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目的是提高各级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担负着推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神圣职责。本文在分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现状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以“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测评体系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体系;探究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目的是提高各级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担负着推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神圣职责。
一、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最初的素质教育概念源自人文素质教育,是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力度,改变课堂课程设置结构而提出的,但究其根本还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大学具有辐射性的教育功能,同时大学与社会存在着联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这些决定了素质教育要有体现自身特色的理念,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对于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从价值取向、教育重点以及文化融合三个方面考虑。
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医药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批高质量的医学生已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落差,中医药院校已经实现的目标与整个社会对医学生所期望达到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专业技能的培训挤占人文教育的时间;部分理科学生重理轻文,文化基础知识欠缺;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制约着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已成为摆在各个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中医药院校“五大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研究
(一)高校建立健全素质体制机制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建章立制,提供制度保障;注重养成,加强督导;积极探索,拓展素质教育平台;加强培训,提高队伍职业素养。比如学校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制定并下发《河南中医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任务分解表》,明确学校和相关部门在服务学生五大素质成长方面的职能和职责,细化工作目标任务,统领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明确职责、落实到位、完善考核评价,下大功夫,努力形成特色工作品牌。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和良好氛围。
(二)以品德素质为引领培养师生高尚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与其他综合型院校的育人功能相比,医德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个人品德外在综合表现。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构建“三结合” 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實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三结合” 教学模式,即品德教育与医德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坚持知识素质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素养
作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在做好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自主学习、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例,学校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备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安排设置课程,为大学生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四)以能力素质为导向,增强医学生实践能力
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提升社会医疗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了“1351实践教学体系” :即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三个环节,做好管理体质、条件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质量控制五个保障,加强医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实验、实训课程体系,补充完善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设立专项经费自助学生科研项目,进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追求新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坚持实践育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五)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化使心理素质成为医学生的必备素质
《黄帝内经》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坚持心理导航,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机制,及时发现危机学生,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在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以中医传统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为载体,增强医学生身体素质
结合中医药院校实际,推行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学生体育成绩考评方法,推行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引导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与终身锻炼的意识形成。在课堂教学上,着力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的好处,引导学生养成众生锻炼的习惯;改革体育考试,增加身体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与教务处、学生处联合制定新的体育成绩考试方法,对学生体育成绩管理进行改革。一是修改体育学分分配形式;二是增加体育成绩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成绩比重;大力普及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教学项目。
(七)构建中医药院校“五大素质教育”测评体系
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最优发展,转变以知识和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的考核体系,转向以知识、品德、能力、身心等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科学评价机制,制定《河南中医学院本专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采取量化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详细规定了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目前已经实行。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体系;探究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其教育目的是提高各级中医药人员整体素质,担负着推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神圣职责。
一、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断被丰富。最初的素质教育概念源自人文素质教育,是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力度,改变课堂课程设置结构而提出的,但究其根本还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大学具有辐射性的教育功能,同时大学与社会存在着联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这些决定了素质教育要有体现自身特色的理念,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对于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从价值取向、教育重点以及文化融合三个方面考虑。
二、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医药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一样,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批高质量的医学生已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但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落差,中医药院校已经实现的目标与整个社会对医学生所期望达到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专业技能的培训挤占人文教育的时间;部分理科学生重理轻文,文化基础知识欠缺;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制约着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已成为摆在各个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中医药院校“五大素质教育”创新体系研究
(一)高校建立健全素质体制机制
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建章立制,提供制度保障;注重养成,加强督导;积极探索,拓展素质教育平台;加强培训,提高队伍职业素养。比如学校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制定并下发《河南中医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任务分解表》,明确学校和相关部门在服务学生五大素质成长方面的职能和职责,细化工作目标任务,统领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明确职责、落实到位、完善考核评价,下大功夫,努力形成特色工作品牌。在全校范围内积极营造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和良好氛围。
(二)以品德素质为引领培养师生高尚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与其他综合型院校的育人功能相比,医德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个人品德外在综合表现。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构建“三结合” 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特点,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實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三结合” 教学模式,即品德教育与医德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坚持知识素质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素养
作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在做好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自主学习、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例,学校依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备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安排设置课程,为大学生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四)以能力素质为导向,增强医学生实践能力
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提升社会医疗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实施了“1351实践教学体系” :即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三个环节,做好管理体质、条件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质量控制五个保障,加强医学生能力培养,优化实验、实训课程体系,补充完善大学生课外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设立专项经费自助学生科研项目,进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追求新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坚持实践育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五)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化使心理素质成为医学生的必备素质
《黄帝内经》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肾”,“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坚持心理导航,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机制,及时发现危机学生,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在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以中医传统特色体育健身项目为载体,增强医学生身体素质
结合中医药院校实际,推行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学生体育成绩考评方法,推行具有中医院校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引导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与终身锻炼的意识形成。在课堂教学上,着力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的好处,引导学生养成众生锻炼的习惯;改革体育考试,增加身体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与教务处、学生处联合制定新的体育成绩考试方法,对学生体育成绩管理进行改革。一是修改体育学分分配形式;二是增加体育成绩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成绩比重;大力普及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教学项目。
(七)构建中医药院校“五大素质教育”测评体系
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最优发展,转变以知识和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的考核体系,转向以知识、品德、能力、身心等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科学评价机制,制定《河南中医学院本专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采取量化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从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详细规定了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目前已经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