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的“上上签”:浸入时光的深情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杭州,逝于杭州,成于杭州;他循古人气息与造化天机独成一体,一辈子活得足够“好”。
  有底气,有骨气,有生气;他活出最中国的文化精神。
  (1)
  清同治四年正月初一,浙江金华布商黄定华喜得贵子,起名“元吉”。巧啦,这名字“犯冲”十世祖,以致后来连考试都差点参加不了。
  祖上是书香门第,老爸素有吟诗作画的习惯。元吉熟读四书五经,六岁临摹古山水册,十一岁模仿篆刻……邻居倪易甫是当地有名的书画家,元吉向他讨教。倪说:学画不易,咱做画家,不要做画匠;又说:画当如字法,笔笔宜分明。这“鸡汤儿”一口闷,就当日后创作的“粮食”。据说倪先生有趣,作画先将宣纸钉在墙上,瞅三天才挪至画案一气呵成。元吉跟着学,墙够不到,把纸铺案上,有模有样地“构想”。
  十三岁的元吉跟父亲回歙县应童子试,结果县试刷下来了。面对人生第一道坎儿,不难过才怪。不过小孩子贪玩,也善于发现,族人家漂亮的金石书画,沿途黄山俊美的风景都不错哦。当他再度“读书仕进”,立马埋头苦读,第二年再应院试名列高等。又过两年,他考取金华的丽正、长山两书院,还获得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学画的热情随之高涨。用现在的话说,这孩子整一个行行通的“学霸”。应考时,他已改名“黄宾虹”——潭渡村有座滨虹亭,他对祖籍地的念想挥之不掉。
  1889年,家道中落,二十六岁的黄宾虹举家迁回歙县。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名上书请求变法。消息传来,年轻的心瞬间燃了!他抓紧致信一封表达支持。第二年谭嗣同南下招兵买马,他又托人求见一面。


  盛夏炎炎,狹小的酒馆,太多话倾泻而出。讲半天了,谭嗣同沉思着一声不吭。黄宾虹很不安:讲错了吗?此时,谭嗣同忽地起身振臂:不变法无以立天下!然后,关于教育、文化之种种,俩人聊得高兴,直呼“相见恨晚”。这之后,黄宾虹又联合当地的爱国志士忙活开来:设教场,召乡民,击剑,练武……打着“强身健体”的旗号,他向着变法主义而奋斗。正闹得红红火火时,“戊戌六君子”被杀,黄宾虹大哭一场。
  作为近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黄宾虹志存高远,时刻把民族安危扛在肩上。这是他的政治理想,更是其骨子里崇高而美好的人格倾向。变革失败后,他将执着的信念转化成绘画上绵延不绝的行动力。
  (2)
  很快,“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这次黄宾虹又没忍住,他在自家后院私铸钱币筹集革命经费,被告发后逃往上海。繁华的上海城日新月异,黄宾虹鼓励妻子宋若婴学习绘画;后来包括傅雷表姐顾飞在内的弟子们成立女子画会,也在新思潮指导下发扬中式绘画艺术。有次顾飞临摹了一幅黄宾虹的四尺山水中堂,黄宾虹只看一眼便中肯地提出建议:以后多临摹古人的东西吧;光像了我,将来会弄丢自己的。在他看来,中华艺术绚烂无比,自己也不过行进中的“学徒”罢了。
  1910年,黄宾虹参加中国书画研究会,后来加入西泠印社。当时流行把“金石之气”融入绘画,连社长吴昌硕都极力推崇。要说黄宾虹有篆刻的底子,“随乡入俗”还不小菜一碟?可他偏不:直接以金石入画多少偏于形式,少了血性的精气神。他更倾向于一条“艺术变法”之旅:必须有实验和总结,有沉淀与升腾。
  “临习”是绘画的必经阶段,“墨守成规”乃是大忌。黄宾虹有自己的“招数”:作画时上下一起来,左右同开工,直到最后才能看出画了什么,这是“胸中有天地”。边画,边总结,由黄宾虹撰写的《古画微》从文人画角度阐述中国画发展史,立意水到渠成;《新画训》更了不起:按说他不懂外文,却用咱老祖宗的文言文审视西方美术史,以此调整中国画取向,这是真正的“博学”。
  在上海待久了,他想出去走走。听说历代画史上好多画家乃入川成就“名堂”,他决定去四川看看。黄宾虹画了只有自己能瞅懂的“地图”,循迹到达成都青城山,刚好飘过来一阵雨。山咄咄逼人,雨磅礴壮丽……青城坐雨,雨洗乾坤,分明是上天的恩赐。“师法自然”不就如此吗?
  一年以后回家途中,黄宾虹突发奇想去奉节瞧瞧杜甫的“石上藤萝月”。停舟这晚,他拿出写生本摸索着画起周围山水。第二天,太阳出来啦,再看这幅画稿:月移壁,实中虚,虚中实,妙哉!山是静的,月是动的,山不见明暗对比而被月光扮出不同表情,“知白守黑”的画理顿悟而出。
  就这样,任三十年时局变幻,黄宾虹以一介“学人”的“变革”热情专心于绘事,灵动且扎实,冷静且自信地做着自己。
  (3)
  1937年,黄宾虹应邀鉴定故宫南迁古画,不料赶上“七七”事变,全家困居在北京。屋子小得转不开身,下雨漏一地水,常常吃了上顿找不着下顿。幸好有个德州的卖米人每隔十天半月送给他几公斤大米,真真解了燃眉之急。可劳动群众也不容易,米哪能白吃?黄宾虹付不起钱,每次奉上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
  当时的北京文物研究会打算向日伪政府推举黄宾虹出任美术馆馆长。黄宾虹跟夫人讲:当年筹安会派谢莲荪找我投奔袁世凯,说什么“待遇从优”我不去;如今他们的招式臭味相投!“助纣为虐”岂是君子所为?黄宾虹挥笔画幅梅花:烟云富贵,铁石心肠。耐此岁寒,以扬国光。
  八十岁寿辰,黄宾虹本打算吃碗寿面,喝杯寿酒——他生性内敛,低调着呢。可朋友们、弟子们争相祝寿,无意中连海外友人也惊动了。日本人又趁机动起歪心思,专程为他摆下寿宴,看你来不?没想到黄宾虹再次果断拒绝。他在屋子前面种了一丛瘦竹,刻了一方“竹北移”的印章,以此表达自己不可撼动的民族气节。
  这期间,黄宾虹的文字书画多用“予向”署名。他给亲朋好友写信,除了让大家帮忙在各地售卖山水画,总是另外送上一两张花卉图作酬劳。这些“赠品”上一律署有“予向”的字样。有人说这名字表明他不屈于日本人的立场,其实老先生亦期待把花一样的“小确幸”与众人共享吧。


  黄宾虹每周二去国画研究所代课,有名学生建议他拿些画出去换钱。黄宾虹说:我的画比较“苦涩”,不好卖的。但这名学生还是坚持拿了几张,最后卖得三个大洋。银子拿回来,黄宾虹不收:去买几双鞋子,你刚进巷子,我就看到你的鞋破了。学校派一位姓金的工人师傅照顾他的起居,黄宾虹过意不去,特意送画表示感谢。金师傅实诚,话也直,连连摆手:不要,我又看不懂!黄宾虹笑笑,又一次把画塞过去:师傅收起来吧,以后会有用处。其实黄宾虹的画须在北京“雄宝斋”、上海“朵云轩”的书画店里才能卖出好价格,只是那会儿很多人不知道罢了。
  黄宾虹的画笔法自由不羁,更因追寻“浑厚华滋”的“民族性”而现出“墨黑一片”。国画大师梅默生曾说,黄宾虹的绘画“不像当下满街走的靓女打扮入时,也不像张大千和吴湖帆的绘画那样靓丽”,像极了主人的性格——对欣赏者本身的境界提了要求。
  (4)
  抗战胜利,黄宾虹心里乐开了花。强大的浩然之气积聚在心头,好比一种发泄,一份崛起,他提笔运墨,码足力气没日没夜地画。在写给友人的信中,他说自己“无异脱阶下之囚”,翻身把歌唱,喜悦“难用笔墨形容”。
  1948年,85岁的黄宾虹接受杭州国立艺专邀请,终于回到久违的出生地浙江。90岁时,黄宾虹因患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读书和写作得借助放大镜进行,居然还能画画——奇怪吗?他以八十年的笔墨基础,不以目视,随心而画;山水牢牢长在心里。因为看不清楚,他画得很浓、很黑;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那笔变成一只秃笔,多年揣磨的金石味道迸射而出。这是中国山水画的圆满,也是一种生命的奇观。
  1955年3月25日凌晨,92岁的黄宾虹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病逝。两天后的公祭大会上,宋若婴宣布他的遗嘱:将生前书画成品、手稿以及收藏的全部文物共万余件献给国家!无奈“曲高和寡”,居然找不到接收单位。直到一位爱好艺术的领导人过问后,当时浙江博物馆勉强接收,然而包裹没打开就弃置于角落。
  2005年,浙江博物馆举办黄宾虹大型展览系列活动。他留下作品无数,但好多没有落款,甚至题字也免了,只盖了一方浙江博物馆的收藏印。活着时不做艺术的终结者,这是黄宾虹的性格。黄宾虹懂易经,在世时曾预言“五十年后人们会看好我的画”,从1955年到2005年,恰巧半个世纪——冥冥中他似乎把控着自己的人生。
  ……
  呸!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呸!有谁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鸡。
  勤勉与智慧,要强与自强,善意与禅意……黄宾虹的一生熠熠生辉。
  ——如今在时光里回望大师,纵然漫长,仍是“上上签”。
其他文献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这一章,说的是相反相成。表象是这样,而实质却正是相反的。老子举出了好多对立统一的概念,如:“曲”和“全”,“枉”和“直”,“洼”和“盈”,“敝”和“新”,“少”和“多”,“争”和“
期刊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 徐百柯《民国风度》  文人的骨
期刊
痴迷于学问的大师  陈寅恪治学常常沉浸在一种痴迷状态,据学者岳南在《傅斯年与陈寅恪》一书中披露,“任教于燕京大学的名教授洪业,在回忆自己留学生活时,也曾提及一件小事,说的是1916年暑期到麻州海滨度假,途经康桥,顺便到哈佛去一瞻留学生中的英雄豪杰。在哈佛校园中见一中国人衬衣整个都露在裤子外面。当时的美国人多把衬衣的下摆系于腰带以内,呈贵族状摇头摆尾,故作潇洒。此举自然被真鬼子和假洋鬼子看作是一种不
期刊
我要根據我个人的经验,赠三个人生药方给青年们。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  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
期刊
前言  有人把民国看作是中国思想史上继春秋戰国之后的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春秋战国实现了华夏民族内部诸子百家思想的碰撞生发,而民国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激荡交融。  陈丹青说:“民国作为国体,是短命的,粗糙的,未完成的,是被革命与战祸持续中断的褴褛过程,然而唯其短暂,这才可观。一个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大致框架,就是那不到30年间奠定的,岂可小看。民国是丰富的,是古典文化大规模转换的国家景观
期刊
一个社会永远需要务实的改革,没有这样的改革,保守、落后之物一定会充斥我们的生活,压抑社会活力,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动物的丛林。然而,改革又需要在人心上做许多工作,操之过急,很可能事与愿违。原因很简单:任何社会变革本质上都是一种权力与利益的调整,如果被改革波及的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意义,不愿为改革支付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就会拧成一股反改革的力量,与改革者分庭抗礼。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
期刊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读: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青色颜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青色颜料比蓝草要鲜艳多了;冰,是水冻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荀子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学问,他看到什么,就能联想到其中的道理,并鞭策自己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他是
期刊
《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从深谷之中飞出,栖于高树,嘤嘤鸣叫着,是想寻求朋友啊!我们每个人也一样,在人生之路上也总希望嘉友常伴,良朋在侧。然而群聚者众,知己者寡,所以我们都期待着思想上的和鸣。张潮的良朋很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幽梦影》中每一则下面的“跟帖”就能看出来。这样一位性情中人,对交友之道又有哪些高见呢?  益友可贵  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崖而成瀑,所托者异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
期刊
和平斗士——“非攻”  战国初期,公元前440年的一天,从宋国到楚国的路上,一位脸色粗黑、衣衫褴褛的汉子急匆匆地奔跑着。他不顾一路风尘,不顾一身大汗,不顾鞋已经磨烂,不顾脚已经磨出血来,踉踉跄跄地往前跑。这位汉子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墨子。墨子为什么这样匆忙地从宋国赶往楚国呢?原来他得到一条情报,楚国很快就要入侵宋国,他要去楚国制止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争。  宋国在今天河南的商丘一带,是个又穷又弱的
期刊
民国,充满着动荡、杀戮、流亡、变革和奋争,弥漫着绝望,也充盈着希望。正是这样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亮丽灼人的群体——民国大师。他们或万丈豪情或气韵生动地活着,他们以心中的笔墨,抒发着烟火赤子般的真性情,谱写着他们的绝世才华。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们不曾在泥淖中苟活,他们呐喊着开出亮丽的文艺之花,历百千年而不萎。他们的笔墨,永远存留于后来者不竭的膜拜和无尽的想象中。他们不惧人生的缺憾,他们以独特的生活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