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教材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学好文言文对促进学生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以趣味为导入点,通过激趣导入、诵读教学、多媒体激趣、竞赛激趣等方法探寻兴趣化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兴趣促发展。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70-02
一、初中文言文学生学习现状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因此,文言文教学是实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颇有争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教法呆板,模式单一。
初中七至九年级学段的学生,希望能快乐轻松地学习,而大多数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模式,即:作者简介——课文朗读——疏通词句——内容解析——主题分析——课堂练习。这种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位强调灌输;以记诵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样高投入、低回报的矛盾就产生了。如何改變教学方法,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2.注重知识,忽视情感。
以往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基本是“满堂灌”。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讲解翻译所代替。
3.学生厌学,毫无兴趣。
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缺少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价值的认识,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遍反复地读,不管什么考试,在考前逼着学生反复记诵。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失去了兴趣,进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厌烦、恐惧等负面情绪。要消除学生厌学的负面情绪,探寻既有趣又高效的记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古人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话。可见要使学生乐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兴趣”这一因素。那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二)积极改进教法,改串讲法为诵读法。
通过诵读可以加深记忆,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当一种语言在学习者的记忆中成为一种习惯,我想,其它的一切都会容易起来。我的具体做法是:每篇古文必范读,并适当地介绍朗读要领、背诵方法,定期举行诵读比赛,设立诵读能手奖和诵读进步奖。另外,尽量用朗读来读认和理解字、词、句。这样,美读的机会多了,死板的无止无休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少了。可以说诵读使学生在享受中加深了记忆。教师还应相应地改讲授法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样充满琅琅读书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学生怎会不兴致盎然呢?
(三)多媒体激趣。
文言文学习中,记忆是一大难题。许多学生喜欢古文,但只要一提起背诵就大呼小叫。如果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减轻学生背诵之苦。运用多媒体使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如我教《陋室铭》时,根据文意,按照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利用计算机可随时变动的动态板书,抓住关键句,扣住思路,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又把握了文章,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综上所述,初中文言文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够锻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目的,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力争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模式,以兴趣促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学生学习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70-02
一、初中文言文学生学习现状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因此,文言文教学是实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颇有争议,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教法呆板,模式单一。
初中七至九年级学段的学生,希望能快乐轻松地学习,而大多数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模式,即:作者简介——课文朗读——疏通词句——内容解析——主题分析——课堂练习。这种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位强调灌输;以记诵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样高投入、低回报的矛盾就产生了。如何改變教学方法,激发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
2.注重知识,忽视情感。
以往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实词意义、虚词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的讲解,基本是“满堂灌”。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讲解翻译所代替。
3.学生厌学,毫无兴趣。
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缺少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价值的认识,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遍反复地读,不管什么考试,在考前逼着学生反复记诵。久而久之学生对文言文失去了兴趣,进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厌烦、恐惧等负面情绪。要消除学生厌学的负面情绪,探寻既有趣又高效的记诵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古人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话。可见要使学生乐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兴趣”这一因素。那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比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二)积极改进教法,改串讲法为诵读法。
通过诵读可以加深记忆,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当一种语言在学习者的记忆中成为一种习惯,我想,其它的一切都会容易起来。我的具体做法是:每篇古文必范读,并适当地介绍朗读要领、背诵方法,定期举行诵读比赛,设立诵读能手奖和诵读进步奖。另外,尽量用朗读来读认和理解字、词、句。这样,美读的机会多了,死板的无止无休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少了。可以说诵读使学生在享受中加深了记忆。教师还应相应地改讲授法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样充满琅琅读书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学生怎会不兴致盎然呢?
(三)多媒体激趣。
文言文学习中,记忆是一大难题。许多学生喜欢古文,但只要一提起背诵就大呼小叫。如果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减轻学生背诵之苦。运用多媒体使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如我教《陋室铭》时,根据文意,按照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从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利用计算机可随时变动的动态板书,抓住关键句,扣住思路,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既掌握了背诵,又把握了文章,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综上所述,初中文言文教学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够锻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目的,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力争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模式,以兴趣促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兴趣——化解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