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做好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三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和社校联系,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平台,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关 键 词】 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何为三结合,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社会、学校、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教育好孩子,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到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这三位一体的教育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经验和社会调查,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打个比方,一个人拥有一个完整身体,家庭教育是人的身体细胞,学校教育是人的肌肉,社会教育是人的骨架。人的身体都是细胞组成,可以说没有细胞就没有人的肌肉和骨架,肌肉将每个细胞和每条骨头衔接在一起,没有肌肉他们将是一盘散沙,反过来骨架支撑着人的细胞和肌肉,最终构成一个完整身体。可见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更多教育来自于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另两种教育来说,它起着桥梁作用;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展,为家庭经教育和学校教育指明方向,它引领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
二、充分了解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教育的作用
其实小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的根源并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并不是学校可以比的,很多的社会知识在学校教学中是无法学到的。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信仰,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它既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是一个人的黄金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其中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孟母三迁”就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道理。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与人一身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健康、情感、求知,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三、充分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搞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1. 与家长平等沟通。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问题,把自己放在与家长平等的位置,耐心交谈,用心倾听,取消家长的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做到与家长平等沟通。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认真听取并采纳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有效可行的建议,努力与学生的家长同学习、共探讨,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整体素质,为真正提高教育效果打下基础。
2. 与家长及时沟通。我们老师要随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状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及时告知家长,优点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要求家长配合教育,让缺点不断受到控制,直至消灭。
3. 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家长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对面,有收获成效的时候。通过家长会,可以使得家长和老师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二)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1. 让孩子给一位他选择的、与他们不住在一起的亲戚打电话,互相交流思想,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向学生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舆论。通过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关注社会舆论等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扩大它们的视野。
3. 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帮助孤寡老人提水等等,亲自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最光荣,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4. 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去参观博物馆,去参加一些盛大的传统节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到大街上去看看道路交通警察是如何指挥车辆和行人过马路的,去了解清洁工人是如何工作的等等,让孩子受到良好社会风气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总之,要做好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三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和社校联系,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平台,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永良. 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机制研究[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 张宏钰. 浅谈如何开展好“三结合”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上),2014(11).
[3] 杨茉. 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J]. 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5).
【关 键 词】 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何为三结合,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社会、学校、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教育好孩子,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到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这三位一体的教育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经验和社会调查,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打个比方,一个人拥有一个完整身体,家庭教育是人的身体细胞,学校教育是人的肌肉,社会教育是人的骨架。人的身体都是细胞组成,可以说没有细胞就没有人的肌肉和骨架,肌肉将每个细胞和每条骨头衔接在一起,没有肌肉他们将是一盘散沙,反过来骨架支撑着人的细胞和肌肉,最终构成一个完整身体。可见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更多教育来自于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另两种教育来说,它起着桥梁作用;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展,为家庭经教育和学校教育指明方向,它引领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
二、充分了解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社会教育的作用
其实小学生的许多行为习惯的根源并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并不是学校可以比的,很多的社会知识在学校教学中是无法学到的。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信仰,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它既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它是一个人的黄金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其中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家庭环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孟母三迁”就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道理。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与人一身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健康、情感、求知,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三、充分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搞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1. 与家长平等沟通。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问题,把自己放在与家长平等的位置,耐心交谈,用心倾听,取消家长的顾虑,让他们畅所欲言,做到与家长平等沟通。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家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认真听取并采纳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有效可行的建议,努力与学生的家长同学习、共探讨,不断提高合作伙伴的整体素质,为真正提高教育效果打下基础。
2. 与家长及时沟通。我们老师要随时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状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及时告知家长,优点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要求家长配合教育,让缺点不断受到控制,直至消灭。
3. 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传统而又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家长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对面,有收获成效的时候。通过家长会,可以使得家长和老师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二)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1. 让孩子给一位他选择的、与他们不住在一起的亲戚打电话,互相交流思想,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向学生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舆论。通过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关注社会舆论等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扩大它们的视野。
3. 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帮助孤寡老人提水等等,亲自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最光荣,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4. 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去参观博物馆,去参加一些盛大的传统节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到大街上去看看道路交通警察是如何指挥车辆和行人过马路的,去了解清洁工人是如何工作的等等,让孩子受到良好社会风气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总之,要做好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三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和社校联系,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平台,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永良. 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机制研究[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 张宏钰. 浅谈如何开展好“三结合”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上),2014(11).
[3] 杨茉. 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问题[J]. 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