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鼠嫁女”东传的流变及其历史价值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y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鼠嫁女”是古印度王族教科书《五卷书》中收录的一则民间故事,该故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经历了文人与民间共同的本土化过程。这一过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本土动物故事类型吸收外来民间故事的融合过程。虽然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老鼠嫁女”故事是明代的,但有文献表明,“老鼠嫁女”故事于唐朝年间传入东亚朝鲜、日本等国。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由《五卷书》的译介路径不仅曾沿陆路丝绸之路向东流传,对我国和东亚等地的动物故事有明显影响,还借海上丝绸之路向东南亚流传,东亚和东南亚各地的老鼠动物故事可能就是该故事的不同变体。理清“老鼠嫁女”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变,对探讨动物故事的来源,发掘其体现出的丝绸之路文化,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是民间故事的大宝库,随着人口的迁移,许多本土民间故事紧随儒家文化圈的扩展被带往远方,向外流传至周边,如中日韩“狗耕田”型故事,但同时也有吸收和改造的外来故事。钟敬文和季羡林等学者研究发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是由古印度发端,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再由历史上汉民族的南迁带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并于大唐年间东传相继进入朝鲜、日本等国。对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东传路径及故事流变已有颇多论述,而其具体情况和变体对比所论不多。笔者不揣谫陋,妄提拙见,望求教于方家。
  一、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分类及在中国的流变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因异文繁多和流传甚广的原因,引发了民间文学研究者的讨论。
  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正式引入中国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说道,中国最早由明代文人刘世卿的《应谐录》记载的《猫号》故事和印度《五卷书》的“老鼠嫁女”故事都属于“循环式”故事。这类故事的特点是先从一件东西说起,一件一件地说下去,前后的次序一点也不牵强,看起来很自然,但结果绕一个弯子又回到原来的东西上,或者扯到一件同原来的东西绝不相容的、放在一起让人觉得滑稽的东西上。
  季羡林提到的“循环式”也被其他学者称为“強中更有强中手”型故事,这一点可以参考壮族的石匠故事。这一点也见于民间文艺学家丁乃通的分类法中,其中将石匠故事、老鼠嫁女故事和猫号故事都归为“强中更有强中手”型故事。
  民俗学者钟敬文则将中日“老鼠嫁女”型故事进行分类,分出“鼠女择婿”和“异猫命名”两种。“鼠女择婿”是典型的“老鼠嫁女”型故事,和印度的故事如出一辙;“异猫命名”是变异,经过文人的加工。
  季羡林译制的《五卷书》中提到了“老鼠嫁女”故事的最古老记载。
  在恒河边上的净修院里住着一位族长。当他在恒河沐浴之时,有一只小老鼠从鹰嘴里掉下来,落在他的手掌上。他把它变成了一个女孩子,抚养她直到十二岁。隐士想把女儿许配给太阳神,但女儿嫌它太热。太阳神说云彩比他强,能遮住自己。隐士喊来云彩,女儿嫌云又黑又呆。云彩说风比他强。隐士喊来风,女儿嫌风太喜欢流动。风说山比他强。隐士把山喊来,女儿嫌山太硬不能动。山说老鼠比他强。隐士喊来老鼠,女儿想这是同类,求隐士把她变成老鼠以嫁过去。于是隐士用苦行神力把她化成老鼠出嫁。
  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出现与当时古印度的时代背景有关,季羡林在译本的序中告诉人们,动物故事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印度婆罗门统治者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形式向古印度劳苦大众传播的悲观哲学。而老鼠嫁女故事的流传为广大亚洲人民的再创作和给予新寓意提供了可能。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老鼠嫁女”故事记载在明朝学者刘元卿的《应谐录》中,这则印度故事传入中国后变为一则名为《猫号》的短寓言。
  齐奄家有猫号“虎猫”。客说之改名“龙猫”。又有客说之更名“云”。又有客说之更名“风”。又有客说之更名“墙猫”。又有客说之更名“鼠猫”。东里丈人嗤之曰: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
  在中国文人的改编之下,故事的情节由老鼠择夫变为给家猫起名,经过众人讨论,由“一物降一物”的“相生相克”观念最后竟然给猫取名“鼠猫”,在故事的结尾,老者“东里丈人”的一句话道破荒诞,阐释出文人改编这则故事的寓意:万事万物最重要的就是本质,做人做事莫要失其本真。另外,季羡林在讨论《猫号》时,指出日本也存在《猫号》故事。
  这一“老鼠嫁女”的印度故事在中国文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更贴近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这则故事仅是“老鼠嫁女”故事在中国大地散布开来的众多变体的冰山一角,“老鼠嫁女”型故事演变成为中国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一点人们还可以从“老鼠嫁女”题材的众多民间戏剧和美工作品中看出其影响层面的广泛,“老鼠嫁女”故事俨然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不仅如此,“老鼠嫁女”故事在中国南方逐渐被节日和民间禁忌所吸收。这则生动有趣的故事继续东传,或经朝鲜或跨海进入日本,根据日本学者野村纯一的相关研究,日本版的“老鼠嫁女”故事与中国版的“老鼠嫁女”故事相差无几,可看作是中国“老鼠嫁女”故事的东传变体。
  综合以上关于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的讨论和观点,本文所讨论的“老鼠嫁女”以符合“主角是老鼠”“粘连强中更有强中手”和“招婚主题”为标准。
  二、国内的“老鼠嫁女”系列故事
  “老鼠嫁女”故事传入中国大地后在广阔的民间土壤中孕育出了广泛的异文变体,其中又分为两大故事体系:中国本土的民俗型鼠婚故事和外来的招婚型鼠婚故事。而根据马昌仪的研究,中国本土的民俗型鼠婚故事又集中于吴地。而本文以研究外来招婚型鼠婚故事为主,因此不涉及上述地区的故事类型。根据笔者的搜集情况,发现中国北方地区的招婚型鼠婚故事居多。
  (一)河南曲剧“老鼠嫁女”
  鼠妈妈要将女儿嫁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所以看不上鼠小弟。母女俩一会儿羡慕太阳,一会儿又羡慕乌云。大风能将乌云散,她们就追大风,墙壁能挡风,她们又崇拜墙壁。鼠小弟能将墙壁打洞,可鼠妈妈就是嫌弃鼠小弟。母女俩被大花猫用黄金珠宝、大房酷车所蒙蔽,将鼠小妹嫁给了猫。刚入洞房,大花猫就要将老鼠母女作为点心享用,鼠小弟及时赶到,召集同伴打败了大花猫,救下鼠母女,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
其他文献
七律·建三线(风景篇)  建軍奔赴大西南,环山仰望井中天。  花果山上如画美,司马山底洞奇观。  白云飘拂脚下踩,盘江水寒源雪山。  满山松柏常青树,大地黄花香满园。  水涨筏高急流险,通口吊桥似摇篮。  眺望金光洞山雪,钢花飞溅赛天然。  七律·建三线(生活篇)  建军不怕远征难,开门见山思平原。  雨水洞水实可贵,白牙口内走泥丸。  如蚤添翼蚊叮咬,多日瘙痒夜难眠。  夜无妻儿蛇陪伴,阴冷寒湿
期刊
爱你如星光  不只为闪烁明亮  而是仰慕你  诗意灵动 情思无限  爱你那明眸  不单为那青睐的嫣然  且喜看你  凝神思索 开心霁颜  爱你如幽梦  不是缘于蜜甜里的忧愁  而是因为  习惯了 孤栖里的浪漫  爱你如酒会  不是贪图 佳肴美酒  而是艳羡你  口红鲜润 秀色可餐  爱你如春风  不全因为光景旖旎  更缘于你的温柔  仿佛在心底轻吹  爱你如夏荷  不只因那朵绿波清莲  更加欣赏你
期刊
夏青,汉族,贵州湄潭县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北京文学》《青年作家》《天津文学》《广州文艺》《莽原》《山花》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有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转载,做过工人、政府职员、记者,现供职于贵州省习水县企业家商会。  一  何润芳一直不愿在人前提起她的年龄,80岁高龄,无疑在向世人表明自己是这个时代淘汰的老古董,腐朽、颓败、破旧,了无生机,浑身散发出一种行将就木的阴郁气息,就好像一把从地
期刊
沿河路从前叫河街,顾名思义就是沿河的街。东起东门外,西至杨家石桥。说是街,其实并不是街,因为街面上没有什么店铺商家,只不过沿翠河搭建了一些简陋的棚户罢了。起初,住在河街的人一般是打渔的、撑船的、乡下来城里打工的、外地逃荒要饭的,用现在的说法是游民聚居地。这些人定居下来以后,才渐渐成为街。  沿河路的南岸是青山,北岸是老城区,沿河路分为东路、中路、西路。沿河东路从东门外的大塘桥至南门口浮桥头,沿河中
期刊
2020年1月18日 致敬钟南山院士  您家喻户晓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中,这一天,无数人想要逃离这病毒魔掌时,您再次成为逆行者队伍中的一员,义无反顾披挂上阵。17年前的非典,您67岁,2020的您84岁,时光改变的是您的容颜,却无法撼动您的初心。朋友圈有这么一则段子:“中国有一条河叫黄河;中国有一座山叫钟南山。”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而您和您的团队就是中国最可靠的山峰,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
期刊
最恐怖的战争是敌人如恶魔压城,你却看不见它身影;最壮烈的抉择是你明知瘟疫如洪水袭来,你却要逆流而上。  ——谨以此文沉痛悼念武昌医院刘智明院长  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是还未来得及救治的病人,还是在憧憬明媚的未来?  你身边的抢救设备发出“嘀嘀嘀”的声音,你想痛快地呼吸氧气,但你的喉咙被无形的手死死地扣紧,你努力挣扎,与这只手抗争,却越来越虚弱,你是一位有名的医生,你知道这意味
期刊
广场文化活动是具有群众性、规模性、开放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文化艺术为主体,致力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随着国家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不断提高,广场文化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并发挥着其在新时期下独特的积极作用。本文对广场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研究,结合近年来吉林省优秀广场文化活动案例,希望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一、广场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  广
期刊
凉州贤孝承载着凉州人古老的记忆和文化基因,反映着凉州人民的风土人情、传统礼仪、生活习性、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凉州贤孝与时俱进,通过网络直播、与餐饮业的结合以及自身革新的顽强生命力,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研究整理当今凉州贤孝发展的成功典范,对今后凉州贤孝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凉州贤孝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地区流传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2006年5月20日
期刊
曾宪忠校长,山东临朐人,2013年受命组建兴安小学,任学校第一任校长,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于2016年6月,因心肌梗死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却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我们兴安人脚踏实地的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切。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是2020年了,曾校长离开我们已经有4年的时光了。我早就想静下心
期刊
张鹏翮是清朝位高功懋的名臣、治河专家,康熙赞誉“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褒扬其“卓然一代之完人”,与狄仁杰、姚崇、包拯、况钟、于谦、海瑞、于成龙齐名。  张鹏翮葬于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月山村一山坡上,地方党政部门十分重视这一历史文化资源。2019年,适逢其370周年诞辰,当地欲拍摄张鹏翮廉政文化专题片,我有幸参加了这部片子的拍摄,并从中采访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实录下来,以与万千读者分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