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美援朝史是学界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对出兵决策、军事战略、战争意义等传统问题的研究得到充实、巩固和深化,同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亦日益开阔,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出版、发表的著作和学术论文在数量、质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体现在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抗美援朝运动、人物研究、抗美援朝的评价和历史意义、地方性抗美援朝史研究、批驳抗美援朝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性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如研究力量不均衡、过度依赖国外档案文献、研究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后,以何种组织形式和方法领导科学工作是当时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作为“主管国家科学事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全国科学领导中心”,探索建立了专门委员制度、专业工作委员会和学部制度,逐渐确立了在新中国科学事业中的学术领导地位。全国科联是自然科学各专门学会的联合组织,是中国科学院进行学术领导的“群众基础”。中宣部科学(卫生)处和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是党和政府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的主要机构,其中中宣部科学(卫生)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生产救灾是1949—1950年新中国受灾地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党和政府强调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救灾的根本办法。为此,山东省五莲县在冬季因地制宜,重点开展固定代耕和积肥运动,进行了充分的春耕准备;春季则推广良种,及时发放救济粮和贷放贸易粮,保障了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在1949—1950年的生产救灾工作中,党和政府发挥着组织领导作用,采取了积极的救灾方式,既有力地解决了劳动力、畜力不足等问题,又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从而最终保证了土地适时耕种,迎来了农业丰收。
你还在为去图书馆借不到书,或者因为找一本书而眼花缭乱,看书时间长了会近视而担心吗?到了2050年,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些!rn年历被一阵风吹到了2050年,我眼前突然一黑,到了一个
前几天,我看到网上的一组照片,被震撼到了.照片上,正在激情冲浪的人看到海面漂浮的垃圾,海洋被污染得失去了可爱的蔚蓝;一群野外探险者在探索自然的未知领域时,用相机拍摄到
1959年10月4日,中国与几内亚正式建交。独立后的几内亚为了打破法国的压制政策,奉行“积极的中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积极与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立联系,并广泛开展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外交活动。中几建交一方面帮助几内亚度过了法国对其全面封锁的困难时期,另一方面也为迫切需要打开外交局面的中国提供了突破口,并为此后的中非合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共云南省委依靠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大规模地兴建了灌溉和防洪除涝工程,还大力发展城乡供水工程和民族地区的治水工作,进行水力发电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等,各项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为云南工农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北京市确定了“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及“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生产、服务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总体方针。发展工业则成为落实新生人民政权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从入城之初接管工业,直至1958年的工业“大跃进”,北京的工业布局初步定型。
近代以来,国人曾尝试通过引进良种、提高种植技术、开展乡村改良运动等方式进行传统农业改造,力求达到改变农村社会的目的,但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初期,互助合作的开展解决了土地改革后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出现的个体劳动在畜力、农具、资金等方面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增强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风险的能力,根除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一些弊病和保守思想,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效率。事实证明,互助合作与推广农业技术相结合是土地改革后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革。
2050年,科技发展迅速,每个人都有一辆神奇的“飞行车”.rn每天清晨,你再也不需要去挤公交车,急着赶时间了,只要乘坐“飞行车”,瞬间就可以到达目的地.rn“飞行车”是一种插上
二十年后的一天,机器保安床响起了美妙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穿好衣服,按了机器保安床的黄按钮,保安装置消失了.随后,我按了床上的绿色按钮,床上悬挂的显示屏立刻显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