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空长啸风舒舒慕天席地真吾庐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篇
  
  黎丹(1871年-1938年),字雨民,号无我,湖南湘潭人。出之显宦之家,为清代云贵总督黎培敬之孙、湖南都督谭延闿的表弟,副贡生身。早年曾任甘肃宁州知州、谭延闿的书记官等职。与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有交往。辛亥革命后,为西宁镇总兵马麒所赏识,“三顾茅庐”聘为“智囊团”首脑。1914年任西宁道尹。1930年1月,马麒正式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委黎丹任委员兼秘书长。1933年,经九世班禅和邵力子等人的推荐,黎丹遴选为国民党监察院委员。黎丹一生忧国爱民,胸怀大志,知人善任,清廉自持,声誉卓著。博学多才,精通藏学,擅长书法,工于诗词,堪称近代史上活跃于西部政坛的奇才。黎丹在青海近20年中,致力于青海社会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禁毒、民族团结、反对西藏分裂等诸多方面做出过卓越贡献,是一位对青海近代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
  
  决心护国家主权运筹帷幄破敌谋
  民国初建立时,内忧外患,局势动荡,英帝国主义乘机发难,在西藏上层培植亲英势力做内应,加快了分裂祖国神圣领土西藏的阴谋。1913年秋,由英国一手策划的“西姆拉会议”提出划中国藏区为“内藏”、“外藏”的议案,将“青海南部地区划入内藏”。因国人的一致反对,此案未能签字。1919年,北洋政府内部争纷不断,英国再次老调重弹,欲强求通过所谓的西姆拉议案。昏庸无能的北洋政府,9月5日通电与西藏毗邻的各省,准备接受英国关于“将昆仑山南,当拉岭(唐古拉山)以北作为内藏,中国不设官、不驻兵”的主张。并在电文中大力为此卖国条约张目,称此次谈判“英使大有让步”,出卖领土之意昭然若揭。
   黎丹对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义愤填膺。他向马麒力陈已见,达成坚决反对的共识。并由黎丹亲自起草,以马麒之名义发出了著名的“艳电”,逐一揭露了英帝国瓜分中国藏区的阴谋,痛斥了北洋政府丧权辱国的做法:“……西藏本中国属土,年来与川边构怨,譬犹兄弟阋墙,自应由兄弟解决,万不能任他人从傍干预。吾国苟有一息生气,所有划界会议,应从根本否定。此约一签,终古难复,大好河山,一笔断送。凡属五族,谁不解体!……事关国势存亡,此而无言,将是他族谓中国无人,麒实愤之!是以披肝露胆,沥血以告”。通电一发,全国哗然,举国上下,一致响应,坚决反对当局在西藏问题上的态度,签约告吹,又一次挫败了英帝国主义的阴谋。“弱国无外交”,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总算在外交上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得来不易,艳电充分展示了黎丹的雄才胆识及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
   黎丹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和才能的谋略家。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努力加强与西藏上层人士及广大民众的联系,是与英帝和西藏分裂主义作斗争的基础工作。在他的积极策划下,当局采纳了他的建议,向西藏派出了一个阵容颇为强大的代表团,并由黎丹的得力助手,河湟俊才朱绣为入藏首席谈判代表。
   行前黎丹与朱绣作长夜谈,面授机宜,共商方略。1919年秋,朱绣一行到达拉萨。与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三大寺首脑多次会谈,并广泛交结西藏各界人士,反复陈明西藏为中国领土,数百年来,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密不可分。和为贵、离则伤。晓以大义,诚心感人,终于说服了十三世达赖等上层人士,正式表示要:“倾心内向,同谋五族福祉”。协商结果以汉藏合壁的正式文献载入史册。这次成功的政治会谈有力打击了西藏亲英势力,壮大了爱国力量,改善了西藏与青海及中央的关系,意义深远,黎丹谋划之功不可没。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东北沦陷。英国认为时机成熟,便策动和武装西藏地方分裂势力大举向青海玉树地区进攻,妄图使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所谓《西姆拉合约》,通过武力变成事实。西藏分裂势力自认为有坚强后台,便肆无忌惮。先是向玉树地区委派军政委员、驻扎军队、设卡收税、蓄意挑衅。到1932年春,以两个寺院抢收庄稼为籍口,制造事端,由西藏北路总管三王干布调集藏军4000人,向玉树苏尔莽地区大举进攻。并不断增加军队,继而包围玉树重镇结古,切断了玉树与西宁的交通线。形势危急,当此之时,黎丹作为青海省政府的秘书长,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他为时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的马麒运筹帷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措施,使局势得以控制。
  在黎丹的建议下,马麒派出宣慰使,向藏方据理交涉。与此同时,由黎丹亲自执笔,向国民政府及时上报了青藏事件的起因及解决意见,得到了中央政府支持。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送来快抢2000支、子弹20万发及其它军用物资。由于西藏分裂势力拒绝谈判,战事扩大。黎丹协助马麒调兵遣将,并在玉树民众武装的大力支持下,7月14日通天河歇武一战,将北路藏军击溃。8月20日,解结古之围。其后便集中兵力,发动反攻,将侵入玉树的西藏分裂份子武装全部逐出玉树。并派出一支骑兵驰援四川,藏军损兵折将,不得不派人求和,双方签定了《青藏和约》。至此,由英帝国主义蓄意策划资动,其目的是分裂中国的阴谋,以完全失败而告终。在这次重大事件中,黎丹作为马麒的首席幕僚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倡导现代民族教育身体力行开先河
  青海的民族教育始于清末民初,1910年(宣统二年)青海办事大臣设立蒙古半日学堂。1913年(民国元年)改为蒙番小学校,仅收王公千百户子弟入学。课程以《三字经》等汉文典籍为主,用汉语教学,从内容到方式,都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了解和尊重,受教育面极为有限,故收效甚微。
   黎丹深谋远虑,他对民族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黎丹是在青海最早提出开展现代民族教育的人,并身体力行。因此,从黎丹始,青海的民族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1915年,黎丹为马麒撰文《筹办青海各项摺文》中就将开展民族教育列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出各民族间“言文宜互为交换也。……现拟建设蒙番学堂一所,令蒙番头目遗子弟及部民聪颖者与商僧之通文理者入校习汉文;再选内地聪颖子弟已通汉文者杂入其中学蒙番文字语言,相互灌入……以练边才”。认为“教育以开通智识,使之民各有自治之能力,发爱国之思想,而成良好之国民。教育普及,民智日开,绝不至受他人煽诱而叛祖国”。正式提出民族教育要为增进民族间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及进步、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服务的新理念、新主张。
   黎丹在西宁道尹的任上,大力推动民族教育。于1917年在原蒙番小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宁海蒙番学校,1919年改为宁海蒙番师范学校。1923后,以该校为范本,青海各地共设立蒙藏小学20余处,学生达800余人。1927年,在黎丹的建议下,国民政府改原宁海蒙番师范学校为青海筹边学校,归甘边宁海镇守使署直接管理;由黎丹拔擢的河湟名士朱绣任校长,并聘请内地知名学者任教。1929年,青海建省后,筹边学校改为青海省第一中学,设蒙藏班,不久又改设为蒙藏师范学校。黎丹选派优秀师资到玉树、柴达木、环湖蒙古族、藏族地区及海东农业区筹办民族教育,推进全新的教学方法,开创了民族教育新局面。
   民族教育教学内容在黎丹的规划和推动下,课程设置从四书五经向自然、社会学科转变,这是在青海教育史上破天荒的大事。讲授由黎丹主持自编蒙藏语文、国文,另设英语、生物、矿物、史地、乡土等科目。后增设边事、垦殖、测绘、畜牧、农业等项目,讲授青藏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及青藏、川藏交涉等问题,致力于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在他主办的各民族学校里,坚持以汉、藏、蒙三种语言教学,深受各少数民族上层及学员的赞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正如后人回忆的那样,“进了国师,就象进了喇嘛寺,处处是读藏文的声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用性和民族教育特点。他通过私人关系,保送洛桑香趣等一批优秀学生入南京中央大学学习,培养民族教育高层次人才。通过他的努力,一些内地的优秀教育人才被聘请到青海任教,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思潮开始在青海学生中得以传播,推动了青海这样边远地区社会文明的进步。青海民族教育教学内容及方向的重大转变,为青海少数民族“人文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为未来发展储备了一批有用的人。
   黎丹先生十多年的辛苦耕耘和不懈努力,在甘青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学有专长、通晓边事、献身于民族文化教育的著名学者、专家、高僧大德。通过这些人的努力工作为青海民族教育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其中,有不少学者在解放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蒙藏学者、教授、专家和民族教育家,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为增强民族团结和睦关山万里等闲度
  黎丹在青海为官二十余年,对青海的各族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对博大精深的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最终形成了一个十分重要,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即只有加深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才能增进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共同进步。这一理念成为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黎丹刻苦攻读各民族的文化典籍,拜各民族的精英为师。广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但成为他施政的基础,而且也赢得了各民族的爱戴和敬佩。
   1921年,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竣工。在伊斯兰教界,这是青海乃至西北的一件大事。黎丹为大寺撰写了三幅楹联,录其二如下:
  其一:日非真不耀,月非真不明,圣教非真不能万古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静,圣人得一以参三才
  其二:仰大化之玄妙乃生生生;参主宰之精宏能有有有
  这两幅楹联,用词绝妙,寓意深远,不留痕迹而熔多种文化与一炉。只有对伊斯兰教文化有极深厚的造诣和心怀崇敬的人,方能写出这样的佳作。他还为多处清真寺写过牌匾。为了妥善解决黄教名刹塔尔寺与邻近乡村民族间的纠纷,他亲自撰写《塔尔寺四界碑文》,现存在塔尔寺。这些遗墨均被各族群众视为珍贵文物,保存至今,并成为黎丹重视民族团结的见证。
  黎丹在工作实践中,深感本身不掌握民族语言文字无以做好青海民族工作,遂在不惑之年,矢志学习藏语文。他给自己取一个藏文法名“达麦多杰”(意为无我金刚),表达了他研习藏文化的虔诚和决心。黎丹拜著名藏族学者古浪仓、洛桑多吉等为师,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学会并精通了藏语文,阅读了大量藏文文献资料,翻译和撰写了很多藏文文稿。如首译并出版了宗喀巴大师所著的《宝道开门》和《因缘颂》,清代居·弥旁达瓦著的《王道论》等。
   1920年,他以“学习藏族文字,沟通汉藏文化”为宗旨,组织创办了青海藏文研究社,亲自担任社长。并献出个人薪水作为该社的经费,研究社所需的汉藏资料,全部使用黎丹私人所藏的汉藏文图书。他把汉族中有志于学习藏文和对藏文化有所专长的人士都吸纳在研究社中。并聘请藏族著名学者古浪仓、罗桑更登、智华达吉等为研究社藏文教师,亲自带领社员向这些教师学习;聘请藏区知名人士如拉布仓、罗桑华丹、久美旦却坚赞、嘉义等高僧大德为顾问,随时虚心请教。根据学员的藏文程度深浅,分普通社员和基本社员,制定出不同层次的研究课题,加以研究和探索。经多年努力,共培养出精通藏汉语言文字,学有所成,热衷汉藏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60余人。同时,他利用自己在藏区寺院中的影响,介绍不少学有长进的社员到同仁隆务寺、化隆支扎寺、贵德乜纳寺、湟中塔尔寺、尖扎南宗寺、大通广惠寺等名刹宝寺潜心研究深造。这些人在解放前对青海各中等学校的藏文教学及国内如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师范学院等处的藏文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青海藏文研究社誉满河湟名传内地。研究社培养出的许多人才在解放后更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现代卓有成就的藏汉翻译家和民族语言学家杨质夫先生,参加翻译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研究社共同参与并加完善,沿用至今的藏文铅字系统等,由黎丹1920年首创,为祖国领土的完整、中华文明之发扬光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黎丹组织了一大批藏汉语言文字专家,开始了一项前人从未做过的宏大工程,那就是编纂一部真正的《藏汉大辞典》。根据黎丹的设计,这部大辞典是按照藏文正字学的排列顺序编排的,每条词目下面都有汉文释义和藏汉文例句。内容十分广泛,举凡史地、文哲、医药、语言、历算、艺术、经济、工艺、宗教、政治以及古藏文、自然、生物等方面的词汇,均一一收入并加详解,卷秩浩繁,工程宏大。此书广泛征求国内精通英、藏、梵、汉文学者专家意见,吸收国内外最新辞典编纂技术成果,这部大辞典终于在1928年完成了编纂,是国内外第一部大型汉藏双语工具书。这项文化工程在汉藏文化交流史上,属填补空白的重大成果,功在千秋。
   黎丹多年来致力于藏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成果和他在处理青藏关系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使他在广大藏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加之他与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及喜饶嘉措等藏族上层人士有着很好的人际关系,国民政府便命他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青海藏文化研究社社长的名义组建“西藏巡礼团”,并任命他为团长,赴西藏进行政治、文化巡礼活动。
   黎丹对这次负有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使命,欣然领受积极筹备。在团员的构成上由他亲自挑选了一批重要学者,如藏汉翻译家杨质夫,我国杰出的地理、气象学家徐近之等人参加。黎丹自知任务重大,前程艰险,故在行前告别会上,拿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题字,以表他对完成使命义无反顾的决然心境。
   黎丹以年过半百之躯,策马西行,经千辛万苦,艰难备尝,历时4 个月,于1934年9月抵达拉萨。巡视团足迹遍布前后藏,并先后参与了十三世达赖追封致祭等重大政治活动。与当时主持西藏政务的热根活佛等西藏上层及著名学者、高僧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政治、文化交流对话;与亲帝国主义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做了坚决的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黎丹仍不忘探讨藏文经典,学习藏族文化,他与杨质夫留居哲蚌寺,拜一代藏学大师喜饶嘉措为师,精修《菩提道次第论》。并由喜饶嘉措出面约请了一批著名的西藏学者,对黎丹带到西藏的《藏汉大辞典》进行全面审阅。在此基础上黎丹对全书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修改,因此,这部大典渗透着汉藏两族学者们共同的心血。其后,黎丹陪同喜饶嘉措离开西藏,经印度转赴南京。经他的鼎力活动,促进国民党中央政府礼聘喜饶嘉措在国立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清华大学等五所大学举办讲座。第一次系统地把藏文化及藏传佛教文化带到了中原地区。为汉藏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团结注入了新的内容,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在汉藏文化的交流史上谱写了重彩一笔。黎丹回到南京后,根据他在西藏三年的调查所得,向国民政府提交了《边政建设计划》,文中提出的一些主张,精辟入里,对加强汉藏团结、巩固西南边陲有着重要的意义,拳拳爱国之心,跃然于字里行间。
  1938年,黎丹在原籍逝世,终年73岁。消息传到古城西宁,各界奔走向告,并在西宁举行了由数千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充分表达了青海人民对这位把毕生心血贡献给江河源头的爱国志士大智大勇者的崇高敬意和缅怀。
  
  下篇
  
  黎丹一行于1934年6月从西宁起程。沿藏大路(今称唐蕃古道)骑马向西而行。黎丹是一位有志报国,造福梓桑的政治家,所以他十分留意沿途山川地理、风士人情、民族宗教、资源生态的考察。唐蕃古道从古至今亦为内地联结西藏的纽带。详加考察,则对完成他这次所负的使命和今后的施政都有着现实而重要的意义。沿途的所见所闻,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博大、壮美、神秘,给黎丹的心灵以极大的冲击和振奋。使他浮想联翩,情动于中,诗成于心,良好的精神状态摧生出来的诗篇,便有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气韵。
  从屈原始至唐代,有不少诗人写下了很多描述青海的诗词,佳篇名作累累。但这些“边塞诗人”大多数并没到过青海,因此,在他们诗中写到的青海湖、昆仑山、江河源多为遥想之作。到了明清两代,产生了一批以青海人为主的“河湟诗人”,其诗作反映亲历亲见,很有地方特色,但他们眼中的高原风光也只限于青海湖周边。如尤桐、扬揆等。只有极个别的诗人到过河源并有诗作传世,如僧人宗泐等。因此,身临其境,以大幅长篇系统地咏青海湖、昆仑山,特别是吟咏柴达木盆地的诗人,黎丹为第一人。现将他咏日月山以西风光的诗作简略剖析。
  
   一、过日月山诗
  策马乌斯道,先寻赤岭碑。盟应溯甥舅,界莫局华夷。雪积山容古,云横海色卑。昆仑知不远,斜目在鞭丝。
   这首诗写诗人立马日月山顶时的情怀。唯见雪山万重,湖色碧青,大野茫茫,海阔天空。他肩负着促进汉藏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大任,温古知今,自然首先要观摩当时还立在山顶的《唐蕃会盟碑》。强调了汉藏民族同为中华儿女,是源远流长的甥舅亲情关系,应万古长存。“界莫局华夷”,这是“界”并非专指地界,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涵意。雪积云横两句是从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不前”衍化而来。韩愈的诗意凄凉悲怆,前路未卜,而黎丹的诗情调高昂激越,充满信心。虽然昆仑主脉离日月山尚有数百里之遥,但诗人觉得已近在咫尺,似在扬鞭一挥处。
  
  二、观海诗
  蛟龙夜潜青海湾,雷雨朝增青海澜。海气晨夕万千变,碧琉璃面生苍烟。朝见海心山,如君山横洞庭间。夕见海心山,如大姑装彭蠡鬟。山容益近益研媚,似炫客以仙颜。海上龙驹不可求,临海空解旃帐环。垂竿世鲜严陵陡,披裘六月风犹寒。吁嗟青海绝世姝,丰容盛鬋超人寰。世无玉局同青莲,谁能摄尔蕴古今之秘幕?状尔水谲云诡之奇观,俾被有目共观邦之援。
   诗人夜宿青海湖畔,适逢雷电交加,波涛汹涌,晨夕之间,变化万千。瑰丽奇幻,似越看越美,越近越媚。诗人突发议论,说严子陵极有才能,但却躲到富春江上去钓鱼,实不可取,而他要踏破昆仑千秋雪去报效国家。后几句诗人把青海湖比作一位神秘的绝代佳人,超拔人寰。谁也揭不开她那蕴藏古今之秘幕,描绘不出她绝世的容颜,致高原圣湖以最高的敬礼。其气韵和意蕴大异于前人对青海湖的咏叹。
  
   三、从大喇嘛河(黑马河)至象鼻山诗一首
  连日遵海西南行,倏忽远海倏近海。兹晨背海忽趋陆,寻邱转壑途渐改。一海风沙十万山,山中宫霍何巑岏。满川碎石数难记,千骑蹴踏行蹒跚。小石天河星,大石山头屋。日出不见千羊群,近帐已离千布录(千布录为一藏族部落名---编者注)。刘寿山、杨质夫,分道先向盐池趋。海滨气候忽成燠,重裘渐解荒山隅。仰空长啸风舒舒,幕天席地真吾庐。
   此诗写从黑马河至象鼻山的境况,十分朴实简练。在山之巅,诗人再一次回望美丽的青海湖,风起处,波涛如万山涌现,其间拟有仙宫若隐若显。马脚下奇石铺地,诗人觉得此处离天极近,于是便有了小石如天河之星星,大石如天上屋的联想。向西望去天苍苍,野茫茫,柴达木盆地就在脚下,心灵受到震撼。便有了“仰空长啸风舒舒,幕天席地真吾庐”的感慨。此刻,诗人只不过站在了柴达木盆地的门槛上,但他的心灵已投入了盆地的怀抱,觉得展现在他眼前的八百里瀚海,才能容得下他满腔的激情和报国的壮志,故有了“真吾庐”的欢呼。
  
  四、茶卡盐池
  鲜海千顷青,盐池一片白。幻出各种奇,开此万古塞。我来山之阿,疑是雪盈陌。顷隰草滋绿,瞻空天尽碧。始识池中盐,巧结波面砾。海眩目俱银,城连地如璧。挥鞭偶不慎,陷泽动遭厄。我国九边榷(榷者,盐池之古称--编者注),池推三巨臂。花马雄河东,吉兰盛蒙北。盐珍海以西,池出产尤特。取但穴池面,曝不假目力。融液尚瓢勺,坚晶在顷刻。光堪腾大千,利且赢巨亿。厄时方多艰,边政未遑殖。峩峩局长长,森森例新辟。运湟机乃专,榷池税斯剧。蒙王悲辖地,比户嗟渎食。囊橐多充私,涓滴仅归国。微闻政府言,待将盐弊革。顾此鱼盐区,倘谋因导策。地权宜早均,局政税严飭。爰殷蒙藏欢,用培土中翼,宁惟资省储,兼可药边瘠。歌残雷雨声,犹动地天色。
  诗人以“千倾青、一片白”六字,将青海湖与盐池作了景观和时空的转换对比,青白二字实为点睛之妙笔。接着便由远及近写出茶卡盐池奇特的景观,盛赞茶卡盐池为我国九大盐池之首。“光堪腾大千,利且赢巨亿”,诗人似已预见到茶卡盐池必将名扬海外,得利亿万。“厄时多方艰”起,诗人就地方民族经济发展发表议论。说盐池有如此巨量的自然资源,却不能为当地的蒙藏族百姓带来些许利益,致使蒙古王爷都到了卖地为生,百姓乞讨过日的境地,真是可悲啊!希望为政者应为百姓的生计着想,开发盐资源,造福地方,为国张翼。推动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主张,增加地方收入,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使各民族和谐共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些主张只能是诗人的一种良好愿望,无法实现,但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政治抱负。
  
  五、沙柳河二首
  万山开处坡如掌,低柳成林水一湾。恰似年时渡伊岸,人家村落夕阳间。红柳萧疏绿水浔,边陬九夏似秋深。待寻延信行军处,定有参天万柳林。
  儿自从军父徙边,亲颜莫觐已频年。道旁相遇翻相讶,父子都惊意外缘。农家耕作古风敦,见父欣看海外村。若向人间寻乐境,得天真处是仙源。
   第一首诗写茶卡至夏日哈必经之路,沙柳河一带的风景,红柳萧疏,碧水蓝天中掩映头着几家农舍,一派大漠深处的田园风光。遥想清康熙、雍正年间,平逆将军延信提军平定西藏内乱和罗卜藏事件,都曾在这一带驻扎过军队。
   第二首写一件父子团聚的喜庆事。黎丹时居要职,官高位重,但他一向爱民如子,从不摆官老爷的架子。他的随员沙占元在省府当兵,其父母十多年前因逃难去了柴达木,从此没有音讯,这次在沙柳河不期而遇,一家人悲喜交加。黎丹得知之后,邀请沙父到帐,酒食招待,相谈半日,颇为感动,特作诗以记。从中可见黎丹人文精神之一斑。
  
  六、夏尔哈诗二首
  海西旬日行,忽见土房峙。咄哉荒僻区,乃有轮奂起。规模虽未宏,农土斯嚆矢。我闻羌与蒙,盛衰异前轨。蒙盛明清时,羌盛道咸始。今兹蒙益衰,逊羌宁陪蓰。兹区旧游牧,和硕西后是。东凭伊玛图,西临察哈水。地势趋西南,泉草尽肥美。蒙王既前逝,台吉嗟稚齿。嫂叔相争持,氓庶无依倚。遂令汪什代,乘机利以市。况有拉安族,插帐亦近止。直巴新百户,崛兴斯可纪。
   直巴本熟番,夙居巴燕戎。能以内地习,辟地蒿莱丛。辛勤愈曲沟,穑事乃独隆(本年曲沟耕者逊直所种远甚)。我观夏日哈,海西灵秀钟。直巴特小就,识力均待充。大举期大成,经营倘由公。蒙羌利所先,畜牧原大宗。林业既易倡,农事无难功。惟兹土地权,无俾蒙羌恫。庶富政所基,自治民则崇。无为助长谋,徒殷代治衷。我来悲日西,急进愁时匆。鹰瞵虎视区,速抵睡狮瞳。
   黎丹在都兰县夏日哈见到了大片整齐的庄稼,甚感惊喜。他的学生杨质夫所著《入藏日记》载,夏日哈百户仔巴及庄头索南木等蒙藏人,先后前来黎丹的帐房,敬献羊肉、酒、茶及焜盔馍等,以表热烈欢迎之情。黎丹与他们叙谈良久,从中了解到夏日哈农林业开发情况,感慨良多,赋诗两首。第一首写看到大片农田后的喜悦心情,兼述蒙藏肖长关系。叔嫂争说的是可可王拉布丹与八宝王勒旺里克的家族纠纷,致使属下百姓没有了依靠。便有直巴百户的兴起。第二首诗则对直巴大加称赞,说他从化隆地方迁到此地率领属民,辛勤垦殖,并将海东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带进柴达木,有了很好的收获。因此,他认为柴达木是钟灵毓秀之地,国家应提倡发展农业,兴办农场,农牧并举,兼顾林业,能得大利。并再次强调了民族平等,平均地权,利益均得的政治主张。最后提出了一个十分重大但当政者并不重视的问题:“鹰瞵虎视区,速抵睡狮瞳”。说柴达木这个宝贝之地,已有俄、英、法、日等列强鹰顾虎视,各自派出了多批人员,对盆地进行全面勘察,其目的已昭然若揭。但尚未引起当局的重视。所以诗人大声疾呼:东方睡狮,你快快醒来吧!其忧国之情,跃然其上。
  
  七、柴达木河滨平原
  西荒千里无人境,揽辔原头百感兴。低草长进宜牧马,乱云平处好呼鹰。天笼四野晨张盖,地涌孤星夜作灯。一事东南偶相类,蚊雷时向耳边腾。
   诗人见到柴达木河两岸,即从香日德到诺木洪的广大原野,心生百感。认为这样好的地方竟荒无人烟,不能开发为地方造福,唯有蚊子在身边飞腾。天笼地涌二句,寓情于境,实为名句佳作。
  
  八、宗家一首
  宗家之蒙旗,和硕西右后。同为顾实裔,牧地海隅受。南交玉树帐,东赡希昔柳。西邻乌拉斯,北界柴达薮。我闻牧柴达,北右翼称首。牲畜既充溢,氓庶变富有。次为西右中,跨河之左右。南踰巴颜嵴,西接沙州阜。地实海西要,扼险可攻守。次则西左后,巴隆近山口。商贾能得资,旧业克遵守。惟兹旗所封,牧地杂良莠。面嗟崔巍阻,西叹卑湿狃。我从河北来,层楼见栭牖。编氓二百户,蒙俗尚敦厚。环顾要荒中,兹地实枢纽。倘作交通谋,车轨四分剖。近揽江河源,远连疏勒肘。东西海藏通,南北甘康耦。更疏柴达流,低注勿纷蹂。俾彼沮洳区,渐成东南亩。边局庶有豸,合完殆非苟。管窥虽未全,或当千一取。
  黎丹经过考察,了解宗家祺的历史沿革,山川地形,物产资源。解放前的宗加祺地域广大,含今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域。黎丹认为此地气候暖和,水草丰美,是柴达木盆地最富庶之地区。又扼东西要冲,居南北中枢,“环顾要荒中,兹地实枢纽”。应大力开发,建成一个“车轨四分剖”、“商贾竟资”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使其能够近揽江河源,远边新疆,东西通西藏,南接西康北靠甘肃。黎丹的设想是在这里应该建立一个城市。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只是个大胆的设想。黎丹认为这是一项十分巨大而艰难的工作,需要有大批仁人志士为之献身。即“边局庶有豸”。诗人用了一个“獬豸决讼”的典故。獬豸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即独角兽。《后汉书·舆服志》记:“獬豸,神羊,能别(人间)曲直”。这里泛指有大德大能之人,来担当柴达木的开发重任。并谦虚之说这是愚者千虑之一得,希望当政者能够采纳。黎丹的宏大心愿在旧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解放之后,黎丹的所愿都变成了现实。一代又一代的柴达木开拓者,建设者使香日德等绿洲农业蓬勃发展,格尔木市迅猛崛起。足见黎丹政治眼光是何等之远。
  
  九、巴尔汗波多
  宗家南望气魂魂,巴罕波多势已尊。西上冈恋拔牛斗,东移培垒尽儿孙。谷藏千骑阶前蚁,雪压群峰幕下罇。不睹崇邱兼巨壑,谁知磅礴有昆仑。
  黎丹在宗加至诺木洪的大戈壁中,南望昆仑,气势磅礴,实为万山之尊,顿感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增添了他“西上冈峦拔斗牛”的决心。
  
   十、纪石门之胜
  柳暗花明世外村,绝无人处有仙源,山环水绕天然境,合向岩间署石门。
   此诗写宗加博鲁古斯坦河流域的一处地方,幽谷花香,危岩成门,山环水绕,风景绝佳,使黎丹有了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十一、自宗加至舒噶口
   居游休笑牛马群,徼外人来扩见闻。逢草便停泉便住,任炎当午冻当昕。自身虮混他身虱,山地虫迎水地蚊。莫笑车书难统一。待看同轨更同文。
   诗中记述了黎丹一行进入柴达木盆地后的一段特殊感受。他们从西宁出发已历月余,全都住的是简易帐篷,风餐露宿,千辛万苦,无法沐浴,虱子虮子多的相互之间串门,也只好听之任之。唯有那蚊子叫他们受不了。看来柴达木的蚊子在当时已有极大的名气。凡是上世纪初进入柴达木的人,都是谈蚊色变。铺天盖地的蚊子,围着人转,声如暗雷,凶恶异常。就连安心撒一泡屎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蚊子会趁虚而入,专在要害处下口,针针见血!真叫人哭笑不得。黎丹一行深受其苦,但却以寻常心待之。还同蚊子开起了玩笑,说不要笑话那秦始皇统一车轨和文字是如何不容易,你看这是不是已经同轨(指虮虱来去自如)并同蚊(文)了么?只有心胸博大的人,方能有如此的心境。
  
  十二、阿克坦齐钦大雪山
   中原万山水,五岳争崔巍。避署登匡庐,方疑造物私。诡兹西徼山,夏崇冰雪姿。翻谷少壮中,倏赡园绮仪。我闻环海山,十三阿木尼。脉皆巴颜来,干外成分支。积石越其东,驱河曲以驰。巴哈绕其西,分成阿垣齐。水多入柴达,散作沙中泥。流众纷无纲,或暂成深溪。或暑雨而涨,或雪融以滋。山头可见雪,日暄犹力微。海上诸山峰,如冠终日危。勿谓太古远,彼曾亲见之。勿翊彭铿年,彼视须叟期。导河溯禹迹,诛苗彰舜威。仙槎浮汉年,贵主婚唐时。东来最雄武,世推成吉思。顾实来清初,达赖还清衰。万古熙攘俦,彼眸同去来。百代战争史,彼窥生是非。伟兹海与山,人迹今胡稀。盛夏裘犹寒,隆冬将何衣。往者虽不谏,来兹宜直追。山雪倘能言,语我津途迷。
   黎丹一行从今格尔木水泥厂向南进入宗家秀沟,欲登昆仑山,将入曲麻莱。那横亘在眼前的阿克坦齐钦(海西州志作肯)山,巍峨雄浑,势压五岳。阿克坦齐钦山是昆仑中支唐格乌拉山系,平均海拔5500米,最高峰阿克坦齐钦山峰,海拔6178米,为昆仑中段的第二高峰。山头终年积雪,如玉龙万千。高寒莫测。这前所未见的高山大野,顿使诗人的心灵融入了坦荡无垠的雪原,对昆仑有了一番历史的思考。他首先简略地写了环海十三神山的概况,思绪随之追远古。千年一瞬间,“彼曾亲见之”。说昆仑是中华文化和历史的见证。那史书上所记载的长寿老人彭祖,也不过是位瞬间即逝的人物。而只有永恒的昆仑,似承载着中华文明之舟,永进不休。大禹导河、舜放三苗、文成东来到成吉思汗的霸业、固始汗统一青藏高原、六世达赖圆寂于青海湖畔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昆仑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或者由它作见证。往事越千年,都在诗人的脑海中一幕幕掠过。而对“百代战争史”他认为应该作深刻的反思,透过历史的烟云,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以史为鉴。始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以有利于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和睦相处。这是一位仁者智士与昆仑山的一次无语的对话。
  黎丹的诗风雄健、深沉、明快,诗中深蕴爱国忧民之情怀,一位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对神奇的青藏高原满怀热爱崇敬。他的诗对研究民国时期的青海社会及柴达木有着重要价值。
  (第一作者吴均为著名藏学家、翻译家,青海师范大学教授)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以上精辟的论述,对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如何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创造性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摒弃空洞的说教,多用人民群
期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和长期存在。尽管“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但“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马克思《导言》),宗教问题作为一个社会突出问题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运动、社会变迁、人类活动发生着重大影响。我国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
期刊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除喜玛拉雅山之外的第二座大山,当数唐古拉山了。它横卧于青藏高原中部,南北宽达160公里,山的主体部分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格拉丹冬海拔6621米。是长江的发源地。山巅的积雪终年不化,奇峰冷峻,气候酷寒,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四十多度。狂吼的暴风雪在这里是家常便饭,冬季总会大雪封山。加之氧气奇缺,置身山中的人因缺氧丢掉生命的并不罕见。  唐古拉山是青海与西藏的界山,也是隔阻
期刊
青海油田目前已在涩北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768亿立方米,建成年产天然气49.63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和总长2028千米的5条天然气长输管道。具备了年输气73亿立方米的输送能力。2007年,天然气产量、销售量分别为34亿立方米和30亿立方米。天然气年产量已超过原油年产量,撑起了油田发展的大半壁江山,为油田带来了相当客观的效益。  那么,下游用户在涩北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上是如何配合的呢?他们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旅游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青海旅游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与广大旅游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性工作,研究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力图对1984以来有关青海旅游研究的文献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来回顾青海旅游研究20年来走过的历程。了解旅游研究的关注点和动态变化,总结多年来青海旅游研究的成
期刊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为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加之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保障体系,又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应该引起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因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不仅仅是城市的小康,也不仅仅是富裕农村的小康,而是全国各民族的小康。从这个视角而言,关注民族地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付诸阙如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空前绝后的重大变化。面对科技革命的严竣挑战,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电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专家学者都来研究电脑教育问题,他们认为这不但会使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变革,还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科技革命    马克思一直很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重视科技革命的进步意义。马克思曾经说道:“
期刊
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利用好这一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令哈市第一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为核心,以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
期刊
回顾过去的一年,格尔木的旅游业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紧紧围绕国家确定的“城乡和谐游”主题,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旅游,以依托青藏铁路打造世界顶级旅游带为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亮点频现。     一、“自驾穿越柴达木”评选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  市旅游局积极动员旅游企业和全社会参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为您服务》栏目主办的“完美假期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为青海省
期刊
青藏公路进入昆仑山不久,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大桥飞架在昆仑河上。桥通体由坚固的石块砌成。“昆仑桥”三个字清晰地刻在桥头两侧的石柱上,桥的上空还悬吊着一块铁牌,上面也写着“昆仑桥”。  当初慕生忠们修的绝不是这样一座坚固的石桥,而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木架桥,那桥叫“天涯桥”,后来是陈毅元帅改成了“昆仑桥”……  昆仑桥坐落在达布增河和嘎果勒河汇合处,两水合并成一河后称为昆仑河。这条河的特别处是在于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