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转型大胆尝试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sai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分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大势所趋,在此类院校转型过程中,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
  一、课程改革实施背景
  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内蒙古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文,正式确定将我校列为全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作为学院第二大系,外语系先行启动了课程改革,力争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现就近三年外语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课程改革实施过程
  学院一直秉持着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办学理念。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课程的制定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根本保障。在充分考虑我区民族及经济等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对低年级教育阶段的传统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旨在寻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1.萌芽尝试阶段。对2014级学生开设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除了加设自然拼读、少儿英语教学法、儿童英语故事等校选课程之外,还实行了班主任语音负责制。新增加的两个抓手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增加语言输入量,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操作和运用能力,为未来的的职业养成打好基础。
  调查及测试结果显示,在以核心课为主,校选课为辅,班主任语音承包责任制的保驾护航下,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缺点是课时量较多,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2.发展调整阶段。英语专业学生未来工作最先遇到的任务往往是听说而非读写,因此听说能力是更具生存意义的能力。传统教学影响下,英语听说能力已经成为阻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通过前期教学改革的尝试,更加肯定了加强听说能力培养是目前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突破口。
  故2015级自大一下学期开始,将课程精简为以精读,口语听力综合课,语法为主,班主任导师制护航。听说综合课由班主任本人承担,每星期8小节课,大大增加了语言的输入输出量。
  其他原有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帮助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隐含于内的影响,带来一些无意识的学习经验,主要通过隐形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当代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高其语言、思辨等核心能力。比如:在校内举办校园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及趣配音等各种赛事;推荐并鼓励品学兼优的同学参加大学生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参加国际比赛的英语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经调查,学生的满意度比较高,教学效果显著,有很强的操作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可以扩大改革规模,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学时重听说轻阅读的情况,导致人文素养和底蕴不足。
  3.改良完善阶段。任何改革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反应出来的不理想的方面将在下一阶段得以改良完善。
  为了保证英语专业学生在精通语言的同时,获得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在保证原有的课程全英授課外,更在2016级学生大一下学期增加了阅读课,这样能够确保语言输出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据师生反馈,自增加了阅读课程,学生接触了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能够自然的获得语言应用能力。实际写作中,行文也更加流畅,言之有物。学生对现阶段的课程设置很满意,现行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就近三年课程改革的效果,笔者从宏观指导层面和微观操作角度对课程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宏观方面,课程制定者应该科学规划,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民办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路,拓宽合作路径,加大校外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内鼓励教师提升其课程开发意识并提供便利条件。可以根据学院年轻教师的优势,在英语学科内设置选修课、系列讲座,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学习和应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探索导师制、微课、翻转课堂、网络开放等新型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式改革,令学生学习更具效果,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最终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微观方面,课程教授者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应注重加强学习和交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学术活力,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教学,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创新行人才培养模式。课上采用新内容,新形式,新思路,新要求,全面提高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课下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距离。
  我校近三年对课程及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未来几年里,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应一如既往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
  作者简介:姜雪(1982-),女,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文化。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理念: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的,要求学生把课堂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因此高职院校的改革应减少对学生纯书本知识的要求,而应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大理念的形成上,这些大理念将使他们在以飞速变化为特征的未来社会中受益匪浅。  一、学情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07级的学生这学期结束就将离开学校预就业实习了。作为他们来说,首先,英语能力一般,更不用说口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库伯在体验学习的先驱——杜威、勒温、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体验学习的完整理论。可以定义为: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学习情境,主动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从而认识之,掌握之,再造之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活动过程。他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教育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以至于许多研究者都把体验学习看作是学习方式上的一场革命。如今,体验教学已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不仅被
一天早晨,福斯正在家中出明天上课要用到的作文题目。小儿子约翰哭着嚷着要爸爸带他去迪斯尼乐园。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福斯将一幅五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小约翰,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完整,我就带你去迪斯尼乐园。”   福斯以为这件事会让约翰花费大半个上午的时间,可是不到十分钟,小约翰便拼好了地图。  福斯很吃惊,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   小约翰回答:“很简单的!地
我受同桌的委托来“八卦”一下他的苦恼。同桌是班长,人长得又高又帅,成绩不错,篮球又棒,是个典型的“万人迷”。我们学校好多小女生暗恋他,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跟我这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家伙套近乎)要来他的手机号码,然后发短信“骚扰”他。一般如果搭理对方,她们也不会说自己是谁;如果不理,她们就会一直发下去,挺烦人的。最近,有人告诉我同桌,他的照片“市场价格”已经达到4元一张,这消息更是令他哭笑不得。于是便向
阿亮缺课的那天,辛欣也缺了一根筋,整节课魂不守舍的。尤其是打高远球的时候,她有气无力的,总是打不到指定位置,就干脆把球扔过头顶,“返璞归真”到了最业余的发球姿势。代课的冯老师看见了,一声大喝:“那边的同学,姿势错了!”  辛欣默默地把球捡回来,继续苦命发球。  错了。苦命的不是她,而是我。辛欣因阿亮缺席而产生的怨气,毫不意外地发泄到了我身上。唉,谁让阿亮是辛欣的“初恋”呢。  辛欣有很多“初恋”,
女生就一定得是淑女吗  去年,我考进了本地最好的高中,非常开心。可慢慢的,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我人缘算是不错,同学们也都挺好相处的,但是他们看我的眼光却似乎跟看其他女生不一样。  说实话,我从小就不是什么乖巧、文静的女孩子,整天大大咧咧的。衣服跟发型向来很随便,不像大多数女生那样把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纤尘不染的。小时候男生都叫我“假小子”的,自己想想么,也确实是这样的,不管是个性还是细节
我上的初中是一所半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女生必须把头发剪短,校服是黑色的,弄脏了也难被看出来。夏天,所有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匆忙洗完澡后,整个寝室楼里便弥漫着洗衣粉和花露水的味道。  那时我是一个优等生,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参加各项比赛和培训班,竞选学生会干部,戴很厚的眼镜。我很少上网,并且拒绝使用QQ。实际上,2002年网络早已泛滥,聊天室不计其数,BBS热闹无比。仿佛那是一个新的星球,孤独而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却能坦然面对、不断呼吁、梦想未来的动人事迹,赞颂了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在教学“坦然面对”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恩科西顽强抗争精神的一个词语,即“坦然面对”。接着请学生说说“坦然面对”的意思,并从文中找出恩科西“坦然面对”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交流各自对艾滋病的了解,体会病魔的可怕和生活的残
【摘要】“四级”江湖人称“四姐”,必杀技能“狮吼功”——“听力题”令无数考生“毁灭性失聪”。据统计改革后的听力更成为历年四级考生“挂掉”的头号杀手,本文将着重揭秘这位举世闻名“连环杀手”的前世今生,同时给出相关听力技巧,指导考生更好应战四级考试。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听力改革 听力技巧  一、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改革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
“求是”乃浙江大学校训,何谓求是?对此,浙大竺可桢老校长有一番意蕴悠长的解读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深思熟虑,独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    浙大印象  至今记得刚到浙大读博的情景:早春二月,寒意未尽,而校园里却是绿色掩映、郁郁葱葱,久居北方的我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