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为何是椭球形的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bi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人对蛋的形状的基本认知是从鸡蛋、鸭蛋获得的。蛋,近似椭球,长轴两端不太對称,一头较大较钝,另一头较小较尖,这种形状又被称为“卵球形”。
  不仅仅是鸡蛋,几乎所有鸟产下的蛋都是近似椭球形的。从不足1厘米长,约0.2克的蜂鸟蛋,到有30个普通鸡蛋重的鸵鸟蛋,不管颜色、大小,它们的形状大多是近似椭球形的,就连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的蛋也是椭球形的。“卵球形”可以说是鸟蛋外形的主流,那么它的形状一开始就是固定的,还是经过了不断修正呢?一种理论认为,鸟蛋的形状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椭球形可以减省钙的使用量
  按照理想状况,圆球形应该是最完美的形状,比如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圆球形表面积最小,从而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鸟妈妈缺钙的风险。但是,圆球形很难实现,于是鸟妈妈们就退而求其次,用椭球形替代了。
  我们以鸡蛋为例看看蛋是如何形成的。母鸡的卵巢内有很多的蛋黄,像一串串的葡萄。蛋黄近似球形,当一个蛋黄发育成熟就会通过一个漏斗状的入口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上端受精,然后被裹上蛋白,并形成内外壳膜。接着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吸收钙质形成外壳,最后由泄殖孔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的鸟蛋可以是球形、椭球形或梨形。
  椭球形可以防止蛋被压坏
  从前有个人吹嘘自己力大无穷,有人就拿了一个鸡蛋给那个人,请他用一只手将鸡蛋握碎。那个人把鸡蛋握在手心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鸡蛋握碎。鸡蛋之所以握不碎是因为它的形状是椭球形的,当我们把鸡蛋握在手心用力捏时,我们施加的力会被均匀地分散到各个部位,所以蛋壳不会碎。母鸡体内的气体和水构成了压力,鸡蛋排出泄殖孔的时候也会受到压力,为了防止鸡蛋被压力压碎,鸡蛋就只能是椭球形的。见过小孩子吹肥皂泡吗?当肥皂泡还没有完全离开吹泡管的时候就是椭球形的,那是因为肥皂泡要承受空气中的压力,和鸡蛋是椭球形的道理是一样的。
  变形不大的椭球形,也能保证雏鸟在蛋中有更充足的空间伸伸翅膀、蹬蹬腿。再有就是,这种形状的卵在鸟巢内所占据的空间面积较小,鸟妈妈能最大限度地将所有的卵集聚在腹下进行孵化(有时这个工作是鸟爸爸承担的)。至于为什么选择椭球形而不是球形,可能与产蛋的过程有关系。鸟蛋在产出前确实是球形的,其表面柔软而有弹性。出生时,鸟卵要经过产道,被一点儿一点儿挤压出来。鸟类的产道先会缓缓胀大,随着卵的产出,产道又一点点收缩,这样,卵就被挤压成椭球形了。并且,卵壳在产出过程中逐渐变硬定型,因此不会回复到圆球形了。再说,蛋也不是标准的椭球形,而是一头略大,一头略小,这与产蛋过程中受到的挤压不无关系。
  在不是很稳定的环境中,球形和椭圆形的鸟蛋很容易因到处滚动而破碎。而椭球形和梨形蛋会围着尖头一端打转,不会滚很远,从而得以保存。为了保存更多的鸟蛋,自始祖鸟(侏罗纪)以来,鸟类不断地整合、演化从卵巢到泄殖孔的短短几十厘米的距离,最后,椭球形成为主流。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罗罗:  我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每天傍晚外婆做饭的时候,外公总会把我叫到厨房,给我看一个空碗,把它倒扣住,然后叫我打开。  一打开发现里面总会有好吃的。  外公外婆都说这是孙悟空送给我的礼物,一次次说得我坚信不疑,每次都特别激动,以为自己是什么“天命之子”,能得到大圣的礼物。那些食物都当人参果一样小心翼翼地吃,细细品尝,从来不敢抱怨大圣居然只给一颗。  后来外公外婆搬到城里去了,我也回到父母
今天,喜欢出风头的小猪戴了副墨镜走进教室。她希望大家能惊叫起来:“哇,好酷啊!”  可同学们只是看了看她,谁也没有惊叫。  接着马老师走进教室,他竟然也戴看墨镜。  马老师平时不喜欢出风头的,所以大家惊叫了:“老师好酷!”  马老师摘下墨镜,对大家说:“老师不是扮酷,是需要,墨镜又叫‘太阳镜’ ,是对付太阳光的。这两天阳光特别强烈,所以需要戴太阳镜来保护眼睛。”  “那,”小个子猫问,“我们明天是
(接上期)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每窝鸡总要出一两个另类。另类公鸡的日子可想而知,别的公鸡老是成团结伙地冲上去啄它扇它抓它,母鸡们也不敢靠近。另类公鸡总是躲起来发情报,猪圈、牛圈、竹林、草丛、山洞、芦苇荡、高粱地,都是不错的藏身之处。哦,对了,你要是看到一只公鸡突然飞到树上或屋顶上“喔喔”直叫,那一定是另类公鸡在尽忠职守。  另类公鸡按捺不住找朋友的冲动,总会去别的鸡群游荡。所以在农村,你会发现张家
一  班主任张老师休假回家生小孩去了,新的班主任还没有到任,在这非常时期,班长的指令又突然就失灵了,这导致我们班目前处于“真空”时代。  说天下大乱可能有点儿过,但班里的确乱成了一团。  “活宝”王六六开课前总爱蹿到讲桌旁来一番即兴表演,或者伸舌头装神弄鬼,或者来一段不伦不类的顺口溜。虽然同学们能开心一会儿,但上课后至少有15分钟心情没办法平复。有的人甚至还为他拍视频,并在上课时偷偷传到朋友圈供大
           
周五晚上,我陪妈妈来到了时代超市。一进大门,就觉得一股凉爽的空气扑鼻而来,超市里灯火通明,货架上的物品琳琅满目……  我和妈妈推着购物车首先来到了洗涤柜。妈妈拿起一袋洗衣粉,我特意看了看包装袋上几个醒目的大字:“净含量:1kg。我问妈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妈妈告诉我说:“就是除去包装后洗衣粉的质量。”我恍然大悟。妈妈又随手拿了一瓶洗洁精,瓶子上也是写着“净含量:1kg”。我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
我喂小猫吃骨头,  小猫朝我喵喵喵,  我给小猫捋捋背,  小猫呼呼睡大觉。  我给小鸡撒把米,  小鸡团团围着我,  边吃边叫叽叽叽。  我赶小鸭上池塘,  小鸭噗噗游得欢,  嘎嘎嘎嘎把歌唱。  小猫、小鸡和小鸭,  都是我的好玩伴。
时针、分针和秒针,  三个兄弟都能干,  走得有快也有慢。  为了准确报时间,  脚步不停走得欢。  一天二十四小时,  它们各走多少圈?
那是一个盛夏的午后,在人来人往的海洋公园里,我迷路了。再刺激再好玩的游戏项目也激不起我任何兴致,我颓丧而焦急地走在路上东张西望,试图寻找熟悉的面孔。但海洋公园那么大,四周穿行而过的全是陌生人。六点就要集合,而此刻已经是五点半了,若在半个小时内找不到返回的路,那该咋办?一想到种种严重后果,我的心跳不由得加速,最终决定:向陌生人问路。  从小时候到现在,作为一个“路痴”,我曾经有过三次带着同学去熟悉的
敖包山,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区的西北角。  这是一个充满蒙古风情的地方。山前面是一个朴素庄重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路,直通山顶。这条路有许多台阶,沿着台阶走上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到了山顶上,就可以看到十三个敖包。敖包上挂着许多彩色的哈达,哈达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的发辫。敖包前面有一个碑,碑上刻着“十三敖包”四个字。碑前有一个香炉,香炉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香炉前面有一个大圆盘。  十三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