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想和你说很多很多的话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康熙王朝》里有一段描写康熙与容妃的。
  有一次他微服私访回宫,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人,只是悄无声息地溜到容妃的寝宫。当时容妃正在低头绣花,见到皇上惊慌失措:“不知皇上要来,臣妾未来得及更衣迎接皇上。”
  谁知康熙淡淡地说:“你接着绣,朕就是想和你说说话。”随后坐在那里一番国事家事的倾诉。虽然后来,他因为宫闱之事不得已废了容妃,但仍习惯在心里郁结烦闷之际步入容妃的旧居待一待,心底的情愫不得而知。
  贵为皇上,后宫虽三千佳丽,但最难忘的是那个随时想说话的人。
  作家苏岑说过:世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了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
  世界那么大,有人肯陪你,是多大的情分!人们总给“爱”添加各种含义,其实这个字的解說很简单,就是有个人,直到最后也没走。
  一切陪伴缘于爱。而最深爱的方式,莫过于我想和你说说话。
  Z总,是北京一家图书公司的负责人。
  他有个习惯,无论晚上在哪都会回家。有时出差在外,也会在电话里陪爱人说说话,偶尔时间紧迫,只言片语也是好的。
  曾听他聊过,他开始创业时事业处于低谷,由于市场一时难以打开,工作艰难无比,对家庭总无暇以顾。
  每天忙着上班,策划主题,开会,和各类作者斗智斗勇。有时,谈好的合同有变,他时时陷入焦灼的状态,想着公司前景,员工生存,焦头烂额,导致长期失眠,他变得沉默,回家后甚至一言不发。
  爱人却不懂得察言观色,时不时地和他说一些鸡毛蒜皮:孩子成绩提高或退步了,老人生病又好了,还有书房里新买了一盆兰花,晚上做了红烧排骨。
  开始他心不在焉地应对,渐渐走神,她继续说。他回过神后难免有几分烦躁,大声说:“我已经够忙够乱的了,以后你能不能不要用这些小事来烦我?”
  一阵沉默,他想一场争吵在所难免了,有些无奈,甚至有离开家的冲动,却听到她轻声说:“我知道你有压力,只不过想和你说说话分散你的注意力,让家务事冲淡你的烦恼。行,如果你想安静,我就不再说了。”
  他忽然心头一热,这世上愿意用说话分散你情绪的人,除了爱人大概没有第二个人。检讨一番,从此他回家后总是将工作放下,不将情绪带回家,主动问及孩子与老人的事,和爱人讨论着晚饭吃些什么。
  毕竟是做大事的人。他调整后压力也开始变小,不再失眠,状态越来越好了,慢慢阅历深厚,在泥泞里挣扎过来,迎来好运。
  他说,和自己亲近的人说说话,既能享受生活的美好,又能分担生活的压力,这才是相爱的最好方式。
  经常听到很多夫妻说:两人现在无法交流,一张口就要吵架;甚至很多人下班后都不想回家,家里充满戾气,对方整日抱怨、唠叨,听不到一句暖心的、安慰的话,长期冷漠下的僵持,连孩子都对自己横眉冷眼,心总是凉的,更没有想说话的欲望了。
  如果把抱怨换成安慰,把唠叨换成关心,把不满换成温柔,想必会好很多吧。
  先生的朋友,以话少得一绰号“矜持哥”。你问他吃了吗?点头;今天忙吗?还行。你端起酒杯他说喝,没有多余的一个字。无论何种聚会,再狂欢的场面,人家也能Hold住,有人说真想撬开他的嘴看看是不是钢筋砼做的。他也只是笑笑,并无分辩。
  后来,在某次新年聚会,要求各位带家属。却发现他像换了个人,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引得身边的夫人捧腹大笑,其他所有人面面相觑,原来他不是不爱说话,只是不喜欢和别人说话。
  其实,把话说给自己的爱人听,是聪明的人。
  有些人在外面不爱说话,除了性格所致,大多因为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经历过深深的失望,心生厌倦与胆怯。学会了避免无谓的消耗与敷衍,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保,因为缄默在处世里自有一种力道。
  家却是一个能卸下面具的地方,无论肉身与世界怎样敌对抗衡过,但内心的柔软只愿在家人面前展示。
  我和先生都不爱说话,他生性内敛,我则冷清。
  每晚我们最常见的状态,就是他挨着客厅压低音量看电视,我躲进书房敲键盘,待几小时过去,我走出房间,大脑总有几分钟的游离与出窍,拥着抱枕坐在一边。
  他则一反常态,抽风似的,与我各种撩与侃。我常视他若透明,不耐烦地说: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
  他嬉皮笑脸地说:你已经静了一晚,不和你说说话,都怕你抑郁了。
  嗯,很感动,原来不爱说话的他为了让我说话,也会从君子身秒变小丑脸的。
  全世界总会路过很多人,但愿意留下来和你说很多话的人并不多,而能聊得来的人,必定是心灵相通,情深意长的。
  很喜欢蒋勋的一段话:“在这世上,如果有一个人是你关心的,那你就为他做一点事,给他一点温暖。当他忧伤时,让他靠着你的肩膀,这绝对是最重要的幸福感来源。”
  而最温暖的表达方式,莫过于在这个世上,我想和你说很多很多的话。
其他文献
——1  上学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特别勤快的同学,小海就是其中一个。  他上课的时候总是忙于摘抄老师黑板上的笔记,下课忙于询问这次考高分的学霸同桌,用的是什么新课外辅导材料,然后急匆匆赶去书店也赶紧买回一套摆在桌面。  但是到了考试,勤快的小海同学并没有考出好的成绩。上一次考过的类型,他这次还是做错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笔记也抄了,辅导书也买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上不来。学霸同桌就问他:“上次老师把
期刊
有人请我帮一个小男生找份工作,我给他介绍了一家小有名气、正處于上升期的公司。这家公司平台好、实力雄厚,老板也有眼界、有能力。但也正因这家公司的条件好,公司只给他开出8000元的月工资。  8000元,在北京不算低也不算高,只能说是行业的中间水准,饿不死人,但花下来也没什么剩余。  另一家公司是男生的另外一个朋友推荐给他的,是刚刚注册的一家公司,没什么人手。老板见了男生一面,觉得他有些能力,开出了1
期刊
01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一个人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盹儿的猫。  人的坏情绪会像传染病一样扩散,彻底打乱正常的节奏。  我们的每一天都活在情绪里,喜怒哀乐一次次上演,可心情好时喜形于色容易,心情坏时藏于心太难。  前几天朋友找我吐槽,说现在每天都犯愁上班。我问:怎么了,是工作不顺利吗?  她说:不是啊,是公司的一个同事
期刊
财经作家吴晓波自称是典型的长跑选手,他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而他的创业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学毕业进入新华社做商业记者,13年后,以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创业单干,2017年年初,吴晓波创立的上海巴九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得1.6亿元融资,估值达20亿元。  吴晓波说他的人生阶梯感很强,不相信那些三五年就能做好的事。30岁前,他从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记者,30岁以后才用职业积累
期刊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阳光下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大概描述了一种像孩子一样快乐,像大人一样坚强的完美生活状态。当时我深以为然,把这句话记下,在脆弱的深夜鼓励自己,然后发个朋友圈装逼。  但后来我发现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是阳光下是个大人,风雨里是个孩子。  那是去年的冬天,我的师兄说他心情不太好,说请我吃饭,让我讲笑话给他听。师兄以前是我的部长,他教会我很多做事方法,人生道理。比如,遇到事情想
期刊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鲇鱼效应等,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只要求职者巧加利用,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绽放光彩,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占得先机。  首因效应:穿着张扬让人惊  案例:小杨是工科名校毕业生,专业对路、成绩优良,在厚厚的应聘材料中脱颖而出,入列预选名单。但她面试时,穿着过于新潮:鲜艳的短上衣、破旧的低腰裤,夸张的热带风情大耳环,一进门就让由高级工程师组成的考官队伍一愣,考官们没问几个问
期刊
自控的性格,既是长处也是短处。  自控的人,无法正常释放真实的情绪。例如有人因为懊恼睡不着,都是因为坏情绪没有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泄出来。控制情绪反而压抑了情绪,还让你为此烦恼,这是自控性格的短处。  有愤怒的情绪不敢发泄出来,难道不是因为害怕被让你懊恼的对象讨厌吗?假如没有这层顾虑,当下表现出自己的不满,那么那个人或是那件事情是不可能让你烦到不能入睡的。  想要让其他任何人都喜欢你,这种潜在的心理
期刊
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让很多人认为,有钱才是快乐的重要标准,但是据一项心理学调研统计称,在中国,年收入30万~50万元的这部分人心理压力最大,负面情绪也最多,而年收入7万~10万元的这部分人负面情绪较少。我想,这部分人的收入应该是比较高了,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快乐不起来呢?  沉迷于电子设备  自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开始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人们的幸福指数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心理学家认为,沉迷于
期刊
林青霞最美的影像,当然是在早期的琼瑶剧里,而不是80后更熟悉的《东方不败》。徐克引导出了林青霞清甜外表下的英气,却也让大部分观众曲解了她的本色。在那么多人确认她霸气俊逸有如男子的时候,青霞仍在与古力娜扎一起参加《偶像来了》的录制时,陪刚出道的晚辈一起落泪,犹如未经世事的小女孩。  纯情,才是林青霞的本色。东方不败让你们误读她这么多年。  青霞当年学习不太好,联考失利,被星探挖掘进入演艺圈,即是说,
期刊
窦靖童,1997年出生于北京。其父是窦唯,其母是王菲。2011年,窦靖童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担任主唱,正式踏入歌坛,时至今日,业绩斐然。  “其他的开心都是缓缓的,只有音乐会让开心‘哗’一下上来。”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窦靖童不怕。她的世界有音乐,有气味相投的朋友,有创作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一切很好,只缺烦恼。  活在既有的世界之內  曾经有两双眼睛,一直盘绕在窦靖童孩提时的梦境里。  睡着,梦里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