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60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省际不平衡性及调控策略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固碳潜力,是陆地碳汇的主体。准确估算各省(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是科学制定碳中和技术路线及相应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有关中国不同省份森林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的研究非常罕见。利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模型(FCS)并结合3种未来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定量评估了2010—2060年间各省现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内各省的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介于0.01~36.74 Tg C/a,平均值为(10.09±0.43) Tg C/a。省际间森林固碳速率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各省的单位面积固碳速率大于西部地区;但考虑到单位GDP固碳速率和人均固碳速率后则表现为西部地区明显更大。此外,各省人均碳固存速率与其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省际间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性,要真正地持续实现其碳汇潜力需要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做出重大调整。结合中国贫困区与高生态碳汇区的重叠,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碳贸易,亟需研究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区域碳补偿”措施,在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使西部或不发达地区民众能自愿/自觉加强对森林的保护、保持甚至提升森林碳汇,使森林在实现碳中和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居住空间的优化配置会对城市人居的环境改善与社会公平产生重大影响。上海“非改居”住房作为一种新兴住房类型,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所。但这类住房得到的关注不多,包括针对其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文章分析上海市域范围内75个典型“非改居”住房,选择5个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在市域和圈层区域两个层面评价15 min生活圈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揭示当下“非改居”住房周边的公
为了科学评估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能力,收集整理了退耕还林一期工程(1999—2010年)详细的造林资料,结合中国主要树种的蓄积量(生物量)生长曲线和退耕还林前后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各树种碳储量计算的相关参数,估算退耕还林工程1999—2050年的固碳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总固碳量(土壤和植被)为355.87 Tg;工程实施期间,造林后期固碳量显著大于造林前期,平均
文章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下称《方法与参数三》)中的建设项目财务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营改增”政策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依据最新财会政策修订《方法与参数三》中相关财务报表,厘清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一套从辅助报表到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建模过程。
<正>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宏大的全球视野,系统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奋斗目标、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主题主线、根本动力、制度基础、战略举措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机械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开挖使用率也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隧洞开挖方面,由于掘进机对围岩的扰动小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同时减少了爆破造成的超挖超支护问题。但隧洞施工在机械开挖的同时也受到地质情况、工程结构等限制,出现功效不高,成本较大的问题。以小断面水工隧洞机械开挖为例,介绍了对适应洞型及地质情况的设备选择、施工方法、功效分析及其适应性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城市韧性的评价指标赋权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及准确性,文章结合熵权法和偏序集理论,建立基于熵权-偏序集模型的城市韧性评价模型,以25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顺序,再基于偏序集构造Hasse矩阵并绘制Hasse图,得到韧性评价的聚类和分层结果。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有效避免评价过程中的指标赋权问题,为城市韧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古根海姆效应”的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文化现象。古根海姆的建筑文化帝国版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形成了“博物馆全球化”的格局,而“毕尔巴鄂子效应”是全球“古根海姆效应”文化在地转化的典型案例。文章以西班牙毕尔巴鄂地区为例,深入探讨了在“古根海姆效应”下的后工业滨水区域艺术化的城市更新实践,得出了基于地域性的“毕尔巴鄂子效应”的城市更新模式,以期为以文化引导的后工业化地区的更新提出可借鉴的策略。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探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内在特点和理论创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中要义,在新发展阶段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呈现出了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和世界性等
徽州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对徽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祠堂作为“徽州三绝”之一,是徽州宗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建筑的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安徽歙县许村大邦伯祠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等方式,对其文化背景、空间、结构、装饰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大邦伯祠丰富的空间特征、简明的结构特征、受闽南影响的装饰特征以及祠堂空间的影响因素,旨在丰富徽州祠堂的内容,同时为研究徽州建筑提供实物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