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平的谦和、平易显而易见。打开办公室门,前脚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让进屋,后脚就张罗茶水,学生端茶而进,他立刻起身,一边帮忙,一边向学生道谢。
作为当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陈平的生活有画家的情趣,更有文人的雅致。他爱梅花,每年一到花期便踏雪寻梅,在千年古寺里品暗香,在村头水边赏梅姿,“寻的就是那份野趣”;他少有应酬,将时间都花在艺术修为和爱好上,篆刻累了画画,画画累了写字,写字累了看书。他爱写诗词,时常独自吟哦,兴之所至,连罕有人碰的杂剧都尝试起来,一写就是10多年。
“我本一寒儒,远离牙笏,依梅圃,鹤子相扶,梦作孤山赋。”这是陈平所写的杂剧剧本《孤山梦》中的词句,写的是宋代隐居孤山的诗人林逋,在记者看来,却更像是在写陈平自己。
心中怀着“六梦”
陈平说自己除了画画,最感兴趣的事便是写杂剧。“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时,有一段时间主攻古诗词。画家嘛,除了画画之外,题跋最显功夫。所以字和诗都要好。”在学诗词的过程中,陈平意外地喜欢上了元曲中的小令,“它比较口语化,比唐诗宋词自由一些。”
那段时间,陈平看过顾随的一本文集。顾随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古典文学大家,他的学生周汝昌、叶嘉莹、黄宗江、吴小如……个个都是大师级的人物。顾老先生喜欢杂剧,写过5部剧本,被称为“最后一位杂剧家”。看完顾随的文集和附在书后的杂剧,陈平兴趣大增。“我发现其实自己填的那些小令就是散曲,而有头有尾能成为系列的是套曲,套曲之间加上对白,就是杂剧。”
1995年,凭借良好的诗词基础,陈平完成了第一部杂剧《画梦诗魂》,取材于南宋词人姜夔的故事。“姜夔到好友范成大家做客,和歌婢小红惺惺相惜。范成大有成人之美,便将小红赠予姜夔,两人一起坐船回家,路过垂虹桥,留下一首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我以此作为引子,写自己正在把姜夔这首诗画成画,睡着了。姜夔进入我的梦中,带我到范成大家,看到了他作曲、小红演曲、两人的爱情。后来姜夔泛舟湖上,我划着船,再回到当代。”
原本以为这个剧本只能供三五知己赏玩,没想到,中央戏曲学院的于少非看了,一下子被打动,这位“复活”过“中国第一戏”、南宋戏文《张协状元》的导演对陈平说:“我帮你排出来吧。”陈平答应了。因为元杂剧并未留下谱子,昆曲算是目前戏曲里最古老的,他们请来昆曲艺术大师傅雪漪谱曲。陈平又专门找了两位词学大家,修改、润色剧本。很快,一出古意盎然的戏便呈现出来。那时,陈平的个展恰好举办,他索性让《画梦诗魂》到个展上去演,成了画展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在这之后,陈平又分别写了《孤山梦》和《富春梦》。“梦”成了陈平沟通古今的一种方式。在他的剧本中,陈平都以梦中相会的方式,把自己或身边的人写进去。“梦是自由,也是向往,人生就如同一场大梦。我在杂剧中把自己和当代写进去,以今人怀古人,以古人感今人,其实也是在介入社会,描摹当代。”
“您现在还在创作杂剧吗?”
“我正在搜集资料,准备写白居易。我觉得我很像他,都喜欢园林、石头,最喜欢的地方都是苏杭。”
“依旧以梦为缘吗?”
“当然,我打算写出‘六梦’,现在才刚一半。”
画家一生都在完成自己的一个符号
陈平对“梦”情有独钟。而评论家对他的画作总结时,出现最多的词也是“梦幻”。他的山水画,墨色云雾般浮绕在画里,如同梦境。“我想,每一个画家的一生都在完成一个自己的符号,或者自己的语言。作家见文字如见自己,画家也一样。每个画家都是在画自己。像李可染,他画桂林、黄山,都没有失去自己的语言,而是巩固了自己的符号,他创作的画细细分析,都是他的李家山水。黄宾虹、陆俨少也是这样,山水画家追寻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陈平画的是他自己的精神家园。1960年,陈平生于北京,从幼儿园时期就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把我送到了机关幼儿园。我喜欢画画,经常照着画片画。绘画课上,老师会让我在黑板上画,其他小朋友照着学。父母在这方面也总是给予鼓励。周围都是表扬,我自己就觉得以后可以走上绘画之路了。”
陈平12岁时,他的母亲去世,家里条件日益困难。正在学素描和色彩的他,只能买水彩在废报纸上涂涂画画。看到别人画插图和连环画能拿到稿费,懂事的他立刻想靠画画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在邻居的介绍下,他开始跟着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林锴先生学习。林锴先生毕业于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曾得潘天寿等大师亲自指点,主攻山水,另外在书法、篆刻、古诗、美术史等方面都有研究。“我每星期都会拿着自己的画去林先生那里,看到他那么全能,心里非常向往,觉得以后自己也应该像他一样。”
1980年,陈平考上了梦想中的中央美术学院。“我们那个班是叶浅予先生亲自招收的,他认为以往的学生专业都太单一,他想弄一个山水、花鸟、人物的实验班。所以我们就接触到了各方面的大家。”陈平来者不拒,除了专业所学,对书法、篆刻、诗词也用心起来。“我给自己弄了个‘四年计划’,第一年主攻书法;第二年把篆刻弄好;第三年学诗词;最后一年则是搞一个全面的展示。”
毕业后,陈平辗转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一边教书法篆刻,一边画画。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寻找精神家园。童年时,他常被送到姥姥家——河北景县的费洼,母亲去世之后,也葬在费洼老家。那里无山无水,更没有水雾迷离,只是一片盐碱地。但陈平却把对母亲的怀念都画在了这片山水里,一张又一张,是追忆,更是向往。这个系列后来被命名为“费洼山庄”,是陈平早期最有名的作品。他因此成为新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
2010年,陈平举办第二次个展,“费洼山庄”仍然是其中的主题。他还为自己起了“半山”的号,“艺术这座山,轻易登不到顶的。”陈平说。
改编的最不成功
环球人物杂志:您专门学过写古诗词,又爱好写杂剧,您说过,“写”为画外功夫。这么多年,您对国画和杂剧这两种中国传统艺术是如何理解的?
陈平:画和杂剧毕竟是两回事,杂剧是立体的,画是平面的,但也有相通之处。杂剧算是戏了,看戏是看热闹,一有串场,马上就能调动气氛,画画时也有焦墨,点几笔,画面顿时就“醒”了;再比如演戏时,先弹段曲子,再进场,人上场要先亮相,再入戏,这与国画也有相似之处,戏要做足,国画里也讲究一个神完气足。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绘画和杂剧作品,精神取向源于悠久的文人传统,又融入现代元素。您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传承?
陈平:先要守住传统。很多人讲,前人把路都堵死了,无路可走。我觉得这句话是错误的,你没有了解传统,没有深入到传统中去,怎么知道路被堵死了?可以向古人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在传承上,我对戏曲的态度是只创新,不改编旧的本子。改编的最不成功,要么你新写个剧,要么你就保持老戏本的原样。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社会比较浮躁,您认为艺术家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境?
陈平:每个人性情不一样,追求也不同。现在社会信息爆炸,功利思想比较强,喧嚣是必然的。在这个时候,更能显出一个人的定性,你更该明白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找不到自我就会产生浮躁。现在应该是画家最好的时代了,过着好日子,允许你探索、创新、发展,也有很多机遇。我想百年后回头看,这段时期也许并不如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悲观。
编辑|王晶晶 美编|苑立荣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
作为当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陈平的生活有画家的情趣,更有文人的雅致。他爱梅花,每年一到花期便踏雪寻梅,在千年古寺里品暗香,在村头水边赏梅姿,“寻的就是那份野趣”;他少有应酬,将时间都花在艺术修为和爱好上,篆刻累了画画,画画累了写字,写字累了看书。他爱写诗词,时常独自吟哦,兴之所至,连罕有人碰的杂剧都尝试起来,一写就是10多年。
“我本一寒儒,远离牙笏,依梅圃,鹤子相扶,梦作孤山赋。”这是陈平所写的杂剧剧本《孤山梦》中的词句,写的是宋代隐居孤山的诗人林逋,在记者看来,却更像是在写陈平自己。
心中怀着“六梦”
陈平说自己除了画画,最感兴趣的事便是写杂剧。“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时,有一段时间主攻古诗词。画家嘛,除了画画之外,题跋最显功夫。所以字和诗都要好。”在学诗词的过程中,陈平意外地喜欢上了元曲中的小令,“它比较口语化,比唐诗宋词自由一些。”
那段时间,陈平看过顾随的一本文集。顾随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古典文学大家,他的学生周汝昌、叶嘉莹、黄宗江、吴小如……个个都是大师级的人物。顾老先生喜欢杂剧,写过5部剧本,被称为“最后一位杂剧家”。看完顾随的文集和附在书后的杂剧,陈平兴趣大增。“我发现其实自己填的那些小令就是散曲,而有头有尾能成为系列的是套曲,套曲之间加上对白,就是杂剧。”
1995年,凭借良好的诗词基础,陈平完成了第一部杂剧《画梦诗魂》,取材于南宋词人姜夔的故事。“姜夔到好友范成大家做客,和歌婢小红惺惺相惜。范成大有成人之美,便将小红赠予姜夔,两人一起坐船回家,路过垂虹桥,留下一首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我以此作为引子,写自己正在把姜夔这首诗画成画,睡着了。姜夔进入我的梦中,带我到范成大家,看到了他作曲、小红演曲、两人的爱情。后来姜夔泛舟湖上,我划着船,再回到当代。”
原本以为这个剧本只能供三五知己赏玩,没想到,中央戏曲学院的于少非看了,一下子被打动,这位“复活”过“中国第一戏”、南宋戏文《张协状元》的导演对陈平说:“我帮你排出来吧。”陈平答应了。因为元杂剧并未留下谱子,昆曲算是目前戏曲里最古老的,他们请来昆曲艺术大师傅雪漪谱曲。陈平又专门找了两位词学大家,修改、润色剧本。很快,一出古意盎然的戏便呈现出来。那时,陈平的个展恰好举办,他索性让《画梦诗魂》到个展上去演,成了画展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在这之后,陈平又分别写了《孤山梦》和《富春梦》。“梦”成了陈平沟通古今的一种方式。在他的剧本中,陈平都以梦中相会的方式,把自己或身边的人写进去。“梦是自由,也是向往,人生就如同一场大梦。我在杂剧中把自己和当代写进去,以今人怀古人,以古人感今人,其实也是在介入社会,描摹当代。”
“您现在还在创作杂剧吗?”
“我正在搜集资料,准备写白居易。我觉得我很像他,都喜欢园林、石头,最喜欢的地方都是苏杭。”
“依旧以梦为缘吗?”
“当然,我打算写出‘六梦’,现在才刚一半。”
画家一生都在完成自己的一个符号
陈平对“梦”情有独钟。而评论家对他的画作总结时,出现最多的词也是“梦幻”。他的山水画,墨色云雾般浮绕在画里,如同梦境。“我想,每一个画家的一生都在完成一个自己的符号,或者自己的语言。作家见文字如见自己,画家也一样。每个画家都是在画自己。像李可染,他画桂林、黄山,都没有失去自己的语言,而是巩固了自己的符号,他创作的画细细分析,都是他的李家山水。黄宾虹、陆俨少也是这样,山水画家追寻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陈平画的是他自己的精神家园。1960年,陈平生于北京,从幼儿园时期就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把我送到了机关幼儿园。我喜欢画画,经常照着画片画。绘画课上,老师会让我在黑板上画,其他小朋友照着学。父母在这方面也总是给予鼓励。周围都是表扬,我自己就觉得以后可以走上绘画之路了。”
陈平12岁时,他的母亲去世,家里条件日益困难。正在学素描和色彩的他,只能买水彩在废报纸上涂涂画画。看到别人画插图和连环画能拿到稿费,懂事的他立刻想靠画画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在邻居的介绍下,他开始跟着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林锴先生学习。林锴先生毕业于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曾得潘天寿等大师亲自指点,主攻山水,另外在书法、篆刻、古诗、美术史等方面都有研究。“我每星期都会拿着自己的画去林先生那里,看到他那么全能,心里非常向往,觉得以后自己也应该像他一样。”
1980年,陈平考上了梦想中的中央美术学院。“我们那个班是叶浅予先生亲自招收的,他认为以往的学生专业都太单一,他想弄一个山水、花鸟、人物的实验班。所以我们就接触到了各方面的大家。”陈平来者不拒,除了专业所学,对书法、篆刻、诗词也用心起来。“我给自己弄了个‘四年计划’,第一年主攻书法;第二年把篆刻弄好;第三年学诗词;最后一年则是搞一个全面的展示。”
毕业后,陈平辗转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一边教书法篆刻,一边画画。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寻找精神家园。童年时,他常被送到姥姥家——河北景县的费洼,母亲去世之后,也葬在费洼老家。那里无山无水,更没有水雾迷离,只是一片盐碱地。但陈平却把对母亲的怀念都画在了这片山水里,一张又一张,是追忆,更是向往。这个系列后来被命名为“费洼山庄”,是陈平早期最有名的作品。他因此成为新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
2010年,陈平举办第二次个展,“费洼山庄”仍然是其中的主题。他还为自己起了“半山”的号,“艺术这座山,轻易登不到顶的。”陈平说。
改编的最不成功
环球人物杂志:您专门学过写古诗词,又爱好写杂剧,您说过,“写”为画外功夫。这么多年,您对国画和杂剧这两种中国传统艺术是如何理解的?
陈平:画和杂剧毕竟是两回事,杂剧是立体的,画是平面的,但也有相通之处。杂剧算是戏了,看戏是看热闹,一有串场,马上就能调动气氛,画画时也有焦墨,点几笔,画面顿时就“醒”了;再比如演戏时,先弹段曲子,再进场,人上场要先亮相,再入戏,这与国画也有相似之处,戏要做足,国画里也讲究一个神完气足。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绘画和杂剧作品,精神取向源于悠久的文人传统,又融入现代元素。您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传承?
陈平:先要守住传统。很多人讲,前人把路都堵死了,无路可走。我觉得这句话是错误的,你没有了解传统,没有深入到传统中去,怎么知道路被堵死了?可以向古人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在传承上,我对戏曲的态度是只创新,不改编旧的本子。改编的最不成功,要么你新写个剧,要么你就保持老戏本的原样。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社会比较浮躁,您认为艺术家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境?
陈平:每个人性情不一样,追求也不同。现在社会信息爆炸,功利思想比较强,喧嚣是必然的。在这个时候,更能显出一个人的定性,你更该明白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找不到自我就会产生浮躁。现在应该是画家最好的时代了,过着好日子,允许你探索、创新、发展,也有很多机遇。我想百年后回头看,这段时期也许并不如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悲观。
编辑|王晶晶 美编|苑立荣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