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振兴要服从于国家现代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本文以中国乡村治理专家贺雪峰教授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服务老人农业》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应服务的主体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贺雪峰教授的主要论点进行归纳总结,从城乡二元结构、老人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对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接受程度、老人农业下的土地细碎化问题以及农村养老保障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对贺雪峰教授的老人农业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乡村振兴不能依靠老人农业,现阶段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构建能
【机 构】
:
西华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
:
2019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0年后四川省藏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机制研究”(2019-GMD-025),2018年度四川省社科联项目“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入促进机制研究——以四川为例”(w142123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振兴要服从于国家现代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本文以中国乡村治理专家贺雪峰教授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服务老人农业》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应服务的主体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贺雪峰教授的主要论点进行归纳总结,从城乡二元结构、老人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对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接受程度、老人农业下的土地细碎化问题以及农村养老保障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对贺雪峰教授的老人农业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乡村振兴不能依靠老人农业,现阶段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构建能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基于德国“双元制”全过程评价的考教分离考核体系,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课证岗能”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职业资格考试真正成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有
农民问题是毛泽东毕生关注的问题,他从农民的自由解放和土地问题两条线索出发分析农民的主体性。他的农民主体性思想涉及农民主体性构建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历史地位、主体局限性以及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历史启示。以此为鉴,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挥农民的主体性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合一”善治体系,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的乡村文化教育体系。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生态振兴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而且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中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到内地高校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断增长,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加强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管理随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
为筑牢安徽省耕地生态安全屏障,测度安徽省耕地生态安全健康动态变化和障碍因子,研究通过构建DPSIR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指标进行测度,分析安徽省耕地生态安全健康状态,再选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剖析,确定安徽省耕地生态安全健康值提升的障碍因子。模型运算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生态安全健康值呈现V形变化,总体趋向上升,目前处于临界健康的关键期,而影响其健康值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有人工造林面积、工业污水排水量、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人均GDP和工业污水处理率等,这些因子
在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时期,全党开启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实践。在主要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实践上逐渐自觉地开始把取得革命胜利的战略基地放在农村,将进行土地革命、游击战争、发展红军作为实现胜利的根本力量,实现了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更从理论上论证和思考了走农村革命新道路的必要和可能,集中探索了争取群众、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革命形式,实际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和以农村苏维埃割据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等重要思想。这一探索历程,不仅对
自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唯分数论”、“唯升学率”等教学目标逐渐转化为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上来,促进学生
在高职教学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科目,美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进行高职美术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根据学生和美术教学的需要来创新美术教学方式.但是就当前而言,我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信息与交流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变革式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担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