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洋房新鲜景

来源 :品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洋房的沧桑底蕴大多已面目全非。找到这种稍纵即逝的味道,留住它,然后经过抽丝剥茧般的整顿之后,一幢中式古典里又透着西式浪漫的温馨之家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独栋老洋房改造后的神奇效果,我们已经见识不少,而这一处则不同,韵味更多的来自它的女主人——美女才女兼备的“职场红人”郑小丹,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令她浑身都透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魅力。
  在郑小丹眼中,“老房子住的就是味道”,如果把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古董改得面目全非就失去了“老”的意义和价值。走进她的家,感受这个被沉静岁月浸润出来的精致空间里的故事。“这幢房子始建于1937年,住过的几任将军都曾经为新中国的成立奋战过。”轻描淡写的用语让人的心顿时沉静下来。
  用色彩点亮生活
  对于一座基调“沉郁”的老房子而言,色彩的运用是关平其生命的“点睛之笔”。有些人喜欢把洋房内壁改造成通体白色,营造一种托斯卡纳式的明快欢愉:有些人则钟爱保留这座有故事的房屋原有的味道——比如这间房子的主人,用那种浸润了岁月痕迹的浅黄色墙壁、木色的横条百叶窗,以及裸露的红色砖墙,构建了一个可以沉淀记忆、雕刻时光的独特空间。
  必须承认,在这个可以唤醒记忆的房子里,心很容易平静下来,仿佛是在品一杯口感浓郁的普洱茶。但是平静并不等于沉闷,在以暖色调为主的房间里,点缀亮色元素,是让空间可以畅快呼吸的独门秘方。
  中庭处可谓全楼的“文眼”,是色彩搭配的典型示范。天气晴好的时候,适合独自一人站立中庭,俯仰皆是动人风景——俯可戏欧式涌泉,平视可赏晕染与烟雨的印象画作。而最关键是悬挂在中庭上方的错落吊灯,选择的是古典灯笼,形如双莲共生,色调又是很跳脱的湖蓝色,与巨幅画作相呼应,让空间的立体感和层叠感油然而生。在这个中庭中,蓝色与砖色对比鲜明,冲撞的色差让房间顿时有了生气。对于屋主而言,这里更像是一个让灵魂沉静下来的冥想地——“我喜欢站在这幅晕染壁画前,听潺潺流淌的水声,仰望玻璃窗外蓝天白云的纯粹,即使下着雨,持一杯绿茶,读着散文,听着窗外滴答的雨声,也会让人陶醉其中。”
  老洋房的室外庭院也是一处可以巧用色彩点缀的空间。虽然大多数老式洋房并不具备一个可以玩转吊椅、喷泉、花坛的硕大庭院,但是小小一隅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围墙边缘浅浅地种上一圈翠竹,可以感受风动影移的古典美感。在庭院里,以深绿的普通草坪为底色,加上炫目的紫色苜蓿草作为点缀,墙角处的景观式迷你松柏贡献出更为苍翠的绿色,最后加上禅意十足的石亭作为视觉中心,不到1平方米的空间,就可以打造出层次感丰富,又便于打理的室外庭院景观。
  灯饰是家的第二生命
  “这些是意大利手工制作的灯饰,工艺感和设计感都特别强,每个人来我家都会特别注意到各个房间的灯,灯能给生活带来不同的灵感。在我看来,灯是一个房子的核心和灵魂,有了它们屋子就会特别有凝聚力,有焦点,让人一下子就记得住。”
  灯饰,的确是家居布置时一个非常巧妙的工具——灯灭时是装饰,灯亮时更是一种耀眼的装饰,当然它还有照亮黑暗角落的基本功能,可谓一举多得。“选择灯饰是一门艺术活也是技术活,灯对于一个家而言,绝不仅仅是照明功能,这或多或少是主人个性最直接的体现。”
  在郑女士Art Deco风格浓郁的家里,灯饰的应用和变化很多元化。靠近墙壁的灯饰是最适合用来做装饰的,很多时候它更像是一道可坐赏的风景。无论是在卧佛边的立式柔光灯,还是光影斑斓的彩石灯,往往能给人忍不住摩挲的生动感。
  而顶灯则是空间里的视觉核心,风格上走霸气路线,功用则堪比一件大型的装饰性家具。比如餐厅里那枚花蕊绽放式的红色顶灯。进入餐厅区域,很容易被这魔幻式的灯具吸引住,在这样的空间里用餐仿佛有大捧鲜花在头顶怒放,别有种新鲜趣味。
  装饰里的人生
  “我喜欢混搭,中西含璧,在个人喜好中强化色彩的应用,比如二楼卧室里的大眼妹的画,夸张的手法、清透的眼神,还有旗袍和头上的那朵小花让我对她一见钟情。”
  在郑小丹女士的家中,来自世界各地、各种风格的装饰物随处可见,古典的青花瓷扁套壶、趣味十足的小猪摆设、绘图版葡萄酒杯,以及现代抽象人体塑像,混搭感十足,摆放随意却恰到好处。让自己喜欢的东西充满整个家,可以让主人和房子彼此拥有,岁月和记忆彼此碰撞。
  “把这套红色的日式茶具摆出来,其实不是为了喝茶,有的时候就是喜欢看着它们、摸着它们的感觉,仿佛又回到那段旅程中,那些故事又蹦了出来。”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放上各种摆设的原因,若有客人问起,就可以滔滔不绝地打开话匣子。那些饰品其实串起来的是她们有意思的人生故事。
  在老洋房中,再没有比贯穿全楼的木质楼梯更棒的天然装饰,流畅的线条一路延伸向上,而转弯细节处的圆角令其在宽厚中显现出一丝柔美。深红色的木质搭配扶手和踏步的装饰细节,完美再现当年最流行的欧式古典风。整个楼梯通道都可以处理为装饰摆放的空间,比如在一楼的楼道尽头,摆上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老皮箱,感觉随时都可以拎上箱子去想去的地方远行。
其他文献
山林幽幽、流水潺潺、桃花烂漫……坐拥61座小岛,拿30万年薪听上去浪漫惬意,是天下第一优差,信阳南湾湖61岛总岛主黄培陪却对《品位》纠正说,这是项很严肃的工作!所有白领,没有因为工作地点从办公室搬到户外,就变成了通话,黄岛主在桃花岛遇上靖哥哥,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武侠小说中  从格子问“坐坐族”到“黄岛主”  我在北京出生长大,祖籍河南信阳,为了满足爷爷奶奶回乡看看的心愿,我回到家乡并在南湾湖茶岛拍了
期刊
绝妙腮红,画出幸福好脸色  远离冬日的阴霾,准备迎接初冬暖阳,阳光下,绽放你的笑容吧,精致的妆面上,色彩缤纷的腮红会为你的幸福加分。~/AchoDing美编/Susan  1.娇兰幻彩流星粉球490元;多彩粉球帮助你创造透明珠光般的好肤色。2.娇兰幻彩流星粉刷280元这款粉刷无比柔韧。有了它,施粉的那一刻变得无比轻松。3.纪梵希魅彩四色粉饼460元绸缎般光亮的质感和丝绒般柔软的触感,塑造晶莹剔透的
期刊
当秋风瑟瑟吹起,所有人都好像开始为冬眠做起了准备。不过如果能偷闲坐在铺满暖光的超市会所里聊天喝咖啡:生活立刻暖起来,(地址):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太道8号国金中心商场地下2楼City super)
期刊
有研究表明:基础代谢高的人,就算不运动,消耗的热量也比低体温的人要多。当体温升高l摄氏度,每分钟的脉搏数就会增加10下,体内因而充满了新鲜的氧气,令细胞的新陈代谢力提高。中医认为:“冰”美人病怏怏的皆源于“寒”。只要让冷冰冰的身体温暖起来,血液循环顺畅,就能立即提升身体免疫力.身体的不适也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正常体温的标准值为36.8±0.34℃。然而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几乎一年到头
期刊
鲜有人用18年执子之手酝酿感情.更鲜有人用l5分钟完成一场婚礼,申雪 赵宏博,他们的爱情真的如张靓颖唱的——“天下无双”2010年9月14日,北jing首都体育馆,身穿洁白婚纱的申手捧鲜花滑向冰池中央的赵宏博,几十秒的路程,让18000名见证者双眼含泪。是的,有些浪漫让人起鸡皮疙瘩,但是有浪漫就是能让人感动落泪。    女,汉族。冰龄 13年1978年11月13日生,天蝎座。血型:未知身高:159
期刊
保湿、排毒、去角质  最近日本的女性疯迷盐奶美容,不仅能帮助肌肤保湿、排毒和去角质,脸部和身体都可以试用,而且制作方便,素材也便宜,还能与玫瑰精油等自由搭配,美容乐趣§无穷。  紧实配方:盐奶+蛋白,收缩毛孔  材料:盐奶1小匙、一颗鸡蛋蛋白分量、橄榄油1小匙做法:先将盐奶用水溶解,加入橄榄油,再将搅拌发泡的蛋白加入其中,充分拌匀。  使用方法:避开眼晴周围,均匀敷涂全脸,敷5—10分钟半干后,用
期刊
所谓精品的概念或许就是——有机食品、进口商品、健康原材料,特有高端品牌,以及请名厨现场制作新鲜美食……当然,另一个标准是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的价格。或许不久,就会流行一句话,“逛什么样的超市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  超市=嘈杂拥挤的大卖场?答案是:NO!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那些把三六九等的货物都汇聚一堂的超市们正在发生微妙的细分,一家家面貌光鲜的精品超市在各大城市相继登场,瞄准高端人群的它们不是
期刊
我有一位朋友,30岁出头,就成了某集团副总裁,我问她,成功的事业给她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她说,“深夜加班我敢一个人去洗手间,当我还是普通职员的时候.总要拉上女同事一起才行。并不是我现在胆子大了,而是每一个新角色。我都必须去扮演好.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自己。”是的,成功的唯一秘诀是付出3倍的努力。这位总裁朋友,不单付出了努力,连带私人的情绪也统统典当.也许女强人就是这样产生的。她的MsN签名不再抒
期刊
树荫下的街道,不免让人对时间生出些恍惚。街道边独栋二层小楼的餐厅里,三个女子的谈话高低.起伏。她们慢啜杯中洋溢的甜酒,递一块块美若工艺画的食物人口,温软的笑声时时飞扬起来。  当帅气、专业的厨师Joseph把最后一道令人眼前一亮的秘制鹅肝摆上餐台,谈笑中的三个女孩子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过来。用软脆的面包干划过鹅肝,再抹上盘边的蓝莓酱,这确实是一道不容拒绝的奢侈美味。鹅肝的肥美或许让她们有那么片刻想
期刊
无论是单纯以摄影为目的,还是抱着对当地美食的超级渴望,抑或是想去欣赏倾心已久的浪漫美景,选择在有些许凉意的秋天来个小镇游,体验当地的小资情调与丰富生活,部是这个秋天最不可能让你后悔的出游计划。  加拿大圣雅克布斯St JCSCObs  从安大略西南部的滑铁卢继续往北行驶,你会发现马路与农田之间多了一条碎石子小路,原来这是为了门诺派清教徒们特留的马车道。历史资料是这样记载的,清教徒可以追溯到16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