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掌握射阳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环境质量状况,在保护区核心区外围(S1~S6)和核心区内(S7~S11)共设置11个站位,监测该水域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水环境质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选择代表性站位,测定底泥中碳、氮、硫含量以及氮循环细菌功能基因丰度.基于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射阳湖水环境现状,采用插值法探讨射阳湖水体氮、磷浓度的时空变化,并分析氮循环功能基因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射阳湖水域存在轻度富营养化问题,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冬季[(1
【机 构】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南京210036;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射阳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环境质量状况,在保护区核心区外围(S1~S6)和核心区内(S7~S11)共设置11个站位,监测该水域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水环境质量的季节变化情况,并选择代表性站位,测定底泥中碳、氮、硫含量以及氮循环细菌功能基因丰度.基于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射阳湖水环境现状,采用插值法探讨射阳湖水体氮、磷浓度的时空变化,并分析氮循环功能基因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射阳湖水域存在轻度富营养化问题,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冬季[(1.64±0.29) mg· L-1]和夏季[(0.21±0.13) mg·L-1],它们是决定该水域所属环境质量类别的关键指标.射阳湖底泥中细菌narG和nirS等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较高,其中,夏季各站位nirS基因丰度显著高于春、秋季(P<0.05).村镇污水排放和农业污染输入可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加强村镇污染源防控及农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保护区水质,更好地保护水产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应用生态工程原理,构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收割运输-生物矿质液-降脂胶囊-生物炭-护岸材料产业链,对崇明东滩互花米草进行资源化利用.运用能值分析法对互花米草资源化利用系统的能值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净收益为9.64E+09$,经济产投比为27.78,均高于相似的海岸生态经济系统和其他互花米草生态工程.降脂胶囊子系统在所有子系统中具有最大的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经济净收益为9.28E+09$,占整个系统的96%.整个系统的净能值效益
基于石家庄市2016年8月31日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开展石家庄市三环内人工河流—民心河降温效应研究.结果 表明,(1)石家庄市3环内城市热场变异指数(UTFVI)范围为-0.23 ~0.37,市区城镇建设用地分布与UTFVI高值区分布相对应,城市水体及绿地分布与UTFVI低值区分布相一致,其中,民心河全线平均地表温度为35.82℃,平均UTFVI值<0.02,在城市高温区中形成条带状“冷区”.(2)民心河全线平均降温距离为165 m,在两岸缓冲区内,平均地表温度随缓冲距离的增加先迅速上升,后基
夏季是鸟类育雏、幼鸟学飞的重要繁衍阶段,夏季鸟类活动强度大,机场发生鸟击事件概率升高.于2019年6至8月对东部某海滨机场周围5 km范围内草地、海滩、林灌、湿地、农田和村落6种生境进行调查,系统分析了鸟类区系组成、群落组成和夜间活动等特点.结果 表明,研究区共发现鸟类52种,分属9目24科,其中包括夜间鸟击风险较高的鸟类4种,分别为普通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红角鹗(Otus scops)、纵纹腹小鹗(Athene noctua)和长耳鹗(Asio otus).机场受陆生鸟类和水
天气分型是近地面臭氧(O3)空气污染潜势研究的基础,是夏季大气环境管理的关键技术支撑.基于2016-2018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长沙市O3逐时监测资料和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C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 T-mode)客观分型方法将长沙市海平面气压场分为均压场型(T1)、高压底部型(T2)、高压边缘型(T3)、高压西侧型(T4)、高压后部型(T5)和两高切变型(T6)6种天气型.针对不同天气型下O3超标率的进一步分析指出,T1、T4和T
为了解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繁殖季鸟类资源现状及群落动态,于2018-2020年3-6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永德县繁殖季鸟类进行观测.结果 表明,调查期间共记录鸟类15目52科197种6135只,鸟类组成以雀形目鸟类为主,其物种数占调查鸟类总数的73.60%;居留型中留鸟有158种(80.20%),夏候鸟有19种(9.64%),冬候鸟有18种(9.14%),旅鸟有2种(1.01%).繁殖鸟类中,东洋种有113种,广布种有64种,无古北界鸟类.在不同生境中,阔叶林生境鸟类物种丰富度(121种)、Shannon-W
海涂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但其土壤结构性差,氮肥利用效率低,加之土壤钠盐含量季节与年际变化明显,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具有显著特色.盐分作为氮素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进一步明确其对氨挥发和反硝化速率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通过培养试验,设置<1(即不做盐分处理,CK)、1、2、4和10 g·kg-1共5个土壤盐分梯度,对氨挥发、反硝化速率及相关水土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盐分变化对海涂土壤氨挥发和反硝化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高盐分梯度减弱了土壤对NH4+的吸附能力,促进NH4+向水体释放,同时影响p
高强度集约化农业管理模式影响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功能.围绕我国典型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36年的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土壤: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OM)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研究了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呼吸,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微生物群落构建模型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功能微生物演替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 表明:长期施肥提升了土壤肥力,如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活性.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MNPK、OM、NPK和C
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基于MOD13Q1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辅以趋势分析、Hurst指数、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15年黔西南州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结果 表明:(1)2000-2015年黔西南州植被覆盖呈现增长趋势,空间分布呈东南部高、北部低特征,非喀斯特区植被覆盖增长率高于喀斯特区.(2)全州植被覆盖整体呈改善趋势,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40.3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炭,并利用硝酸进行改性,探究了未改性生物炭(BC)和酸改性生物炭(HBC)对磺胺氯哒嗪(SCP)、磺胺甲恶唑(SMZ)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A)的吸附性能.结果 表明,2种生物炭对SCP、SMZ和SMA的吸附过程均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酸改性生物炭的吸附速率高于未改性生物炭,且2种生物炭的反应均为自发、吸热和无序过程;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用于描述吸附过程,HBC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大于BC.在混合体系中,BC和HBC对SCP和SMZ的吸附能力优于SMA.总体而言,酸改
明确土壤N2O排放来源是阐明N2O产生机制、估算氮肥排放系数的关键.为探究外源氮施用对土壤-作物系统N2O排放的影响,以潮土为研究对象,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未施氮肥未种植玉米(N0P0)、未施氮肥种植玉米(N0P1)、施氮肥未种植玉米(N1P0)、施氮肥种植玉米(N1P1)4个处理,采用15N示踪方法区分N2O排放来源,定量解析N2O排放规律.结果 显示,与未施氮处理相比,外源氮施用显著增加土壤N2O排放总量(P<0.05),土壤本底及氮肥对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22.5%和77.5%.种植玉米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