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菌斑和炎症在牙龈肥大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59516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龈肥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菌斑刺激、激素、药物等均可导致牙龈肥大。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牙龈肥大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控制菌斑和炎症对各种类型牙龈肥大的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结合病例展示,进一步论述了控制菌斑和炎症对各种类型牙龈肥大的治疗效果,提出牙龈肥大的治疗方案建议,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支持γ振荡活动在精神分裂症异常皮质环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研究靶点。近年来,听觉稳态反应作为研究精神分裂症异常γ振荡的电生理指标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40 Hz听觉稳态反应缺陷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故本文中对40 Hz听觉稳态反应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社会动机损伤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从不同动机成分的角度探讨精神分裂症社会动机的损伤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奖赏学习、愉快体验和决策努力分配等多个成分的社会动机损伤,涉及社会交互神经环路的多个脑区功能异常,如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纹状体等。未来研究可考虑开发新型任务范式并结合多学科技术来深入探索精神分裂症社会动机异常的神经机制,为发展针对阴性症状的临床干预策略提供更多证据支撑。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Ilizarov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中文文献以Ilizarov、伊利扎诺夫、伊里扎诺夫、伊利扎洛夫、伊里扎洛夫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service system,SinoMed),英文文献以Iliz
口腔上颌窦瘘是指口腔与上颌窦发生的病理性连通。由于上颌窦底骨板的缺损,在缺牙区进行种植治疗具有较大困难。本文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合并口腔上颌窦瘘的病例,上颌窦底缺损直径大于5 mm。一期手术行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及位点保存术;二期手术行经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引导骨再生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完成上部结构修复。通过治疗重建牙槽嵴的软硬组织,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并获得较理想的美观效果。
目的:探讨小鼠脓毒症进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其前期主要脏器损伤。方法:取7~8周C57雄性小鼠30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0、4、8、12、16 h组,每组5
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周期长且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因疗效不佳而截肢。基于张力-应力法则的Ilizarov技术的应用为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Ilizarov技术或牵张成骨技术除诱导骨生成外,还可刺激微血管增生和改善微循环,分为纵向骨搬移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胫骨近端皮质部分截骨后横向牵张)。这两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纵向骨搬移主要用于促进成骨,适用于大段骨缺损、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牙周致病菌积极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证据表明,牙周致病菌感染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多种免疫
目的:探讨胫骨骨搬移后牵张成骨不良的X线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胫骨骨搬移患者321例,其中42例(13.1%)X线片显示成骨不良;男2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其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异常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系统的介绍了近年来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在抑郁症中的相关研究,并梳理了基于该代谢途径的靶向药物潜在的抗抑郁效果,为探索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是牙髓及牙本质再生研究中关键的优选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微量元素对DPSC分化的影响是近年口腔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微量元素具有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一方面可直接调控DPSC分化、迁移和增殖能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发挥抗菌及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改变支架材料的理化特性,间接影响DPSC分化。明确微量元素在DPSC分化中的作用可为实现牙髓及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