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行性,探讨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具体方法,以期打造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创新型高素质研究生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临床与基础脱离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更好的为医学科学的进步服务。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导师团队;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21-02
  一、前言
  随着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大,目前普遍施行的、传统的单导师制度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其不足正逐渐显现,主要是单导师情况下,导师往往在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在相关的其他领域研究则相对较弱,这会造成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创新能力下降[1]。
  现行的导师团队模式中导师的组成包括:校内主导师、校外副导师和助理导师。在此基础上划分责权,并进行有效交流[2]。这种模式在某些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是比较合适的,但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并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因而在医学院校并未广泛采用,还是单导师“学徒式”的模式为主。医学研究生分为基础专业和临床专业,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临床研究生偏向临床技能培养,尤其在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后,基础研究生主要是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关系往往联系不足。现行的培养方式,容易造成两极化的现象,临床研究生不会用基础研究的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基础研究生的研究脱离临床实际,变成纯理论研究。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临床与基础脱离的研究生培养问题。
  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行性
  医学科学问题有些是侧重于解决基础问题、有些侧重于解决临床问题,也有些是兼顾基础与临床的,然而单一导师制,基础导师带基础学生,临床导师带临床学生,必然会出现很多基础与临床相脱离的研究现象,这对医学的发展并不是最有利的。医学院校会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校本部和附属医院的关系非常密切,易于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因此,在理论上,无论是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内在需要,还是临床导师与基础导师之间的关系上,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均具有可行性。
  青岛大学生理学学科创新性的提出了双导师制度,该制度是由基础导师和临床专业导师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模式[3]。基础导师就学生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给予指导,临床导师对学生的临床实践予以指导,解决临床问题。这种模式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能更好的从临床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基础中深入研究,再反过来更好的服务临床,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双导师制在实践角度说明,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可行性。
  三、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
  1.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的基本构成。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在导师团队中,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为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关系。导师团队由基础和临床研究生导师在“鼓励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4]”上共同组成,该模式有助于发挥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各自的特长,对研究生而言,有助于从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角度,完善并优化课题,以臨床为导向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可有效促进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2.完善导师团队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和实践途径等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在不违背各自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新模式下的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确定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优化学科课程建设,制定团队导师负责制的教学模块,共享优质课程资源,逐步实现跨学科、综合性、开放式教学体系。
  3.健全导师团队制度和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团队中各个导师分配的任务,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指标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整个导师团队以及个人进行绩效考核。着重考核导师的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学术水平、与学生的沟通情况和培养的效果等几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和专业研究生,制定有效的质量评估体系,增强学习能动性,提高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团队作用,避免导师团队制度流于形式。
  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
  1.严把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度重视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三个环节[5]。导师团队发挥其团队优势,避免单一导师制可能存在的知识面和专业领域过窄的缺陷,尤其发挥基础和临床导师各自的专业特长,弥补各自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研究生的论文设计更加合理,遇到问题时更能群策群力,解决问题,并共同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审核把关。
  2.加强团队学术交流。在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中,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要定期开展学术活动,比如科研沙龙、读书报告、研究进展汇报等。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交流,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以及各级各类学术比赛。发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势,给基础的研究生创造临床实践活动的机会,加深对所研究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有直观的认识,并从中发现新的科学问题,再回基础研究;给临床的研究生创造在基础实验室操作的机会,加深对基础研究中常见方法、仪器设备运用等认识,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础和临床各自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创新型高素质研究生队伍,更好的为医学科学的进步服务。
  五、总结与展望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是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一种模式,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对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可能更加适合,同时也鼓励其他的导师团队建设模式,比如基础与企业相结合、临床与企业相结合、基础跨学科和临床跨学科组建的导师团队,这主要是因为导师团队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网状模型,可以有效克服单导师层次模型培养研究生模式的不足[6],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于飞,祁艳朝.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3,(30).
  [2]缪燕平,肖天贵,何建新.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20).
  [3]姜宏,马泽刚,陈蕾,等.基于协同创新的“基础—临床相结合、培养学术兼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4).
  [4]肖文,陈勇.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基于A大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03).
  [5]张意忠.论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6]夏士雄,周勇.基于网状模型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10,(03).
其他文献
用骨密度仪测定了缺碘区348名和补碘区202名5-14小学生的骨密度(BMD)。结果表明,缺碘区与补碘区青少年的BM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补碘区青少年的BMD明显高于缺碘区。正常青少年BMD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1岁之前男
地方病防治策略要点说明杨建伯地方病是受制于自然、社会条件,与贫困、封闭连结在一起的一组疾病。其中有传染病、寄生虫病、缺乏病、中毒病,病理生理特点各自不同,然而都是地方
对监测点区克山病患者常规体表心电图Macruz指数(P/P-R段)QT间期离散度(QTd)JTc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P-R段,克山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用该指标对潜在型克山病进行筛
通过萍乡市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两个村的饮水、空气和食物的调查,发现氟斑牙发病率为51.8%的长平村,成人每人的每日的总摄氟量为3.167mg,而氟斑牙发病率为57.4%的温磬村,总摄氟量为3.014mg,两个村的空气含
为探讨甲状腺容积的较正方法,用7.5MH2探头的AKbo-5000型B超仪检测了哈医大附小344名7-11岁学生的甲状腺容积,并同时测量了身高、体重。将目前的五种校正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校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地方病防治事业全面发展伊廷夫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是我省地方病防治研究和技术指导中心,承担着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地方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实验动物氟、砷及其联合中毒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脊髓的病理改变。结果三组动物脊髓病理改变程度均随中毒时间延长而加重;对细胞器损伤程度及类型各有特点
档案管理工作是记录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信息的内存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从原来的书本材料到现在的计算机处理化。作为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也应当与
氟骨症肘关节屈曲病人的手术治疗及病因探讨乔广贤康贵忱邹立国莫志亚卢振明刘金祥刘井林王平陈志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以侵犯骨骼和牙齿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这一点虽然得到绝大多
云南省墨江县人间鼠疫的判定及分析梁云何晋候林桂兰王国良李强何利春张永信雷起学王军白宏1996年5~8月,在云南省墨江县通关镇新武办事处的武居寨、马场、毛木树、卡房、海尾发生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