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力摇篮到产业引擎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s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受到要素因素、市场因素、相关辅助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等四方面的影响,其中,人作为技术的载体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在产业内在竞争力的形成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当前国家所提倡的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中,科研机构作为知识资本和研发人员的集中地,在人才培养运用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建立以来,在不断摸索探寻的三十多年里,不仅一手催生了半导体、光电产业,促进了资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扮演着科技龙头和创新引擎的角色,而且还在带动台湾科技产业的发展、协助传统产业升级以及培育工业技术人才方面,具有相当的贡献与影响,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运用方面的理念,顺应时势的人才政策以及在发展当地电子工业方面的实践性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坚持为产业服务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台湾工研院以“为工业界提供工业技术研究之服务,加速工业技术之发展”为宗旨,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直围绕着这一理念进行战略规划,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工研院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技术的产生与创造者,更是在从知识产生到知识扩散与商用化的价值链中扮演了关键的连接角色,并因其与产业界的密切联系和深入了解,成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围绕宗旨,工研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吸引,系统性培养,提高其研发能力,保持产业技术的先进性,并在人员流动的过程中,带动了先进的技术成果向产业的扩散和转移,使得台湾产业技术实力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如台湾的“国防役”计划对电子产业的促进就是典型的案例,70年代末为加强国防工业科技研发水平,台湾开始实施国防役人鼠培育计划,通过对从役人员进行4~6年的系统化的培训,积累其科技研发经验,提高其科技研发能力,并在之后随着科技人员向产业界的扩散,将国防技术带入当地电子产业的发展,对该产业的振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阶段性人才培养政策,打造台湾工业人才摇篮
  
  台湾工研院发展成台湾创新系统中最知名、最具活力的研究机构,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对不同阶段的挑战和机遇,工研院适时地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和运用计划,使得人才储备与世界经济环境以及工研院的发展愿景相呼应,有力促进了工研院的壮大以及台湾产业界的逐步提升。
  1990年之前:先行培育政策,构建人才体系。工研院自建立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能源危机等问题,提出调整工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型。此时的工研院将发展定位为“全方位结合工业发展,在科技人才培养上以吸引、培育为主,构建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工业骨架”。在明确制定发展重点的基础上,他们改进人力资源的培养体系,加强对专业人员的训练,在尽力留住当地精英的基础上延揽海外人才,在注重科学工程人才培育的同时,加强管理人才的培育。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孕育保卫政策,适度控制人才外流。在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下,竞争全球化日益突出,加上新台币的巨幅升值、关税降低,迫使许多工业必须迅速转型,这一阶段,“人才外流”也变得频繁,虽然人才外流对台湾的技术扩散及扶持产业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外流所造成的知识延续的断层也给工研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此,台湾工研院实行了适当的人才保卫政策,如以前瞻性研究项目吸引研究爱好人员以及海外归国人员;主动出击,前往各大专院校进行人才甄选计划,以及与贝尔实验室等著名研究机构签署技术人员交流协议,进行人才交流培训合作计划,以此保证研究团队的稳定。
  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选、留、训、用”相结合,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一时期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崛起,国际间资讯流通加速,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各国纷纷投入先进技术的研发,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当地产业界研发能力大幅提升。针对形势的变化,工研院将策略调整为加强前瞻技术研发,强化产业服务,推动国际化,提升组织活力。此时工研院已积累了相当充沛的有形与无形资源,有了较多的策略自由度和弹性,也因此在人才政策上有了较大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对人才选、训、留、用方面的进一步强化,如建立扩大运用院外人力资源的机制;建立跨组织管理系统;适度扩大奖励措施激励创新精神;加强对前瞻性研发人员的延揽等,此外,还推出一系列《国际合作商务人才培训计划》,培育专业素养与国际化的谈判专才,以达成经营资源的累积与传承。
  
  適度的人才流动平衡政策,促进组织新陈代谢
  
  由于台湾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工研院已成为最佳的高级人才来源,转移到业界的员工对产业发展贡献很大,累计到2002年底,工研院离职员工已超过16000人,其中扩散到产业界的比例高达80%,主要担任研发及经营管理方面职务,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界技术的升级和转型。但过高的员工流动率,不仅会导致知识和技术的严重流失,而且使研发机构人员素质下降呈现“断层”现象,造成发展减慢、贡献减少。面对人才培育与人才流动的之间的矛盾,工研院采取了多种政策与做法,如提高员工素质与向心力,设立“前瞻研究奖”延揽高科技人才,通过国际合作为员工提供出国进修学习机会等鼓励优秀人才。这一系列的政策使工研院人才流动维持在适度水平,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使组织获得新生动力。
  
  全方位的创业家培养计划,实现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促进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除了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外,还必须有围绕技术的管理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在这一点上,工研院号称“台湾总经理制造机”。其中以电子所最具代表性,该所在人才培育上十分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并通过设立类似SBU(strategy business unit)的营运计划,F设若干子计划,进行市场化的公司运作模拟训练,培养员工的技术运营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在该计划中,负责人相当于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负责从IC设计、生产、测试、行销以及财务管理等功能,并对产品营运负全责,通过这一系列的全套的商业学习和历练,使其在之后能更顺利地融入产业界,并发挥领导作用,培育优秀的企业家和工程师,这也是电子所成功创造台湾IC产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台湾工研院从成立到快速发展成6000多人的大型科研机构,现在已经具备了与国外主要科研机构同台竞技的创新能力。从台湾工研院壮大的历程可以清晰的看出,对于科研院所来说,科研实力的增强,归根结底是对科研人员创新潜力的挖掘和充分利用,而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必须以产业的发展需求为指导方向,科研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人才培养经验与政策运用对我们的借鉴作用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科研院所是一支具有承接作用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和后盾,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研院所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不光是储存知识,积蓄人才,更重要的是将宝贵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引擎力量,在这种职能的转变过程中,台湾工研院给大陆的科研院所尤其是应用型科研院所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经验,作为科研机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
  一是转变管理理念,发挥科研优势,加强对产业需求的关注。科研院所成功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拥有多少科研经费,完成多少科研任务,发表多少论文,更重要的在于是否拥有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以及对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多大的贡献值。科研院所应该转变人才培养及使用理念,打破与市场脱节的局面,了解产业的需求,利用多年积累的科研优势,积极为产业服务,在与产业的合作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近20年来我国科研院所人才的流失率达到50%以上。科研人才的流失,会直接导致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实力减弱。为保障研究力量的稳定,科研院所必须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除奖励和晋升外,积极推进绩效工资改革,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估,给予有能力有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以相匹配的报酬,使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得以最大发挥。
  三是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增强团队实力。长期以来,在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特别是对科研人员的使用上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缺乏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势必阻碍科研院所的长远发展,因此科研院所应根据科研人员的特殊性质和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采用进修、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培养,让科研院所成为人才培训和深造的基地,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
其他文献
你认识兔子吗?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谁不知道兔子呀,但我的确一直不晓得家兔和野兔有何区别,也对兔子的英文为什么会有两个词而困惑,上学时问过大人,大人说:一样。其实不一样,rabbit主要指家兔或穴兔,hare主要指野兔或草兔。通常我们饲养的兔子都是家兔,野外见到的都是野兔,它们是完全不同种的动物。我工作在北京麇鹿苑,几乎每天都能与野兔即草兔邂逅,每当凝视或极目追踪那些生灵跳跃的身影时,我都
期刊
辐照技术用于食品加工是依据射线对所辐射过的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的原理,达到杀菌、杀虫及延迟成熟期等目的,所以,辐照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卫生指标、减少农副产品霉变、延长蔬菜水果的延长货架期及进口食品的检疫。除此之外,还能能够加速酒的醇化,减少发酵时间。    食品辅照的现状    食品辐照在国际上的现状。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军方首次使用辐照技术处理汉堡包开始,辐照食品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
期刊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上期主要解读的是“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这一句,再结合本章内容通观一下,从大衍之数开始,到万物之数,主要在阐释《易经》由本源到系统的整个过程。借用蓍草作为计算工具,以天地两策为基础直算下来,万物被涵盖其中了。承上启下,今天我们要解读这一句,是从象的角度,铺陈出整个卦象系统,遵从的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  
期刊
当我去年底第一次在电视新闻中看到《阿凡达》的消息时,像对待以往见过的许多好莱坞大片的造势宣传一样,我并没有太多地注意它。在这个盗版碟卖得比美国租碟片还便宜的“潘多拉”乐土,历来任何国际大片在街边小摊的发行与院线的上映时间都几乎是同步的。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有时还是完全的意外。没想到的是这个好莱坞大片这回却在2周内就在中国打破了3亿人民币的票房,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把前一阵由“明星杂烩”带来的票房纪
期刊
经济危机的重雾还像一个笼罩着全世界的盖子一样没有散去,但终究有一天,就像我们从书本上看到过,我们自己经历过的任何一次灾难一样,这个问题也会过去,比如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一些亚洲地区的国家和人民来说,从那个时间点走过来,这中间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复苏,崛起,繁荣的时期。在未来的十年里,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件,问题甚至是危机,不过同此次经济危机一样,有的国家或企业顺利跨过去了,有的则应声落马,
期刊
近期以来,上海“11·15”特大火灾、柬埔寨送水节严重踩踏、贵州凯里网吧爆炸等类似事故频频发生,不禁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酿成了这一起起悲剧性的灾难?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该如何应对城市安全中凸显的新问题,如何避免生命的损失?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仅大型活动多、参与人员多,就是平日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市的各类大
期刊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将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并为大踏步走入“十二五”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在这交接转换之际,让我们把思考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如果说五年是一个小周期,那么,三十年是一个中周期,一百年则是一个大周期,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关注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这对于我
期刊
编者按:  玻璃艺术缘起西方,整体成就也以欧美国家最为显著。日本的玻璃艺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凭借其精巧的技能以及丰富感性的“日本的审美意识”在世界玻璃艺术独树一帜黑木国昭就是这样一位活跃在日本艺术界的工艺大师。  至今黑木国昭被玻璃的美吸引、感动了半个世纪。  玻璃与玻璃制品源起西方,日本“现代名工”、玻璃艺术家黑木国昭用玻璃造型时,在最大限度保有玻璃材质自身美的同时,对玻璃注入富于精巧技能和丰富
期刊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摹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这一段用了一个形象的场景来解说行为不检的危害,仍然是围绕着言行的重要意义来谈。这个场景如果用画面来表示是很有意思的:大路上,一驾马车飞奔着,一个人坐在马车上。身上还背着一个包袱,眼睛盯着前方,画面的角落里,一个盗贼在窥视着,眼神中带着揣摩和预谋。下面让我们还是来看原
期刊
日前,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京召开,发布《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对于研究区域经济的人对这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给予了较多关注。  对于日本鸠山首相提出的东亚共同体这个概念本身,会上并没有太多讨沦,在会议之前,中国政府发言人曾说中国政府同意鸠山首相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概念。我认为东亚共同体概念容易触动中国人的敏感神經,再加上对东亚的理解较为宽泛,也容易引起较多歧义。因此,我认为中日韩区域合作一体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