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电脑“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由此世界上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正式掀起。相较于国际象棋,算法最为复杂的围棋一直被看成人类最后的智力竞技高地。据估算,围棋的可能下法数量超越了可观测宇宙范围内的原子总数。
因此,去年当谷歌的圍棋人工智能Alpha Go宣布挑战韩国棋王李世石时,立刻引发了全球强烈关注。这一次人工智能对围棋的挑战来势汹汹!结果,代表人工智能的Alpha Go轻松战胜了棋王李世石。这一天或许就如同人类登月一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这场比赛或许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什么是人工智能
很多人一提到人工智能,就会想到机器人。其实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或者说,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有千万种)承载物而已。要了解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我们还必须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并在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中,从多方面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可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计算机和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目前通用的定义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这段话是目前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官方描述,换成通俗语言描述,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交叉在一起,去研究制作出“新型人类”。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都被赋予正面的积极的定义,乐观者认为,这代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且将解决人类健康、疾病、生命和遗传等诸多科技领域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人工智能将最终实现众多人类数千年的追求和梦想。
2010年前,中国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服务的企业不到20家。但是2010年以后,人工智能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前赴后继。据某细分领域研究机构出具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有709家,美国有2095家,英国有366家。
从申请专利来看,全球人工智能申请专利数量,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且数量相近,三国占申请专利总数的73.85%。中国自2004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发趋势。1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每年新增专利数较大,申请数、授权书,增长了40倍,并在2012年超过美国。
互联网企业纷纷抢购人工智能上船的“船票”。不仅BAT人工智能布局初显规模,搜狗、华为等公司也在纷纷成立AI研究院,延揽高端AI人才。
“一夜之间,仿佛所有的公司都变成了人工智能公司。”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百度总裁张亚勤跟与会者分享了近期的感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成了时髦词,大家把钱都砸进深度机器学习当中,一拥而上,做同样的事情。”
“相当浮躁。”这是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对人工智能领域硝烟弥漫的人才大战的总结。
“一个刚毕业会写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学生,动辄就有几万块的月薪。”互联网巨头押注人工智能引发新一轮的抢人大战。
极木科技创始人祁卫这大半年来亲身感受到此般火药味,“我了解到一位国内名校刚毕业的人工智能博士被几家公司争抢,年薪从四五十万被抬高到八九十万。”
领英平台的数据分析显示,全球AI人才数量约为25万,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印度及中国。从中美AI人才的从业年限构成比例上看,美国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AI人才比例接近50%,而我国10年以上经验的人才比率只有不到25%。
而且,这股虚浮之气已经蔓延到了研究领域,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何清感觉“同行”突然多了起来。“很多研究都是生拉硬拽扯到人工智能领域。”
业界专家认为,目前,虽然有一些国内外高端学者的加盟,但事实上,人工智能若要大规模应用,所需要的人才面临严重短缺。人工智能产业链要真正全落地还有很大距离,需要产业界、学术界、教育界的产学研联动发展。
渐热的人工智能
信息社会的进步是以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标志的,从以鼠标键盘为标志的PC时代、以触摸技术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今天正在进入的以语音、手势、视觉交互为标志的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很多专家预测,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在全球和时代创新前沿、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
人工智能的研究到底有多热?如果在中国知网中用“智能”做关键字搜索的话,在所有的130多个一级学科中,人工智能的论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2.29%。
大批高校早已瞄准风口,已经在相关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智能”类目录外二级学科。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目前设立智能专业的学校已有30多所,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也纷纷设置智能专委会。
中关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每一次产业的创新与变革总是不约而同地率先出现在中关村,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第一次正在与全球同步开展研发创新和产业协作。不仅百度、京东、联想等领军企业投入巨资纷纷布局人工智能,而且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商汤、寒武纪、地平线等一大批拥有颠覆性原创核心技术的创业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2016年新发掘出的36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中,人工智能企业22家,占61%;刚刚发布的65家中关村独角兽企业中,人工智能企业25家,占了近四成。由《互联网周刊》与eNe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企业Top100”榜单中,中关村企业就占到了51家。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中关村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百度CEO李彦宏看来,未来20~50年将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和物、人和机器的交流方式将被人工智能颠覆,不是人去学习使用手册、学习机器的语言,而是机器、工具学习人的意图,“人想要什么,机器就能够明白。我认为这是未来几十年代表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发展方向。”他如是说。 对于这个问题,腾讯CEO马化腾则坦言,在人工智能方面,腾讯发现,无论在医疗,还是金融行业,只要模拟一个现实环境,设立一个规则,人工智能就会通过各种尝试和反馈,琢磨出一套理论和经验,远超想象,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启发。
在国内,为突破人工智能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有企业开始将算法、数据与高校共享。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开始成立专门的校园合作部门进行对接。2016年以来,百度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大数据创新人才平台、开设人工智能班;与中科院旗下的研究生院中科院大学达成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数据开放、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不久前,由百度牵头筹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参与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意味者百度将人工智能中的算法、数据开放共享给顶尖高校。
“人工智能创业已不再是‘三个小朋友’的事情,而是属于‘科学家创业’时代。”这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对人工智能风口处风向做出的判断。
在人工智能这波新的技术浪潮中,校企之间的“蜜月旅行”被前所未有地寄予厚望。高校拥有顶级科学家和算法人才以及更好的科研环境,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则拥有AI研究所依赖的大数据资源和海量计算资源,以及实践AI技术的工程环境。
中关村是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地区。近年来,他们一是通过面向投资机构公开路演的方式发掘筛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企业。重点从专用芯片与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基础层,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层,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商业智能等应用层予以支持。二是搭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百度、小米、京东、今日头条、滴滴等企业组建人工智能实验室。三是推动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支持组建中关村人工智能工程院,招揽全球人工智能领军科学家和青年专家,搭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孵化平台。四是探索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区域性政策环境和配套条件。把人工智能作为北京科创中心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新兴重点领域,为人工智能企业和研发机构精准提供投融资、宣传、展示、落地、应用示范、市场对接、知识产权等一揽子服务和政策支持。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文京说,要充分利用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资源聚集的优势,在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试点、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产业集聚等方面试点示范,持续吸引集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顶尖人才和优秀创业者在中关村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人工智能创新的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人工智能的隐忧
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哲学教授尼克·博斯特罗姆做了一个调查问卷,被调查者是数百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问卷的统计令他本人都非常吃惊,如果说我们人类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那么最悲观的(最晚的)估计是有90%的可能在2075年人类迎来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他也因此写下这段话:人类可能毁于自己之手,因为人类科技的发展而带来的危险,人类正陷于灭绝的危险之中。而最为糟糕的是,目前人类对此知之甚少,而且大大低估了这种风险。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多注重解决具体问题,而不能盲目吹嘘夸大,“人工智能必须结合一个垂直的领域,在某个垂直领域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才是发展人工智能最需要的。”
“人工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一直在讲,人工智能被吹嘘的太过分的话,就变成了大泡沫。现在很多人开始担心万一机器干掉了人怎么办,就像好莱坞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但实际上我们今天谈的人工智能跟那个差别很大。现在担心这个问题有点像担心火星上会不会堵车,人类连火星都还没有上去,不用太担心堵车的问题。”周鸿祎说。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人工智能只可能在某些方面胜过人脑,比如在一些领域可以取代人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处理工作等。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永飞表示,机器人无论怎么发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智慧的产品,不可能战胜人脑。“因为人类的知识发展是可以通过自己自觉完成的,人类的思维也是自觉完成的,人工智能,机械人是被动的,人给他一个设计,设计者有多高明,设计的人集合起来有多高明,最后的产品就有多高明,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例子只能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设计到达了新的阶段。”
郑永飞认为机器人发展的正确方向应该是去从事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比如危险性高的工作,需要在人类不能到达的地方展开的工作,或者机器人做起来效率更高的工作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未来要思考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机器智能,如何让机器成为人类最好的伙伴、而不是人类最大的对手。
人工智能產业的火热是否表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学术界、教育界对于是否迎来“春天”的看法不一。多数倾向认为,本次人工智能的火爆是由产业界推动,而不是由研究者推动的,如果人才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产业也将缺乏动力、产生泡沫。
埃隆·马斯克和霍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表示了忧虑,认为目前还存在着更加迫在眉睫的威胁。埃隆·马斯克向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者发出呼吁:要考虑开发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目的健康、积极的人工智能研究,避免误入歧途。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活带来各种可能。人工智能呈几何级数的爆炸式发展也许就是一个信号,当我们人类文明在计算机存储识别运算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纳米材料打印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之际,人工智能时代将全面到来。
因此,去年当谷歌的圍棋人工智能Alpha Go宣布挑战韩国棋王李世石时,立刻引发了全球强烈关注。这一次人工智能对围棋的挑战来势汹汹!结果,代表人工智能的Alpha Go轻松战胜了棋王李世石。这一天或许就如同人类登月一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这场比赛或许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什么是人工智能
很多人一提到人工智能,就会想到机器人。其实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或者说,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有千万种)承载物而已。要了解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我们还必须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并在可以预见的发展前景中,从多方面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可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计算机和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目前通用的定义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这段话是目前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的官方描述,换成通俗语言描述,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交叉在一起,去研究制作出“新型人类”。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都被赋予正面的积极的定义,乐观者认为,这代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且将解决人类健康、疾病、生命和遗传等诸多科技领域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人工智能将最终实现众多人类数千年的追求和梦想。
2010年前,中国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服务的企业不到20家。但是2010年以后,人工智能企业便如雨后春笋般前赴后继。据某细分领域研究机构出具的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有709家,美国有2095家,英国有366家。
从申请专利来看,全球人工智能申请专利数量,美国、中国、日本位列前三,且数量相近,三国占申请专利总数的73.85%。中国自2004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呈现爆发趋势。1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每年新增专利数较大,申请数、授权书,增长了40倍,并在2012年超过美国。
互联网企业纷纷抢购人工智能上船的“船票”。不仅BAT人工智能布局初显规模,搜狗、华为等公司也在纷纷成立AI研究院,延揽高端AI人才。
“一夜之间,仿佛所有的公司都变成了人工智能公司。”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百度总裁张亚勤跟与会者分享了近期的感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成了时髦词,大家把钱都砸进深度机器学习当中,一拥而上,做同样的事情。”
“相当浮躁。”这是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对人工智能领域硝烟弥漫的人才大战的总结。
“一个刚毕业会写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学生,动辄就有几万块的月薪。”互联网巨头押注人工智能引发新一轮的抢人大战。
极木科技创始人祁卫这大半年来亲身感受到此般火药味,“我了解到一位国内名校刚毕业的人工智能博士被几家公司争抢,年薪从四五十万被抬高到八九十万。”
领英平台的数据分析显示,全球AI人才数量约为25万,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印度及中国。从中美AI人才的从业年限构成比例上看,美国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AI人才比例接近50%,而我国10年以上经验的人才比率只有不到25%。
而且,这股虚浮之气已经蔓延到了研究领域,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何清感觉“同行”突然多了起来。“很多研究都是生拉硬拽扯到人工智能领域。”
业界专家认为,目前,虽然有一些国内外高端学者的加盟,但事实上,人工智能若要大规模应用,所需要的人才面临严重短缺。人工智能产业链要真正全落地还有很大距离,需要产业界、学术界、教育界的产学研联动发展。
渐热的人工智能
信息社会的进步是以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标志的,从以鼠标键盘为标志的PC时代、以触摸技术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今天正在进入的以语音、手势、视觉交互为标志的人工智能时代,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很多专家预测,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在全球和时代创新前沿、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
人工智能的研究到底有多热?如果在中国知网中用“智能”做关键字搜索的话,在所有的130多个一级学科中,人工智能的论文数量占全部论文数量的2.29%。
大批高校早已瞄准风口,已经在相关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智能”类目录外二级学科。2004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目前设立智能专业的学校已有30多所,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也纷纷设置智能专委会。
中关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每一次产业的创新与变革总是不约而同地率先出现在中关村,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第一次正在与全球同步开展研发创新和产业协作。不仅百度、京东、联想等领军企业投入巨资纷纷布局人工智能,而且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商汤、寒武纪、地平线等一大批拥有颠覆性原创核心技术的创业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2016年新发掘出的36家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中,人工智能企业22家,占61%;刚刚发布的65家中关村独角兽企业中,人工智能企业25家,占了近四成。由《互联网周刊》与eNe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企业Top100”榜单中,中关村企业就占到了51家。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中关村与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百度CEO李彦宏看来,未来20~50年将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和物、人和机器的交流方式将被人工智能颠覆,不是人去学习使用手册、学习机器的语言,而是机器、工具学习人的意图,“人想要什么,机器就能够明白。我认为这是未来几十年代表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发展方向。”他如是说。 对于这个问题,腾讯CEO马化腾则坦言,在人工智能方面,腾讯发现,无论在医疗,还是金融行业,只要模拟一个现实环境,设立一个规则,人工智能就会通过各种尝试和反馈,琢磨出一套理论和经验,远超想象,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启发。
在国内,为突破人工智能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有企业开始将算法、数据与高校共享。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开始成立专门的校园合作部门进行对接。2016年以来,百度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大数据创新人才平台、开设人工智能班;与中科院旗下的研究生院中科院大学达成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数据开放、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不久前,由百度牵头筹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参与的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意味者百度将人工智能中的算法、数据开放共享给顶尖高校。
“人工智能创业已不再是‘三个小朋友’的事情,而是属于‘科学家创业’时代。”这是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对人工智能风口处风向做出的判断。
在人工智能这波新的技术浪潮中,校企之间的“蜜月旅行”被前所未有地寄予厚望。高校拥有顶级科学家和算法人才以及更好的科研环境,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则拥有AI研究所依赖的大数据资源和海量计算资源,以及实践AI技术的工程环境。
中关村是支持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地区。近年来,他们一是通过面向投资机构公开路演的方式发掘筛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企业。重点从专用芯片与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基础层,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层,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商业智能等应用层予以支持。二是搭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进百度、小米、京东、今日头条、滴滴等企业组建人工智能实验室。三是推动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支持组建中关村人工智能工程院,招揽全球人工智能领军科学家和青年专家,搭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孵化平台。四是探索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区域性政策环境和配套条件。把人工智能作为北京科创中心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新兴重点领域,为人工智能企业和研发机构精准提供投融资、宣传、展示、落地、应用示范、市场对接、知识产权等一揽子服务和政策支持。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文京说,要充分利用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资源聚集的优势,在技术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试点、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产业集聚等方面试点示范,持续吸引集聚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顶尖人才和优秀创业者在中关村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人工智能创新的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人工智能的隐忧
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哲学教授尼克·博斯特罗姆做了一个调查问卷,被调查者是数百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问卷的统计令他本人都非常吃惊,如果说我们人类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那么最悲观的(最晚的)估计是有90%的可能在2075年人类迎来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他也因此写下这段话:人类可能毁于自己之手,因为人类科技的发展而带来的危险,人类正陷于灭绝的危险之中。而最为糟糕的是,目前人类对此知之甚少,而且大大低估了这种风险。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多注重解决具体问题,而不能盲目吹嘘夸大,“人工智能必须结合一个垂直的领域,在某个垂直领域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才是发展人工智能最需要的。”
“人工智能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一直在讲,人工智能被吹嘘的太过分的话,就变成了大泡沫。现在很多人开始担心万一机器干掉了人怎么办,就像好莱坞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但实际上我们今天谈的人工智能跟那个差别很大。现在担心这个问题有点像担心火星上会不会堵车,人类连火星都还没有上去,不用太担心堵车的问题。”周鸿祎说。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人工智能只可能在某些方面胜过人脑,比如在一些领域可以取代人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处理工作等。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永飞表示,机器人无论怎么发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智慧的产品,不可能战胜人脑。“因为人类的知识发展是可以通过自己自觉完成的,人类的思维也是自觉完成的,人工智能,机械人是被动的,人给他一个设计,设计者有多高明,设计的人集合起来有多高明,最后的产品就有多高明,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例子只能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设计到达了新的阶段。”
郑永飞认为机器人发展的正确方向应该是去从事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比如危险性高的工作,需要在人类不能到达的地方展开的工作,或者机器人做起来效率更高的工作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未来要思考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机器智能,如何让机器成为人类最好的伙伴、而不是人类最大的对手。
人工智能產业的火热是否表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学术界、教育界对于是否迎来“春天”的看法不一。多数倾向认为,本次人工智能的火爆是由产业界推动,而不是由研究者推动的,如果人才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产业也将缺乏动力、产生泡沫。
埃隆·马斯克和霍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表示了忧虑,认为目前还存在着更加迫在眉睫的威胁。埃隆·马斯克向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者发出呼吁:要考虑开发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目的健康、积极的人工智能研究,避免误入歧途。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活带来各种可能。人工智能呈几何级数的爆炸式发展也许就是一个信号,当我们人类文明在计算机存储识别运算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纳米材料打印技术等诸多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之际,人工智能时代将全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