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彰显课堂文学魅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学科,在教学活動中不仅仅能够教会学生汉语言知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更能丰富学生人文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实现道德素养、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但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意识地忽略了对语文学习中人文内涵的发掘,语文仅仅是一个升学工具,其文学魅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科综合素养提高缓慢,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及社会人才需求,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及要求,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展现文学魅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期为学生语文学习乃至今后升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完善教师
  教师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高中生文学底蕴及学习能力有限,倘若缺乏教师引导帮助,很难实现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师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深挖文本内涵,使教师人格魅力与文学魅力交相辉映,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一方面要主动学习,积极交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如教学语言、应变能力等,使其在教学中更好地为课堂文学魅力展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所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主动探寻文学魅力,最终实现人文素养提高。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在教学中同样如此,要教好学生教师自身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解放学生
  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对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搞“一言堂”“灌输式”教学,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堂中勇敢的表达自我观点,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掘文本中的文学内涵与文学魅力,从而实现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发掘学生潜力,以启发性语言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及本身灵性,让他们自主发掘、创造文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最后,教师还要善用教学评价与暗示语言,满足学生成就感需求,提高学生学习自信,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通过这种多管齐下的教学策略,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解放学生,才能最终实现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优化课堂
  课堂作为教学载体,倘若在杂乱的教学结构、枯燥紧张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很难学好知识,优化教学结构与教学方式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自身班级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课文描写细腻,生字词较多,学生由于其文学素养有限,在课文中往往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文学魅力,甚至厌恶这种长篇细腻的描写。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将“林黛玉进贾府”的相关影视片断作为课堂导入,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在教学前提了两个问题:黛玉初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着: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样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贾母问及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可这里回答宝玉同样的问题时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说说哪个回答是如实回答。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便能很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展现文学魅力,同时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在具体教学中我采用导学案教学的方式,只帮助学生初步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发掘文本,授人以渔,最后再以读后感与赏析交流的形式把握学生学习状态,查漏补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此外,通过导学案的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进度,深挖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深挖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高中语文教材都是经过许多专家评审精心挑选的,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与人文精神,发掘教材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彰显课堂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深挖教材内涵,从而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游褒禅山记》一课时,这是一篇文言文,且文章还有景物、活动、感想等多重叙述,相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学习难度。我在教学中便逐字逐句的为学生讲解,并配合当今生活实际,来向学生传递更深层次内涵。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句,我结合当今华山栈道来向学生阐述表层意思,再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以大学升学、创业等活动为论据,向学生阐述只有良好的意志力与刻苦拼搏精神,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看到别人看不到、更为瑰丽的人生风景。通过深如挖掘教材内涵,学生就能懂得其中道理,进而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文学熏陶,课堂文学魅力彰显离不开一定的人文素养,两者相辅相成。本人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相关教学建议。学生人文素养的长足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教师在长期教学中要展现文学魅力,以此在潜移默化过程中达到相关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糖化糖化血红蛋白(GHb)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离子捕获法(ICIA)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GOD法测定空腹血糖。结果:用ICIA法检测72例糖尿病
目的:通过对血清与脑脊液鞘碱性蛋白(MBP)检测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简易的MBP酶联免疫吸际定量测定(ELISA)法检测。结果:对照组血清、脑脊液中MBP含量分别为0.99±0.48μg/L;1.59±0.51μg/L。急性颅脑损
加德纳菌已被确定为细菌性阴道病的病源菌[1],目前对加德纳菌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血清α-L-岩菏糖苷酶检测方法。方法:报道了血清α-L-岩藻苷酶动力学连续监测法,结果:α-L岩藻糖苷酶对硝基苯α-L岩藻吡喃糖苷的米氏常数为0.133±0.052mmol/L,最佳pH为5.0,延迟时
改变细节 成就幸福语文课堂  李丹  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困境是什么?是学生在从小学升到初中后的语文考试分数一下子从小学的九十九、一百分直降到七、八十分。这给很多孩子和家长都造成巨大的困惑,同时也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更别说收获学习语文的幸福了。  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面临的繁多教学内容。学生要背生字、背解词、背成语、背文学常识、背古诗、背古文、背注释、背翻译、背词类活
目前,考试是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检查学生知识水平的主要手段。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小型测验,所有试卷都涉及大量的题型。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为了让学生在高中取得好成绩,就过度培养学生语文解题技能,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减少。因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解题过于技能化问题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并通过合理的考试内容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  一、解题过于技能化的深层原因  1.语文试卷容量巨大,迫使考
围手术期输血是非常必要的医疗手段,但面临经输血传播的各种疾病,外科医生已意识到减少围手术期异体输血的必要性.贫血症状和输送到组织的氧气量有可能取代"10/30"的传统输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活力课堂”从哪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借鉴现代管理学中的“鲶鱼效应”这一激励手段,试图用师生互动这条“鲶鱼”来搅活沉闷的“池塘”,让语文课堂因“动”而变得精彩。  一、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源于挪威,渔民在捕捞到沙丁鱼后
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带有深厚的文化印记。我国的古典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宝藏,有很多待挖掘和开发的资源。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中积极探究,有效的融合古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和学情,挖掘优质的传统文化,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既定的社会价值。  一、融入古典文学的内容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许多老师都致力课堂教学结构新颖,课堂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等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最有活力一门学科。语文学习光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课堂教学的初意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堂之外,还有大量可涉猎的“江河湖海”。所以如何学好语文,我想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