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花架子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尊重作者,尊重作品本身
   任何作品都具有公众的认同性,社会的约定性。正因如此,人们对大多数作品的看法与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它又使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使读者与作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的思想上的融合,感情上的相通,使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某种亲自体验过的类似的经历、经验和思想感情。当然,我们也看到“由于读者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接收效应”。但是,“接受中变异是相对的,有限的”。
   离开原作内容,任意想象、臆造、曲解都是一种背离作品原意的,导致作品质量丧失的一种错误理解。比如,有的学生在《背影》一问中读出的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显然这不是作者要表现的,也不是文本的基本内容.我们可引导学生:交通规则是用来保障行人及车辆的安全的,父亲在与儿子分别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穿越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表现了”父亲”什么呢?这样将学生的思维重新引到文本中,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全面监控,要随时指出错误的讨论和不相干的引申,引导学生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理解作品的原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知识的拓展要有一定的规定性
   任何作品都与一定的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经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品,必须了解相应的背景与作者本身。阅读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古代作品,这一点尤为重要。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对于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苏轼的思想感情的曲折起伏, 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在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苏轼的经历、思想进行补充。此时,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讲解详细、全面,结果就成了苏轼的故事会。再如,上面所提到的《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很容易上成一堂“交通规则”教育课。因此,知识的拓展要具有一定的规定性要始终围绕作品本身进行,而不能任意拓展、引申,甚至脱离原题。
   三、要致力于临时性共识的形成
   新课标指出,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毋庸讳言,这一要求明确指出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对于“独特体验”教师要持“尊重”的态度,这是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机智。
   对于学生这些“独特体验”,我们持“尊重”的态度对他说,你的想法就搬山这件事来说也不错,愚公确实是够“笨”的。这样既委婉地指出学生思考的片面性,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解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沿着文本的特定指向就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剖析来理解,因此,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请同学们看看本文是什么体裁?”(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有何特点?”(虚构故事,反映现实),这样,我们从文本、作者等多层次多侧面进行探讨,学生既掌握了寓言的特点,又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寓意。
   四、中学阅读教学最根本的要点,还是教学生以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据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拟定一种作品类型解读的常规,让学生按常规学习,就有可能形成良好习惯。
   如在解答以叙事为主的现代文时就可以从“人、事、理”的关系出发,进行科学有序的解读。因为这样的文章总离不开人与事:事是人干的;人要表达自己的情感(理),体现自己的个性或表现自己的某种行为意识总要干一些事。所以抓住人与人、人与事、事与理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法是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师要让他们懂得语文学习方法在操作上的特点,明白“学习有法,但无定法”的道理,让学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并有自己特色的学习策略,使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写完此文,我深切地感觉到,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注入生机,使语文教学走出僵化、呆板、机械分析的死胡同。但是,“没有继承,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不管对以前的教学方法,还是对新的教育理念,都必须采取“拿来主义”。
其他文献
“语文是工具”(叶圣陶语),是学习和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不在于让学生死记多少语法文体知识,而是要教学生如何自学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起美好的情操。可目前的语文教学却是与之相悖的。笔者在这十几年来的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深深的感受到目前的语文教学已步入误区,走入歧途,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涵盖面极广,古今中外,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但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我却发现这种教学手段很不适宜于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
期刊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这一光荣职责,我觉得搞好班级工作很不容易,事无巨细,细致入微,而且班主任工作又是千头万绪,所以作为一位班主任,我觉得肩膀上的分量很重。因此,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断学习总结,摸索方法。在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同大家交流。   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是做好班主任的第一要素。作为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
期刊
一、活背文言文课文    在学习文言文时,背诵一些精妙文章是必需的。但不理解其意义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一)还原式,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加之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针对这种情况,我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
期刊
一、培养观察感知的能力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无论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来自生活,观察是写作的一种基本功。通过观察可以增进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体验,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和形象。观察在文章写作中,尤其是在记叙文写作和文学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认为观察是“基本要项”,老舍主张“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且要
期刊
一、动脑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造就学生的机体和精神世界的人,关心孩子的大脑的发育的强壮,使大脑经常保持清晰和灵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之一,要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然而学生思维的培养就像肌肉要通过体力锻炼和克服困难才能得到发育和强健一样,大脑也需要劳动和紧张才得以成长和发展。要切实抓住时机,锻炼学生思维,形成增强和发展他们爱好钻研的、敏锐的、善于观察的智慧。为此,我利用课余
期刊
近两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加大了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学科说明”中明确了14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之 其 而 以 于 乃 虽 为 者 且 则 乎 然 与)。现将这14个词的词性、含义和用法并配以示例介绍如下:   一、之   1、助词“的”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臣之妻私臣 ④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此”“这”    例:①渔人甚
期刊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一切都是日新月异。我们现在的教育,也面临着不断的挑战,既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这就要求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主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们不断寻求新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优秀、先进的教学模式。不过这种现代化手段如果课课必用,显然不切实际,传统教育模式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在这里想
期刊
一、 命题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材虽说变化不少,但所提供的命题仍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如《难忘的一件事》这种题目或类似的题目,从学生入学至今,不知写过多少次,当这个题目有一次出现在黑板上时,有一个男同学在作文本上写到:“老师,我今年十三岁,在我短短的人生经历中,让我刻骨铭心真正难忘的事就是我八岁那年在麦场上看大人打麦子时,不小心被电击,又侥幸脱险的事,可这件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现在我
期刊
语文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要求“正确清楚的朗读”并在该课预习提示中具体化为:“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适当,速度合宜,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要求中对有设计朗读的练习,提到了停顿、节奏、轻读、重音、小停、拖音,因此循纲据本,尤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重读非常重要。”   语文教学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