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生往往缺乏自信,依赖性相对较强,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因此中职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中职学生进行分析,尊重共生、竞争、合作和寄生等生态特点,运用适度原则、生态链原理与限制因子定律推进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一、生态学适宜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生态通常是指一切生物的自然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以及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专门科学通常称为生态学。生态学又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前者研究作为个体的生命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后者研究生物群体与其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生态模式或者生态视野是人从整体上认识,以全方位、多角度去研究并效法它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运用模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度显示出生态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毫无疑问,人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各种教育的作用使人们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教育本身对生态化必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生态视野下的生态系统是以生物群落作为基础,在特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具体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之间,能够通过不断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进而形成相互作用与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中职学校、中职学生管理部门、中职学生管理人员、中职学生群体、中职学生个体、相关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等多种因子完全可以构成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对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而言,管理者是老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或家长,中职学生是被管理者。试想如果中职管理方面的教育规律不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相适应,必然就会造成中职学生形成敌对的心理,从而使中职管理工作收不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因此要促进中职学生良性发展,就必须保持中职学生行为与中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制约性与平衡性,换言之就是保持中职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性。
  二、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不够生态化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在很长时期以来,占据主导型的模式是以管理者的教师作为中心来开展的,偏重于制度管理,侧重于纪律约束,中职学校管理者对中职学生有绝对的权威。这种学生管理方法与生态化的要求相去甚远,具有明显的违背生态要求的特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以管住学生为目的,因为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认为,在复杂的中职学校教育系列活动中,为了有效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推进,有效保证活动的效率与效益,中职学生就应该被管住管好。因此在传统意义上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自然围绕如何有效地管住中职学生这一目标而开展管理活动,实际上是把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迁移到中职学生管理中,极大地忽视了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生态型。很多学者已经发现当前的中职学生管理已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把中职学生当做了手段。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太偏重于制度约束和量化考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认为能够被管住,必然制定出严格的与周详的中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必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将这些制度不断进行演进和细化,使学生时时处处被繁琐的规章制度所控制、监督和惩罚。结果是在强大的制度权威的中职校园文化环境中,中职学生被这些制度缚住了手脚不得自由,要么成为听话温顺的小绵羊,要么不断承受很多制度的约束与惩罚。传统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受科学主义思潮影响,片面地认为量化或数学化是管理科学方法的显著特征,管理者认为量化可以避免人的主观情感的干扰,可以精准地对中职学生的管理活动进行预测与调控,从而实现对中职学生科学而且有效教育管理,由此带来的是对中职学生管理实行量化方法,并且推崇将班级管理建立在学生考核分上等做法。实际上。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如果制定太多的规章制度,过度限制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会妨碍学生的发展,而且重要的规章制度的重大遗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生态化完善方向
  中职学生的管理同样可以具备生态系统的特点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推进。生态管理模式要想收到良性效果,自然有自身的独特习性。中职学生的特殊的生态特点在于同济依慕型,一般在同龄人或同辈人之间具有依慕关系。当然,同济依慕关系是彼此平等的,而且是群体力量的产生的基础。因为中职学生结成生态群体能满足个人合群的合理欲望翻。在中职学校,这种合理的生态系统中,敏感因子可以包括中职学校的自然环境、中职学校规章制度、中职管理人员、中职学生、半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专业教学环境、其它社会环境等因子,这些生态敏感因子通过错综复杂的联系而产生相互作用以及与生态主体开展和谐互动实现中职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中职学生成长是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生态系统的调节应遵循生态规律中的最适度原则、生态链法则、耐度定律与限制因子定律。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生态链有机制、人员、制度与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交换能量源,如果能够通过这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就能够优化管理生态环境内部结构,促使对学生成长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为促使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可以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学生管理条例。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建立合理的队伍,主要由专职(兼职)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党政干部组成,或者学生处(科)与团委部门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还有相应的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人员等。
  学生管理工作生态链依赖于信息流。对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应该要重视以信息流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构建的生态链。管理者要在工作中要深入到班级,深入融入到中职学生当中,了解并尊重他们,准确掌握学生的群体特点和每一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创造和接受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总之,如果生态模式引入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自然能够建立了基于生态模式的学生管理体系,根据生态模式的学生管理工作原则与学生管理生态链,更好地开展好并提升中职学生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各个群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彼此之间竞争加剧,人们参与城市管理的意愿不断增强。而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
20世纪未期电动自行车被引入我国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电动自行车在我国的许多城市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量和保有量大幅提升。在欧美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自2007年全面推行以来,为许多农村贫困居民提供了生活救助。然而,农村贫困形势仍然严峻,且低保救助实施后,随之而来的
预防性保护作为一个外来词,21世纪初传入我国并逐渐进入遗产保护体系.目前西方博物馆/艺术品保护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关于预防性保护的知识体系和规范性参考框架,而在不可移动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五级财政中的最底层,长久以来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协调地方税收、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到来,包干制财政体制时
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教育既有地域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紧临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其战略位置
从古代记号的标注。到今天通过精练、简洁的图形传达一定含义的传播符号,这些逐步完善的创造性表明,标志是一种创造性的符号,向人们展示特定的含义,并且通过这种典型性的符号特征,向外界传递特定的信息。基于这种强烈的视觉语言特征,使得标志作为一种图形传播符号,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被人们快速的理解和接受,并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化的视觉语言。既然标志具有很强烈的传播性,那么怎么才能设计出来一个好的标志呢?如果我们看到
社会平安和谐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地方政府健全治理机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指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期刊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我国实践教学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角度看待,不同机构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传统教育理论等方面对实践教学理论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冲击。本文从实践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实践教学的定义、指导思想、意义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