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起去赏鸟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语,小文:
  爷爷外出踏青,这个月就不能和你们一起读书了,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和你们见面吧。
  三月,正是春游的好时光。一路走来,我陶醉于这迷人的春色,更被这春色中的精灵——鸟儿所吸引。
  听,它们的鸣叫千回百啭;看,它们的舞蹈,百态千姿。不同的鸟儿,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体态,不同的习性……那是它们的语言。听得懂“鸟语”,才能把鸟儿写好!
  一写声音: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鹂是诗人眼中的宠儿,杜甫这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恰恰”,和宋代刘克庄“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中的“交交”一样模拟黄莺的啼叫,充满了节奏和韵味,真是贴切传神。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这是梁实秋笔下的《鸟》。嘹亮的也罢,低沉的也好,单调的也罢,繁复的也好,鸟儿的世界,也是“方言”种种。写好鸟儿,第一就是要用好这些拟声词。吱吱、呱呱、啾啾、咕咕、嘎嘎、喳喳、咯咯、嘤嘤、啁啾……在阅读中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这样的词语,写鸟儿就会得心应手了!
  此刻,你们不妨走出高楼大厦,到公园,到田野里走走,用耳朵去寻找这些天籁之音!
  二写形态:一树梨花落晚风
  唐代诗人杜牧在《鹭鸶》一诗中用梨花写他眼中的美丽鸟儿——“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風。”远山叠翠,不知什么时候,一声惊呼,鹭鸶们纷纷振翅高飞,就好像一树洁白的梨花,飘落在晚风中。那鹭鸶的白,那飞翔的韵,那动态的美,都浓缩在这一句中了。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巴金《鸟的天堂》一文中的鸟儿们颜色各异,形态不同。或大或小,或黑或白,或跳或坐,或站或舞……千姿百态。作者敏锐地发现这些鸟儿形态的差异,用全景扫描的方式,一一道来。对一只小画眉的精雕细琢,让这景色愈发精致起来。有点有面,引人遐想。
  梁实秋对鸟儿形态的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你们看——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色泽斑斓,身躯匀称,形态轻盈,难怪梁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三写习性:雁行斜去字联联
  春天,新燕啄泥;秋日,大雁南飞。这是鸟儿的习性,自然的规律。“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这句诗出自唐代韦庄的《登咸阳县楼望雨》,写的就是大雁南飞过冬,在天空“写”下一行行“字”的情景。写鸟儿,写写它们最有特点的习性,岂不是更好?
  先生说过,一分钟里头,鸽子可以飞三里路。这就比火车快多了。它们要是高兴,什么好玩的地方都容易去,并且成群结伴,总不会嫌孤单。这样想的时候,不免羡慕那些天生的飞行家了。
  先生又说过,鸽子能替人带信,有些报馆里养着鸽子,派到各处收集最近的消息。这全靠着它们的记忆力。我们人到了陌生的远处,不见得就认识回来的道路吧。这样想的时候,不免佩服那些天生的通信员了。
  一群鸽子一顺地飞下来了。一会儿,它们就停在广大的草地上。它们搜寻草上的果实来吃,这边一啄,那边一啄。每一只都是很和气的样子,不停地,“咕咕”地叫着,好像说“请呀,请呀”!
  这几段文字出自叶圣陶先生的《一群鸽子》,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既生动地描述了一群鸽子在蓝天里翱翔、觅食,又信手介绍了一些关于鸽子通信、群居的科普知识,把两者结合得十分自然。读完这段文字,鸽子这群“天生的飞行家”“天生的通信员”,这个“和气的小团体”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他不仅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鸽子,还用了小孩子的眼光来描述鸽子,来讲述自己的情感。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介绍鸽子习性的文字才那么平实、有趣!
  用小孩子的眼光看鸟儿,你们可能还会发现课文中也有很多描写鸟儿有趣的地方:《雪儿》中那个“蓝天信使”,《燕子》中那群“演奏赞歌的音符”,《鸟语》中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去大好春光中找找这群天地间的精灵,试着和它们接近,跟它们交谈吧!
  古有公冶长,鸟语识得详。
  今日爱鸟人,照样做得棒。
  声音加形态,习性不能忘。
  广泛去积累,练笔别怕忙。
  孩子们,多读,多积累,多写,多交流!希望你们也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
  正在赏鸟的爷爷
  2017年3月25日
其他文献
广西,即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除了壮族,还居住着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多样的民族风俗,独特的建筑,多彩的文化,让游客对广西充满了向往。本期,我们跟随当地小导游,再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美丽的雨卜苗寨  这里有挺拔峻峭的老子山,幽静神秘的古鼎龙潭,美丽如画的贝江,被徐霞客载入游记的老君洞……其中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雨卜苗寨。  雨卜苗寨位于香粉乡雨卜村。远远地,便能看到我们的特色建筑——吊脚木楼
期刊
春天是什么声音  是冰河融化的音乐声  是蜂蝶忙碌的喧闹声  春天是什么味道  是小草发芽的新绿味  是花朵盛开的芳香味  春天是什么样子  是万物复苏的清新樣  是生机盎然的蓬勃样  你  感知到春天了吗  点评:  小诗人带我们去听春天的声音,闻春天的味道,看春天的样子,春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用心灵去感知春天,不辜负每一分春光。
期刊
春天  在该来的时候就来了  花朵睁开眼睛  树在传播消息  一些蜜蜂在奔走相告  阳光在花瓣上跳舞  谁看到过春天的笑脸  谁就是幸福的  春天变成无数颗种子  风一样飞过土地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  清脆的一声鳥鸣  让村庄的心一颤  春天会飞吗?会。她能飞过千山万水,点染世界的色彩;她也能飞进人的心里,打开梦想的窗户。  写诗要找到新奇的切入点,最好是有点与众不同的味道。然后,那些可爱的句子,
期刊
滴答,滴答  春雨吹起了彩色的小喇叭  告别云朵妈妈  开心地出去玩耍  春雨来到房顶上  房顶跟它打招呼  它刚想回答  就滑到屋檐下  春雨跳到了汽车上  刚想开口说话  汽车已经把它放下  春雨想回到妈妈身边  妈妈说,你长大了  它這才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朵花  点评:  刚看时,觉得春雨是调皮的小娃娃,看到结尾,原来,它会长成一朵美丽的花!小诗人的想象就是这么奇妙,你看,一滴春雨就能带我们走
期刊
我们渐渐长成大孩子了,不再让爸爸妈妈牵着手走路,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什么事都说给他们听。父母与我们之间,真的有一条鸿沟吗?我们究竟该如何与父母沟通?  泰兴市老叶小学六(2)班的同学们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调查和探讨。  一、 为什么会这样?  阿文老师根据“和父母沟通难不难”这个话题做了一个数据统计——  调查结果似乎印证了这样的说法:“越是长大,越难和父母沟通。”真相是什么呢?究竟有怎样的隐情呢?其实
期刊
假如我是春姑娘  你们猜我会把春天  变成什么颜色  我会把春天的花  变成蓝色的  我会把春天的叶子  变成浅红色的  我还会把春天的小河  变成葱心绿色的  呀,全是我喜欢的颜色  那你,会把春天  变成什么颜色  点评:  該庆幸你不是春姑娘呢,还是该期待着你真是春姑娘,让我们看看不一样的春天?你想象的春天跟我们熟悉的春天完全不同呀!  诗歌真好呀,我们心中的愿望,在文字里实现。你的春天,记
期刊
《七彩语文》(习作版)约我写一篇小时候写作文的故事,这勾起了我参加某次作文比赛的回忆。  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王老师让我去参加学区的作文比赛。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好朋友》。我想了想,要说好朋友,就数顾克强了。他为人热情,一次,我被开水烫伤,他就带我到学校门口的小医院里去看伤。还有一次,他找来京剧《失空斩》的剧本,我们就组织了几个同学在一起排演,我扮诸葛亮,他扮马谡,大家玩得兴高采烈。他送给我一本袖珍
期刊
雪球儿小仓鼠,你好吗?我是你的小主人刘沐霖。  雪球儿,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憨态可掬,性格温柔。你很爱吃,几乎每次去看你,你都举起前爪要吃的。写完作业,我总要把你请出笼子陪我玩一会儿,不管我怎么摸你挠你,你都一声不吭,特别温柔。不像我的妈妈,整天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她吃饭的时候喊减肥,不吃的时候又喊饿,真让人看不懂。我觉得她真应该向你学习,想吃就吃,真诚一点,多好。  雪球儿,我还喜欢你的洒脱大方
期刊
有一天下午,淘淘背着书包走进办公室,把作文本双手捧到欧阳老师面前,恭敬而不失俏皮地说:“请欧阳老师过目!”  欧阳老师接过来,一口气读完,抬起头来:“陶小淘,我不得不说,你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作文奇才啊!”  “嘻嘻,老师您过奖了。”淘淘看上去十分得意。  “说实话,在我长达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还是头一次见到一篇学生作文里用到的所有成语都是错的!”  “呃……都……都是错的?”淘淘瞪大了眼睛,“不……不
期刊
家里有一張旧桌子,紫红的油漆剥落了不少,显得有些老旧。然而,它是个“博物馆”哩!桌子的抽屉里塞满了方便袋:白的、红的,大的、小的,厚的、薄的……  这个“博物馆”有个来历。  有次购物时,妈妈没拿超市的新方便袋,而是从包里掏出个旧的塑料袋。当时我还搞不清楚状况,只觉得老妈太抠了,方便袋才值几个钱啊!  回家的路上,河坎绿草茵茵,河水碧波荡漾,十分漂亮。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总能发现一些碍眼的方便袋,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