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炊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最新研究显示,使用生物质燃料及煤炭作为厨房用火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每年会导致430万人死亡。全球因持续吸入厨房烟雾而死亡的人数,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致死总数还要多。同时,另一项重要评估发现,来自灶火、柴油发动机、农田烧荒这类污染源的黑碳颗粒,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第二大诱因,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见,炊烟的危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国际组织和政府也在着力治理家庭烟尘污染。可是,如果真的有一天没有了炊烟呢?
  范成大曾有诗言“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若少了炊烟,这幅惬意温情的山水图就少了些灵气。“山深处,见炊烟又起,知有人家。”若不见炊烟升起,何知此处有人家?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人间烟火最旺处就是这样的:村庄有了炊烟的映衬,一动一静,彰显和缭绕着的是人间的悠闲与繁忙。他们巧妙地组成了一幅农耕文明的乡风俚俗画,静的是百年老屋,动的是袅袅升腾的炊烟,动与静不经意间的结合,如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意味。炊烟的“一颦一簇”就是一幅人間最和谐的生活画景,尤显在薪火相传和万家灯火了,这应是村庄的万古流传宁静平和的生活常态。
  如今,城市化的社会早已迈出了传统的过往。所谓的炊烟已被轰轰作响的抽油烟机以强劲的涡轮动力吸入烟机风道,不见踪影。但无法否定的是,炊烟仍存在于瞬息。在这瞬息之间,还可以依稀记得小时候悄悄推开厨房的那扇门,偷望着母亲在炉灶前忙活的身影,在那细微的烟气缭绕间,忆起熟悉的家的味道。炊烟不再拘泥于从烟囱中摇曳升空的形象,而演化成一个文化象征,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如果真的没有了炊烟,家的味道何处寻?
  而在全球的更广泛的地区,劈柴生火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稳固地位。由于经济基础所限,他们仍在村庄中每天与炊烟打着交道,或是乐于其中,或是厌烦不满。但无论如何,“炊烟是房屋升起来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是村庄的声息和呼吸。”炊烟是他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炊烟,他们从何听清楚生活的呼吸声?
  炊烟是中国家文化的符号,它是中国人骨子里永不消亡的家的方向。作为群居动物,人们,尤其是历经千年坎坷的中国人,最看重家的意味。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炊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烟火气何处而寻?如果有一天炊烟不再从灰色的瓦片间升起,游子的归心何处而安?
其他文献
湖光映柳玉蝶绕,露挂嫩草。  露挂嫩草,晨光初照人行早。  忽而浓墨分染天,雨似飞瀑。  雨似飞瀑,风吹云卷日妖娆。  浪淘沙·黄山松  独立望悬崖,无边无岸,  亭午日灼夜分寒。  却以日月光為食,誓守疆边。  往事越千年,栏杆拍遍,  北固怀古有遗篇。  再望崖边青葱绿,已入云间!  如梦令·远怀易安  春夜困倚书里,人在大明玉立。  忆君词中云,泉城争渡欢戏。  莫急,莫急,此处为君伏笔。 
期刊
盼望着,盼望着,当凛冽的风吹过树梢,刮过田野,越过山川,那洁白的鹅毛大雪就顺着寒风的足迹姗姗而来了。  故乡在北方的一座小村子里,每年一入冬,这里就变得异常萧条。光秃秃的树干,枯黄的野草,寂寞的乌鸦,以及聊聊无事的父老乡亲,似乎都在心里默默等待着冬雪的降临。  的确如此,雪是冬天的精灵,它们纷纷扬扬的姿影,点缀了冬天的纯粹,装饰了天际的颜色,让大地上的一切因为雪花的洁白,变得神圣,变得无与伦比。 
期刊
作者简介:李金惠,女,汉,四川荣县人。  诗人眼中的秋日,总是一个绝美的梦境。  阳光透过树影斑驳过年轮的印痕,似有心事的落叶无言地沉落下来,划过青葱之路。金色麦穗随风摇曳起风映的晚霞,层层渐变的云彩由浅至深,携着清浅的时光走向远方。  这个世界上啊,有些行走的人,等不到冬天就倒下了。  泰戈尔说:“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有一天,我们梦见我们相亲相爱
期刊
作者简介:管祥富,笔名萧尘,男,198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中共党员,现定居于江苏省无锡市。  在外多年,一路坎坷,身在浮尘,心中长留一块净土,那便是我的故乡,地处皖南古铜都的一个小乡村——凤心村。  听三伯伯说村名传统叫法为“闸头管家”,是前后两河的闸门所在地,村里又以管姓为主,故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本打算在村里的闸口建碉堡,因村名谐音“杀头管家“不吉利而放弃。爷爷在世时也曾说过,有一日新
期刊
作者简介:贾可欣(2001.4-),女,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  纷繁错杂的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迷惑,诸多价值观汹涌激荡,立身处世的原则似乎也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无所适从,进而躬身寻找,却最终发现,千年前的孔子已给出了答案。听,穿越千年,犹有余青……  立身之问  纲常礼教、道德规范俯拾即是,于这之中,必然有其根本,即做人之本,立身之基。倘若一个人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有什么原则是他立身所必需的呢?
期刊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天才,能够一直拥有周围人羡慕与崇敬的目光。当我还小的时候,我比同龄人更快的学会了阅读、学会了写字、学会了算数,我的试卷上也总能出现令父母满意的分数。可是,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开始明白:人生不是一张答卷,我也不一定总能找到那个正确的答案。我才知道,我并没有與人俱来的光芒,没有所谓的天赋异禀,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若想要被认可,就只能更加努力的学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汗水和雨水,
期刊
明日就要立冬了,又是一年中季节的告别。这一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闹的我一夜未眠,却没感到时间绵长,更感时间短暂,没辙,三下五除二就到了天明。究其原因,只因对秋的眷恋。  拂晓时分,天还朦胧,起得床来,出得门去,才知告别的秋雨淅淅沥沥似轻轻幔纱落下。我披着这层薄棉,向不熟悉的无名山头走去,想重温一下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感受。这时,离别秋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  一路走来,悄然无声,脚下的路虽蜿蜒曲折
期刊
本刊第2期“正方反方”栏目发表了李希光教授和谭榷同志的文章 ,对报刊言论作者是否必须署真名的问题做了讨论。两篇文章引起较大反响 ,特别是经人民网、中华传媒网等转载后
这次出国比赛的准备阶段对我们这些处于期中复习阶段的高二生来说算是相当具有挑战性。比赛的准备过程由我们利用课余完成,从英文论文写作、展板设计制作到作品打包,比赛所需要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一遍遍地被安排落实。虽然这些工作十分琐碎且不断给我们出着种种难题,但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我们只能自己从网上学习相关技能,一点点尝试着去完成。虽然一路过程非常坎坷,但最终提交完材料后还是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学习到了不
期刊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子便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应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筑就新时代的文化殿堂,让中华优秀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文化创新,不是简单地删减和增添,而是对其进行辩证否定的再创造。去粗存精、去伪求真。保留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改变的是异彩纷呈、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兼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可使其万古长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