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景一(办公室)
“这道题我明明讲了,怎么还错了这么多?”老师皱着眉头,显得很无奈。
“‘历’和‘厉’上课不是比较了吗?你怎么还分不清?”老师指着本子生气地质问道。
……
像这样的声音我们时不时都可以听到。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的一番辛苦付之东流了!
场景二(教室)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
学生甲:目光涣散,心不在焉,任凭老师说做笔记还是朗读课文,“我自岿然不动”。
学生乙:虽然正襟危坐,却“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瞟向窗外正在打球的学生。
学生丙:早已“移情别恋”,偷偷“开起地下工厂”——捏橡皮泥,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
……
显然,对于这几个学生,老师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像这样的现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并不陌生。其实,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注意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以学为乐的正确态度。创设情境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或运用实物演示,或借助图画再现,或联系生活展现,或凭借语言描绘,或播放乐曲渲染,或扮演角色体会,或运用课件展示……
如随文识字“胳膊”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出示“胳膊”,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月字旁,左右结构,形声字)2.“胳膊”在哪?指给我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肉——所以都是月字旁)3.下面老师带你们去拍x光片,请同学们挺直胸脯。首先,我们看见了笔直的脊椎骨(教师指着“膊”中的“丨”),接着我们看见了一根一根的肋骨(教师指着“膊”中的“冃”),最后,我们看见了怦怦直跳的心脏(教师指着“膊”中的“丶”)。
二、开展游戏,吸引注意力
课堂上开展游戏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拼音体操”——以形体动作记忆字母,游“成语迷宫”——积累运用数字成语,“登山比赛”——认读拼音或生字,“孙悟空打妖怪”——纠正错别字或写错的音节……
如第三册园地4的“我会读”(扫地、提水等一类的动宾词组),可能有的老师一读而过,而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2.说规律(带点的字是动词,都是“扌”部)。3.做游戏:你说我做,我做你猜。4.照样说。由于形式多样,循序渐进,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中,一个个词从学生口中蹦出:打羽毛球、拉车、找东西……
三、静心倾听,培养注意力
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谦恭的学习态度,只有认真倾听,你才知道别人讲了什么,才能从别人的讲话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
朗读是每一个学生必练的功课,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要求。为了培养其注意力,笔者要求学生按朗读姿势坐好(人坐正,双手捧打开的书,书立在桌上),先分段朗读训练,要求读者大声读,听者认真听,仔细看,留心有无读错并帮其纠正,再开展朗读接力训练。如果学生开了小差,自然不知道前者读到哪里,更无从判断。而后,针对朗读提出阅读思考题,以读促思,读中带思。
四、自主识字,训练注意力
二年级识字量大,若求全求多,面面俱到,必会产生疲劳。因此,每课生字笔者只抓少量几个重点讲解,其他由学生以“小老师”角色运用一年级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如第三册第27课“份、粉、昨、晴、姑、娘、妹、读”8个生字,笔者以“姑、娘、妹”为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几个字的共性,再区别部首女和独体字“女”的不同。笔者是这样说的:女字旁是懂礼貌的孩子,为了让别的部件站,平伸的双手缩回去了,斜斜地插在口袋里,十分优雅地和其他小朋友站在一起。教师示范书写“女”,指名演板,其他练写,并比较点评,帮助学生写好“女”部,再把其他部件补上,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各部件互相兼容。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智”去育,不断地探索、积累“勾魂术”,课堂上就会多一点色彩,少一点乏味;多一份收获,少一份遗憾。(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
“这道题我明明讲了,怎么还错了这么多?”老师皱着眉头,显得很无奈。
“‘历’和‘厉’上课不是比较了吗?你怎么还分不清?”老师指着本子生气地质问道。
……
像这样的声音我们时不时都可以听到。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师的一番辛苦付之东流了!
场景二(教室)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
学生甲:目光涣散,心不在焉,任凭老师说做笔记还是朗读课文,“我自岿然不动”。
学生乙:虽然正襟危坐,却“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瞟向窗外正在打球的学生。
学生丙:早已“移情别恋”,偷偷“开起地下工厂”——捏橡皮泥,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
……
显然,对于这几个学生,老师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像这样的现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并不陌生。其实,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注意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以学为乐的正确态度。创设情境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或运用实物演示,或借助图画再现,或联系生活展现,或凭借语言描绘,或播放乐曲渲染,或扮演角色体会,或运用课件展示……
如随文识字“胳膊”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出示“胳膊”,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月字旁,左右结构,形声字)2.“胳膊”在哪?指给我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肉——所以都是月字旁)3.下面老师带你们去拍x光片,请同学们挺直胸脯。首先,我们看见了笔直的脊椎骨(教师指着“膊”中的“丨”),接着我们看见了一根一根的肋骨(教师指着“膊”中的“冃”),最后,我们看见了怦怦直跳的心脏(教师指着“膊”中的“丶”)。
二、开展游戏,吸引注意力
课堂上开展游戏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拼音体操”——以形体动作记忆字母,游“成语迷宫”——积累运用数字成语,“登山比赛”——认读拼音或生字,“孙悟空打妖怪”——纠正错别字或写错的音节……
如第三册园地4的“我会读”(扫地、提水等一类的动宾词组),可能有的老师一读而过,而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2.说规律(带点的字是动词,都是“扌”部)。3.做游戏:你说我做,我做你猜。4.照样说。由于形式多样,循序渐进,学生一直处于亢奋中,一个个词从学生口中蹦出:打羽毛球、拉车、找东西……
三、静心倾听,培养注意力
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谦恭的学习态度,只有认真倾听,你才知道别人讲了什么,才能从别人的讲话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
朗读是每一个学生必练的功课,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要求。为了培养其注意力,笔者要求学生按朗读姿势坐好(人坐正,双手捧打开的书,书立在桌上),先分段朗读训练,要求读者大声读,听者认真听,仔细看,留心有无读错并帮其纠正,再开展朗读接力训练。如果学生开了小差,自然不知道前者读到哪里,更无从判断。而后,针对朗读提出阅读思考题,以读促思,读中带思。
四、自主识字,训练注意力
二年级识字量大,若求全求多,面面俱到,必会产生疲劳。因此,每课生字笔者只抓少量几个重点讲解,其他由学生以“小老师”角色运用一年级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如第三册第27课“份、粉、昨、晴、姑、娘、妹、读”8个生字,笔者以“姑、娘、妹”为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几个字的共性,再区别部首女和独体字“女”的不同。笔者是这样说的:女字旁是懂礼貌的孩子,为了让别的部件站,平伸的双手缩回去了,斜斜地插在口袋里,十分优雅地和其他小朋友站在一起。教师示范书写“女”,指名演板,其他练写,并比较点评,帮助学生写好“女”部,再把其他部件补上,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各部件互相兼容。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智”去育,不断地探索、积累“勾魂术”,课堂上就会多一点色彩,少一点乏味;多一份收获,少一份遗憾。(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