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市民化与推进路径测算研究——基于同质化水平测度的视角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z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典型市民作为基准衡量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的同质化程度,进而测度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在测度中,文章分别从经济、社会保障、社会文化、心理和自我实现五个维度展开.研究发现,以高、低标准的典型市民为基准衡量,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市民化总体水平分别为44.50%和56.83%,且社会保障和自我实现维度的市民化水平在两种基准下都相对较低.文章比较乡—城和城—城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发现:在两种基准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程度无论是在总体水平上还是各维度上均普遍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层面,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此外,通过分析流动人口市民化程度变化趋势发现,2011~2017年,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稳步提高,但社会保障层面市民化程度仍普遍偏低且提高缓慢.因此,文章认为当前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主要政策思路应从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入手,尤其是要提高乡—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
其他文献
文章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数据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养老金"从无到有"和"养老金待遇差异"对农村老人净赡养收入、赡养收入和经济帮助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金收入对净赡养收入、赡养收入和经济帮助的影响只有在超过一定界限后才显著.当前农村老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很少,因而养老金收入对净赡养收入的影响在整体上不显著.而退休职工通过职工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金相对较多,养老金或养老金待遇变化都会显著影响净赡养收入.在养老保险制度不平衡和农村养老金
文章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分析了宗族网络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网络有助于村民的公共事务参与,地区宗族网络规模越大,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就越强;信任水平和互动频率是宗族网络影响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两个重要途径;与宗族网络强度相比,宗族网络规模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中的作用更大;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宗族网络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影响正不断减弱.
产城融合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大部分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乏力、发展动能不足、收支失衡、人口与产业聚集能力较弱、债务风险偏高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新区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相分离,缺乏良好的产城融合.为实现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加强新区间的协同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寻求产业错位发展;加快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破解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推动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强化新区城市品质
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倒逼顶层设计上对部分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宏观经济思路进行反思,引发了学界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关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国内贸易繁荣是实现国内市场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首次对国内贸易的本质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系统诠释,甄别国内贸易相似概念及其异同,开创性地对已有国内贸易的测算方法加以拓展,并比较不同测算方法的优劣和差异.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内贸易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同估算方法对中国国内贸易的衡量偏误较大.该研究为推动国内贸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探索,对各地区的
街道办事处是当前我国城市治理体系中的基层政权组织,城市化过程伴随着基层政权组织的改革调整.文章以H市L街道办事处为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属地包干制在信访治理中的运作与街道办事处组织形变的多重逻辑.研究发现,街道办事处在"属地包干"原则下开展基层治理,在组织形态上出现了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式治理结构的并置,包括属地的再结构化、压力传导机制的建立、街居权力网络的编织、责任包干制的嵌入,由此为街道办事处提升信访治理的"基础性能力"提供了组织基础.这一组织形变背后存在体制性回应、责任与压力双重转嫁、社会治理过程间接化
议案建议联署是人大代表常见的政治行为,但少有研究专门探讨为何不同代表的联署行为表现出极大差异.文章基于B市五届人大代表个人信息和履职建议数据,以进取心理论和政策信号理论为研究视角,分别构建连任、晋升、离开和政策四个解释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连任动机驱动下,地方立场及集体立场较强的人大代表更积极地参与联署.在晋升动机驱动下,党政官员代表更消极地参与联署,但基层党政官员代表比高级党政官员代表更积极地参与联署.在离开动机驱动下,年龄越大的人大代表越消极地参与联署.在政策动机驱动下,委员会领导代表
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应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揭示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效应、投资效应和创新效应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路径后,发现:从整体绩效看,自贸区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上海自贸区因创新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而对其经济发展质量带来了负向效应;从传导机理看,自贸区建设对提升贸易质量、带动社会投资及激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且这些政策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显著,但不排除个别地区存在政策效应"失灵"的现象;从横向比较看,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政策效应
本文以国有资本持股民营企业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存在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整体上减少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支持了"替代性融资"假说;对身处竞争性行业和市场地位较高的民营企业而言,国有资本参股分别提升和降低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提供,支持了"竞争力"假说和"买方市场"假说.国资持股影响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公司的短期贷款规模以及提升了公司的经营利润率继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地位.本文辨析了商业信用的主流理论,丰富了"双向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国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行为发生在制度环境中,制度环境会改变个人偏好及行为,但当前关于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对制度环境的重视不够.基于多中心治理等相关理论,文章利用京津冀三省市1485个村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逐步法、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KHB模型深入探讨了制度环境对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良好的环境整治制度环境、村民自治制度环境可以激励村民自愿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其中,环境收益感知、社区认同是制度环境与村民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因此,营造政府、企业、村"两委"全体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村民能
随着全球学和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兴起,国际关系学对地区主义的研究出现了两个重大转向,即"治理转向"和"比较转向",为跨地区比较研究开辟了方便之门,并开始努力打造一门"比较地区主义"的新学问或新的研究领域.文章评析了比较地区主义研究中的扩散机制论,并运用亚洲地区主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案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扩散机制不仅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亚洲地区合作的发展趋势,而且能够为亚洲地区治理提供可靠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