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期的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在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已为世人所共识。虽然幼儿对生活、对自然满怀梦幻,涌动着不尽的创造灵性,但却常常面临着被习惯于用理智、知识和技术把握一切的成人所遏止和埋没的危险。特别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知识化、技能化,教学形式格式化,忽视幼儿创造性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实施新课程来,我们对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并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一、 拓宽学习空间,丰富感知,注入创新活力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感性认识越丰富,思维就越深刻。我们针对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向抽象逻辑发展的特点,开展远足综合活动,带幼儿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大社会、进入一个内容丰富、形象具体、直观的大课堂,进行语言教学。在开放的教学空间里,活教材的直接刺激,激起了幼儿的探究欲望,满足了好奇、好动、爱玩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因思维的发展而变得好问、爱说。例如,讲述活动《秋天到了》,以往的教材是一张图片或是Flash课件。教学的方式是通过图片来了解秋天的特征,按一定的句式讲述秋天的特征。在课堂中组织幼儿这样的语言教学,其教学环境、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的局限与单调,使得幼儿的思维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对秋天概念的理解是被动地接受,练习的语句也是纯技能性的,所以,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而在拓展了教学空间里,孩子们在教师积极的鼓励下,通过自身的感受、自己的寻找,发现了许多超出于图片、书本内容的秋天秘密:秋天里各种果子成熟,树叶的枯黄、掉落,生活环境的变化等等。我们在帮助幼儿积累了秋天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后,再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概括,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再来形成“秋天”的概念,从而使幼儿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方面来讲述“秋天”。既丰富了可以讲述的内容,也促进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 改变思维方式,鼓励求异,直达创新的核心
幼儿固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发明创造,像文学家那样写出新作品,像理论家那样创造新理论,但幼儿与成人的创造性思维,普通人与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乃是一脉相通的,在本质上并非两样,只不过在水平上相对有差异。因为创新意识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的发明想像,而且表现出一种求新求异、积极探索的心理意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根据故事的开头来编出符合逻辑的结尾,在游戏中发展新的主题和情节,在绘画、建构活动中表现新的构思等,这些无疑都属于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鼓励幼儿在回答问题和讲述内容时积极思考,求异求新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纵观以往的语言教学,此类求异的形式也为教师所采用,然因教师思维的定势及所诱导方式的不同,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说话练习“谁会飞”,教师要求幼儿按一定的句式说出会“飞”的东西。所以,当有一位幼儿说出“小鸟会飞”之后,其余幼儿的回答也因被框在了各种不同名称的鸟类和飞行器上了。此时所谓的求异也就停留在有具体形象作文作支撑的思维方式上,未能真正体现求异求新的本质含义。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中的语言活动,内容应是开放性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过程更应是主体性、实践性的。
三、 灵活运用教材,放飞想像,振起创新的翅膀
教材是教师完成教育目标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目前幼儿园使用的新教材中,目标指向创新领域的内容为数已不少。比如,美术活动中的主题画、线条造型等,音乐活动中的乐曲欣赏、音乐游戏等,语言教学中此类活动更多,有仿编儿歌、续编故事、主题讲述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首先,我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使幼儿的想像有生长的基点。我们都知道幼儿经验的真正获得主要源于直接的感知和生活的实践,思维的发展以丰富感知为基础,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内容使幼儿的思维有发展基点。如:讲述活动“我的生日”,幼儿可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讲述过生日的情景,也可在此基础上发挥想像,描述以后过生日的情景。若教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或是与幼儿生活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则产生的结果就会因幼儿缺少经验而使思维发展受阻,以至想像不出内容,也就谈不上促进语言的发展。
其次,灵引导幼儿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我们用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各科教材,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语言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充分发挥一个好教材的多种目标指向功能,而且可以帮助幼儿把获得的知识与概念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引导幼儿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如:我们把《啤酒桶波尔卡》、《洋娃娃的葬礼》等一些旋律优美、富于想像的音乐用到语言教学中,让幼儿听音乐编故事;还把一些色彩鲜艳、画面抽象的美术作品也运用到语言教学中,进行看图编故事,或是给幼儿欣赏一些哑剧、木偶剧,让幼儿猜内容、编情节,以及组织幼儿进行改编歌词、介绍作品、畅谈未来等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结合自己在音乐、美术、表演等方面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想像,来创编故事的情节、内容。如对美术色彩中暖色、冷色的情感处理,孩子们编出了不同天气、不同心情、不同情节、不同结果的故事内容。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虽然有了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有了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但因他们接触社会不久,知识经验较贫乏,思维方式也有局限,所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继续重视语言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珍视孩子的好奇、探求欲,保护孩子的创造灵性,给予孩子想像创造的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孩子们的头脑中永远充满问号。在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育形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一批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勤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
一、 拓宽学习空间,丰富感知,注入创新活力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感性认识越丰富,思维就越深刻。我们针对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向抽象逻辑发展的特点,开展远足综合活动,带幼儿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大社会、进入一个内容丰富、形象具体、直观的大课堂,进行语言教学。在开放的教学空间里,活教材的直接刺激,激起了幼儿的探究欲望,满足了好奇、好动、爱玩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知识及其表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因思维的发展而变得好问、爱说。例如,讲述活动《秋天到了》,以往的教材是一张图片或是Flash课件。教学的方式是通过图片来了解秋天的特征,按一定的句式讲述秋天的特征。在课堂中组织幼儿这样的语言教学,其教学环境、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的局限与单调,使得幼儿的思维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对秋天概念的理解是被动地接受,练习的语句也是纯技能性的,所以,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而在拓展了教学空间里,孩子们在教师积极的鼓励下,通过自身的感受、自己的寻找,发现了许多超出于图片、书本内容的秋天秘密:秋天里各种果子成熟,树叶的枯黄、掉落,生活环境的变化等等。我们在帮助幼儿积累了秋天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后,再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概括,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再来形成“秋天”的概念,从而使幼儿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方面来讲述“秋天”。既丰富了可以讲述的内容,也促进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 改变思维方式,鼓励求异,直达创新的核心
幼儿固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发明创造,像文学家那样写出新作品,像理论家那样创造新理论,但幼儿与成人的创造性思维,普通人与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乃是一脉相通的,在本质上并非两样,只不过在水平上相对有差异。因为创新意识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的发明想像,而且表现出一种求新求异、积极探索的心理意识。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根据故事的开头来编出符合逻辑的结尾,在游戏中发展新的主题和情节,在绘画、建构活动中表现新的构思等,这些无疑都属于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鼓励幼儿在回答问题和讲述内容时积极思考,求异求新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纵观以往的语言教学,此类求异的形式也为教师所采用,然因教师思维的定势及所诱导方式的不同,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说话练习“谁会飞”,教师要求幼儿按一定的句式说出会“飞”的东西。所以,当有一位幼儿说出“小鸟会飞”之后,其余幼儿的回答也因被框在了各种不同名称的鸟类和飞行器上了。此时所谓的求异也就停留在有具体形象作文作支撑的思维方式上,未能真正体现求异求新的本质含义。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中的语言活动,内容应是开放性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过程更应是主体性、实践性的。
三、 灵活运用教材,放飞想像,振起创新的翅膀
教材是教师完成教育目标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目前幼儿园使用的新教材中,目标指向创新领域的内容为数已不少。比如,美术活动中的主题画、线条造型等,音乐活动中的乐曲欣赏、音乐游戏等,语言教学中此类活动更多,有仿编儿歌、续编故事、主题讲述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首先,我们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使幼儿的想像有生长的基点。我们都知道幼儿经验的真正获得主要源于直接的感知和生活的实践,思维的发展以丰富感知为基础,贴近幼儿生活的教材内容使幼儿的思维有发展基点。如:讲述活动“我的生日”,幼儿可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讲述过生日的情景,也可在此基础上发挥想像,描述以后过生日的情景。若教材脱离幼儿生活实际或是与幼儿生活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则产生的结果就会因幼儿缺少经验而使思维发展受阻,以至想像不出内容,也就谈不上促进语言的发展。
其次,灵引导幼儿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我们用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各科教材,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语言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充分发挥一个好教材的多种目标指向功能,而且可以帮助幼儿把获得的知识与概念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引导幼儿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如:我们把《啤酒桶波尔卡》、《洋娃娃的葬礼》等一些旋律优美、富于想像的音乐用到语言教学中,让幼儿听音乐编故事;还把一些色彩鲜艳、画面抽象的美术作品也运用到语言教学中,进行看图编故事,或是给幼儿欣赏一些哑剧、木偶剧,让幼儿猜内容、编情节,以及组织幼儿进行改编歌词、介绍作品、畅谈未来等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结合自己在音乐、美术、表演等方面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想像,来创编故事的情节、内容。如对美术色彩中暖色、冷色的情感处理,孩子们编出了不同天气、不同心情、不同情节、不同结果的故事内容。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虽然有了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有了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但因他们接触社会不久,知识经验较贫乏,思维方式也有局限,所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继续重视语言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珍视孩子的好奇、探求欲,保护孩子的创造灵性,给予孩子想像创造的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孩子们的头脑中永远充满问号。在开放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育形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一批善于思考、乐于表达、勤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