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课的“课堂生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khfahdj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教育的“再创造”,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但是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让学生配合我们来完成“教案剧”,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树立起强烈的资源意识——把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预设外的情况,也当作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有真实精彩的动态生成。
  一、课堂生成不能回避,要善于利用反生精彩
  在“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我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的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以后,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解答。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递等式,显得很突兀。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就撇开递等式,重点使学生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口算出得数。这节课很顺畅地进行到尾声。总结时,我请学生提出感觉困惑的地方。这时,一个女生怯怯地站起来说:“李老师,59页那两个等号是什么意思?我看不懂。”“完了,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犹豫了几秒钟,本想说下节课再讨论。可是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猛然响起:“老师,我知道。那是递等式。”我讶然,忙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我哥的书上看到的。”看来回避不是办法,我连忙说:“请你来当小老师把你所知道的知识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好吗?”这位学生很兴奋地用他不完整的语言介绍起递等式来了。此时,整个教室静悄悄的,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尽管他说得不是那么完整、那么准确,但是他已把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学生对新知识充满了渴求。我便因势利导,使教学水到渠成。其实,有时我们在预设教学流程时,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前后联系,而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对于一些不连贯的知识采取回避的做法。课堂预设必不可少,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也可根据需要改变预设目标,重新设置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有了教学中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没有预约的精彩。
  二、善于利用课堂生成乱中悟道,精彩引入
  我们已习惯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最害怕课堂中乱糟糟的场面。在认识“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我准备了很多的实物,以便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原本以为学生一定会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是由于上一节课是体育课,学生很渴,偏偏教室里的水没了,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显得有些着急。正在这时,送水的老大爷挑着两桶纯净水进来,不知是谁眼尖,大声地喊了起来:“噢,水来了!”一部分同学也忍不住叫了起来,还有一部分同学盯着我看,眼里充满了恳求。我这时如果我狠狠地训斥他们,那么这节课的效果肯定不会好,即使学生表面上在学习,但学习效率绝对不高。看着老大爷很辛苦地把肩上的担子缓慢地放下来,突然我心生一计,说道:“老师知道你们很渴,小朋友可以喝水,但是喝水前,请你们帮忙搬一下水桶,好吗?”学生大声地欢呼:“老师万岁!”“水很沉,老大爷挑过来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学生忙向老爷道谢。“谁来估计一下这桶水到底有多重?”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10斤,有的说50斤,还有的说20千克,等等,答案五花八门。“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使你们的估计更加准确呢?你们可以动手搬一搬。”我的话音刚落,只见学生搬的搬,抱的抱,有的拿出有刻度的杯子来放水,还有的学生同组合作,相互抱一抱体重,再抱抱水桶,比较轻重,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体重。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我不知不觉地引入了课题,整节课学生非常投入。试想一下,假如我当时制止学生的吵闹,那这节课就不会有这么精彩的引入。
  三、合理驾驭,是有效生成的中心点
  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亮点和切入点。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学会倾听,即时应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通过捕捉学生中的信息,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整时”时,学生已经有了看时间的经验了,很多学生能读出整时,可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大家吗?假如学生读出了钟面时间,由于超越了老师预设,而被一句“是吗?你真聪明!”之类的话巧妙搁置,那课堂教学的生成价值也就会截然不同。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往作用,推进教学进程。
  2.学会整合,顺势调整。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信息大多是原生态的,往往是零星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加以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发现和疑问。“为什么会有内外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是怎么造出来的?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的?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90°为什么只出现一次?”这些问题中我重点选择了最后一个问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到90°的角,再引导学生发现半圈的度数是180°,顺势解答了第三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1°,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读出各种角的度数,在读数过程中利用学生的争议来学习内圈和外圈,确定测量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测量,归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地选择学生生成的问题,同时加以整合提炼。
  3.学会等待,弹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弹性控制就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留有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在等待中,把握节奏,当教师的时间掌控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的生成就能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
其他文献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改革和创新风生水起.俨然成为教育领域的活动主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持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以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姿态.积极施为、革故鼎新,努力把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一般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课堂提问必须讲究艺术性,教师应重视设问的策略,每一个问题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指南。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策略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题的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这个结构的
摘 要: 本文回顾酸碱理论的发展,系统地介绍了软硬酸碱理论,并从五个方面介绍了HSAB原理在中学化学中应用。  关键词: 软硬酸碱理论 中学化学 应用    一、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  人类对于酸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酸碱的概念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其中主要的酸碱理论包括: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质子理论、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以及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
摘 要: 新课标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观念,感悟地理之美,这是地理教师的目标与追求,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和兴趣。  关
摘 要: 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从新角度复习旧内容、为迁移而教、突出重点来构建高三生物复习高效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三生物课程 复习课 高效课堂    根据教育部门各年级课程设置,高中生物学课程课时安排每个模块均为两个课时。如此,广东绝大多数高中在高二下学期后半学期进入高三生物复习,每周四个课时。要完成全面复习高中生物必修三本书,选修两本书的内容,期间还要完成各种测试的试卷讲评,任务非常繁重。
气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气温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地理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查较为频繁。从近几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主要考查气温分布及其变化,考生往往因为分析不到位而失分较多。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气温分析方法,希望对学生们解题有所帮助。  一、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  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
摘 要: 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应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培养他们的自主参与探究能力,注重课堂上师生之间有效的交往互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化学学习方法得当,教学成绩就能提高,学生就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化学课堂 自主学习 主角    自
什么样的报道记者不出头露面较为好;什么样的报道记者直接出面更有说服力,这都涉及新闻写作中的人称问题。有的同行说得好:人称运用得恰当与否,对新闻写作的成败大有关系。
刚由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给老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学生学习成绩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英语学科分化问题更为突出,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的现状,已经成为每一位英语老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符合实际及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模式——同堂复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同堂复式是指为拓宽空间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摘 要: 本文从元认知理论着手,针对元认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元认知为研究手段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使得物理教师能自觉运用元认知知识提高教学技巧,完善学生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 元认知 中学物理教学 高效率学习 元认知理论    一、元认知理论相关介绍  元认知(met a cognition)是197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J·H·Flavell)