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
  丹州城文化局有个画师,姓崔,名子秋。崔子秋以画花鸟见长,也画山水人物,更是写得一手好书法。除此之外,他还精通音律,手风琴拉得不错,常常在幽静的夜里,拉着琴,唱着那首经典的《喀秋莎》。
  “没文化的人,一旦进了文化局,也就成了文化人。”这句话是局长说给局里的很多人听的,谁都能听出局长的不满情绪,而崔子秋听后却面色平静,内心波澜不惊,在那些没文化的“文化人”当中,崔子秋完全就是鹤立鸡群。
  崔子秋年轻时就是个“愣头青”,又技艺超群,在领导面前一点儿也不谦虚谨慎,只埋头写写画画,有事不请示局长,也不主动汇报工作。局长嫌他目无上级,难以驾驭,便调整下乡任务,派他下基层,去各县检查工作。
  那是个物质匮乏、文化荒芜的年代,被派往乡下检查工作的崔子秋,凭着一手好字画的过硬本领,赢得多数人的喜爱。茶余饭后,他背着双手,四处转悠,这儿瞧瞧,那儿瞅瞅,他发现那些县级博物馆内堆着成堆成堆的字画,它们全是被抄家抄来的,堆在那里无人问津。这让崔子秋双眸放光,他是个字画爱好者,也内行,能辨别真伪,于是,每次去了,那些明朝的、清朝的、民国的,进士的字、秀才的画,他都会顺手牵羊,从里面挑点东西带回去。
  没过几年,崔子秋被举报,有人指控他盗窃文物,从他家里搜出的字画大约100多幅。这属于盗窃行为,后果相当严重,当时的盗窃量刑最高级别是死刑。赃物价值的高与低作为量刑评判标准,这就要看他所偷的那100多幅字画到底值多少钱。
  一大群地方上的“土专家”被请到现场,对崔子秋所“盗窃”的字画进行鉴别和估价。人们七嘴八舌,说法不一,有说不值几个钱;有说最多值1万元;有的信口开河,说价值连城;更有讲原则的,他们说:咱们这些人都没有多少文物知识,估摸不准,不如干脆送到省里,让懂行的人去鉴定、估价。
  于是,那些字画就被送进省城,经省级文物专家鉴定,字画最低价值15万元。15万啊!这在当时“千元逮捕、万元杀头”的年代,15万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崔子秋的脑袋至少得掉15次。
  崔子秋得判死刑,这就有了争议,那就得将这些文物送往最高级别的权威机构进行最终评估、鉴定。
  赃物就被送进了北京,送进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几位专家一起,本着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详细鉴定、评估,之后,得出了一个自觉公允的结论:崔子秋所盗窃的文物价值7万元。
  这也得掉脑袋啊!7万元早够枪毙了!毫无疑问,崔子秋判死刑是铁板钉钉的事了。
  涉及到人命,也就没人敢做主了。于是,国家文委会主任解翁——一位功勋卓著的老革命、頂级文物鉴定专家最终被请了出来。他的评判将一锤定音,无人怀疑,看来,崔子秋的脑袋就押到解老先生的棋盘上了。
  解老先生翻看了一下字画,轻描淡写地说:“唉!这小子也真不会偷,下次偷,就让他来找我做顾问吧,我会帮他选些有价值的!”之后,哈哈一笑,含糊其辞地说:“这些玩意儿不值钱,不值几个钱。”
  这事就轻轻放下了。
  崔子秋虽然保住了脑袋,但最终也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他顺手牵羊来的字画被全部没收,还被判了10年的有期徒刑。
  多年以后,解老先生的一位弟子给别人讲这件终生难忘的事。
  解老先生事后这样教导他的弟子们:上天有好生之德,咱们这双手的高与低,决定着一个人的生与死,我觉得小偷小摸罪不至死。如何与人为善,如何本着从良知与良心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往往只是一念之间,却有着天和地的差距,这或许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乃至良知的重要标准。
其他文献
成化二年(1466)二月,新会县告急:强盗猖狂,骚扰民众。毛吉担任总指挥,率兵万余人,急赴平定盗患,携带慰劳金一千两白银。他委托驿丞余文掌管收支账目(包括采购粮草的经费)。  毛吉,字宗吉,景泰五年(1454)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天顺五年(1461),升为广东佥事。广东的强盗异常泛滥。因为毛吉剿匪捷报频传,宪宗皇帝提升他为副使。  当时,广东多地,百姓遭受强盗蹂躏,数百里已无人烟,各城
期刊
一  从眩晕中醒来的感觉实在不能说好受。我晃晃脑袋,让自己稍微清醒一点,开始观察起周围的环境来。  入眼是浑浊的黄色液体,我眨巴眨巴眼睛,视线里还是一片模糊,又看到前后左右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草。身体似乎被困在什么东西里舒展不开。  我又晃晃脑袋,想要把那种不适感赶走。这个动作无疑是雪上加霜。  又失去意识了。  二  好像回到了我生活的地方,又看到秀丽的青山,沙沙作响的苇草,回到那条我饮水的小溪旁。
期刊
乌大姐是官太太,丈夫陈二贵在县里一个显赫的位置上,属于一言九鼎的人物。乌大姐在医院做护士,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安置在一个清闲的科室。虽然清闲,但乌大姐这个人并不闲,她身上有着少数官太太特有的那种骄横和自大。她嗓门也大,提起丈夫她经常是这样开头:我屋里二贵。旁边的人便肃然起敬。  有两次,陈二贵到医院来看牙齿,医院的领导都陪着,前前后后,殷勤得很。陈二贵很谦和,脸上都是笑。乌大姐大着嗓门喊,喂,过来。
期刊
清末,河间府,有位老神仙。老神仙活了一百二十岁,依然挺拔俊逸,面如冠玉。  最初老神仙还不是老神仙,只是浪荡公子哥儿。  十六岁那年,他娶了第一任妻子,名叫秀花,定的娃娃亲,长相不俊,秀发乌黑。夜里,老神仙将头埋在秀花的头发里,吸着鼻子。真香,他说,就像院里枣树开的花。  他闻了一夜头发。  老神仙睡着了,秀花潸然泪下,以为老神仙瞧不上她。第三天回门,秀花一五一十禀告娘亲,娘亲二话不说,抄起剪刀,
期刊
宇高兄是县里某局的副局长,但就是个副科级干部。然而,在一个人口百万的大县,从一个乡村少年走到这个位置,也是了不起的了。有一次在一起小酌,他跟我讲起他舅舅的故事。  我就这么一个舅舅,前两年刚去世。说起他一生的爱好,就是好喝酒。村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酒葫芦”。即便是早些年日子过得艰难,他也没断过酒,当然那是供销社里最低廉的山芋干酒,散装的,五毛钱一斤。  我舅干庄稼活也是一把好手。早些年,每回下
期刊
许多年以后,郎公子成了郎老先生。  此时郎老先生正坐在庭院里独自斟饮,想着当年旧事。  三十多年前正值清末民初,郎公子祖上曾在前朝为官,如今虽是换了朝代也颇有家资,不需要做甚营生,加之郎夫人持家有道,日子还算殷实。  郎公子年过三旬却无子嗣,整日醉心书法,自幼临习颜体,楷书学麻姑碑,行书临争座位,在小镇也算是布衣名流。  那一日,新任的何镇长请酒,自然都是当镇名流文士。郎公子必然也在其座,酒席间少
期刊
早晨,玉生在自家楼上甜睡。屋外鹂鸡鸟儿在树上跳跃:丽——句——儿,丽——句——儿——好听的鸟音,又引动百鸟和鸣。  妻子春梅在厨房里忙活做饭,锅盆碗勺的碰响也同样优美。  玉生昨儿个刚结束期末考试回家,春梅过节似的炒了俩菜,让小儿子去村超市买回啤酒。时隔两个月跌进家的温馨,玉生竟喝晕了。春梅说,你别起,多睡会儿,咱家那巴掌大的地儿,我一个人慢慢干。  鹂鸡鸟儿将他唤醒,看表已是七点。七岁的小儿子像
期刊
明洪武年间,张三丰云游至陕西宝鸡,在一个叫金台观的道观住了下来。  那时的张三丰,已经100多岁了。金台观里来了一个期颐之寿道人,让人啧啧称奇。不过,比这罕见高寿更让人称奇的是,张三丰竟然在金台观里起死回生了一次。  有一天,张三丰把门人杨轨山唤至近前,说:“我命数已尽,归天有期。”杨轨山以为他在开玩笑,就没在意。不料第二日早上唤张三丰起床用餐时,连唤数声都无应答,进屋一看,发现张三丰已经气绝人亡
期刊
海边一座孤岛。岛上百余人,捕鱼为生。捕鱼的船大多为渔民自制,木船占十之八九,有条件的造铁船。自制渔船形状各异,长的扁的方的圆的,还有菱形椭圆形的。渔民们靠天吃饭,船是家家户户的宝贝,别说造船技术秘不外传,成船了也是概不外借。  月亮船例外。  月亮刚出生时,瘦瘦小小,白白光光,蜷缩成一团,宛若初七八的月亮。父亲便喊他作月亮。刚过满月,父母出海捕鱼,船被飓风卷入海底,尸骨无存。月亮成了孤儿,吃百家饭
期刊
一走进眼前这个院子我就觉着有点熟悉。  高伯说,他年轻时村里来了一群插队知青,就住在这儿。后来知青们都返城了,这里就被当作了学校,再后来村里盖了新校舍,就一直荒着没人住了。  几乎每年的秋天我都会来这里采风,就住在高伯家。这次来不想写东西,我只想安静地住几天。在高伯家喝过了酒,我就对高伯说,这次不住他家了,我想找个没人的地方住。高伯诧异了一会儿说,走吧。于是就把我带到了这个地方。  院子里只有几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