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四点” 启迪思维 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老师苦,当语文老师更苦。当时我对这句话没有什么感觉,经过十八年的语文教学,我真的尝到了其中的滋味:那真是苦。每天当其他学科的老师在闲暇时间看报或者聊天的时候,我的办公桌上还有几座“大山”没有移走,什么《拓展练习》、抄写本、日记本、作文本、默写本……哎,光作业的批改就有那么多名堂,别说什么备课、上课、辅导学生、试卷讲评了,哪还有其他时间让你磨蹭呢?
  
  一、抓住“四点”,备好一堂课
  
  (一)抓准“重点”
  确定教学重点,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中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然后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教学重点。一篇课文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内容,就是重点。就单元的编排而言,体现读写训练的内容就是重点。有的知识在教材是重点问题,但对学生来说,可能已经了解,只要适当交代清楚,它的重要性可不必过分花费很大精力来突出重点,有的知识,就教材本身并非重点,但是学生容易模糊不清,为以后掌握一系列知识造成障碍,也可以定为教学重点突出来。例如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殴阳修的《醉翁亭记》,课文第四段写太守与滁州百姓一起出游玩乐是全文的重点,它勾画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四幅画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引导学生分析四幅画面是教学的重点,分析其中重要字词句的含义又是重点,特别应该向学生讲清判断句的翻译,如:“苍颜白发,起坐而喧哗者,太守醉也。” “……者,……”是表判断的句式,翻译时要加上“……是……”。备课时还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如让学生回忆判断句的另外几种形式,做到举一反三。对于文章出现的“而”字虚词,应该说不是重点,但学生对这字的意义与用法比较模糊,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来突出,特别是表示并列和转折关系的,应该强调。
  (二)抓准“难点”
  课文中特别深刻又难以理解的地方就是难点。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抽象的、宏观的内容难度就大;具體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小的,难度就小些。形式有单一的,也有复杂的。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解决问题就容易一些;相反的就难一些。难点的存在跟一个人的禀赋也有关系。反应敏捷的,解决问题就快些;反应稍慢的就难一些。这样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要讲清难点,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确定难点有个前提,就是要摸清学生的底细,不能凭老师一相情愿去确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切除疑难杂症。如《 醉翁亭记》中,对于文中11个“乐”字的理解可确定为教学的难点。“而”字表修饰也是难点,可以多加讲述。
  (三)抓准“特点”
  文章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作者的阅历不同,写作意图各异。认知能力和表达方式也就有不同。表现在文章中的遣词造句、部局谋篇、表情达意上,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还是举《醉翁亭记》,全文不足5百字,却用了21个“也”字,很有特色,其中有表判断的,有表客观陈述的,也有表达感情的等等,正确理解每个“也”字的语气、作用,就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每句话的含义,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
  (四)抓准“疑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表面上似乎懂了,但深入钻研下去,又产生了疑问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就是疑问。如上例中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太守与百姓晚归图,先写禽鸟乐,再写到人之乐,最后说太守之“乐其乐”,那么这前面的“乐“字的意思就是一个疑点。抓准“疑点”,以关键词为切入点,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平常,但用得恰当,格外传神,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重锤敲打关键词,领会词中体会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那么如果抓住了这两个“乐“字的意思,对于理解全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备课时做到抓准重点,难点,特点,疑点,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区别,这样,上课时就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特点,讲透疑点,上好每一节课。
  
  二、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上好每节课
  
  常听同事们在办公室议论,语文最好教,语文课最好上。,真的语文课好上吗?不是这样,要上好语文课很难。如何上好语文课是一门艺术,我不敢说自己上课优秀,但我能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首先,我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角色。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学生读、说、演,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起引导和点拨作用。例如,教《核舟记》时,让学生研读课文,老师只做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体会核舟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让学生分析讨论,并自找搭档,分别扮演苏东坡、黄鲁直、佛印,还有两个舟子的情态,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在观察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语文课是情感课,语文课堂更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如在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时,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激发学生的爱国豪情,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最后在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歌声中结束教学,让爱国情感充满整个课堂。
  再次,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诱导启发式提问。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要善于抓住契机,激活思维,引人入胜,还要注意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如上《变色龙》,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易答:善变。然后再问:善变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反复无常等。继续问:他变来变去,没变的一点是什么?由于有前面的问题铺设,学生可以不费力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因利势导,提出深层次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环环相扣的设问,学生就容易对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加以解决。
  
  三、认真进行测试和评价
  
  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我及时对学生进行单元检测。学生的每次考试,也是对我们老师教学成果的检测。无论成绩好坏,我都教育学生要淡化分数,重在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要学生明白题目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把自己错误的地方用红笔订正,做好记录,以免下次再犯,务必让同学们做到举一反三。
  记得有一次考试的一道题: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古仁人的胸怀广阔,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问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他算不算“古仁人”?学生多数能答算,但对其原因回答不全面。我在全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后,补充说:在你的心目中,还有哪些古代人物属“古仁人”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的头脑里出现了杜甫、吴均、周敦颐、欧阳修、滕子京……他们或忧国忧民,或淡泊名利,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古仁人。这样学生不仅修正了试卷中的错误,而且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搞清了同类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
其他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课标》中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二十。这些课文,文质兼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课标》中强调了朗读和背诵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而如今,不少语文教师因为中考时对朗读和背诵较难涉及,受应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组(给予传统开腹
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反思、探索、尝试,如何把学生带进语文这个世界,去欣赏、感悟、创新。现对语文阅读教育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教育家杜威说: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知识原来是寓于生命之中的。意思是说,有生命的知识,通过非生命的载体,在教学中又回到有生命的个体中。这一教学过程,便是对话、心灵交流和有效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和升华。语文阅读教学便是这样一个过程。  那么,在实践中
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由主角转变为主持人。此项变革,势必带动一系列的变化,教育理念的变化就首当其要。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素质的桥梁。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而
语文是国语的前言,是打开少年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语文课呢,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课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作为个性的存在,让其面对语文,在轻松、和谐的情景中,亲历语言的实践活动,借助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经验等储备,通过师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
目的: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n=50)和观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所用时间最多的。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分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圆满实现,教学要求能否达到。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借鉴能力和阅读技能,其中阅读技能为核心。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词、句、段、篇的能力,从浅层到深层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描写革命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的,有颂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有描写祖国秀丽河山的,有反映祖国发展文化、科技的等等,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与丰富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凭借语文教材进行的。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上受教育。    一、引导学生理解词的教学方法    1. 直观。词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