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近部分经济增长指标再度走低引发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GDP缓至7.3%,创下近六年以来新低。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4%、7.5%和7.3%,呈现总体放缓态势。
笔者认为,目前经济下行走势与压力,不仅源自潜在增速回落与外部环境变化等新常态条件,而且与调整早先宏观经济失衡的阶段性非常态因素有关。结合十年宏调史实践经验全面认识目前经济减速成因,直面全面深化改革与调整宏观失衡的双重客观要求,在“宏观政策要稳”总思路指导下坚持完善十八大以来正确宏调方针,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自主景气增长新格局。
2012年二季度我国GDP季度同比增速“破8”,此后九个季度在7.5%上下波动。近来部分经济指标再度走低。如1月-8月固定投资同比增速降至接近实施刺激计划以来最低值,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比7月回落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创2011年3月以来最低。8月出口进口增速降至2.3%,当月贸易顺差增至近500亿美元,显示内需较弱。金属原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引发媒体“大宗商品雪崩钢价跌入无底洞”之类报道。
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两层意义的下行压力。两年多来经济增速7.5%上下,与早先30多年近10%增速比较回落两个多百分点。更需重视的是,近年7.5%上下实际增速,并不完全由经济内在增长动力推动实现,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稳增长政策支持的结果。近来政府追加棚户区改造投资,增加水利和铁路投资,实施其他方面定向调控政策。没有政策层面“季度性增长保卫战”的努力,经济增速会显著低于目前实际水平。
两重意义上经济增速走低原因何在?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过紧。近两年货币信贷增速在13%-15%上下,广义融资增长率在15%-22%之间,是实际经济增速两倍上下。短期利率如一周Shibor和3月央票利率,去年6月曾短暂飙升,然而近年总体走势无过度异动。近年企业债、城投债收益率及贷款融资非利息成本有所增长,主要是失衡调整期市场风险溢价上升结果,不宜简单归结为货币政策过紧。
另一观点指出近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都在回落,由此推论中国经济减速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结果。作为全球最重要增量大国,中国与外部经济存在互动影响而不仅是单向作用。假如各国都用外部因素解释本国经济波动,全球范围走势难以在世界经济内部得到合理解释。在肯定外部因素重要性同时,对中国这样大国经济走势特点,还应侧重从国内环境阶段性特点方面探求根源。
近来学界讨论的视角,是把经济增速回落等方面特点归结为适应新常态的结果。新常态大体指经济运行新近呈现的趋势性和结构性变化及其派生状态。较有共识性看法认为,随着劳动力总量增长见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回落、后发优势效应减弱,中国经济潜在供给增速趋于下降,目前应在接近8%水平。
潜在增速回落判断对观察目前形势有重要认识价值,不过仍不足以全面解释上述两重意义上经济增速走低现象。经济增速从两位数回落到7.5%上下大体可从潜在增速回落角度解释,问题在于目前经济内生动力难以支持7.5%实际增速。实际经济增长相对潜在增速基准偏弱,显然不便直接从“新常态条件”给出合乎逻辑解释,而需结合调整消化早先经济失衡累积矛盾的非常态因素方面寻求理解。
新世纪初年,中国经济开放景气成长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体改滞后与要素价格扭曲推动货币信用过度扩张,与基本面强劲增长力量相互激荡,为经济高速运转持续注入偏快偏热压力。倚重诸多产业-数量型工具的宽泛化宏调手段,难以根治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因素,逐步形成宏观经济失衡格局。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观察宏观失衡的形成机制。
首先是改革滞后与要素价格扭曲。例如可贸易部门生产率追赶与汇率体制改革滞后不相适应,伴随贸易与国际收支顺差失衡急剧扩大,汇率这个开放经济基本相对价格没搞对。又如长期利率管制与调节相对呆滞导致利率扭曲,2003年-2012年间用CPI衡量大半时期是负利率,利率这个宏观经济基本价格没搞对。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工业用地价格偏低与商用土地价格偏高,土地这个关键要素价格没搞对。
其次是货币难管好即货币信用扩张偏快。2012年实际经济总量是十年前2003年的2.45倍,但是广义货币2012年是十年前的4.4倍,央行资产规模2012年是十年前的4.7倍,社会融资总额是十年前6倍以上,货币及负债扩张幅度是实际经济增幅2倍-3倍。数据显示,2003年-2012年间央行资产扩张近八成源自储备资产过量增长,可见央行过量增持外汇储备是货币过度扩张的主要直接推手。
再次是通胀压力表现为结构性物价上涨新特征。货币扩张偏快定义性派生通胀压力,然而在新世纪初年新经济环境下通货膨胀的物价表现呈现出新特点。CPI或GDP平减指数等常规宏观流量物价指数上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更是间歇性大幅飙升,如商品房均价不到十年增长好几倍。对比考察2003年-2012年间十余种宏观物价指数涨幅,可见不同流量和存量物品价格涨幅与各自供给弹性大小成反比。
最后是宏调过于宽泛化与深层改革难推动。政府宏调应对通胀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宏调主体部门过多与工具过于宽泛。梳理十年宏调史,多达十来个行政部门被赋予或自称为宏观调控部门参与宏调,几十种政策工具手段作为宏调措施采用。
宏调手段虽包含利率、财政平衡等总量和价格工具,然而实际操作过多倚重审批投资、有保有压、限贷限购等数量与产业政策工具,有时还诉诸冻结供地、价格管制、大案查处等超常行政干预措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信用总量是影响短期宏观涨落的“水龙头”,利率汇率等总量价格信号是调节引导总需求的“牛鼻子”。宏观总量价格工具利用不足,过多采用产业、数量、行政性工具调控,难以对宏观失衡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宏调产业化与微观化倾向多年延续,形形色色管制派生新的设租寻租利益格局,客观上为转型期体制内一些残存非市场因素提供滋养。
笔者认为,目前经济下行走势与压力,不仅源自潜在增速回落与外部环境变化等新常态条件,而且与调整早先宏观经济失衡的阶段性非常态因素有关。结合十年宏调史实践经验全面认识目前经济减速成因,直面全面深化改革与调整宏观失衡的双重客观要求,在“宏观政策要稳”总思路指导下坚持完善十八大以来正确宏调方针,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自主景气增长新格局。
经济增长为何减速?
2012年二季度我国GDP季度同比增速“破8”,此后九个季度在7.5%上下波动。近来部分经济指标再度走低。如1月-8月固定投资同比增速降至接近实施刺激计划以来最低值,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比7月回落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创2011年3月以来最低。8月出口进口增速降至2.3%,当月贸易顺差增至近500亿美元,显示内需较弱。金属原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引发媒体“大宗商品雪崩钢价跌入无底洞”之类报道。
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面临两层意义的下行压力。两年多来经济增速7.5%上下,与早先30多年近10%增速比较回落两个多百分点。更需重视的是,近年7.5%上下实际增速,并不完全由经济内在增长动力推动实现,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稳增长政策支持的结果。近来政府追加棚户区改造投资,增加水利和铁路投资,实施其他方面定向调控政策。没有政策层面“季度性增长保卫战”的努力,经济增速会显著低于目前实际水平。
两重意义上经济增速走低原因何在?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过紧。近两年货币信贷增速在13%-15%上下,广义融资增长率在15%-22%之间,是实际经济增速两倍上下。短期利率如一周Shibor和3月央票利率,去年6月曾短暂飙升,然而近年总体走势无过度异动。近年企业债、城投债收益率及贷款融资非利息成本有所增长,主要是失衡调整期市场风险溢价上升结果,不宜简单归结为货币政策过紧。
另一观点指出近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都在回落,由此推论中国经济减速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结果。作为全球最重要增量大国,中国与外部经济存在互动影响而不仅是单向作用。假如各国都用外部因素解释本国经济波动,全球范围走势难以在世界经济内部得到合理解释。在肯定外部因素重要性同时,对中国这样大国经济走势特点,还应侧重从国内环境阶段性特点方面探求根源。
近来学界讨论的视角,是把经济增速回落等方面特点归结为适应新常态的结果。新常态大体指经济运行新近呈现的趋势性和结构性变化及其派生状态。较有共识性看法认为,随着劳动力总量增长见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回落、后发优势效应减弱,中国经济潜在供给增速趋于下降,目前应在接近8%水平。
潜在增速回落判断对观察目前形势有重要认识价值,不过仍不足以全面解释上述两重意义上经济增速走低现象。经济增速从两位数回落到7.5%上下大体可从潜在增速回落角度解释,问题在于目前经济内生动力难以支持7.5%实际增速。实际经济增长相对潜在增速基准偏弱,显然不便直接从“新常态条件”给出合乎逻辑解释,而需结合调整消化早先经济失衡累积矛盾的非常态因素方面寻求理解。
宏观失衡的系统成因
新世纪初年,中国经济开放景气成长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体改滞后与要素价格扭曲推动货币信用过度扩张,与基本面强劲增长力量相互激荡,为经济高速运转持续注入偏快偏热压力。倚重诸多产业-数量型工具的宽泛化宏调手段,难以根治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因素,逐步形成宏观经济失衡格局。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观察宏观失衡的形成机制。
首先是改革滞后与要素价格扭曲。例如可贸易部门生产率追赶与汇率体制改革滞后不相适应,伴随贸易与国际收支顺差失衡急剧扩大,汇率这个开放经济基本相对价格没搞对。又如长期利率管制与调节相对呆滞导致利率扭曲,2003年-2012年间用CPI衡量大半时期是负利率,利率这个宏观经济基本价格没搞对。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导致工业用地价格偏低与商用土地价格偏高,土地这个关键要素价格没搞对。
其次是货币难管好即货币信用扩张偏快。2012年实际经济总量是十年前2003年的2.45倍,但是广义货币2012年是十年前的4.4倍,央行资产规模2012年是十年前的4.7倍,社会融资总额是十年前6倍以上,货币及负债扩张幅度是实际经济增幅2倍-3倍。数据显示,2003年-2012年间央行资产扩张近八成源自储备资产过量增长,可见央行过量增持外汇储备是货币过度扩张的主要直接推手。
再次是通胀压力表现为结构性物价上涨新特征。货币扩张偏快定义性派生通胀压力,然而在新世纪初年新经济环境下通货膨胀的物价表现呈现出新特点。CPI或GDP平减指数等常规宏观流量物价指数上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更是间歇性大幅飙升,如商品房均价不到十年增长好几倍。对比考察2003年-2012年间十余种宏观物价指数涨幅,可见不同流量和存量物品价格涨幅与各自供给弹性大小成反比。
最后是宏调过于宽泛化与深层改革难推动。政府宏调应对通胀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宏调主体部门过多与工具过于宽泛。梳理十年宏调史,多达十来个行政部门被赋予或自称为宏观调控部门参与宏调,几十种政策工具手段作为宏调措施采用。
宏调手段虽包含利率、财政平衡等总量和价格工具,然而实际操作过多倚重审批投资、有保有压、限贷限购等数量与产业政策工具,有时还诉诸冻结供地、价格管制、大案查处等超常行政干预措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信用总量是影响短期宏观涨落的“水龙头”,利率汇率等总量价格信号是调节引导总需求的“牛鼻子”。宏观总量价格工具利用不足,过多采用产业、数量、行政性工具调控,难以对宏观失衡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宏调产业化与微观化倾向多年延续,形形色色管制派生新的设租寻租利益格局,客观上为转型期体制内一些残存非市场因素提供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