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欠丰厚、阅历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还是接受式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大,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少。但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被动获知到主动求知。因此,结合学生的阶段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自觉获取知识,以及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在具体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转变教学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导者,其好处在于对课堂的掌控与教学过程的条理性。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角色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学习的引导者身份来进入课堂教学中去。因为,一般初中生因为年龄等关系,总是喜欢亲切、宽容、善于引导的教师,而拒绝严肃、喜欢批评责备的老师。在不同的教授下,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不一样。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将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贯穿教学始终,在一个和谐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执教《沁园春·雪》一课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词,对词的特点难以理解。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往往会将有关词的演变历程、相关知识介绍通过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方式进行介绍,学生在被动接受往往效果不是太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自己去讲解这一块,而是通过布置预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知识。我布置了四道预习题目:1.词的别称有哪些?2.讲一个关于词或词人的故事。3.词与诗相比,有哪些特点?4.说说你熟悉或喜欢的一个词人及其作品。这样就将本来需要花不少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的内容下放给学生,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电脑或者工具书进行自主查询,自主消化吸收。果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请部分学生就这四道预习题目进行讲解,每位同学都很积极。此时,我意识到简单的一个角色转变,让位与学生换来的是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激趣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在教学中大量地采用文字描述式叙述,那么大部分学生就可能会感觉厌倦和疲惫,长久下去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善于创设激趣的情境,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就是要找寻教学点的切入点,将与文本有关联的情境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对于学生而言,很难理解父亲的背影对作者的影响,更难以理解背影中承载的家族情感。于是在具体教学中,我设计了“背影后的故事”这一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通过网络搜索,我找寻了4幅不同的背影,每个背影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我将这些素材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体味背影,我来介绍背影中人物存在的背景,讲解背影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读人物的心理、情感。比如一幅罗贝托巴乔在94世界杯踢飞关键点球后叉手面对球门踽踽独立的背影,就引得班上男同学特别是喜爱足球运动的一些同学的呼喊,并且很轻松地解读出人物心理和情感,听得一些女生都流出眼泪。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随着对背影的解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述,大家心中似乎也清晰地印出一个负载着父爱的背影。同样,在朱自清的文字中,不少同学也很快就对父亲、对朱自清的心理和情感都作出了解读,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学可谓水到渠成。
三、分层有效互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互动。然而互动教学的弊端在于,受限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能力、性格特点,往往愿意参加互动的仅只一部分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如何发挥全体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个值得研究思考的课题。基于学生存在差异性的特点,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的能力都各不相同,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在互动设计时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具有差异性的问题,确保互动教学能覆盖不同群体的学生;在互动方式上也按照学生参与课堂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设计,特别是对学困生,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如执教《陋室铭》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优美的文言文,但不少学生在理解文言文上存在困难,因此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互动环节。在阅读环节,我按照自由朗读、个人有感情朗诵、分组比赛背诵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参与进来,对有阅读、背诵天赋的学生而言,参与度非常高。在学习环节,我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读,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仿写阶段,我搜寻了一些网络上学生《陋室铭》仿写文章,引导有一定写作天赋的同学即兴写作,引得不少同学纷纷仿写;在问题回答阶段,我同样按照班级中学生不同群体进行分层次设计,尽量照顾到每一类群体,使得课堂是属于大部分人的课堂,从而发挥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四、引导质疑反思
善于质疑、勇于反思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而教师千万不能将学生的质疑看做是对课堂教学秩序的挑战,要能允许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甚至是插嘴等,学生的这种合理质疑正是学生参与课堂、认真思考、肯于自主学习的表现,这不能算是破坏课堂纪律,作为教师要对此加以引导和肯定,而不是装作没听见,或者进行压制,这样做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对思维创造性的束缚,不利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在和谐气氛下发挥主体性。
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正当我讲解文章情节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课文题目是《变色龙》,可文中并没有出现变色龙,而且变色龙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我没有看过,我对作者用它作标题感到不理解。”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我教学的节奏,而且一开始我也确实被问倒了,虽然我可以解释作者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但我也没有真正见过变色龙,平时动物世界类节目看得较少,确实没办法回答,只知道会变色。于是我针对学生的质疑,坦诚地面向全班学生说:“你这个问题问得不错,但老师有点孤陋寡闻,也没见过真实的变色龙,但是我相信在座肯定有同学见多识广,哪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问,果然有几位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于是在他们的回答下,大家知道了变色龙的习性、变色的特征,这时,我在他们的基础上将变色龙变色的特性与小说人物的特性进行对比解说,回答了作者以之为题的用意,得到学生的认可。课堂中因为这样一个小小意外的波澜,使得不少同学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加强了反思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转变教学的角色,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按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差异化的互动教学,力争激发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学会自主思考和反思,不断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学)
一、转变教学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导者,其好处在于对课堂的掌控与教学过程的条理性。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角色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学习的引导者身份来进入课堂教学中去。因为,一般初中生因为年龄等关系,总是喜欢亲切、宽容、善于引导的教师,而拒绝严肃、喜欢批评责备的老师。在不同的教授下,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不一样。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将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贯穿教学始终,在一个和谐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执教《沁园春·雪》一课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词,对词的特点难以理解。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往往会将有关词的演变历程、相关知识介绍通过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方式进行介绍,学生在被动接受往往效果不是太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自己去讲解这一块,而是通过布置预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知识。我布置了四道预习题目:1.词的别称有哪些?2.讲一个关于词或词人的故事。3.词与诗相比,有哪些特点?4.说说你熟悉或喜欢的一个词人及其作品。这样就将本来需要花不少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的内容下放给学生,学生完全可以运用电脑或者工具书进行自主查询,自主消化吸收。果然,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请部分学生就这四道预习题目进行讲解,每位同学都很积极。此时,我意识到简单的一个角色转变,让位与学生换来的是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激趣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在教学中大量地采用文字描述式叙述,那么大部分学生就可能会感觉厌倦和疲惫,长久下去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善于创设激趣的情境,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就是要找寻教学点的切入点,将与文本有关联的情境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对于学生而言,很难理解父亲的背影对作者的影响,更难以理解背影中承载的家族情感。于是在具体教学中,我设计了“背影后的故事”这一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通过网络搜索,我找寻了4幅不同的背影,每个背影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我将这些素材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体味背影,我来介绍背影中人物存在的背景,讲解背影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读人物的心理、情感。比如一幅罗贝托巴乔在94世界杯踢飞关键点球后叉手面对球门踽踽独立的背影,就引得班上男同学特别是喜爱足球运动的一些同学的呼喊,并且很轻松地解读出人物心理和情感,听得一些女生都流出眼泪。在这样的情境引导下,随着对背影的解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述,大家心中似乎也清晰地印出一个负载着父爱的背影。同样,在朱自清的文字中,不少同学也很快就对父亲、对朱自清的心理和情感都作出了解读,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学可谓水到渠成。
三、分层有效互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互动。然而互动教学的弊端在于,受限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能力、性格特点,往往愿意参加互动的仅只一部分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如何发挥全体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个值得研究思考的课题。基于学生存在差异性的特点,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的能力都各不相同,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在互动设计时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具有差异性的问题,确保互动教学能覆盖不同群体的学生;在互动方式上也按照学生参与课堂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设计,特别是对学困生,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如执教《陋室铭》一课时,因为这是一篇优美的文言文,但不少学生在理解文言文上存在困难,因此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互动环节。在阅读环节,我按照自由朗读、个人有感情朗诵、分组比赛背诵等方式,将全体学生都吸引参与进来,对有阅读、背诵天赋的学生而言,参与度非常高。在学习环节,我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解读,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仿写阶段,我搜寻了一些网络上学生《陋室铭》仿写文章,引导有一定写作天赋的同学即兴写作,引得不少同学纷纷仿写;在问题回答阶段,我同样按照班级中学生不同群体进行分层次设计,尽量照顾到每一类群体,使得课堂是属于大部分人的课堂,从而发挥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四、引导质疑反思
善于质疑、勇于反思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而教师千万不能将学生的质疑看做是对课堂教学秩序的挑战,要能允许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甚至是插嘴等,学生的这种合理质疑正是学生参与课堂、认真思考、肯于自主学习的表现,这不能算是破坏课堂纪律,作为教师要对此加以引导和肯定,而不是装作没听见,或者进行压制,这样做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对思维创造性的束缚,不利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在和谐气氛下发挥主体性。
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正当我讲解文章情节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课文题目是《变色龙》,可文中并没有出现变色龙,而且变色龙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我没有看过,我对作者用它作标题感到不理解。”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我教学的节奏,而且一开始我也确实被问倒了,虽然我可以解释作者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但我也没有真正见过变色龙,平时动物世界类节目看得较少,确实没办法回答,只知道会变色。于是我针对学生的质疑,坦诚地面向全班学生说:“你这个问题问得不错,但老师有点孤陋寡闻,也没见过真实的变色龙,但是我相信在座肯定有同学见多识广,哪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问,果然有几位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于是在他们的回答下,大家知道了变色龙的习性、变色的特征,这时,我在他们的基础上将变色龙变色的特性与小说人物的特性进行对比解说,回答了作者以之为题的用意,得到学生的认可。课堂中因为这样一个小小意外的波澜,使得不少同学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加强了反思的积极性。
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转变教学的角色,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按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差异化的互动教学,力争激发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学会自主思考和反思,不断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