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商震《无意打扰》(组诗)即“眾生相”有点说大的话,那么,《无意打扰》(组诗)至少是商震“有意”掀开这纷繁人世的一角。是的,面对生活的常态,究竟是用精致的散淡去涂抹它,还是善于“打开”被常态遮蔽了的“图景”,这考量着诗人是否拥有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洞察力,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炼就”洞察力的范本。
再现一个“无意”打扰而“有意”的世界
是的,诗人的心灵正如一个储藏器,收藏着无数种感觉、经验、现状、词句、意象……如此众多的集成,特别是它们在组合过程中所发生的沟通、冲撞、挤兑、融解所形成新的东西,这是连诗人自己最终都无法把控的诗魅。可见,商震《无意打扰》(组诗)之所以有价值、令人感兴趣,并不是为了他个人的感情,而是为了他生活中特殊事件所激发的感情。在商震看来,诗歌的个性,只有在语言这个特殊的工具里,让种种印象和经验在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从而衍生出一个“无意”打扰而“有意”的世界:
你说吧你们说吧
我在听
我的舌头也是耳朵
你吻吧你们吻吧
……
舌尖上有蜜也有毒
更多的时候
毒都穿着蜜的衣裳
人体上这个不大的器官
可救世可误国
……
我每读一段历史
舌头都要颤颤抖抖
——《舌头》
关于舌头,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时代的、命运的、族群的等等,单就汉字里的祸从口出、唇枪舌剑等等就足以组成一个“舌史”。商震正是把住了“舌”这个“泛社会”的文字肌理,巧用这个琳琅满目的文字棱角来“对应”变幻莫测的时代棱角,让舌像与世像就好像是一对同胞兄弟,有着血脉、命理、基因上的“相仿”与“磁吸”。秉承这样的“吸附”效应,商震在其中进行“无缝对接”,让那些文字的、时代的、宿命的、种群的“脉象”在他的思量中寥寥数笔,即刻成形。相比较当下诗坛那些所谓“高屋建瓴”、仰仗语言风暴的诗作,我更喜欢商震“一针见血”的即兴之作。这些语言,看似俗语、口语,间或还带着个人的腔调,反而从根本上降低了“二度语言”的发力。这种直接吸附生命的张力,而不是语言张力的诗,我把它叫“素诗”。这样的素诗,因为语言不急于去承担“二度语言”的功能,往往让读者“零距离”感受到诗人的率性和豁达,可以直接抵达诗歌的“气场”,感受到诗歌的“脉动”与“气息”。
讽喻,在商震的诗行里一直是一条“暗线”。有意思的是,他的“暗线”不是绵里藏针,而是“明里藏针”,他不怕你“看见”(悟出),就怕你看不见。同时,商震的讽喻诗常常有着“捥逆”的效果,类似于反制或逆袭:“乌鸦的巢穴/挂在冬天的枯枝上/抬头望去是一团黑影/此时乌鸦不在巢中/而太阳像一块冰/落在乌鸦巢上”(《看乌鸦巢》)。一般擅长讽喻的诗人,不少人爱用“无厘头”的写法,诙谐而幽默。而商震则不同,他的讽喻不玩“无厘头”,他擅长的是“冷幽默”,就像是乌鸦这个“天下一般黑”的鸟类,诗人却一反常态“反制”出乌鸦“黑黑的身体上有鲜明的四季/心里也会有不同的太阳”的另类察识。由此可见,一个诗人对自然、对社会的直觉,这多半源起于自己对自己有着“阻断式”的自醒。商震很善于把握对时代察识的“诗性刻度”,他的刀法,近乎“素刀”,入木三分,却又刀刀于“刃”中,游刃有余。
寻找一把打开常态化“生活结点”的钥匙
读商震的诗,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世间所有高贵卑贱的东西无一例外地被诗人纠集着、平视着……另一方面,商震对诗意的铺排常有一串“待打开”的结点随之延长。在他看来,诗最忌讳的是在诗意铺排之后内容还是停留在“横陈”的并列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眼到”而“心不到”。也就是说,一个意念必须跟着语词来“缓解”和“分配”惯常的生活模式和恒定的生活原像,要改变惯常的生活模式和恒定的生活原像就要唤醒或钝击常态化的生活“结点”,有了这个前提,诗写的空间才能被欣赏者“侵入”。
开清扫车的司机
坐在驾驶座上洋洋得意
嘴里叼着烟
眼睛望着天
好像开的是坦克
对面来了一辆洒水车
播放着乐曲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两车相近的时候
开清扫车的司机
就把烟头扔到对面
让洒水车帮助他
把烟头熄灭
——《小城故事多》
“两车相近的时候/开清扫车的司机/就把烟头扔到对面/让洒水车帮助他/把烟头熄灭”。这一幕,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结点”吗?面对这样的“结点”,商震不评判、不展开、不渲染,留给读者去“侵入”。是的,商震的即景即物,表面看来好像是一时兴起,然而,当你“会心”于他所描述的即景即物之时,你往往又会在“峰回路转”中获得一种“意外感”。他所营造出的戏剧化效果,少有设计的痕迹,多有“突如其来”之得,这就是诗人的功力所在。我一向认为:诗的功力正是广阔人生阅历和宏富的学养融渗而成的,尤其是商震在谙熟人性复杂的心理信息脉冲中所浸透的“心迹”给了他的诗歌极其广阔的表达空间。
在商震身上常有“不一样”的心结,类似于“异端”,我很喜欢这种莫可明状、突如其来的“异端”。有言道:异质环境下的异样之心,这看起来挺符合《日出》的写作处境:“在外地要开几天的会/我住的宾馆/建在一座山脚下/我房间的南窗/距离山体不足二十米/我站在窗前/总感觉阴天多晴天少/经常是别人/在享受中午的时候/我还徘徊在早晨/有个中午/朋友们都在说日已中天了/而我却看到/太阳刚刚跳出山脊”。的确,心无异何有异景,心无异就算是“我房间的南窗/距离山体不足二十米”,白天还是白天,中午还是中午,阴晴还是阴晴,就算是“有个中午/朋友们都在说日已中天了/而我却看到/太阳刚刚跳出山脊”,那也是心异之下的异样“景别”。 当然,在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里,我們还看到他“过滤”现实的另一种“心结”,也就是他用汉字来粘合世界碎片的“心动力”。像《汝窑青瓷》:“案头的器皿/我该叫它什么/叫它盏时,用来盛茶/叫它杯时,/用来盛酒/叫它碗时,用来盛月亮/还可以盛一条江一片海一汪泪/更多的时候/我用它来盛银河”。在这里,青瓷之“大”,可以“用它来盛银河”,青瓷之“小”“可以盛一汪泪”;青瓷之“大”,“无论风卷云舒/还是世道翻覆/它都用金钩铁线/记载在开片里”,青瓷之“小”,犹如“看着我温润的爱人/玉一样的光泽”。真可谓:世事风云,罩在青瓷,必是一场天上人间、悲欣交集。同样,像《春梦》《初春的雪》《元夜》等诗篇汇集了商震平日少有的“柔顺”,情到深处“就是一场茫茫大雪”,就是“墙越厚/你的模样越清晰”,就是一场雪的纠葛,就是一次驳杂人生的感悟。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雪落到哪里”,哪里引来沧海一粟,这一“粟”足以纠结或左右即将到来的一切。
以“开放式”的公众言说方式来呈现诗意
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还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诗歌真的不是那种曲高和寡的东西,真的不是那种“写”出来的东西,而是你的品格的“外延”、言谈的“投影”、秉赋的“惯性”等融渗出来的“符号”。尤其是口语写作,它的特质正是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片断的、细节的、档案式的描述和零度的诗。也正是这样,商震所希望的诗应该是清醒的、不被语言所左右的、拒绝升华的中性的写作:
76岁的张新泉老师
给我发来一个网络链接
说:点开可以查到
你所在小区的天气
你周边的街道和各种门店
重要的是能查看到
50米以内的红颜
我给张老师点赞
并说:天气、街道
以及各种店面
都不是我要关心的了
红颜我倒是想看看
想知道现在的人
把长成什么样的美女
当作红颜
还配不配知己这个高尚的词汇
——《与张新泉老师微聊》
商震的诗很少有“大设置”“大规划”的写作,但一点都不影响他在即兴、随机之处的机警与机锋。这一首由一次“微聊”所引发的“事态”再次说明了:诗歌写作随着“开放式”公众言说方式的改变,使诗歌涉世之深之广之宽之大前所未有,这也给像商震这样的诗人更加广阔的言说舞台。可以说,商震的口语诗甚得其道,他的诗总是徐徐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步步为营,许多被遮蔽了的世象总能在他不经意的笔触之间被翩然掀开,给人以钝击的力量。
当下,很多人对“口语诗”的是是非非展开论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那么,“口语诗”究竟要以怎样的面孔出现?我的判断尺度是:诗歌传递的语词可以“口语化”,诗歌最终的诗性不可“口语化”。也就是说,真正好的“口语诗”是把阅读的门槛降低,而把审美的门槛加高,即“口语诗”不是写到口语为止,而是写到口语以外。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就是最好的证明:“晚上我熄灯上床/睡得迷迷糊糊时/听到窗外一只猫仔在叫/叫得如泣如诉撕心裂肺/吓得我赶紧用被子把头蒙住/我相信就是那只/捕食了麻雀的猫在叫/吃饱了的猫/才有这么大力气/向春天哭诉/猫的叫声停止后/我爬起来走到窗前/猫已经走了/地上隐隐约约留下一串/凋零的梅花。”是的,商震口语诗的特质就是去修辞,去装饰,他通过不露声色和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自己处于诗歌的现场、语言的现场,保持内心的完整,做到真正的原创,从而让诗歌回到它的原初形态。
让诗人说人话,让诗歌接地气。好的口语诗说穿了就是一种老实和厚道的诗,就要有一种“难得糊涂”的美,有一股“拙气”的美。在看似平白、直观的诗句中深藏生活与生命的不可逆与神秘性,这便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笔法。商震的诗就有这种“说人话、接地气”的特性,他的诗往往“杂陈”形形色色的“众生态”。在他的笔下,芸芸众生“杂陈”在一起,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中庸之合。正是诗人“杂陈”所就,“杂陈”所依,“杂陈”所得,进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诗歌时事”。
在高速路上开车
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
我的车缓缓地
走到了事故现场
一辆宝马轿车撞到一辆大货车上
右侧翻在路边
一辆凌志轿车又撞到宝马车上
左侧翻在路中间
我赶紧拿出手机拍照
迅速地把这场
与己无关的事故
发在网络上
——《车祸》
商震“过滤”现实的能力特强,他对现实“过滤”,既不一味地以“精神吸附”为磁力,也不简单地以现实的“毛胚”为质地。读他的诗,读者会惊讶于他对现实“过滤”之时的磨擦与渗透,而不是那种“过滤”之后的诗意沉积。就拿《车祸》来说,看似一次车祸现场的“复制”,其实是在“搔”中国人之“痒”。比如像诗中“晒事故”之类的“好事”“从众”“看客”之类的“群像”。这样的井坊一隅,你说是“国粹”也好,“众生”也罢,我们只管把它称之为芸芸众生态。
当想象力一旦变得实用,就会变得具有一种生产能力,成为一种再造现实的主导力量。商震偏爱写素诗,就连“虚构”这样“可能”的诗也会变得朴素起来,这是商震在诗歌“雅”与“俗”的勾连中的处置能力。他的素诗,外窥涉及景、物、事、人,内窥涉及命、理、气、节。小至一个底层人物,大至一个国运时事,这些“众生相”都会在诗人素诗的世界里一一浮现:生活的序列、因果的事象、自然的逻辑、驳杂的时代……这一连串纷至沓来的“物证”不正是生活中的“结”与大千世界的“常”相辅相成的“原态”吗?不难看出,商震诗歌最大的妙处,无论是可见的空间,可听的时间,还是它可触的生命,可感的经验,这“四可”的情感法则和思维法则构成了他诗歌“别样”的世界。当我们读完商震《无意打扰》(组诗)时,我们是否还在为有“难度”的诗歌写作寻偏方觅良药呢?是否还囿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纠结之中呢?其实,诗歌有时真没那么复杂,作为诗人有时就是在享受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自己不断写下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你可以说是用汉字来粘合世界的碎片,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底色和世态的暗涌在漫开,在流淌,这也正是我极力以商震《无意打扰》(组诗)与大家共享的真正用意。
责任编辑 歆 瑶
再现一个“无意”打扰而“有意”的世界
是的,诗人的心灵正如一个储藏器,收藏着无数种感觉、经验、现状、词句、意象……如此众多的集成,特别是它们在组合过程中所发生的沟通、冲撞、挤兑、融解所形成新的东西,这是连诗人自己最终都无法把控的诗魅。可见,商震《无意打扰》(组诗)之所以有价值、令人感兴趣,并不是为了他个人的感情,而是为了他生活中特殊事件所激发的感情。在商震看来,诗歌的个性,只有在语言这个特殊的工具里,让种种印象和经验在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从而衍生出一个“无意”打扰而“有意”的世界:
你说吧你们说吧
我在听
我的舌头也是耳朵
你吻吧你们吻吧
……
舌尖上有蜜也有毒
更多的时候
毒都穿着蜜的衣裳
人体上这个不大的器官
可救世可误国
……
我每读一段历史
舌头都要颤颤抖抖
——《舌头》
关于舌头,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时代的、命运的、族群的等等,单就汉字里的祸从口出、唇枪舌剑等等就足以组成一个“舌史”。商震正是把住了“舌”这个“泛社会”的文字肌理,巧用这个琳琅满目的文字棱角来“对应”变幻莫测的时代棱角,让舌像与世像就好像是一对同胞兄弟,有着血脉、命理、基因上的“相仿”与“磁吸”。秉承这样的“吸附”效应,商震在其中进行“无缝对接”,让那些文字的、时代的、宿命的、种群的“脉象”在他的思量中寥寥数笔,即刻成形。相比较当下诗坛那些所谓“高屋建瓴”、仰仗语言风暴的诗作,我更喜欢商震“一针见血”的即兴之作。这些语言,看似俗语、口语,间或还带着个人的腔调,反而从根本上降低了“二度语言”的发力。这种直接吸附生命的张力,而不是语言张力的诗,我把它叫“素诗”。这样的素诗,因为语言不急于去承担“二度语言”的功能,往往让读者“零距离”感受到诗人的率性和豁达,可以直接抵达诗歌的“气场”,感受到诗歌的“脉动”与“气息”。
讽喻,在商震的诗行里一直是一条“暗线”。有意思的是,他的“暗线”不是绵里藏针,而是“明里藏针”,他不怕你“看见”(悟出),就怕你看不见。同时,商震的讽喻诗常常有着“捥逆”的效果,类似于反制或逆袭:“乌鸦的巢穴/挂在冬天的枯枝上/抬头望去是一团黑影/此时乌鸦不在巢中/而太阳像一块冰/落在乌鸦巢上”(《看乌鸦巢》)。一般擅长讽喻的诗人,不少人爱用“无厘头”的写法,诙谐而幽默。而商震则不同,他的讽喻不玩“无厘头”,他擅长的是“冷幽默”,就像是乌鸦这个“天下一般黑”的鸟类,诗人却一反常态“反制”出乌鸦“黑黑的身体上有鲜明的四季/心里也会有不同的太阳”的另类察识。由此可见,一个诗人对自然、对社会的直觉,这多半源起于自己对自己有着“阻断式”的自醒。商震很善于把握对时代察识的“诗性刻度”,他的刀法,近乎“素刀”,入木三分,却又刀刀于“刃”中,游刃有余。
寻找一把打开常态化“生活结点”的钥匙
读商震的诗,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世间所有高贵卑贱的东西无一例外地被诗人纠集着、平视着……另一方面,商震对诗意的铺排常有一串“待打开”的结点随之延长。在他看来,诗最忌讳的是在诗意铺排之后内容还是停留在“横陈”的并列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眼到”而“心不到”。也就是说,一个意念必须跟着语词来“缓解”和“分配”惯常的生活模式和恒定的生活原像,要改变惯常的生活模式和恒定的生活原像就要唤醒或钝击常态化的生活“结点”,有了这个前提,诗写的空间才能被欣赏者“侵入”。
开清扫车的司机
坐在驾驶座上洋洋得意
嘴里叼着烟
眼睛望着天
好像开的是坦克
对面来了一辆洒水车
播放着乐曲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两车相近的时候
开清扫车的司机
就把烟头扔到对面
让洒水车帮助他
把烟头熄灭
——《小城故事多》
“两车相近的时候/开清扫车的司机/就把烟头扔到对面/让洒水车帮助他/把烟头熄灭”。这一幕,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结点”吗?面对这样的“结点”,商震不评判、不展开、不渲染,留给读者去“侵入”。是的,商震的即景即物,表面看来好像是一时兴起,然而,当你“会心”于他所描述的即景即物之时,你往往又会在“峰回路转”中获得一种“意外感”。他所营造出的戏剧化效果,少有设计的痕迹,多有“突如其来”之得,这就是诗人的功力所在。我一向认为:诗的功力正是广阔人生阅历和宏富的学养融渗而成的,尤其是商震在谙熟人性复杂的心理信息脉冲中所浸透的“心迹”给了他的诗歌极其广阔的表达空间。
在商震身上常有“不一样”的心结,类似于“异端”,我很喜欢这种莫可明状、突如其来的“异端”。有言道:异质环境下的异样之心,这看起来挺符合《日出》的写作处境:“在外地要开几天的会/我住的宾馆/建在一座山脚下/我房间的南窗/距离山体不足二十米/我站在窗前/总感觉阴天多晴天少/经常是别人/在享受中午的时候/我还徘徊在早晨/有个中午/朋友们都在说日已中天了/而我却看到/太阳刚刚跳出山脊”。的确,心无异何有异景,心无异就算是“我房间的南窗/距离山体不足二十米”,白天还是白天,中午还是中午,阴晴还是阴晴,就算是“有个中午/朋友们都在说日已中天了/而我却看到/太阳刚刚跳出山脊”,那也是心异之下的异样“景别”。 当然,在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里,我們还看到他“过滤”现实的另一种“心结”,也就是他用汉字来粘合世界碎片的“心动力”。像《汝窑青瓷》:“案头的器皿/我该叫它什么/叫它盏时,用来盛茶/叫它杯时,/用来盛酒/叫它碗时,用来盛月亮/还可以盛一条江一片海一汪泪/更多的时候/我用它来盛银河”。在这里,青瓷之“大”,可以“用它来盛银河”,青瓷之“小”“可以盛一汪泪”;青瓷之“大”,“无论风卷云舒/还是世道翻覆/它都用金钩铁线/记载在开片里”,青瓷之“小”,犹如“看着我温润的爱人/玉一样的光泽”。真可谓:世事风云,罩在青瓷,必是一场天上人间、悲欣交集。同样,像《春梦》《初春的雪》《元夜》等诗篇汇集了商震平日少有的“柔顺”,情到深处“就是一场茫茫大雪”,就是“墙越厚/你的模样越清晰”,就是一场雪的纠葛,就是一次驳杂人生的感悟。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雪落到哪里”,哪里引来沧海一粟,这一“粟”足以纠结或左右即将到来的一切。
以“开放式”的公众言说方式来呈现诗意
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还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诗歌真的不是那种曲高和寡的东西,真的不是那种“写”出来的东西,而是你的品格的“外延”、言谈的“投影”、秉赋的“惯性”等融渗出来的“符号”。尤其是口语写作,它的特质正是一种具体的、局部的、片断的、细节的、档案式的描述和零度的诗。也正是这样,商震所希望的诗应该是清醒的、不被语言所左右的、拒绝升华的中性的写作:
76岁的张新泉老师
给我发来一个网络链接
说:点开可以查到
你所在小区的天气
你周边的街道和各种门店
重要的是能查看到
50米以内的红颜
我给张老师点赞
并说:天气、街道
以及各种店面
都不是我要关心的了
红颜我倒是想看看
想知道现在的人
把长成什么样的美女
当作红颜
还配不配知己这个高尚的词汇
——《与张新泉老师微聊》
商震的诗很少有“大设置”“大规划”的写作,但一点都不影响他在即兴、随机之处的机警与机锋。这一首由一次“微聊”所引发的“事态”再次说明了:诗歌写作随着“开放式”公众言说方式的改变,使诗歌涉世之深之广之宽之大前所未有,这也给像商震这样的诗人更加广阔的言说舞台。可以说,商震的口语诗甚得其道,他的诗总是徐徐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步步为营,许多被遮蔽了的世象总能在他不经意的笔触之间被翩然掀开,给人以钝击的力量。
当下,很多人对“口语诗”的是是非非展开论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那么,“口语诗”究竟要以怎样的面孔出现?我的判断尺度是:诗歌传递的语词可以“口语化”,诗歌最终的诗性不可“口语化”。也就是说,真正好的“口语诗”是把阅读的门槛降低,而把审美的门槛加高,即“口语诗”不是写到口语为止,而是写到口语以外。商震的《无意打扰》(组诗)就是最好的证明:“晚上我熄灯上床/睡得迷迷糊糊时/听到窗外一只猫仔在叫/叫得如泣如诉撕心裂肺/吓得我赶紧用被子把头蒙住/我相信就是那只/捕食了麻雀的猫在叫/吃饱了的猫/才有这么大力气/向春天哭诉/猫的叫声停止后/我爬起来走到窗前/猫已经走了/地上隐隐约约留下一串/凋零的梅花。”是的,商震口语诗的特质就是去修辞,去装饰,他通过不露声色和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自己处于诗歌的现场、语言的现场,保持内心的完整,做到真正的原创,从而让诗歌回到它的原初形态。
让诗人说人话,让诗歌接地气。好的口语诗说穿了就是一种老实和厚道的诗,就要有一种“难得糊涂”的美,有一股“拙气”的美。在看似平白、直观的诗句中深藏生活与生命的不可逆与神秘性,这便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笔法。商震的诗就有这种“说人话、接地气”的特性,他的诗往往“杂陈”形形色色的“众生态”。在他的笔下,芸芸众生“杂陈”在一起,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中庸之合。正是诗人“杂陈”所就,“杂陈”所依,“杂陈”所得,进而呈现出万千气象的“诗歌时事”。
在高速路上开车
前方发生了交通事故
我的车缓缓地
走到了事故现场
一辆宝马轿车撞到一辆大货车上
右侧翻在路边
一辆凌志轿车又撞到宝马车上
左侧翻在路中间
我赶紧拿出手机拍照
迅速地把这场
与己无关的事故
发在网络上
——《车祸》
商震“过滤”现实的能力特强,他对现实“过滤”,既不一味地以“精神吸附”为磁力,也不简单地以现实的“毛胚”为质地。读他的诗,读者会惊讶于他对现实“过滤”之时的磨擦与渗透,而不是那种“过滤”之后的诗意沉积。就拿《车祸》来说,看似一次车祸现场的“复制”,其实是在“搔”中国人之“痒”。比如像诗中“晒事故”之类的“好事”“从众”“看客”之类的“群像”。这样的井坊一隅,你说是“国粹”也好,“众生”也罢,我们只管把它称之为芸芸众生态。
当想象力一旦变得实用,就会变得具有一种生产能力,成为一种再造现实的主导力量。商震偏爱写素诗,就连“虚构”这样“可能”的诗也会变得朴素起来,这是商震在诗歌“雅”与“俗”的勾连中的处置能力。他的素诗,外窥涉及景、物、事、人,内窥涉及命、理、气、节。小至一个底层人物,大至一个国运时事,这些“众生相”都会在诗人素诗的世界里一一浮现:生活的序列、因果的事象、自然的逻辑、驳杂的时代……这一连串纷至沓来的“物证”不正是生活中的“结”与大千世界的“常”相辅相成的“原态”吗?不难看出,商震诗歌最大的妙处,无论是可见的空间,可听的时间,还是它可触的生命,可感的经验,这“四可”的情感法则和思维法则构成了他诗歌“别样”的世界。当我们读完商震《无意打扰》(组诗)时,我们是否还在为有“难度”的诗歌写作寻偏方觅良药呢?是否还囿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纠结之中呢?其实,诗歌有时真没那么复杂,作为诗人有时就是在享受一种无形的推动力使自己不断写下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你可以说是用汉字来粘合世界的碎片,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底色和世态的暗涌在漫开,在流淌,这也正是我极力以商震《无意打扰》(组诗)与大家共享的真正用意。
责任编辑 歆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