同时也是军事博物馆和历史收藏地,这里陈列着自中世纪以来各个时代的兵器和军装,虽已保存多年,仍不失华美和精致。兵器室中的一把长达5英尺的巨剑被誉为稀世珍品。当年的英勇骑士叱咤疆场时手中挥洒着这把巨剑拼杀重围,巨剑下不知多少生命倒下,执剑者一个潇洒的挥舞也许就是一个无奈生命的完结。现在,凶残的屠刀成了镇城的宝物,吸引着每一个参观的游客驻足细看。巨剑,血迹已干,却仍锋利无比。
陈列室里还收藏着苏格兰王室的王冠、宝座等御器,而最传奇的则是古代苏格兰国王的遗物——命运之石。这块巨石被视为神圣之物,有一种说法称命运之石是圣经的起源,人们对它的崇敬已有几个世纪之久,甚至发生过争夺命运之石的战争。1296年,英格兰的爱德华一世入侵苏格兰夺走了它,将其存放于英格兰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之后的700年里,它作为爱华德宝座的一部分供每位新君在加冕仪式上端坐。1953年,它还被使用在伊莉莎白女王的加冕礼上。这块神奇的石头在外飘游了几百年后终于在1996年11月30日重返苏格兰,被安置于爱丁堡城堡内。
爱丁堡城堡已成为整个城市的象征,从城堡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而在城下,不论站在哪个角落,都无法避开它的存在,即使不极目远眺,不昂首仰视,它也总在你的视野中,挥之不去,舍之不忍。城里城外的人们举头感叹,低头深思,一千多年在征战、喧哗中匆匆而过,被改变的是历史,是街市,而城堡高高地站在山顶,任时间流逝,时岁月消磨,它永远静止在时空中,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多少沉重的脚印淡去,多少热烈的吼嚣停止,爱丁堡城堡依然屹立,云淡风轻,悠然自得。
爱丁堡城堡每年为公众免费开放一次,为庆祝圣安德鲁节。圣安德鲁是苏格兰的守护神,11月30日是圣安德鲁日,全世界的苏格兰人都会庆贺这一节日。圣安德鲁与苏格兰的关系源远流长,人们传说圣安德鲁斯是圣彼得的弟弟,据传,他被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也因此,受难时交叉的身体——X形对角线十字成了苏格兰国旗的图案。圣安德鲁的骨灰被St Rule运到苏格兰东海岸的大教堂安葬,直到在苏格兰宗教改革运动期间遗失。圣安德鲁日曾经是苏格兰最盛行的节日,但现在它受重视程度远不如从前,只有一些上年岁的人仍怀着无比崇敬,将这一节日视为民族佳期。恪守传统,似乎永远都是老人的事,与年轻人无关。
爱丁堡人比任何地区的英伦岛民都更具“大不列颠个性”,在国内,给老人让座被视为“敬老”,但在苏格兰,千万不能轻易为老人让座,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他们最怕别人说自己老。除非老得走不动,否则无论是街边还是车上的老人专座都不会轻易被人坐下,而年轻人更不可能去抢坐本不属于自己的座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个个精神抖擞,穿着时尚的裙子,化着讲究的艳装,即使瑟瑟寒风中柱着拐杖,踏出的也仍是优雅的脚步。
时空交错的城区
爱丁堡被分为新旧两个城区(Old townand New town),老城区在南,新城区在北,爱丁堡人用“优雅”而不是“摩登”来形容新城区,因为自1767年新城区开始创建以来,它一直照顾着与老城的和谐对接。绝不像北京,这边皇城墙角的灰尘未掸尽就撞上对面的摩天大楼。爱丁堡新旧一体,从城堡及皇家一英里大道望去,基本看不到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即使有一些新潮的现代化高楼也被挤在了城市边缘。
拔地而起的新城街道敞亮,规划得体,没有老城区阴暗的阁楼,狭窄的小巷,相反,这里处处体现出现代化的文明进程。不过,游人并不想一个有着几百年传统的老城被改造成21世纪的快节奏城市,所以更多的人来到爱丁堡会选择在老城区徜徉。
老城区道路弯曲,密如蛛网,遍布着许多记录着数百年历史的中世纪建筑。随便站在一个街角或者走入一条小巷,都林立几个世纪的老屋。初来这里的人难免感到迷茫,街边的建筑把带入到幻想与现实交错的时空。难以相信,口袋里揣着手机,肩上背着电脑的21世纪人们站在中古图画般的街市中。走在新城的街道上要应付左右频密的车流,而在老城,处处都能看见维修道路和房屋的脚手架和路障。想想也是,这些屋子,遗传了多少代,道路送往了多少人,如今人老终去,物是人非,只有几百年的老屋和几百年的麻石路依然不变,它们在工人们修修补补的呵护下,还要存在许多年。
皇家大道(Royal mile)位于城市东侧,是古代专为皇室开辟的道路,路的两端分别是爱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宫,中间交错的古迹、教堂、历史故居等都仍保留着原有街道的旧貌,也彰显着曾经有过的奢华与尊贵。在皇家大道上的餐厅或酒吧坐一坐,去品味一下真正的苏格兰威士忌,望着窗外朦胧而优雅的行人,不免让人追思怀旧。
王子街(Prince street)是新老城区的界街,沿途有很多苏格兰特色的传统建筑,也是爱丁堡最繁华的街区,几乎所有的公共巴士都在这里设置停靠站,不论到城市的哪个角落,王子街都是最佳中转站。每逢节期,王子街都会挂满苏格兰的蓝白旗帜,而身穿苏格兰裙的市民更是王子街上最别致的风景。悠扬的风笛声一次次拨动人们的遐想和好奇。
据说当年罗琳正是站在这条街上,注视着前方的古堡冥思出一个风靡世界的传奇童话《哈利·波特》,她第六部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全球发售的当晚,罗琳选择在爱丁堡城堡为她的小读者们朗读最新作品。今天,仍有不少人在爱丁堡的深巷小路中追忆着中古褪色的传说与故事,也许将来,还会有人接着去续写罗琳的童话。
爱丁堡古老、幽静、深邃而浓郁,它的历史掩藏在城墙瓦砾中,而不是在纸页间记录,它的文化沉淀在街头古巷而不是高调的刻意张扬。浪漫神秘的城堡,优美起伏的高地,深远悠扬的风笛和风情万种的苏格兰裙,一个城市有了这样的特色,便挽留了猎奇者的脚步,一个城市有了这样的底蕴,也就多了被游客宠爱的理由。
历史的记忆伴随着喧哗一年又一年走过,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地,曾经威严的城堡在众生的仰望中苏醒,仔细聆听,尘封的城墙古巷中,又响起了悠扬的风笛。
爱丁堡城堡——硝烟散去,威严犹存
爱丁堡城堡是整个城市的最高点,站在城堡上可以俯看全城。这个险峻地势的形成得益于冰河时期,山体东移后。坚硬的岩石形成了三面陡峭的悬崖和一个东向的斜坡,斜坡就是现在的皇家大道。公元七世纪,外敌频繁入侵骚扰苏格兰,国王埃德温修城堡御敌。公元11世纪,马尔科姆三世在城堡里建起了宫殿,使最初的防护城成为皇家禁地。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死去后,爱丁堡城堡正式成为皇家住所和行政驻地,这个易守难攻的高大城堡成为后来克莱默国王的皇宫。
城堡建成初期,凭借坚固、险要、难以攻克的防御体系,有效地阻截了外敌入侵的脚步。城堡的一面是斜坡,三面是悬崖,城中的士兵只要守住斜坡上的城堡大门,便阻击了敌人的进攻,纵然敌军千军万马在城外怒吼。城内的人关起门来也奈何不得。只是,文明的进程中总是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火药的发明终结了城堡固若金汤的防护。1573年,摄政王莫顿带兵攻下城池,而为他的军队铁蹄开路的是被称为“芒斯蒙哥(MonsMeg)”的大炮。尽管守城的官兵英勇迎战,但勇敢的志气毕竟抵挡不住炮火的侵袭,城堡的吊闸、戴维塔和多处堡垒都在入侵者的炮火声中被毁。
现在那一门门乌黑、冷漠的大炮已成为历史遗物整齐地陈列在城墙边,炮口的烈焰早已散去,留下的是那烽火战乱后的森严,被侵袭过的城墙现在成了它们永恒的栖身之地,每天中午1点,这些大炮都会鸣响,只是现在放响的是空炮,隆隆炮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战乱与苦难,每一段历史的记载都有斑斑印痕,硝烟已散去,但威严犹存。
爱丁堡城堡在历史上扮演着很多角色,堡垒、王宫、军事要塞、监狱。爱丁堡城堡沿坡分为上、中、下三区。中央是王宫广场,16世纪的王宫建筑耸立在广场周围。广场东边的宫室是国王的起居处,里面有一间被称为“吉斯的玛丽之屋”,是一处和玛丽女王有关的古迹。而包括雕饰得豪华富丽的南侧会议厅在内,除了平时向游人展示外,很多物品现在还可以使用,今天人们还常聚集于此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性聚会。
广场的东北角有一个小铁井名叫女巫井(Witches’Well),在一个多世纪前,这里处死过许多被认为有巫术的妇女。不远处的圣玛格丽特礼拜堂(St.Margaret's Chapel)被誉为爱丁堡保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教堂至今仍保持着一个古老的风俗,每周,爱丁堡城中都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子到这里献花、打扫卫生和布置房间。这一传统源自何时已没人说得清,一年又一年,这些身份、年龄各异,名称相同的女子们都以自己有机会服务于这所圣洁的小教堂而自豪。
历史的陈列
爱丁堡城堡同时也是军事博物馆和历史收藏地,这里陈列着自中世纪以来各个时代的兵器和军装,虽已保存多年,仍不失华美和精致。兵器室中的一把长达5英尺的巨剑被誉为稀世珍品。当年的英勇骑士叱咤疆场时手中挥洒着这把巨剑拼杀重围,巨剑下不知多少生命倒下,执剑者一个潇洒的挥舞也许就是一个无奈生命的完结。现在,凶残的屠刀成了镇城的宝物,吸引着每一个参观的游客驻足细看。巨剑,血迹已干,却仍锋利无比。
陈列室里还收藏着苏格兰王室的王冠、宝座等御器,而最传奇的则是古代苏格兰国王的遗物——命运之石。这块巨石被视为神圣之物,有一种说法称命运之石是圣经的起源,人们对它的崇敬已有几个世纪之久,甚至发生过争夺命运之石的战争。1296年,英格兰的爱德华一世入侵苏格兰夺走了它,将其存放于英格兰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之后的700年里,它作为爱华德宝座的一部分供每位新君在加冕仪式上端坐。1953年,它还被使用在伊莉莎白女王的加冕礼上。这块神奇的石头在外飘游了几百年后终于在1996年11月30日重返苏格兰,被安置于爱丁堡城堡内。
爱丁堡城堡已成为整个城市的象征,从城堡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而在城下,不论站在哪个角落,都无法避开它的存在,即使不极目远眺,不昂首仰视,它也总在你的视野中,挥之不去,舍之不忍。城里城外的人们举头感叹,低头深思,一千多年在征战、喧哗中匆匆而过,被改变的是历史,是街市,而城堡高高地站在山顶,任时间流逝,时岁月消磨,它永远静止在时空中,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多少沉重的脚印淡去,多少热烈的吼嚣停止,爱丁堡城堡依然屹立,云淡风轻,悠然自得。
爱丁堡城堡每年为公众免费开放一次,为庆祝圣安德鲁节。圣安德鲁是苏格兰的守护神,11月30日是圣安德鲁日,全世界的苏格兰人都会庆贺这一节日。圣安德鲁与苏格兰的关系源远流长,人们传说圣安德鲁斯是圣彼得的弟弟,据传,他被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也因此,受难时交叉的身体——X形对角线十字成了苏格兰国旗的图案。圣安德鲁的骨灰被St Rule运到苏格兰东海岸的大教堂安葬,直到在苏格兰宗教改革运动期间遗失。圣安德鲁日曾经是苏格兰最盛行的节日,但现在它受重视程度远不如从前,只有一些上年岁的人仍怀着无比崇敬,将这一节日视为民族佳期。恪守传统,似乎永远都是老人的事,与年轻人无关。
爱丁堡人比任何地区的英伦岛民都更具“大不列颠个性”,在国内,给老人让座被视为“敬老”,但在苏格兰,千万不能轻易为老人让座,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他们最怕别人说自己老。除非老得走不动,否则无论是街边还是车上的老人专座都不会轻易被人坐下,而年轻人更不可能去抢坐本不属于自己的座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个个精神抖擞,穿着时尚的裙子,化着讲究的艳装,即使瑟瑟寒风中柱着拐杖,踏出的也仍是优雅的脚步。
时空交错的城区
爱丁堡被分为新旧两个城区(Old townand New town),老城区在南,新城区在北,爱丁堡人用“优雅”而不是“摩登”来形容新城区,因为自1767年新城区开始创建以来,它一直照顾着与老城的和谐对接。绝不像北京,这边皇城墙角的灰尘未掸尽就撞上对面的摩天大楼。爱丁堡新旧一体,从城堡及皇家一英里大道望去,基本看不到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即使有一些新潮的现代化高楼也被挤在了城市边缘。
拔地而起的新城街道敞亮,规划得体,没有老城区阴暗的阁楼,狭窄的小巷,相反,这里处处体现出现代化的文明进程。不过,游人并不想一个有着几百年传统的老城被改造成21世纪的快节奏城市,所以更多的人来到爱丁堡会选择在老城区徜徉。
老城区道路弯曲,密如蛛网,遍布着许多记录着数百年历史的中世纪建筑。随便站在一个街角或者走入一条小巷,都林立几个世纪的老屋。初来这里的人难免感到迷茫,街边的建筑把带入到幻想与现实交错的时空。难以相信,口袋里揣着手机,肩上背着电脑的21世纪人们站在中古图画般的街市中。走在新城的街道上要应付左右频密的车流,而在老城,处处都能看见维修道路和房屋的脚手架和路障。想想也是,这些屋子,遗传了多少代,道路送往了多少人,如今人老终去,物是人非,只有几百年的老屋和几百年的麻石路依然不变,它们在工人们修修补补的呵护下,还要存在许多年。
皇家大道(Royal mile)位于城市东侧,是古代专为皇室开辟的道路,路的两端分别是爱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宫,中间交错的古迹、教堂、历史故居等都仍保留着原有街道的旧貌,也彰显着曾经有过的奢华与尊贵。在皇家大道上的餐厅或酒吧坐一坐,去品味一下真正的苏格兰威士忌,望着窗外朦胧而优雅的行人,不免让人追思怀旧。
王子街(Prince street)是新老城区的界街,沿途有很多苏格兰特色的传统建筑,也是爱丁堡最繁华的街区,几乎所有的公共巴士都在这里设置停靠站,不论到城市的哪个角落,王子街都是最佳中转站。每逢节期,王子街都会挂满苏格兰的蓝白旗帜,而身穿苏格兰裙的市民更是王子街上最别致的风景。悠扬的风笛声一次次拨动人们的遐想和好奇。
据说当年罗琳正是站在这条街上,注视着前方的古堡冥思出一个风靡世界的传奇童话《哈利·波特》,她第六部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全球发售的当晚,罗琳选择在爱丁堡城堡为她的小读者们朗读最新作品。今天,仍有不少人在爱丁堡的深巷小路中追忆着中古褪色的传说与故事,也许将来,还会有人接着去续写罗琳的童话。
爱丁堡古老、幽静、深邃而浓郁,它的历史掩藏在城墙瓦砾中,而不是在纸页间记录,它的文化沉淀在街头古巷而不是高调的刻意张扬。浪漫神秘的城堡,优美起伏的高地,深远悠扬的风笛和风情万种的苏格兰裙,一个城市有了这样的特色,便挽留了猎奇者的脚步,一个城市有了这样的底蕴,也就多了被游客宠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