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具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来谈谈个人的一点认识: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营造平等、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会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看图,写质量单位。如一头河马大约重3000千克;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一头鲸鱼重72000千克。让学生发现这么重的体重用“千克”做单位太麻烦,从而导入计量比较重的物体可以用“吨”来做单位的概念。学生初步感知了“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通过让学生举例、图片展示等途径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所面对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富有挑战性的。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波利亚曾说过:学生获得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我们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大胆地联想、推测、探索,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决思路,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时,我给学生做了个实验,拿了四个相同的量杯来做实验。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完成下列表格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将其提出来。从而明白因为杯子的底面积一定,即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所以水的体积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水的高度增加,体积也相应增加,水的高度降低,体积也相应减小。从而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正比例”的意义。
  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收集信息,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3.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题型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题型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散学生思维,促使思维灵活敏捷。
  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练习中,我首先用扑克牌组成了5套牌,分别是:A套:方块5、黑桃3、梅花4、红心6; B套:方块5、黑桃5、梅花4、红心4; C套:方块6、黑桃6、梅花6、红心6; D套:方块6、黑桃6、梅花4、红心4; E套:方块7、黑桃6、梅花2、红心7、黑桃3、方块6、梅花7。
  然后进行基础练习:①每套抽到6的可能性是多大?②如果抽到一张6为赢,你一定要选哪一套,一定不选哪一套?为什么?接着对练习进行加深巩固,问:现在如果要求抽到一张4为赢,你会挑第几套?为什么?最后对练习进行拓展延伸,提高难度,要求是:如果抽到一张卡号,抽到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是哪一套?
  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策略,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实践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情境:在两个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和圆柱杯里分别装满爆米花,一杯圆锥杯要2角钱,一杯圆柱杯要4角钱,你有4角钱,你愿意怎么买?为什么?接着,我又将圆锥和圆柱里的爆米花倒在一起,做成了一个近似的圆锥形,如果想知道这个圆锥形爆米花的体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该怎么测量呢?这样就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圆锥的计算方法来思考,由此得出底面半径和直径不方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底面周长再计算出底面半径,同时测量出高才能计算出体积。通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再给出数据让学生计算,这样发展了学生去主动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更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下洋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实施的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多年来语文教
信息化时代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说明了网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网络与英语阅读课各自的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优缺点,进而
摘 要: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引用真实的历史史料有利于切实提升高中历史的实际教学效率及质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围绕“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优势”这一话题进行了探究与归纳。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兴趣;认知;思维  所谓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帮助后人了解过往历史事件、人物等一切信息的总称。  一、史料的运用能有
从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进行有效的课程教学,改变以往那种“少、慢、差、费”的现象,用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其
翻转课堂的出现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设计一份具有引导价值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实现有效翻转的必要前提。作者结合《认识计算机》一
摘 要:为了解决目前教育资源在共享时方式单一、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的弊端,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深入分析平台设计的过程及其关键点,为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充分使用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113-02 收稿日期:2016-10-13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谈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知识,首先从四个方面谈了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其次讲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三个主要渠道;最后讲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需要注意它的策略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渠道;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M·克莱因说:“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更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使数学教学
整体史观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之一,包括国家发展、社会进化、全球视野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通过树立整体史观能循序渐进地形成史实知识结构,提高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的转变。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用高屋建瓴、登高望远的眼光,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史观,厘清古今中外历史的来龙去脉。  一、整体史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观察,目
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措施,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联系,以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