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栋:用拼贴重建画面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6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二届大学生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中,张绪栋的作品《融》非常独特。相比其他学生作品偏向写实的风格,他充满野心地试图创造一組具备奇幻观感的作品。
  张绪栋通过拼贴、摆拍打破被摄对象原有的现实状态,将象征生命的元素在画面中重组。在创意过程中,他凭借丰富的想象力重新建立物与物的联系,并用黑白视觉效果营造超现实感。这些略显荒诞的装置颠覆了人们对日常事物的印象,显示了万物背后隐藏着的奇特。从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在呼吁身处机械工业时代的人们不要忘记生命与机器之间的无形联系。
  张绪栋现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摄影专业。
  《融》作品自述:
  我于2015年5月开始创作《融》。作品由动植物及代表机械文明的元素摆拍而成,希望强调现代机械文明下,生命所遭遇的残酷对待。每幅作品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这些装置很像机械文明的产物,但细看,他们都是由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局部组成。也就是说,我把毫不相关、毫无逻辑的物品拼贴在一起,使它们产生新的联系,组成新的“生命”,给人游荡于梦幻与现实的想象,从而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事物本身的联系依旧存在,而我希望所创造的“新联系”比现实更真实,能够展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天然情感。
  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和目前的生活吧。
  张绪栋:我现在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摄影专业。因为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我为自己制订了每日学习100组摄影作品的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每一组作品,我都会尽量融入其中,感受其背后的故事。
  你是如何接触到摄影的?
  张绪栋:我最初是学习绘画的,比较钟情于表现光影的魅力。后来发现我的画始终不能准确表现自然,于是开始用相机创作。我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都是摄影,算是有过系统地学习,但我觉得自学的成分占比很大。我认为,系统学习和自学,都是必要的,不断学习摄影理论、进行实践创作,才能更好地拍摄作品。
  为了拍摄这个项目做了哪些准备?请介绍一下拍摄过程,尤其是后期拼贴处理过程。
  张绪栋:这组作品后期工作比较少,大部分时间用于前期准备与制作装置上。首先,我会针对拍摄对象进行草图绘制,把预想到的元素、场景都用画笔描绘出来,在草图上发现不足的地方就要进行修改;其次,我会根据草图去购置材料和搭建背景;最后,对材料进行组合、整理与拼贴,使之转变为一个全新的“生命”。前期准备完毕后,我只需要用闪光灯打出简单的侧光,即可完成拍摄。仅有两张照片为了达到一些视觉效果轻微进行过后期处理。
  拍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张绪栋:难点在前期准备,比如夏季动植物腐烂较快、特殊食材采购困难等。所以在拍摄之初,画面一直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经过多次修改和尝试,才得以完成这组作品。
  通过这组作品,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张绪栋:艺术作品解读具有多义性。关于《融》,可以理解为自我表达、个人反思和对工业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对观者来说,任何解读都是正确的。
  如何解决拍摄的经费问题?
  张绪栋:自筹,这组作品创作于本科毕业时期,完全自主选题、自主创作。
  你自己对这组作品满意吗?如果有想改进的地方,会是哪里?
  张绪栋:目前来说仅仅满意其中的几张。我觉得拍摄的张数太少,作品之间缺乏关联性,应该在创作手法和后期呈现上多做突破,以及多去感受生活。
  目前还拍摄其他的摄影项目吗?
  张绪栋:2016年我创作了一组《村小住校生》,以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尧贵小学为拍摄对象,反映南方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2017年的规划是学习VR摄影。
  你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张绪栋:从事摄影教育工作,创作更多具有时代旋律以及个性特点的作品。
  你是如何参与大影赛的?
  张绪栋:我是通过摄影世界公众号了解到大影赛的。我也参加过其他比赛,都有收获。
  请你说说自己喜欢的摄影师?
  张绪栋:我比较喜欢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他的一生饱受争议,“同性恋”“HIV”各种标签跟随着他,但他一生都在创作。无论花卉还是人体作品,风格游离在古典与当代之间,挑战着观者的视觉和心理底线。观看他的作品,好似他就在面前。
其他文献
西藏浪卡子县堆瓦村坐落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蒙达岗日雪山脚下,海拔约5070米,全村43户159人,都是牧民,共有3000多只羊。由于海拔高,夏季时间短,陆地上的草场无法满足牛羊过冬的饲料需求。每年隆冬时节,当有“仙女眼泪”之称的普姆雍措封冻成冰湖,牧民只好冒着危险赶着羊群到普姆雍措湖心岛上过冬,让它们度过产仔期。这种转场牧业方式,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已延续了上千年。  堆瓦村的牧民索朗扎西今年60
期刊
对我来说,摄影是一门“放框框”的艺术。我时常思考两个问题——如何在这个无边无际的世界里,放下你的框框,框住某个影像?而当你放下那个框框时,又如何产生一种创造性的、摆脱框框的观看?有时,明明是框住现实的一角,却可能创造出现实中所没有的意涵,一种因观看而产生的意涵。  另一方面,在我的认知中,摄影亦同时包含了对外的发现与对内的探索,是一种双向观看。透过摄影,我可以不断去观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生活中的人与
期刊
孙俊彬1986年出生于广东潮州,一直专注于具有深度的视觉报道项目。在他的作品中,与新疆有关的选题不少。除了为他获得“色影无忌2016年新锐摄影师”EOS年度青年影像奖的《静静的南疆》外,他还曾跟着《与死亡之海相伴》《饥荒岁月的逃疆者》等创作小组几进新疆拍摄报道。  从2015年开始,他断断续续前往新疆的南疆地区拍摄《静静的南疆》,尝试呈现在南疆地区定下“去极端化”(201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期刊
4月20日,第20届China P&E正式开幕的前一天,索尼再次吸引了全世界摄影媒体、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注意——索尼微单TMA9正式发布,同时宣布于5月底上市,官方售价31999元。  作为定位专业用户的相机,索尼A9提供了最高20张/秒、取景器无间断连拍、1/32000秒快门,以及覆盖率达93%的693个自动对焦点,其中有不少“全画幅第一”。  A9号称“无黑屏拍摄”。在高速连拍过程中,这块3
期刊
作为以图片报道见长的期刊,美国《生活》杂志曾在20世纪世界新闻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经过三次停办与复刊,《生活》杂志还是没有幸存至今,但是它的图片评判标准,特别是“图片故事”的评判标准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甚至被奉为准则。而很多历史中著名的报道摄影名家也都因为《生活》杂志而成就不凡人生。  《生活》杂志创刊后,曾委派多名摄影师来华拍摄,也曾刊发不少非杂志摄影记者的照片。除了上文所记述的卡尔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除了“喝”过洋墨水、懂洋文的少数人士有能力把玩摄影外,摄影一直被照相馆垄断,作为营生不肯轻易示人。如果想学摄影,必须拜师学艺私相传授,否则,你无法揭开罩在摄影上的神秘面纱。1930年7月,柯达公司继《柯达商报》《柯达画报》之后,推出了《柯达杂志》,这份杂志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娱乐大众,除了自身的商品推介目的之外,它还起到了启蒙我国大众摄影的作用。中文版的《柯达杂志》从 1930年7
期刊
2010年大学毕业后,许康平成为杭州《都市快报》的摄影记者,开始依靠手中的相机挣生活。虽初为摄影记者,许康平对报道摄影却一点也不陌生。而之所以选择摄影记者为职业,正是因为他从2008年5月开始便靠拍新闻照片积累了不小的名气。那时,许康平还在读大二,便签约了国内几家图片库,在网上销售自己的新闻照片,还是学生的他很快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组稿本期专题时,有人力荐采访许康平,因为他在商业图片库编辑类图片
期刊
四年前,索尼微单TM和富士、奥林巴斯、松下等无反相机发展迅猛,对佳能单反相机造成了严重冲击。而当时的佳能似乎是怕影响自家单反,并不打算花大力气开发无反相机迎战,于是打造了一台拥有最小巧机身、可以使用庞大的EF镜头群的普及型单反相机EOS 100D应对。这台造型简洁时尚、操作简单易用的小单反上市后出人意料地大受欢迎,以至于后来又推出了专为女性用户设计的白色机身、白色EF 40mm F2.8 STF饼
期刊
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大自然才呈现出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壮丽而优雅。相比于山川江河,人类社会的历史非常短暂,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却日益明显。渐渐地,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议题。  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时只是一味索取,不考虑其可持续发展,那么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特别是自工业化时代开始,人类贪婪的欲望越发彰显。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在进行工业生产时常常不考虑
期刊
2017年对富士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除了发布了首台富士中画幅数码相机GFX,经典数码旁轴X100系列也迎来了第四代机型。作为富士X系列相机的开端,X100系列自面世以来因其复古造型、不俗的成像效果和便携性受到爱好者的持续关注。  不过在我看来,和之前的三代X100相机相比,X100F更值得关注。和之前的两次升级相比,这一代机型的提升实在令人侧目。  操控性能的巨大提升  在机身设计上,得益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