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人口迁移趋向调查

来源 :人口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农村人口是总人口的主要组成部份,农村人口的迁移趋向,即他们是否打算迁移和向何处迁移,不仅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变动,也影响着总人口的空间再分布过程。通过迁移趋向研究,我们可以预见到农村人口的未来迁移规模及其影响。 本文所指迁移趋向是指人们是否迁居和迁居何处的倾向;包括迁往乡政府所在地和本乡以外地区的所有移居意向和行为。所用资料取自1989年下半年对浙江省义乌、萧山、海盐、缙云、新昌、普陀6县(市)18乡2559户农村家庭中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调查问卷。由于本人不在等原因(调查规定不能由别人代替),6976名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只有4874人作了有效回答,占总人数的69.8了%。
其他文献
<正>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愈来愈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展示在人们面前。对于这一课题,本文试图作一些初步探讨。 面临的挑战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量,从现在起到2000年,将逐步推向高峰。高峰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加上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操作水平的提高,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家庭有了剩余的劳动时间和剩余
<正> 人口再分布指的是人口分布的改变。在本文中,人口再分布具体的含义是各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中国的近代人口数据并不可靠,有些数据明显有误,但研究者往往缺乏足够根据去更正。赵文林、谢淑君著的《中国人口史》研究了历代各地区人口数量,并根据有关史
<正> 由于华北地区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在中国历史上曾是汉族与北方许多少民族频繁接触、交往的最重要地区,有的少数民族还在这里建立过局部或全国性的政权。因此,长期以来该区便成为中华许多民族互通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地域,在推动中国经济和灿烂文化的发展方面都起过特殊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华北地区解放后的少数民族人口状况。
<正> 我们军民共抓计划生育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密切配合、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把军民共抓计划生育作为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搞好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文明服务,不仅大大加强了军地双方的计划生育工作,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分别被评为北京军区和石家庄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受到民政部、总政群工部和河北省政府的表彰。
<正> 编辑同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蓝印”户口的出现又给本来难以承受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新的困扰。 所谓“蓝印”户口,是指在城区有效的城镇居民户口。它与现在城区居民户口的主要区别是不能随意迁往其他城镇。办理“蓝印”户口的对象是居住在本市各县区的农业人口和愿意来本区居住的全国各省、市、县的农业人口。
<正> 温州农村“女儿户基金会”的出现,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有关消息曾多次见报。“女儿户基金会”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特点?发展趋势如何?这是人们需要进一步了解的。1988年1月,我在温州市计生委和瑞安县、永嘉县、乐清县、龙湾区(县级区)计生委以及有关乡镇的协助下,对“女儿户基金会”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正> 近几年来,我们同驻地计划生育部门和有关单位联系,把计划生育列入军民共建的活动内容,军地双方受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师有36个共建点分别被北京市和区县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我师也被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和北京市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正> 年度人口计划是当年人口控制的依据。科学的、合理的人口计划将指导计划生育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反之,则不仅计划生育工作受到影响,而且中长期人口计划也难以实现。因此,研究年度人口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正> 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它的表现形式是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结合。然而,如我们所知,男女两性间不仅存在生物性关系,而且具有社会性关系,因而,并非所有两性的结合都可称之为婚姻。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结合只有同时为社会正式所确认,这种结合方可称之为婚姻。这也就是说,两性结合的社会规定性是婚姻成立的基本条件。两性结合的社会规定性从世界范围看主要表现在两个
<正> 北京市西城区现有常住人754,563人,共228,118户,划为10个街道办事处,382个居委会。驻区中央、部队、市属等单位共有686个。全区有育龄妇女174151人。几年来,我区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人口出生率由1982年的18.05‰下降到1985年的13.19‰,自然增长率由12.76‰下降到7.58‰,1985年计划生育率达到99.87‰,独产子女领证率保持在99.5%以上,杜绝了多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逐步开展了优生优育工作,加强了妇幼保健工作,连续四年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