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斗拱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hing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斗拱装饰艺术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斗拱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提炼,并对其审美意蕴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古今应用情况,从而透析出斗拱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斗拱;装饰艺术;美学
  斗拱装饰艺术不仅逐渐成为一种建筑文化符号,更是在表现我国建筑风格的同时,还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及传统文化。掌握我国斗拱艺术的审美意蕴,并了解我国斗拱装饰艺术的造型方法、特点、规律之后,能使我们充分挖掘出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吸收民族的文化精髓。这对进一步将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和再改造 ,通过抽象 、变形或增加新的表现方式等艺术手法,来产生新的形式和效果,从而将斗拱装饰艺术的精髓真正融入人的生活中,探索并创造出新的符合我们中国传统特色的造型形式,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特色斗拱装饰艺术。只有深入地分析斗拱装饰艺术的深层文化,追求它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入地去其中吸收养分,传递中国文化的内涵,才能实现斗拱装饰艺术在现代文明中的变化,从而促进其他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斗拱装饰艺术概述
  斗拱是传统木结构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从汉代追溯而起,斗拱初具形式,到宋代,斗拱形式丰富多样,元明清时期,斗拱装饰形式更加成熟复杂。在我国历史中,斗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直是极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它是位于柱头、额枋檐间、梁枋结合处的托座,在承载重量的同时,也起到了强烈的装饰作用。正是由于斗拱多样的形式以及有序的结构,斗拱装饰艺术由此诞生。斗拱装饰艺术,就是斗拱在古建筑中结构作用的削减而演变成形式化的要求,从而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包括有斗拱的内部结构形式以及外部造型装饰,它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外部装饰增添了层次感,也给其内部的结构增加了逻辑性。
  二、斗拱装饰艺术的特征
  第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斗拱装饰艺术既有功能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它能够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丰富建筑的细节层次。斗拱装饰艺术能的功能之美以及形式之美能使建筑营造的更加活灵活现。第二,外部造型多样灵活。斗拱装饰艺术中斗拱构造造型多样,形式灵活。由“斗”和“拱”组成的斗拱构件,因其“斗上置拱,拱上置斗”的灵活性,能够产生其无穷种变化形式。不同的变化形式,能营造不同的造型效果,在建筑中具有不同的表现特色。第三,内外装饰层次丰富。斗拱可以从表层进行涂饰、纹饰、刻饰还有浮雕等。除外部装饰以外甚至还可以在立体结构中进行多样地装饰,通过利用不同长短、粗细、方圆不一的木头,形成了丰富的多层次立体装饰,使得斗拱装饰艺术更具有其多样性。第四,线条关系感强。斗拱装饰艺术具有很强的线条关系。斗拱具有上挑的弧线,屋顶的长弧线及各种大大小小的短曲线,其相互形成的线条组合,使得斗拱装饰表现更加具有形式与美感,与其他装饰艺术相比更有其设计的意味。第五,文化内涵深刻。在我国斗拱是一个特殊的建筑符号,其建筑背后具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斗拱不仅是我国房屋建筑中的一个度量单位,其大小更是决定了古代朝廷官员的官职大小。有无斗拱的存在,也决定了建筑的等级,正是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斗拱的特别的审美特征。
  三、斗拱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
  (一)斗拱装饰艺术具有其必要性
  斗拱装饰艺术的存在具有结构上的必然性。斗拱在我国是古代大型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柱子与梁架之间属于过渡构件,最大的作用在于扩大梁枋和柱头的接触面,从而使梁架与柱头能够高度联系。而在室内空间中,可以提高整个室内的空间,同时也缩短梁之间的跨度,并很大程度上也增大梁的负荷能力。当然在审美价值上,斗拱装饰艺术也有在很大的必要性。在古代建筑里面,檐口通常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范围,具有很好的视觉接收功能,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审美效应,而斗拱正好处于这个角度范围里面。斗拱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的改造,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并纳入了历代的营造制度,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一种审美艺术形式。
  (二)斗拱装饰艺术具有文化性
  将斗拱装饰艺术放在整个文化传统中,斗拱虽只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斗拱既作为结构的同时,也是具有装饰性的建筑构件,它能够形成千姿百态的出檐悬挑形态.并结合传统艺术元素于设计空间中。将斗拱装饰艺术中传统造型文化融入到我们现代设计当中,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语言.斗拱的美学要素创造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让视觉和空间和谐统一.斗拱的造型色彩质感也在塑造建筑本身,体现文化的意境,并适应时代审美需求而变化.对斗拱装饰艺术还有更多更好的东西有待我们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做到古为今用。
  (三)斗拱装饰艺术具有社会性
  一提到斗拱,古人就会以“礼”相待。所形成的斗拱制度,从古代到现在,都给予人很强的观念性。斗拱几千年来的存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建筑形式的演化中,官方所决定的制度对建筑形式的发展是起很大的关键作用的。官方指定的建筑物,就是正统的标准式样,而在元代没有指定的建筑标准情况下,斗拱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斗拱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被赋予了很多新的意义和内涵,不同时代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斗拱装饰艺术。古代的斗拱给人予敬畏,越到近代,斗拱又越多样。在现代设计的融合当中,斗拱更是具有层次感和设计感。
  四、斗拱装饰艺术的应用
  (一)古代的应用
  其中佛光寺大殿是唐中期的斗拱装饰艺术里伟大作品,其斗拱的截面材高在30厘米以上,材宽也在20厘米往上,斗拱总高在2.3米及其以上。堪称现存古建筑最大体量的斗拱铺作。自唐代始,斗拱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发展为一个十分完善的结构体系。
  斗拱在中国建筑的古代史当中,逐渐成为皇权等级的象征,是一种具有地位和身份的建筑符号。在宏伟的古代宫殿以及庙宇等建筑才能在立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去置放斗拱 ,并通过斗拱尺度的大小以及层数的多少来体现建筑的伦理品位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美学中用“礼”这种的尊卑长幼等级礼仪制度来对建筑进行审美创造,这对中国建筑营造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现代的应用
  中国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例子。这个巨大的红色斗拱给国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在人们的眼前,它的标志性以及斗拱装饰艺术的美感和文化内涵,能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比例十分和谐,装饰考究,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表现出对斗拱艺术效果的积极追求.作为结构构件的斗拱,逐渐增强了审美的装饰作用,为斗拱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打下了基础。现代的斗拱装饰艺术在结构上或是在形式上 ,都无时无刻不弘扬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表达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特色。通过将现代斗拱艺术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建筑营造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更好推动了装饰艺术的发展。斗拱装饰艺术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并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而且这种抽象符号也在发展着我国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
  五、结语
  斗拱,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特有的建筑构件之一。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从承重的结构向装饰的结构的演变。如今,斗拱作为一种装饰构件应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特有的斗拱装饰艺术形式,能够充分表现出了建筑中受力的构件与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玉金.古建筑斗拱特征探析.專论与综述,2007 (08)
  [2]柴希.浅析斗拱的传统美学价值[J].神州名俗,2011(07)
  [3]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M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2005
其他文献
缺乏夏令营经验将导致孩子们无知夏令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最容易让孩子们感受到公民责任。今年春天,我住的城市突然莫名其妙地大范围停电,被充沛电力"惯坏"的各个社区顿时乱作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康复指导应用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用“双盲法”将10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社区护理和康复指导),50例/组。比较肺功能指标和各项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  1.2 方法  50例对照组老年COPD患者接受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老年COPD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和康复指导。①嘱咐
围绕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了自己灵魂深处对超验形态终极价值的肯定,显然是有神论存在主义.王幼华起初以儒家文化为小说构筑的基础,后逐渐偏离,批判人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具的色彩搭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色彩的组合所营造的色调和感觉对环境、对个性、对时尚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和演绎.室内家具色彩
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规模受到宪政的规制.宪政视域下,政府建设应突出政府结构、角色定位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宏观上,构建精神要件、实体要件、程序要件"三位一体"的政府结构;
以古汉语各时期代表文献为对象,详细考察单独作谓语的“出来”和连动式的“出来”能进入的句法格式及使用频率的变化等形式方面的特征.
阅读作为语言的四大技能之一,是反映英语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因此通过强化阅读课中的词汇教
目前,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濒临失传的窘境,本文作者试从“花儿”的历史沿革、形态特征以及发展现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目的在于让更多青少年朋友认识了解“花儿”,并能传唱“
在这里人们将学会如何挑选知识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也不免疑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衣食无忧而依然有许多形而上的人生困惑的中产阶级,自然可以自己苦读哲学书
孙悟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是作品中的灵魂,因为其勇敢坚强、神通广大,具有正义感和富于反抗精神,深受读者敬佩和喜爱;哈奴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