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外科对我们的挑战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底外科从解剖学角度看仅涉及一个解剖结构,从疾病起源发病上看,它又涉及了多个学科,如神经外科、眼、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等学科,所以,很难确定它的学科归属.由于颅底疾病的复杂性,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划分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同时也增加了治疗费用和医疗成本的支出.颅底外科历史很短,前辈们不断探索、创新和积累,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为颅底外科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由于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革新,诊断方法、手术技术、治疗模式的不断改进,各学科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形成了新的学科即颅底外科。

其他文献
患者 女,15个月.左额眶外侧进行性隆起2个月入院.查体:左侧额眶外侧皮肤隆起,可触及一隆起型病变,触之较硬,压之患儿无哭闹,边界不清,位置固定,表面光滑,左侧眼球轻度内收障碍.眼眶部CT:左侧眼眶外上壁包括左侧蝶骨大翼、左侧额骨水平部、垂直部及额骨颧突不规则增厚,边缘毛糙,局部可见骨破坏区,边缘可见“日光放射样”骨膜反应,周围可见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图1).头部MRI:肿块呈长T1、等T2信号,D
期刊
患者 男,25岁.右眼视物模糊渐加重5个月,视力右眼0.1,左眼1.2,右颞侧偏盲.MRI鞍内鞍上等信号占位,分叶状,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轻微不均匀强化(图1).右翼点入路,术中肿瘤基部位于鞍膈、垂体柄左前方,将垂体柄压向右后,向鞍上推挤并越过视交叉,侵及终板池,包绕双侧A1段和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两侧与视神经粘连明显,不易分离.肿瘤质韧,血供丰富,分块全切肿瘤,可见被挤压到垂体窝右后方完好的垂体
期刊
脊髓髓内肿瘤(intramedullary tumor)是指原发于或继发于脊髓内的肿瘤,由于其生长部位和某些病理类型的特殊性,在显微外科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仍存在很大的风险,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甚至术后出现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的永久性障碍,因此应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做一概述。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发现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行消散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17 ~68岁,平均41岁;8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有原发昏迷6例,持续时间10 --30 min,脑脊液耳漏3例;人院时GCS评分:13-15分7例,10~ 12分3例;伤后到就诊时间均<2h.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双瞳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
期刊
慢性肥厚性硬脑膜病变(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opathy)是以硬脑膜慢性、进行性增厚和纤维化炎性反应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头痛和脑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罕见疾病,多在神经内科就诊,神经外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1-3].病变长期反复发作,会使小脑幕和大脑镰硬脑膜明显增厚[4],有时CT检查类似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误诊.我院在1997年和2010年收治2例慢性肥
期刊
目前神经外科均在使用钛板进行颅骨成形手术,由于钛板具有组织相容性佳,塑性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逐渐成为颅骨成形术的首选材料,我科自1998年开始采用钛片进行颅骨成形术,到2012年12月,累计完成钛片颅骨成形术314例,2003年开始陆续收治钛板颅骨成形术后,因为外伤导致钛板凹陷性改变的病例12例,其中10例我们采用钢丝牵拉复位法予以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 女,49岁.因头痛伴视力下降3年余入院.查体:矫正视力左:右=0.5:0.3,双颞侧偏盲.头部CT示鞍背骨质变薄、吸收,鞍区可见类圆形等密度影,突入鞍上池.MRI示鞍区占位病变,呈稍长T1、T2信号,大小约2.5 cm ×2.0 cm ×2.0 cm,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图la).垂体功能检查正常.术前诊断:无功能垂体腺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瘤灰白色,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紧,镜下全切.病理诊断
期刊
近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不为人重视的暗物质及暗能量(后者约占宇宙总能量的75%),是宇宙不断膨胀的主要动力.同样,我们的大脑也存在这种暗能量[1].研究发现,约5%能量耗于脑对环境刺激的可见反应中,大部分能量则耗于难以查觉的大脑自发的内在活动[2].经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fMnI)技术证实,即使在清醒静息、睡眠甚至麻
期刊
病例报告例1女,38岁.头痛、头晕2年,1年来坐位弯腰时突发意识丧失2次.每次晕厥发作约数分钟后意识即自行恢复,无明显其他不适;否认系统性疾病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松果体区有一圆形囊性肿物,大小约1.4 cm,囊壁有钙化.MRI示松果体囊性占位,囊内容物信号均匀,较脑脊液信号稍高,无增强;囊壁呈薄层,信号均匀光滑,均匀增强(图1a,b).行全身检查,排除引起晕厥发作的原因,考虑为
期刊
目的 探讨以CT或MRI影像为导向在神经导航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术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6例,随机分为CT组(C组)和MRI组(M组)各128例,分别利用导航系统进行穿刺和半月神经节射频.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后1、7d、1、6、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根据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评分系统评估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穿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