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六大误区 写出精彩作文(下)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行文:只求顺畅  忽视“兴波”
  在几种常见文体中,记叙文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最爱。原因很简单,大家从小就学写记叙文,对记叙文的写作“套路”了如指掌,再加上素材积累非常丰富,有东西可写,自然情有独钟。而从中考阅卷的情况看,写记叙文很少出现跑题现象,只要正常发挥,一般都能拿到“切入分”。另外,从对高分作文的统计情况看,记叙文更是占到总数的6成以上。所以,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在考场上尽可能写记叙文。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判一篇记叙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考生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为了确保拿到不错的分数,大家往往在情节顺畅上下功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写。應该说,这样做一点儿都没有错。问题是,由于考场时间不多,不少考生只求快点儿把故事讲完,往往不假思索,平铺直叙,不去“兴波”,认为那无碍大局。结果是故事情节虽然顺畅了,却一点儿波澜也没有,让阅卷者根本提不起兴致,得分自然不高。
  比如有考生在写2018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我心中的英雄”时,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爸爸面对事业失败,重新创业,终获成功的经过。这一故事本来可读性非常强,但由于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只求把故事的前后经过讲清楚,按部就班地记叙,情节平淡,悬念全无,白白浪费了好素材。试想,如果能够在行文时,有意设计一些波澜,那表达效果就大不一样。不难看出,考场作文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注意“兴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有“兴波”意识。只要写记叙文,在构思文章时,就要有意识地考虑如何让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而不能“偷懒”,跟着感觉走,随随便便地写。
  其次,要知道如何去“兴波”。在记叙过程中制造波澜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巧设悬念。即在记叙过程中,为了激发阅读者的好奇心,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使读者产生一种想知道真相的急迫心情,产生阅读冲动。比如一位考生在写2018年江苏盐城中考作文《走过,才明白》时,是这样开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猛地把姐姐击倒。”短短几句,悬念顿起,一下就吸引了读者。行文过程中,作者又写道:“姐姐被送进手术室,我们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主刀医生开门出来,拉下口罩,一脸严肃,怎么啦?我们的心不由得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读到此处,悬念再起,读者的心又情不自禁跟着紧张起来。
  二是笔锋突转。即在记叙过程中,先让故事情节顺着读者的预期逐步发展下去,层层推进;然而就在人们期待想象中的高潮到来时,情节发展却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令人大感意外。比如2018年湖南邵阳一考生在写“考试”这一文题时,写一名考生去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一场招聘考试,半路看到一位老人摔伤,赶忙把老人送往医院,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谁知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这位缺考的考生居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原来用人单位知道真相后,破格录取了他。这种情节上的“突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是一波三折。即在行文过程中,让某一件事的发展很不顺利,几番周折,最终才获得成功。比如2018年湖北咸宁一考生以“发现”为题作文,记叙了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做光合作用实验,几经失败,才顺利完成实验,从中有所发现。曲折的情节,紧紧扣住读者的心。
  五、语言:只求靓丽  失去本真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考场作文,如果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就会让人赏心悦目。
  许多考生都明白这一点,平时非常注重语言积累,好词好句、古诗文名篇背诵得非常多,考场写作时,总是想方设法让语言靓丽起来。本来,努力打造优美的作文语言是好事,但从阅卷情况看,有的考生刻意追求语言美,“浓妆艳抹”,表面上好词频频,佳句连连,实际上却失去本真,适得其反。
  看看2018年河北一考生的作文《爽》中的片段:
  又是三月,又是一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暗香疏影的季节,处处繁花似锦,莺歌燕舞。远处一片桃林,粉红的一片,像一团团美丽的、充满诗意的火焰在燃烧,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景色真美啊!
  信步走到桃林中,在一朵朵面含笑靥、目含深情,娇滴滴、羞答答的桃花中穿行,仿佛走进一首首唐诗宋词,春风扑面,香入肺腑。在这特别的氛围中,有一种怀恋涌上心头。“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恍惚中,一群古代文人墨客,正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片段先写三月桃花盛开的美景;再写信步桃林之中,恍惚中与古代文人墨客相遇的情景,充满诗意。读完之后,我们会明显感觉到,考生在语言运用上太“过”了,为了追求靓丽,不惜用美词美句堆砌,结果不仅让人觉得华而不实,更有卖弄之嫌。
  那么,在考场写作中,运用语言时如何避免走入“为了靓丽,失掉自然”的误区呢?只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即可:
  一是不滥用成语。恰当地运用成语,确实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但如果不根据实际表达需要,无节制地滥用成语,甚至乱用,表面看非常“抢眼”,其实效果并不好。因此,同学们在遣词造句时,特别是运用成语时,一定要节制,绝不能大摆“成语阵”。
  二是引用适度。在行文过程中,灵活引用古诗文名句,无疑能让文章充满“诗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引用一定要契合语境,与整个文章浑然一体;同时要适可而止,决不可为了显露自己的才气而滥引,否则,一旦过度,只能让人厌烦。
  三是描写应切合实际。描写时可以想象,可以联想,可以比喻,可以夸张,但不管你运用什么技巧,都要牢记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绝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刻意在词语上下“功夫”,故作惊人之语,那样的话,表达效果绝不会好。   四是语境要清新自然。语言可以优美,但不可艳丽,要让人读后如同品茗一般,清香淡淡,滋味久长。
  下面,不妨根据上述原则,对前面的例段进行修改:
  又是花红柳绿的三月,处处春意盎然。前方一片桃林,粉红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令人怦然心动。这景色真美呀!
  信步桃林中,一朵朵桃花面含笑靥,却又羞羞答答。穿行其中,仿佛走进了唐诗宋词,一时间,许多美丽的诗句涌进脑海:“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恍惚中,一群古代墨客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修改后的文段,语言简洁生动,美而不艳,完全变了样儿。
  六、情感:只求抒发  不求真切
  一篇考场作文,字里行间能饱含真情,就能在悄然间打动阅读者的心;相反,如果冷冷冰冰,一点“温度”都没有,则很难引发读者共鸣。为此,许多同学在写考场作文时,特别注重情感的抒发,或起笔含情,或文中适时抒情,或行文到最后以情作结。有些同学在直抒胸臆的同时,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此来营造浓郁的情感氛围。
  写作中有意识地抒情,值得提倡。但许多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一個共性问题,那就是有些考生在抒情时,表面看感情似乎很强烈,实际上却矫揉造作,一点也不真切;有的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这样的作文,怎么可能获得高分?
  不妨来看一个考生的作文片段: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丁老师仔细讲给我听,我感受到了丁老师是多么的温柔,也感受到学习有苦有乐。还有一次,我在跑步时一不小心脚蹭破了一块皮,他得知这件事后,连忙带我去看医生,给我消毒,我感受到丁老师像我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丁老师经常在下晚自习时到我们宿舍查看,教我们洗衣、整理床铺,我们感到有这样的老师真幸运。
  丁老师,你太了不起了,我要永远铭记你的大恩大德;我要在人生的每一个日子,发自肺腑地感谢你;我要用最真诚的心去祝福你,祝你永远健康,祝你一辈子幸福快乐。我要大声道一声:“敬爱的丁老师,我爱你一万年!”
  片段先记叙了丁老师给“我”讲解题目、送“我”去医院就医、经常来宿舍看望我们等三件事,然后有感而发,抒发对老师的感恩、祝福之情。应该说,作者这里的抒情,是水到渠成的。令人遗憾的是,作者为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特意把情感抒发得非常强烈,结果却不够真切,影响了表达效果,好心办了坏事。试想,如果作者结尾时如此抒情:“丁老师,谢谢您,我会一辈子铭记您的关爱,我会永远爱您!祝您幸福快乐。”既情真意切,又非常简练。
  那么,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抒情“只求抒发、不求真切”的误区呢?
  一是抒情要事先预设。你在一篇文章中想要抒发什么情感,必须在构思时确定下来。绝不能边写边想,任意抒情。否则,就有可能把控不准,导致文中前后抒发的情感不一致,或者是过度抒情。
  二是抒情要顺其自然。抒情一定要出自内心,有感而发,自然流露。换句话说,抒情绝不能凭空而生,而应在充分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即使是抒情式开头,所抒发的情感,也要在下文中找到产生这种情感的依据。没有某种情感,却无病呻吟,或者说本是一种平淡的情感,却硬要添“爱”加“恨”,使其轰轰烈烈,那只能“弄巧成拙”。
  三是抒情要准确表述。同学们在抒发某种情感时,遣词造句一定要仔细推敲,防止用词不当,使所要抒发的情感发生偏离,让读者认为是虚情假意。比如有考生在抒发与同学离别之情时,竟然写道:“这一别,生死茫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的心早已痛如刀绞。明天,你会忘记我吗?”同学的普通离别,本应抒发非常纯真的情感,可这名考生由于用词不当,让人读后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范文来打作文的框架、学习语言应用的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它们分别是作文的骨架、血肉和灵魂。学生只有从这三个方面优化作文,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材 作文建构 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掘人教版部编语文教材中经典文本的知识,找到作文建构的方向,学生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能力,才知道如何学习写作文。  1.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学的教育,正在逐步地多样化,不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并支持学生全面多样地发展。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部分,是小学生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的主要途径,经由生活化的教学,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当中。而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中还留有诸多问题:素材单一、叙事平淡、缺乏真情实感等,由于缺乏真
根据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鸭肝炎病毒SN株和弱毒疫苗株全基因分段扩增并克隆测序。比较分析SN株、弱毒疫苗株和参考毒株多聚蛋白
目的探究影响角膜温度(TOC)的因素,分析TOC与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关系。方法对泪液分泌量正常的257例(405只眼)行干眼检查,按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再随机分入4个不同的环境条件组
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鲜明的指出: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事实上,写作的水平和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在做好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应扎实、有效的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作文水平,其中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随笔写作”,它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个人就利用本文来谈谈在高中作文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随笔写作的价值和有效
【摘 要】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积累作文写作的素材,首先这项工作是需要在长期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之下才能完成的,教师在短时间内妄想依靠突击提升学生的素材积累量是十分有难度的,同时学生真正将作文素材合理的运用在写作中单纯依靠记忆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素材蕴含的哲理,并加入自己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在运用素材时能够灵活而又契合主题。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面部外形采集和测量的三维光学测量系统。方法基于光学三角测量原理,以白光作为光源,应用格雷码与相移组合编码的结构光投影方法,架构系统硬件。以Windows XP为平台,使用VisualC++、HOOPS等工具开发系统软件。结果建立了结构光投影面部三维测量系统。系统硬件由光栅投影单元、图像采集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机械外观构成;系统软件由点云显示和编辑模块、系统控制模块等组成。系统光源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态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方法使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及症
对99P211、OB122、9026、2126、22081、2406和鄂烟1号(对照)等7个白肋烟品种(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9026产质结果最好,烟叶外观质量较好,抗空胫病;2126产质结果较好,原烟外观质量
目的探讨戊二醛固定的自体心包补片在修补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中的效果。方法 403例婴幼儿VSD患者均采用戊二醛固定的自体心包补片进行修补。结果无一例患儿出现术后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