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门科目,都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創造性。”数学是一门特别注重思维能力的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让孩子养成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他们有发现新问题、挑战权威的权利和能力,要勇敢尝试和实践,培养新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思维过程;数学素养
一、合理利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启发法、发现法等。这些方法都适用于小学生,首先让学生们主动思考,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我们的数学学习,需要的就是这种引导和发现。比如拿我曾经的一个教学课堂实例来说。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章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教给学生什么是圆,什么是半径和直径。而是让学生拿着一张圆形的纸片,每个人进行多次折叠。然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学生说,发现有一条折痕;另一个学生说,有好多条折痕;还有另外一个学生说,这些折痕都交于一点。我随机便对这三名学生进行了夸奖。其他同学看到三名同学在回答问题后受到了表扬,心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想要自己也能有所新的发现,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受到表扬。接着,我又让学生们打开课本,看看自己的这些发现都分别叫什么,用术语怎么说。学生们很快就说,折叠的线条叫什么,交点叫什么,并牢记于心。当接下来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时,我依旧没有直接说明,反而是让学生自己拿着尺子去量,自己得出答案,然后去书上找公式进行验证。验证正确的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越学越有动力。当进行最后一个知识点,进行画圆的时候,我也没有直接讲应该怎样画圆,而是满足了学生使用圆规的兴趣,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想法来画。最后,学生都学会了怎样正确使用圆规,怎样正确画圆。一节课下来,我在整个课堂中都在起着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接下来该做什么、怎么做。学生一节课也处于亢奋状态,用眼观察、积极思考,自己整理思考的过程,思考与行动同时进行,学生自己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养成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生的思维一向是灵活、有创造力的。作为教师,不要有意抹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数千年的数学沉淀,现在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一套数学理论,现在的教学也基本都是在此框架下进行中规中矩的教学,因此当有学生提出自己新的想法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不会认真听取,强制学生转化思路。这样其实是不合适的。数学需要创新,需要不断进步,而这些进步与飞跃,大多都依赖于我们的孩子。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多一些尊重与理解。比如,曾在课堂上有这么一个事件,当我在教“乘法意义的运用”的时候,出了一道题目:9+9+9+5+9=?让学生用最便捷的方法进行计算。马上,有学生说:9×4+5的方法。另一个学生则想到了9×5—4的方法。前者属于传统的思维方法。后者则有了很大的创新度。在他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实际并存在的9,他假设5的位置是9,那么久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然后又进行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这个新的思维过程,完全是该生自己的创新过程,是自己灵感的表现。像这种较强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要及其珍惜与呵护,让学生把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到极致。
三、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由于一般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我们习惯性地以为解答数学问题就只有一种方法。其实不然,除了类似填空题和选择题,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以外,在遇到解答题的时候,解答的方法往往是多样的。数学的解答题也需要开放性思维。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艘出海的轮船,它所承载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个小时,出发时是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回来时是逆风,每小时也是301千米,问这艘轮船最晚什么时候就得往回返程?问共有几种解决方法,并说出具体的思路。在大部分学生都在用常规办法计算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学生想出了一个鲜有的解决办法。他运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他把要解决的这个问题和熟悉的工程问题结合起来,用熟悉的解题思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创新性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也是各位教师的不断追求,想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多样化、开放性的思维。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
四、总结
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训练过程。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当学生出现新的想法的时候,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赞赏,并制定新的策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一些这样的创新思维训练,不断练习,不断巩固,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郑美彬.激发数学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名师在线,2020(20):52-53.
[2] 陈珍.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81-82.
[3] 欧阳广真.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43.
关键词:思维过程;数学素养
一、合理利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启发法、发现法等。这些方法都适用于小学生,首先让学生们主动思考,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我们的数学学习,需要的就是这种引导和发现。比如拿我曾经的一个教学课堂实例来说。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章的时候。我没有直接教给学生什么是圆,什么是半径和直径。而是让学生拿着一张圆形的纸片,每个人进行多次折叠。然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有一个学生说,发现有一条折痕;另一个学生说,有好多条折痕;还有另外一个学生说,这些折痕都交于一点。我随机便对这三名学生进行了夸奖。其他同学看到三名同学在回答问题后受到了表扬,心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想要自己也能有所新的发现,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受到表扬。接着,我又让学生们打开课本,看看自己的这些发现都分别叫什么,用术语怎么说。学生们很快就说,折叠的线条叫什么,交点叫什么,并牢记于心。当接下来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时,我依旧没有直接说明,反而是让学生自己拿着尺子去量,自己得出答案,然后去书上找公式进行验证。验证正确的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越学越有动力。当进行最后一个知识点,进行画圆的时候,我也没有直接讲应该怎样画圆,而是满足了学生使用圆规的兴趣,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想法来画。最后,学生都学会了怎样正确使用圆规,怎样正确画圆。一节课下来,我在整个课堂中都在起着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接下来该做什么、怎么做。学生一节课也处于亢奋状态,用眼观察、积极思考,自己整理思考的过程,思考与行动同时进行,学生自己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养成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生的思维一向是灵活、有创造力的。作为教师,不要有意抹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数千年的数学沉淀,现在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一套数学理论,现在的教学也基本都是在此框架下进行中规中矩的教学,因此当有学生提出自己新的想法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不会认真听取,强制学生转化思路。这样其实是不合适的。数学需要创新,需要不断进步,而这些进步与飞跃,大多都依赖于我们的孩子。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多一些尊重与理解。比如,曾在课堂上有这么一个事件,当我在教“乘法意义的运用”的时候,出了一道题目:9+9+9+5+9=?让学生用最便捷的方法进行计算。马上,有学生说:9×4+5的方法。另一个学生则想到了9×5—4的方法。前者属于传统的思维方法。后者则有了很大的创新度。在他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实际并存在的9,他假设5的位置是9,那么久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然后又进行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这个新的思维过程,完全是该生自己的创新过程,是自己灵感的表现。像这种较强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要及其珍惜与呵护,让学生把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到极致。
三、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由于一般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我们习惯性地以为解答数学问题就只有一种方法。其实不然,除了类似填空题和选择题,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以外,在遇到解答题的时候,解答的方法往往是多样的。数学的解答题也需要开放性思维。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艘出海的轮船,它所承载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个小时,出发时是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回来时是逆风,每小时也是301千米,问这艘轮船最晚什么时候就得往回返程?问共有几种解决方法,并说出具体的思路。在大部分学生都在用常规办法计算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学生想出了一个鲜有的解决办法。他运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他把要解决的这个问题和熟悉的工程问题结合起来,用熟悉的解题思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创新性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也是各位教师的不断追求,想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多样化、开放性的思维。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
四、总结
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训练过程。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当学生出现新的想法的时候,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赞赏,并制定新的策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一些这样的创新思维训练,不断练习,不断巩固,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郑美彬.激发数学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名师在线,2020(20):52-53.
[2] 陈珍.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81-82.
[3] 欧阳广真.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