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还是规范:见危不助究竟侵害了什么?——以德国刑法典323条c为基点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益说无法解释德国刑法第323条c"见危不助罪"的可罚性。在当前风险社会与陌生人社会并存的状态下,刑法需要设立一种"团结、互助的义务",而只有在规范论中,才能很好地解释见危不助罪的可罚性,见危不助行为侵犯了一种历史性、社会性和伦理性形成的"相互救助以保全群体"的制度性期待,也能够自洽地解释实践中的难题。
其他文献
<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1898-1901年的英德同盟谈判这一历史课题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半个多世纪以来,它的魅力始终没有减退,随着官方和私人文件的陆续公斤,研究正
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快速发展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本质表现 ;苏联、东欧剧变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 ,但最终改变不了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
关系稿在学术界一般指人际关系包裹下的有质量问题的论文。它是在社会风尚演变、政策性导向、非常出版运作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其作用主要是消极的 ,对刊物质量、学术风气
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的制作动词的配价状况,首先分析了制作动词的语义构成,给出了制作动词的语义表达式,确定了制作类动词的配价状况,然后着重对制作动词的句法、语义选择进行了分析
采用自主研制的带补偿加热的接触热导测试装置,测试了航空发动机用高温结构材料GH4169/K417间不同温度(160~280℃)和粗糙度下的接触热导,研究温度对其接触热导的影响行为,对比
杨慎《词品》6卷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词话,在词学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经过查核比勘,认为杨慎《词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因袭前人著述的现象。除了直接称引前人论词文
两汉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化的重要时期 ,尤其是察举制度的创立为朝廷选拔和输送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对汉王朝的巩固和强盛 ,对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察
从个体自由伦理叙事的视角考察新生代的创作,可以发现他们创作中的相通之处。个体自由伦理叙事是个人化的、自由的,从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解脱出来的、表露个体感受的,并带有
“空白”是中国绘画独有的表现形式 ,也是艺术家创造和人们欣赏时联想与畅神的空间媒介 ,它所蕴蓄的无限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 ,使其在世界画坛中独领风骚。“意境
《说文》"玉"部字共140个,对玉的产地、类别、色泽、声音、纹饰、制作、作用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表现出古人对玉已经有了较为科学而全面的认识,蕴含着丰富的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