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客家门匾的文化内涵及影响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i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赣南尤其是在上犹县,门匾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现象,新房老屋的门额上一般都会有门匾,门匾在当地人的眼中是对客家祖先精神与理念的传承。同时,门匾可以成为家族的一种精神寄托,不管身在何处,均会唤起成员的同属感,成员虽然远离祖居地,仍以家族的荣耀而自豪。
  关键词:客家;上犹门匾;崇宗敬祖;崇文重教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023-03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支,本为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人,从东晋时候起因战乱、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不断南迁,定居于赣、粤、闽边三角地带,与当地土著居民交往,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民俗风情与文化。关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学大师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等著作中认为,客家民系是经历了历史上五次大的迁徙活动形成的产物。
  
  二、上犹客家门匾
  
  江西省赣南地区是客家先民最早的聚居地、集散地,被誉为客家人的摇篮。上犹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南边陲、赣州市西部,位于罗霄山脉南端,西北部地区群峦叠嶂,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十几座。
  “客家门匾”,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在上犹客家人的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下来。客家门匾源自于汉魏时期的门阀制度,所谓“门阀”,原指中国古代达官贵人大门外的两根柱子,左边称”阀”,右边称“阅”。因古人常用他来榜贴本户的功状,故阀阅又成为做官人家的标志,凡世代为官者,均可称为阀阅或门阀士族。门阀制度本原本产生于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中原地区,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客家人把这种门阀制度转变成为现在上犹的门匾。
  在江西的上犹县,居住着50000多户人家,就有40000多块门匾。门匾就是客家人在民居大门的门框上制作一块长方形匾框,内容题材有的取自屋主先人的事迹、典故;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使之成为客家人缅怀先祖,激励子孙,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及维系家庭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方法。客家的门匾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叙述者一个故事,表达屋主的理念,并随着家族的繁衍而世代相传。客家门匾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实属罕见,堪称客家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对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金额民族史以及客家文化的演变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科学价值。
  
  三、上犹客家门匾的文化内涵及影响
  
  上犹县的客家门匾,表达了屋主的身份与好恶、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它们用最简练的方式,言简意赅的体现了屋主的处事哲学和生活态度。一幅门匾,就是解读一个家庭的卷首导言,阐述门第士族的点睛之笔,无不蕴藏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上犹门匾体现了客家人崇宗敬祖的思想
  客家人远离故地,极重视传统,不忘本源,他们将宗族的渊源以及先人的事迹,一并写入门匾。从中原到南方,从唐末到明清时期,历经时间、空间的大跨越,在历尽艰辛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总是记得自己的祖宗次第,家族中的任何一支铭记本族的渊源,并且各支系之间也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客家的先民大多是豪门名族,保留当年的显赫身世,更要以自己高贵的出身作为发展延续的精神支柱,以此激励自己的后世子孙有所作为。
  上犹县客家门匾题词中的三种类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寻根思源、崇宗敬祖的移民文化。
  第一类:以郡望为题。例如钟、陈、赖等姓的“颖川流芳”,以上几姓出自颖川郡。王姓、易姓等的“太原遗风”,注释两家望出太原。罗姓的“豫章遗风”,表明罗姓出自豫章郡。黄姓的“江夏渊源”,说明黄姓的发源地在古代的江夏郡。其他的如肖姓的“兰陵传芳”、熊姓的“江陵衍庆”、徐姓的“东海传家”、侯姓的“上谷家声”、邹姓的“东鲁名家”、等。。
  第二类:以姓氏来源为题,例如傅姓的“版筑家风”,凌、凌姓的“冰清流芳”“冰清玉润”等。
  第三类:以先辈名人为题。
  1、以名人的字号或官职为题,如范姓的“文正遗风”、陶姓的“五柳高风”、朱姓的“紫阳世泽”王、卢、杨、骆姓的“四杰传芳”、钟姓的“越国流芳”、钟姓的“文林第”、蔡姓的“端明衍庆”。
  2、以先辈的传说和史实题词,如凌姓的“六印征祥”、阳姓的“玉种兰田”、杨姓的“清白传家”、欧阳的“夜读传芳”、袁姓的“卧雪高风”、戴姓的“夺席遗风”、邓姓的“云台光辉”、蔡姓的“洛阳世第”、杨姓的“四知传家”、田姓的“紫荆传芳”等。
  3、以先辈的著作为题词,如、张姓的“金鉴流芳”、戴姓的“礼经世泽”、孔姓的“圣裔仁居”、周姓的“爱莲遗风’,等。
  上犹的客家门匾大多数是各姓氏世代传承下来的,为各姓专用,有些也可通用,但是都打上了客家人姓氏、祖居地、郡望和迁徙路径以及繁衍的明显印记,每一块门匾都是一部“微型族谱”,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是上犹客家人崇宗敬祖、家族繁盛的重要标志。
  客家人的祖先原本是中原望族,在社会上就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们以门匾的形式,宣扬历史上本族人对社会贡献大、作用大、影响大,借此以提高本家、本族的社会地位,以此更深更广的介入当地的社会生活。这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土客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有很深的矛盾,藉此客家人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最初的时候,客家的先民们是受到当地土著人的歧视的。比如开荒、种地要征得本地人的同意;要建房必须要先向他们买地,做生意每家店铺还有向当地的大户交税等等。每当客户人交租送谷到本地人家里或把柴卖到本地人家里,常常会遭到这样的臭骂:“出去,出去!到外头坪下等,烹臭热濑(汗臭)。”在上犹的营前,至今还有客家人过七月十四,当地土著过十五的习俗。原本在上犹不管是客家人还是当地人都是七月十五过中元节,每次到十五这天不管客家人多早到赶圩,好的猪肉都会被当地人先买,(用猪肉祭祀祖先),只剩下不好的碎肉和内脏,所以后来客家人约定十四,提前一天去买猪肉过中元节,就形成了现在的习俗。
  客家人在南迁的过程中,还带来了中原地区较为严密的宗法制度。客家人是在不断地迁徙中形成的,从中原地区迁入赣闽粤等地,大多数居住偏僻山地,只有大家团结协作披荆斩棘开疆拓地才能安家立身,客家极重视宗族血缘亲情,以血缘为纽带,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在家族世系中,虽有亲疏远近之别,但仍然按世辈排序称谓,在四代至五代内习用叔公、伯、叔、兄、弟称呼,即使走到别地,依然沿用本家称呼。对于分支别居的客家人来说,离开自己的亲人和祖居地之后,不免感到空虚和孤独,门匾可以激唤科技人的崇宗意识,它就像一根:“红线”,把同宗同谱的人的思想感情连接在一起,不管分居多远,总能心心相印;不管是否相识,只要看见“门匾”并能道出点本家的世系源流来,就会得到屋主的热情款待,胜若久久出门在外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而远道而来宗族 的来访,东道主也倍感荣耀,来访的宗亲越多,说明他的家族势力越大。
  
  (二)上犹门匾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
  勤俭耕读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属书香世家,本来就与“文”有缘,受到了中原的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中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加之逐渐南迁定居于“百越之地,蛮荒之域”,这些地方人口繁衍地少人密,为求生存只好出外谋生,谋生就要有文化,因此注重文教,力求让家族中的子弟“知书识礼”,当时的科举功名也成为客家社会衡量人们价值的重要标尺,上犹地区从唐朝开始至清代,科举中第者翰林2人,进士72人,举人44人,明净、贡生共499人。“门前一对桅杆竖,表旌门第是书香”,对仕途的极度关注和对科举功名的过分追逐,客观生形成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民风,在上犹的风格各异的门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读书济世的文化教育,客家地区是山区,经济落后,仅靠农业生产,难于生养不断膨胀的人口。“迫处五岭问,犹不屈己从人”的客家人自然不会向环境屈服。他们要生存要发展,除了继续迁徙外,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更何况,“耕读传家”本来就是中原汉人的生存之道,客家人固守中原文化传统,外出求学蔚然成风。客家先民大多数来自中原地区,虽则不全是出自名门望族,却因接近政治中心,政治观念与国家意识相对较强。但是随着被迫屡屡南迁,客家先民慢慢被政治边缘化。然而,这种情形不仅没有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关心,相反,在漫长的岁月中,更增添了这种读书济世的情愫。在上犹的门匾中,如胡姓的“苏湖世第”、朱姓的“考亭遗风”、李姓的“青莲遗风”、欧阳的“夜读传芳”。这些门匾都表达了上犹客家人对知识的重视,对人才的尊敬。能够考取功名当然是好事,但现实中并非每人都能够“一举成名天下知”,即使做不了官依旧能够依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赖谋求生计,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文化的积累沉淀,对教育后代有很大的帮助的。第二类:修身律己的道德教育,“修身齐家”,出自《大学》中的八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注重的就是个人的修养,以小见大。此类型的门匾有袁姓的“卧雪高风”、杨姓的“清白传家”、曾姓的“三省传家”、吴姓的“让德流芳”等,这些门匾标示的就是本族人恪守的一种家风。他们都是注重个人的修养,端正家风,以励后世。
  门匾作为一种家风,家训,对本姓家族进行行之有效的家教。家族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家长以身示范,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颜之推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就是说,同样一句话,人们总是相信亲近的人,同样一个命令,人们总听从自己敬佩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门匾中的寓意是一个家庭成员自幼年起便在父母,族中长者的潜移默化下,理解接纳,对行为的养成起到很好的作用。
  上犹客家门匾的内容题材多取自于历史典故、先哲名言、显示其家族的高尚品格,门风淳朴,涉及处事之道,如兄弟和睦、互谦互让、尊老爱幼等,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而且还能缓解社会的矛盾。门匾的这种家庭式教育在各个姓氏家族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对后代的整体素质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他文献
甲硝唑治疗酒依赖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肝脏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后的乙醛不能继续氧化,导致乙醛在体内积蓄,产生类似戒酒后的双硫仑样反应,如心慌、心悸、恶心、呕
音乐形象一词,是近代音乐史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也同样是音乐美学论坛上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它的最早出现,虽然只是19世纪前后的事,但与其相关的论述,却可见于人类历
【正】阮,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但许多人对它却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和感受。然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它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乐队中,它
这部报告文学展现了农村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不仅是一部农村艰难的“创业史”,而且还是一部农民的“心灵史”,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心灵变化结合起来描写。作者采用“从下到
CLEC-2是一种非经典型的C型凝集素样受体,属于钙离子依赖性受体超家族的一员。除已知的花生四烯酸途径、致密颗粒途径、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径三种经典的血小板聚集途径外,CLEC-
以黄秋葵为主要原料,研制黄秋葵运动饮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对其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黄秋葵最佳的热烫护绿工艺为料水比1 : 2,热烫液中乙酸锌0
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实施改革,才能摆脱陈旧、落后的教学思维的束缚,更有效率地提升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就是培养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起始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学〉-j和发展的关键的奠基期。然而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缺乏,政府责任缺失和市场供给的不平衡,幼儿园的两极分化和对幼儿教
一、引言(一)“她经济”时代潮流继著名经济学家史清琪女士曾提出“女性经济”的说法,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21世纪将是“她”的世纪。在“她经济”时代,女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